【實體研討會】精選司法案例-淺談企業專利申請與侵權處理應注意事項
活動內容
本課程精選司法案例,系統性說明企業在智慧財產管理,特別是專利申請與侵權訴訟上的應對策略與法律風險。課程內容涵蓋多項主題,協助企業建立實務操作的智財防線。在專利侵權被告抗辯方面,介紹了三種常見防禦方式:專利無效舉發(如不符合專利要件、發明人不實等)、未落入專利範圍(依專利侵權判斷要點)以及依據專利法規定的效力限制(如先使用權、國際耗盡原則等)。實務上產品研發中相關協力廠商彼此互動討論後申請專利,其發明人認定與專利權歸屬的判斷,應以專利請求項中技術特徵是否具實質貢獻作為標準,透過虛構個案多種複雜情境進行分析說明,例如多位發明人參與程度、協力廠商彼此間的互動討論及請求項撰寫方式等協助判斷專利發明人與專利申請權人之歸屬。專利無效抗辯上,介紹智商法院審理與智慧局舉發兩者路徑差異、提出時機與策略進行說明。其次針對侵權判斷標準,課程初步介紹「文義讀取」、「均等論」及『禁反言』的適用原則,以舉例方式介紹禁反言與貢獻原則的適用差異,避免申請階段不當限縮請求項後無法主張均等技術範圍;介紹不當行使新型專利的司法個案,提醒廠商申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申復答辯相關現行實務規定。課程最後比較了專利無效、先使用權與先前技術阻卻三種先有技術的抗辯方式,特別針對主張先使用權部份,同樣透過虛構個案多種複雜情境進行分析說明。整體而言,本課程提供企業在面對智財申請與訴訟時,所需掌握的法律基礎、策略規劃與證據準備實務,協助企業提升智財防護力與訴訟應對能力。議程大綱(Agenda)1.專利侵權爭議被告相關抗辯事由2.產品研發產銷過程中廠商互動討論產生專利歸屬爭議抗辯 3.向何者主張專利無效較有利(智商法院或智慧局)4.避免發明/新型專利申請疏失導致不侵權抗辯(留意貢獻原則)5.新型專利申請/行使權利注意事項6.專利侵權先有技術抗辯事由評估選擇 (專利無效vs先使用權vs先前技術阻卻)
活動資訊
-
活動時間114年05月09日14:30(五)~114年05月09日16:30(五)
- 活動地點聯誠國際智慧財產權事務所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69號9樓 - 適合對象企業主管、企業法務主管(人員)、企業智財主管(人員)、企業研發主管(人員)、企業工程主管(人員)、企業產品行銷企劃人員
- 活動網址
-
主辦單位聯誠國際智慧財產權事務所
- 聯絡人蔡雅雪
- 聯絡人電話02-27036633 #112
- 聯絡人電子郵件
- 注意事項(1)現場報到時間:2025.05.09(五)14:00-14:20(2)研討會收費性質:免費。(3)人數限制: 同一單位最多可報名人數2名。(4)攜帶物品:與會者攜帶名片報到。(5)因現場席次有限,主辧單位保留准否報名的權利。
關於此活動
無供餐
不適用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講師介紹
- 陳威融專利師聯誠國際智慧財產權事務所現任聯誠國際智慧財產權事務所經理專業證照:台灣專利師中國專利代理師台灣商標代理人資格認證考試台灣智慧財產管理系統(TIPS)自評員台灣經濟發展研究院智慧資產侵害分析師智慧財產評價專業人員(TWTM)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