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logo

:::

電子郵件1021016

令函日期: 102-10-16
令函案號: 電子郵件1021016
令函要旨: 您好!

有關 您詢問的問題,本組答覆如下:

一、著作權法保護的是概念、思想之表達,不保護概念、思想本身,這就是您所稱的「表達與概念二分」原則。然而對於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劇等具有故事性的著作而言,故事的中心主題固然屬於不受著作權法所保護之「思想」,然而故事中的細節描述則構成「表達」,有受著作權法保護之可能。至於介於主題及細節之間的內容,並無可得放諸四海皆準的判斷標準,謹提供意見,以供參考:
(一)情節部分:
一般而言,對於故事情節究屬「思想」抑或「表達」?查國際大多數的見解認為,如果故事情節,包括故事的主要事件、事件順序、角色人物性格、人物之間的關係及情節發展的描述已經達到足夠具體程度,亦即作者已經創造出一個被充分描述的結構(sufficiently elaborate structure)時,就可能構成「表達」而受著作權法保護。他人利用這種表達拍攝為其他電影、電視劇時,就會構成著作權的侵害。
(二)人物角色部分:
至於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是否受著作權法所保護?在我國實務上雖尚無定論,然而參考美國實務,法院認為,經過作者高度發展、清晰描繪的角色,屬於發展得越完整的角色,此種角色會包含更多的表達成分及較少的思想成分,較能取得著作權之保護。此外亦有美國法院認為,故事角色如果已經成為故事本身時,則可獨立取得著作權之保護;但如果該角色只是故事中的一顆棋子時,則無法取得著作權保護。

二、關於美國Desny v. Wilder一案,美國法院在該件判決中表示,本案原告向被告所提供之口頭構想及情節編排構思均屬公共財產,任何人均得利用,除非當事人要求對造需就其構想支付一定對價(例如以契約方式)。經查該案係因原告已清楚向被告表示「除非拿到一定的報酬,否則不得以原告所提供之構想拍攝電影」,經法院認定被告違反契約而敗訴,亦即被告之敗訴原因是出於契約關係,並非因為被告侵害原告之著作權。

三、至於來函提及參考他人電影劇情拍攝類似電影或電視劇,是否有可能被告不當競爭一節,因涉及公平交易法之規定,建議您洽該法權責機關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之意見。

  • 發布日期 : 102-10-16
  • 發布單位 : 著作權組
  • 更新日期 : 102-11-06
  • 瀏覽人次 : 49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