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證1第1、8圖以及說明書第4頁左上欄第12行至右上欄第3行記載:「第1圖之A尺寸與B尺寸產生變化時之風量變化係如第8圖所示,圖中a弧線係揭示無錐部之情況,b弧線係揭示A尺寸為11mm而B尺寸係8mm之情況,c弧線係揭示A尺寸為6.5mm而B尺寸係12.5mm之情況,d弧線係揭示A尺寸為0mm而B尺寸係19mm之情況,由該比較可明顯得知c弧線係最佳。」等語,可知引證1之軸流送風機在c弧線型態時,其第1圖中之A尺寸為6.5mm,而B尺寸係12.5mm,因此可得引證1之軸流送風機外框(11)在c弧線型態時之整體高度為25mm(6mm+6.5mm+12.5mm),其中斜錐部(15)之深度為12.5mm(即B尺寸)。又引證1第1圖揭露外框(11)由吸氣側一端(即外框11左端)至翼片(28)末端之高度為15mm,而安裝腳(13)與翼片(28)係不相互接觸,可知引證1之軸流送風機其安裝腳(13)在c弧線型態時之高度係小於10mm(25mm-15mm),依此推算,則引證1之軸流送風機在c弧線型態時,斜錐部(15)之深度(12.5mm)係大於安裝腳(13)高度(最高為10mm)之二分之一(5mm)。亦即,引證1之複數個安裝腳(13)係配置於外框(11)內之斜錐部(15)位置上,而引證1之安裝腳(13)具有引導氣流之功能,且引證1之軸流送風機在c弧線型態時,斜錐部15深度(12.5mm)大於安裝腳13高度(最高為10mm)之二分之一(5mm),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揭露之「複數個靜葉,係配置於該外框內之導流部位置上,用以引導氣流,其中該導流部的深度大於該靜葉高度的二分之一」技術特徵,亦已為引證1所揭露。
99年度行專訴字第154號
檔案下載
- 99行專訴154.pdfPDF413 KB下載次數:240
- 1001004有關第92114644N01號PDF725 KB下載次數:505
- 發布日期 : 101-06-26
- 發布單位 : 專利爭議審查組
- 更新日期 : 101-06-26
- 瀏覽人次 :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