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專利分類

國際專利分類查詢

字型大小:
瀏覽方式:完整分層
2982筆資料
C 化學;冶金;組合化學
C07 有機化學(諸如碳之氧化物、硫化物或氧硫化物、氰、光氣、氫氰酸或其鹽類的化合物見C01;通過與有機化合物,如銨、磷或硫化合物的離子交換或通過有機化合物的嵌入由層狀鹼性交換的矽酸鹽得到的產物見C01B 33/44;高分子化合物見C08;染料見C09;發酵產物見C12;發酵用酶之方法合成所需的化合物或組合物或由外消旋混合物內分離的光學異構物見C12P;用電解或電泳法生產之有機化合物見C25B3/00,7/00)
C07C 無環或碳環化合物
C07C 1/00 由一種或多種非烴化合物製備烴
C07C 1/02 由碳之氧化物(未確定組成之液態烴混合物的製備見C10G 2/00;合成天然氣之製備見C10L 3/06)[5]
C07C 1/04 由一氧化碳與氫
C07C 1/06 於存在有機化合物,例如烴之情況下
C07C 1/08 異構化
C07C 1/10 由一氧化碳與水蒸氣
C07C 1/12 由二氧化碳與氫
C07C 1/20 由僅含氧雜原子之有機化合物開始
C07C 1/207 由羰基化合物 [5]
C07C 1/213 由酯之裂解 [5]
C07C 1/22 還原
C07C 1/24 脫水
C07C 1/247 環醚之裂解 [3]
C07C 1/26 由僅含鹵素雜原子之有機化合物開始
C07C 1/28 閉環
C07C 1/30 由單一分子中裂解出鹵化氫
C07C 1/32 由僅含雜原子,或除含氧或鹵素以外的雜原子之化合物含或不含氧及鹵素開始 [3]
C07C 1/34 磷化氫與醛或酮反應,例如Wittig反應 [3]
C07C 1/36 酯裂解(1/213,1/30優先)[3,5]
C07C 2/00 由含碳原子數較少的烴製備烴(有關裂解再分配反應見6/00)[3]
C07C 2/02 不飽和烴間加成 [3]
C07C 2/04 無環形成的不飽和烴之寡聚反應 [3]
C07C 2/06 烯烴者,即僅有一個碳-碳雙鍵之無環烴 [3]
C07C 2/08 催化法 [3]
C07C 2/10 用金屬氧化物 [3]
C07C 2/12 用結晶矽酸鋁,例如分子篩 [3]
C07C 2/14 用無機酸;酸之鹽或酐[3]
C07C 2/16 硫酸;硫酸鹽;氧化硫 [3]
C07C 2/18 磷酸;磷酸鹽;氧化磷 [3]
C07C 2/20 鹵酸;及其鹽 [3]
C07C 2/22 金屬鹵化物;其有機錯合物 [3]
C07C 2/24 用金屬 [3]
C07C 2/26 用氫化物或有機化合物(2/22優先)[3]
C07C 2/28 用離子交換樹脂 [3]
C07C 2/30 含金屬-碳鍵之化合物;金屬氫化物 [3]
C07C 2/32 錯合物,例如,乙醯丙酮化物 [3]
C07C 2/34 金屬-烴錯合物 [3]
C07C 2/36 磷化三氫,砷化三氫,銻化三氫或三氫化鉍 [3]
C07C 2/38 二烯或炔者 [3]
C07C 2/40 共軛二烯者 [3]
C07C 2/42 形成環之均-或共-寡聚作用,而非Diels-Alder轉化 [3]
C07C 2/44 僅含共軛二烯者 [3]
C07C 2/46 催化法 [3]
C07C 2/48 僅含碳-碳參鍵之烴者 [3]
C07C 2/50 Diels-Alder轉化 [3]
C07C 2/52 催化法 [3]
C07C 2/54 不飽和烴與飽和烴之加成,或與環上無不飽和側鏈之六節芳環烴的加成 [3]
C07C 2/56 與無環烴之加成 [3]
C07C 2/58 催化法 [3]
C07C 2/60 用鹵化物 [3]
C07C 2/62 用酸 [3]
C07C 2/64 與六節芳環碳原子之加成 [3]
C07C 2/66 催化法 [3]
C07C 2/68 用鹵化物 [3]
C07C 2/70 用酸 [3]
C07C 2/72 與含有六節芳環之烴的非芳碳原子之加成 [3]
C07C 2/74 同時發生氫化之加成 [3]
C07C 2/76 具有部分脫氫之烴的縮合 [3]
C07C 2/78 部分燃燒法 [3]
C07C 2/80 用電之方法 [3]
C07C 2/82 氧化偶合 [3]
C07C 2/84 催化法 [3]
C07C 2/86 烴及非烴之間縮合 [3]
C07C 2/88 增長及消除反應(金屬有機化合物之製備見C07F)[3]
C07C 4/00 由含碳原子數較多的烴製備烴(包括裂解再分配反應見6/00;烴油裂化見C10G)[3]
C07C 4/02 用裂化烴或烴之混合物或標準氣態的烴餾分 [3]
C07C 4/04 熱法 [3]
C07C 4/06 催化法 [3]
C07C 4/08 由分子中裂解出脂族或脂環族部分 [3]
C07C 4/10 由無環烴 [3]
C07C 4/12 由含六節芳環之烴,例如,丙基甲苯裂解為乙烯基甲苯 [3]
C07C 4/14 裂解發生於芳-脂鍵上 [3]
C07C 4/16 熱法 [3]
C07C 4/18 催化法 [3]
C07C 4/20 就地生成的氫,例如由蒸氣 [3]
C07C 4/22 解聚為原來的單體,例如二聚環戊二烯裂解為環戊二烯 [3]
C07C 4/24 於脂族-脂族鏈上裂解多芳基取代的脂族化合物,例如,1、4-二苯基丁烷裂解為苯乙烯 [3]
C07C 4/26 於未稠合的六節芳環間之鍵上裂解多芳基化合物,例如聯苯裂解為苯 [3]
C07C 5/00 由含相同碳原子數的烴製備烴
C07C 5/02 氫化法(同時發生氫化及脫氫見5/52)
C07C 5/03 非芳碳-碳雙鍵者 [3]
C07C 5/05 部分氫化 [3]
C07C 5/08 碳-碳參鍵者
C07C 5/09 製成碳-碳雙鍵 [3]
C07C 5/10 芳族六節環者
C07C 5/11 部分氫化 [3]
C07C 5/13 同時異構化 [3]
C07C 5/22 異構化(同時氫化見5/13;同時脫氫見5/373)
C07C 5/23 碳-碳不飽和鍵之重排 [3]
C07C 5/25 碳-碳雙鍵之遷移 [3]
C07C 5/27 烴骨架中碳原子之重排
C07C 5/29 改變環之碳原子數而保持環之數目不變 [3]
C07C 5/31 改變環數 [3]
C07C 5/32 同時生成游離氫之脫氫 [2]
C07C 5/327 僅形成非芳碳-碳雙鍵 [3]
C07C 5/333 催化法 [3]
C07C 5/35 僅形成碳-碳參鍵 [3]
C07C 5/367 由已有的六節環形成芳族六節環,例如,乙基環己烷脫氫生成乙苯 [3]
C07C 5/373 同時異構化 [3]
C07C 5/387 非六節環之環狀化合物形成含六節芳環化合物 [3]
C07C 5/393 環化作用形成芳族六節環,例如,正己烷脫氫生成苯 [3]
C07C 5/41 催化法 [3]
C07C 5/42 有氫接受體之脫氫
C07C 5/44 用鹵素或含鹵素之化合物作接受體 [2]
C07C 5/46 用硫或含硫化合物作接受體 [2]
C07C 5/48 用氧作接受體 [2]
C07C 5/50 用有機化合物作接受體 [2]
C07C 5/52 用烴作接受體,例如,烴之岐化,即2CnHp→CnHp+q+CnHp-q [2]
C07C 5/54 用含於5/44至5/50內之多於一個目內具備的至少兩種化合物之接受體體系 [3]
C07C 5/56 僅含氧及鹵素或含鹵素化合物 [3]
C07C 6/00 由含不同碳原子數之烴的再分配反應製備烴 [3]
C07C 6/02 於不飽和碳-碳鍵上之複分解反應 [3]
C07C 6/04 於碳-碳雙鍵上 [3]
C07C 6/06 於環之碳-碳雙鍵上 [3]
C07C 6/08 於飽和碳-碳鍵上之轉化 [3]
C07C 6/10 不含六節芳環之烴 [3]
C07C 6/12 僅含六節芳環之烴 [3]
C07C 7/00 純化;分離;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由裂化烴油所得之未確定的氣體混合物之加工見C10G 70/00)[5]
C07C 7/04 蒸餾 [3]
C07C 7/05 借助於輔助化合物 [3]
C07C 7/06 共沸蒸餾
C07C 7/08 萃取蒸餾
C07C 7/09 分凝 [3]
C07C 7/10 萃取,即借助於液體純化或分離液態烴 [3]
C07C 7/11 吸收,即借助於液體純化或分離氣態烴 [3]
C07C 7/12 吸附,即借助於固體純化或分離烴,如用離子交換劑 [3]
C07C 7/13 用分子篩技術 [2,3]
C07C 7/135 用氣相色譜 [3]
C07C 7/14 結晶;晶體之純化或分離 [3]
C07C 7/144 用隔膜,例如選擇性滲透 [3]
C07C 7/148 處理使至少一種化合物發生化學改變 [3]
C07C 7/152 形成加成物或錯合物 [3]
C07C 7/156 用銅鹽溶液
C07C 7/163 氫化 [3]
C07C 7/167 為除去含碳-碳參鍵之化合物 [3]
C07C 7/17 用酸或氧化硫 [3]
C07C 7/171 硫酸或發煙硫酸 [7]
C07C 7/173 用有機金屬化合物 [3]
C07C 7/177 混合物內至少一種化合物之選擇寡聚作用或選擇聚合作用 [3]
C07C 7/20 使用添加劑,例如,為穩定作用 [3]
C07C 9/00 無環飽和烴
C07C 9/02 一至四個碳原子者(液化石油氣見C10L3/12)[5]
C07C 9/04 甲烷(污水處理之生產見C02F 11/04;天然氣、合成天然氣見C10L 3/06)[5]
C07C 9/06 乙烷
C07C 9/08 丙烷
C07C 9/10 含四個碳原子者
C07C 9/12 異丁烷
C07C 9/14 五至十五個碳原子者
C07C 9/15 直鏈烴 [3]
C07C 9/16 支鏈烴
C07C 9/18 含五個碳原子者
C07C 9/21 2,2,4-三甲基戊烷 [3]
C07C 9/22 多於十五個碳原子者
C07C 11/00 無環不飽和烴
C07C 11/02 烯烴
C07C 11/04 乙烯
C07C 11/06 丙烯
C07C 11/08 含四個碳原子者
C07C 11/09 異丁烯 [3]
C07C 11/10 含五個碳原子者
C07C 11/107 含六個碳原子
C07C 11/113 甲基戊烯 [3]
C07C 11/12 二烯烴
C07C 11/14 丙二烯
C07C 11/16 四個碳原子者
C07C 11/167 1,3-丁二烯 [3]
C07C 11/173 五個碳原子者 [3]
C07C 11/18 異戊二烯 [3]
C07C 11/20 1,3-戊二烯 [3]
C07C 11/21 三烯烴;四烯烴;其他多烯烴[2,3]
C07C 11/22 含碳-碳參鍵者
C07C 11/24 乙炔(用濕法生產乙炔氣見C10H)[5]
C07C 11/28 含碳-碳雙鍵及碳-碳參鍵者
C07C 11/30 乙烯基乙炔
C07C 13/00 含有除六節芳環外之環的環烴,或具有六節芳環之環烴
C07C 13/02 單環烴或其無環烴衍生物
C07C 13/04 具三節環者
C07C 13/06 具四節環者
C07C 13/08 具五節環者
C07C 13/10 具環戊烷環者
C07C 13/11 為不飽和烴基取代者 [2]
C07C 13/12 具環戊烯環者
C07C 13/15 具環戊二烯環者 [3]
C07C 13/16 具六節環者
C07C 13/18 具環己烷環者
C07C 13/19 為不飽和烴基取代者 [2]
C07C 13/20 具環己烯環者
C07C 13/21 二烯(具環己二烯環者見13/23)[2]
C07C 13/23 具環己二烯環者 [3]
C07C 13/24 具七節環者
C07C 13/26 具八節環者
C07C 13/263 具環辛烯或環辛二烯環者[3]
C07C 13/267 具環辛三烯或環辛四烯環者 [3]
C07C 13/271 具九至十一節環者 [3]
C07C 13/273 具十二節環者 [3]
C07C 13/275 不飽和十二節環 [3]
C07C 13/277 具環十二碳三烯環者 [3]
C07C 13/28 多環烴或其無環烴衍生物
C07C 13/32 具稠環者
C07C 13/34 具四碳原子二環體系者
C07C 13/36 具五碳原子二環體系者
C07C 13/38 具六碳原子二環體系者
C07C 13/39 具七碳原子二環體系者 [3]
C07C 13/40 具二環庚烷環結構者 [3]
C07C 13/42 具二環庚烯環結構者 [3]
C07C 13/43 為不飽和無環烴基取代者 [3]
C07C 13/44 具八碳原子二環體系者
C07C 13/45 具九碳原子二環體系者 [3]
C07C 13/465 茚;完全或部分氫化之茚[3]
C07C 13/47 具十碳原子二環體系者 [3]
C07C 13/48 完全或部分氫化之萘 [3]
C07C 13/50 十氫化萘 [3]
C07C 13/52 薁;完全或部分氫化之薁[3]
C07C 13/54 具三元稠環者
C07C 13/547 至少一個環非為六節環,其他環最大者為六節環 [3]
C07C 13/553 indacenes; 完全或部分氫化indacenes [3]
C07C 13/567 芴;完全或部分氫化芴[3]
C07C 13/573 具三個六節環者 [3]
C07C 13/58 完全或部分氫化蒽 [3]
C07C 13/60 完全或部分氫化菲 [3]
C07C 13/605 具橋環體系者 [3]
C07C 13/61 橋茚,例如,二聚環戊二烯 [3]
C07C 13/615 金剛烷 [3]
C07C 13/62 具多于三個稠環者 [3]
C07C 13/64 具橋環體系者 [3]
C07C 13/66 僅含四個環之稠環體系 [3]
C07C 13/68 具橋環體系者 [3]
C07C 13/70 由至少兩個相互不稠合的芳環體系組成之稠環體系,其中不稠合的芳環體系係為芳環非鄰位的碳鏈形成之環形結構連接而成者,例如蘩(cyclophanes)[3]
C07C 13/72 螺環烴 [3]
C07C 15/00 僅含六節芳環作為環部分之芳烴
C07C 15/02 單環芳烴
C07C 15/04
C07C 15/06 甲苯
C07C 15/067 C8H10烴 [3]
C07C 15/073 乙苯 [3]
C07C 15/08 二甲苯 [3]
C07C 15/085 異丙苯 [3]
C07C 15/107 含有至少六個碳原子之飽和側鏈者,例如,清潔劑烷基化物 [3]
C07C 15/113 至少含兩個飽和側鏈,每個側鏈至少含六個碳原子 [3]
C07C 15/12 多環非稠合芳烴
C07C 15/14 所有苯基均直接相連 [3]
C07C 15/16 至少含兩個,為一個非環碳原子連接個而成之苯基
C07C 15/18 至少含一個 式之基
C07C 15/20 多環稠合烴
C07C 15/24 含兩個環者
C07C 15/27 含三個環者 [3]
C07C 15/28  [3]
C07C 15/30 菲 [3]
C07C 15/38 含四個環者 [3]
C07C 15/40 為不飽和烴基取代者 [3]
C07C 15/42 一元環者 [3]
C07C 15/44 含碳-碳雙鍵取代烴基者 [3]
C07C 15/46 苯乙烯;烷基苯乙烯 [3]
C07C 15/48 含碳-碳參鍵取代烴基者 [3]
C07C 15/50 非稠合多環者 [3]
C07C 15/52 含式 基者[3]
C07C 15/54 含式 基者[3]
C07C 15/56 稠合多環者 [3]
C07C 15/58 含兩個環者 [3]
C07C 15/60 含三個環者 [3]
C07C 15/62 含四個環者 [3]
C07C 17/00 製備鹵化烴之方法
C07C 17/007 由碳或碳化物與鹵素 [6]
C07C 17/013 利用鹵素之加成 [6]
C07C 17/02 至不飽和烴 [6]
C07C 17/04 至不飽和鹵化烴 [6]
C07C 17/06 併有氫為鹵素取代
C07C 17/07 利用鹵化氫之加成 [6]
C07C 17/08 至不飽和烴 [6]
C07C 17/087 至不飽和鹵化烴 [6]
C07C 17/093 利用被鹵素取代 [6]
C07C 17/10 取代氫原子(併有鹵素加成至不飽和烴見17/06)[6]
C07C 17/12 於芳族化合物之環上 [6]
C07C 17/14 於芳族化合物之側鏈上 [6]
C07C 17/15 以氧為輔助試劑,例如氯氧化 [2,6]
C07C 17/152 烴者 [3,6]
C07C 17/154 飽和烴者 [3,6]
C07C 17/156 不飽和烴者 [3,6]
C07C 17/158 鹵化烴者 [3,6]
C07C 17/16 取代羥基 [3,6]
C07C 17/18 取代羰基之氧原子 [6]
C07C 17/20 被其它鹵素原子取代鹵素原子 [6]
C07C 17/21 同時增加鹵素原子之數目[6]
C07C 17/23 利用去鹵化作用 [6]
C07C 17/25 經由鹵化烴中分出鹵化氫 [6]
C07C 17/26 利用在碳架中增加碳原子數之反應
C07C 17/263 利用縮合反應 [6]
C07C 17/266 烴與鹵化烴之縮合者 [6]
C07C 17/269 僅有鹵化烴之縮合者 [6]
C07C 17/272 利用加成反應 [6]
C07C 17/275 烴與鹵化烴之加成者 [6]
C07C 17/278 僅有鹵化烴之加成者 [6]
C07C 17/281 僅有一個化合物者 [6]
C07C 17/30 利用Diels-Alder合成
C07C 17/32 利用環化合物中引入鹵化烷基
C07C 17/35 利用不影響分子中碳或鹵原子數目之反應 [6]
C07C 17/354 利用氫化 [6]
C07C 17/357 利用脫氫化 [6]
C07C 17/358 利用異構化 [6]
C07C 17/361 利用減少碳原子數之反應 [6]
C07C 17/363 除去羧基者 [6]
C07C 17/367 去聚合反應者 [6]
C07C 17/37 利用鹵化烴之不均化反應 [6]
C07C 17/38 分離;純化;安定化;使用添加物
C07C 17/383 利用蒸餾者 [6]
C07C 17/386 與輔助化合物 [6]
C07C 17/389 利用固體吸附 [6]
C07C 17/392 利用結晶;純化或晶體分離[6]
C07C 17/395 利用至少一化合物之化學修正之處理 [6]
C07C 17/42 使用添加物,例如用於安定[3,6]
C07C 19/00 含有鹵原子之無環飽和化合物 [5]
C07C 19/01 含氯 [6]
C07C 19/03 氯甲烷 [6]
C07C 19/04 氯仿 [6]
C07C 19/041 四氯化碳 [6]
C07C 19/043 氯乙烷 [6]
C07C 19/045 二氯乙烷 [3,6]
C07C 19/05 三氯乙烷 [3,6]
C07C 19/055 四氯乙烷 [3,6]
C07C 19/07 含碘 [2]
C07C 19/075 含溴 [6]
C07C 19/08 含氟
C07C 19/10 與氯 [6]
C07C 19/12 有兩個碳原子 [6]
C07C 19/14 與溴 [6]
C07C 19/16 與碘 [6]
C07C 21/00 含有鹵原子之無環不飽和化合物 [5]
C07C 21/02 含碳-碳雙鍵
C07C 21/04 氯烯
C07C 21/06 氯乙烯
C07C 21/067 烯丙基氯;甲代烯丙基氯[3]
C07C 21/073 二氯烯烴 [3]
C07C 21/08 1,1-二氯乙烯[3]
C07C 21/09 二氯丁烯 [3]
C07C 21/10 三氯乙烯
C07C 21/12 四氯乙烯
C07C 21/14 含溴
C07C 21/16 巴豆基溴
C07C 21/17 含磺 [5]
C07C 21/18 含氟
C07C 21/185 四氟乙烯 [5]
C07C 21/19 鹵代二烯 [3]
C07C 21/20 鹵代丁二烯 [3]
C07C 21/21 氯丁二烯 [3]
C07C 21/215 含多於兩個碳-碳雙鍵之鹵代多烯 [3]
C07C 21/22 含碳-碳參鍵
C07C 22/00 鹵原子連於非環碳原子上之環狀化合物 [5]
C07C 22/02 環上有不飽和部分 [5]
C07C 22/04 含有六節芳環 [5]
C07C 22/06 三氯甲基苯 [5]
C07C 22/08 含氟 [5]
C07C 23/00 含至少一個鹵原子與六節芳環以外之環連接的化合物
C07C 23/02 單環鹵代烴
C07C 23/04 含三節環
C07C 23/06 含四節環
C07C 23/08 含五節環
C07C 23/10 含六節環
C07C 23/12 六氯環己烷
C07C 23/14 含七節環
C07C 23/16 含八節環
C07C 23/18 多環鹵代烴
C07C 23/20 具稠環,而非芳族者
C07C 23/22 具含四個碳原子之雙環體系
C07C 23/24 具含有五個碳原子之雙環體系
C07C 23/26 具含有六個碳原子之雙環體系
C07C 23/27 具含有七個碳原子之雙環體系 [5]
C07C 23/28 飽和雙環體系 [5]
C07C 23/30 單一不飽和雙環體系 [5]
C07C 23/32 具含有八個碳原子之雙環體系 [5]
C07C 23/34 鹵代完全或部分氫化之茚
C07C 23/36 鹵代完全或部分氫化之萘
C07C 23/38 具三個稠環
C07C 23/40 鹵代完全或部份氫化之芴
C07C 23/42 鹵代完全或部分氫化之
C07C 23/44 鹵代完全或部分氫化之菲
C07C 23/46 具多於三個稠環
C07C 25/00 最少有一個鹵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上之化合物
C07C 25/02 單環芳鹵烴
C07C 25/06 一氯苯 [3]
C07C 25/08 二氯苯 [3]
C07C 25/10 三氯苯 [3]
C07C 25/12 六氯苯 [3]
C07C 25/125 鹵代二甲苯 [2,3]
C07C 25/13 含氟 [2,3]
C07C 25/18 多環鹵代芳烴
C07C 25/20 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C07C 25/22 具稠環
C07C 25/24 具不飽和側鏈之鹵代芳烴
C07C 25/28 鹵代苯乙烯 [3]
C07C 27/00 同時產生多於-類含氧化合物之方法
C07C 27/02 有機酸酯之皂化
C07C 27/04 用含氧化合物之還原(29/14優先)
C07C 27/06 碳之氧化物的氫化
C07C 27/08 用活動催化劑床
C07C 27/10 用烴之氧化法
C07C 27/12 用氧
C07C 27/14 全氣相反應
C07C 27/16 用其他氧化劑
C07C 27/18 用炔與醛、酮或烯化氧加成
C07C 27/20 用氧化反應
C07C 27/22 用特效催化劑
C07C 27/24 用活動催化劑床
C07C 27/26 純化;分離;穩定化
C07C 27/28 用蒸餾
C07C 27/30 用共沸蒸餾
C07C 27/32 用萃取蒸餾
C07C 27/34 用萃取
C07C 29/00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連接碳原子之化合物的製備,不包括六節芳環
C07C 29/03 羥基與不飽和碳-碳鍵加成,例如,利用過氧化氫(同時引入羥基及鹵素見29/64)[3]
C07C 29/04 碳-碳雙鍵之水合
C07C 29/05 於無機酸中生成吸收產物及此等之水解(以水解法為特徵者見29/12)[3]
C07C 29/06 於硫酸內 [3]
C07C 29/08 於磷酸內 [3]
C07C 29/09 用水解(有機酸酯之水解見27/02)[3]
C07C 29/10 醚之水解,包括環醚,例如,環氧乙烷
C07C 29/12 無機酸酯之水解 [3]
C07C 29/124 鹵化物之水解 [3]
C07C 29/128 用醇解(有機酸酯之水解見27/02)[3]
C07C 29/132 用含氧官能基之還原 [3]
C07C 29/136 含>C=O基者,例如-COOH [3]
C07C 29/14 -CHO基者 [3]
C07C 29/141 用氫氣或含氫氣體 [5]
C07C 29/143 酮之還原 [5]
C07C 29/145 用氫氣或含氫氣體 [5]
C07C 29/147 羧酸或其衍生物之還原 [5]
C07C 29/149 用氫氣或含氫氣體 [5]
C07C 29/15 完全用碳之氧化物的還原 [3]
C07C 29/151 用氫氣或含氫氣體 [5]
C07C 29/152 以所用的反應器為特徵 [5]
C07C 29/153 以所用的催化劑為特徵 [5]
C07C 29/154 含銅、銀、金或其化合物[5]
C07C 29/156 含鐵族金屬、鉑族金屬或其他合物 [5]
C07C 29/157 含鉑族金屬或其化合物[5]
C07C 29/158 含銠或其化合物 [5]
C07C 29/159 用除氫氣或含氫氣體以外之還原劑 [5]
C07C 29/16 用與還原相結合的氧代反應
C07C 29/17 用碳-碳雙鍵或參鍵之氫化 [3]
C07C 29/19 六節芳環中者 [3]
C07C 29/20 用羥基在非稠環上取代 [3]
C07C 29/32 用無羥基形成的反應增加碳原子數 [3]
C07C 29/34 用含羥基或由無機酯基而得之羥基化合物縮合,例如Guerbet反應 [3]
C07C 29/36 用形成羥基之反應增加碳原子數,可經過羥基衍生物之中間物生成,例如氧-金屬 [3]
C07C 29/38 用醛或酮反應 [3]
C07C 29/40 用含碳-金屬鍵之化合物[3]
C07C 29/42 用含碳-碳參鍵之化合物,例如金屬-炔烴 [3]
C07C 29/44 用加成反應增加碳原子數,即反應至少包括一個碳-碳雙鍵或參鍵(29/16優先)[3]
C07C 29/46 用雙烯合成 [3]
C07C 29/48 用形成羥基之氧化反應 [3]
C07C 29/50 僅用分子氧 [3]
C07C 29/52 需要存在無機硼化合物時,形成的中間物之水解 [3]
C07C 29/54 由含碳-金屬鍵之化合物開始,然後將氧-金屬鍵轉化為羥基 [3]
C07C 29/56 用異構化 [3]
C07C 29/58 用消除鹵素,例如氫解,分裂(29/124優先)[3]
C07C 29/60 消除羥基,例如脫水(29/34優先)[3]
C07C 29/62 用引入鹵素;鹵原子為其他鹵原子取代 [3]
C07C 29/64 用同時引入羥基及鹵素 [3]
C07C 29/66 用原處生成的次鹵酸與碳-碳不飽和鍵加成 [3]
C07C 29/68 醇金屬之製備(29/42,29/54優先)[3]
C07C 29/70 羥基轉變為氧-金屬基 [3]
C07C 29/72 碳-金屬鍵之氧化 [3]
C07C 29/74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C07C 29/76 用物理方法處理 [3]
C07C 29/78 濃縮或結晶 [3]
C07C 29/80 蒸餾 [3]
C07C 29/82 共沸蒸餾 [3]
C07C 29/84 萃取蒸餾 [3]
C07C 29/86 用液-液法處理 [3]
C07C 29/88 處理使至少一種化合物發生化學改性(化學吸附見29/76)[3]
C07C 29/90 僅用氫 [3]
C07C 29/92 用連串的轉化及再設計 [3]
C07C 29/94 使用添加劑,例如,為穩定化[3]
C07C 31/00 非環碳原子上連有羥基或氧-金屬基之飽和化合物
C07C 31/02 非環一元醇
C07C 31/04 甲醇
C07C 31/08 乙醇
C07C 31/10 含三個碳原子
C07C 31/12 含四個碳原子
C07C 31/125 含五至廿二個碳原子 [3]
C07C 31/13 含飽和環之一元醇 [2,3]
C07C 31/133 單環者 [3]
C07C 31/135 具五或六元環;環烷醇 [3]
C07C 31/137 稠合多環系 [3]
C07C 31/18 非環多元醇
C07C 31/20 二元醇
C07C 31/22 三元醇,例如甘油 [3]
C07C 31/24 四元醇,例如季戊四醇 [3]
C07C 31/26 六元醇
C07C 31/27 含飽和環之多元醇 [3]
C07C 31/28 醇金屬(鈦鹽、鋯鹽見C07F7/00)
C07C 31/30 醇之鹼金屬或鹼土金屬
C07C 31/32 醇鋁
C07C 31/34 鹵代醇
C07C 31/36 氟以外之鹵素 [3]
C07C 31/38 僅含氟作為鹵素者 [3]
C07C 31/40 全鹵代醇 [3]
C07C 31/42 非環鹵代多元醇 [3]
C07C 31/44 含飽和環之鹵代醇 [3]
C07C 33/00 非環碳原子上連羥基或氧-金屬基之不飽和化合物
C07C 33/02 含碳-碳雙鍵之非環醇
C07C 33/025 僅有一個雙鍵 [3]
C07C 33/03 於β-位,例如烯丙醇,甲代烯丙基醇 [3]
C07C 33/035 鏈烯二醇 [3]
C07C 33/04 含碳-碳參鍵之非環醇
C07C 33/042 僅有一個參鍵 [3]
C07C 33/044 鏈炔二醇 [3]
C07C 33/046 丁炔二醇 [3]
C07C 33/048 含雙鍵及參鍵 [3]
C07C 33/05 除六節芳環外之環醇 [2]
C07C 33/12 含五節環 [3]
C07C 33/14 含六節環 [3]
C07C 33/16 含多於六節之環 [3]
C07C 33/18 僅含六節芳環作為環部之一元芳醇 [3]
C07C 33/20 單環者 [3]
C07C 33/22 芐醇;苯乙醇 [3]
C07C 33/24 非稠合體系多環者 [3]
C07C 33/26 僅六節芳環作為環部之多元芳醇 [3]
C07C 33/28 僅含六節芳環作為環部之具不飽和側鏈的芳醇 [3]
C07C 33/30 單環者 [3]
C07C 33/32 肉桂醇 [3]
C07C 33/34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之一元醇 [3]
C07C 33/36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之多元醇 [3]
C07C 33/38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與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的醇 [3]
C07C 33/40 不飽和鹵代醇 [3]
C07C 33/42 非環者 [3]
C07C 33/44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33/46 僅含六節芳環作為環部 [3]
C07C 33/48 具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33/50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35/00 至少有一個羥基或氧-金屬基連至除六節芳環外之環的碳原子上之化合物 [2]
C07C 35/02 單環者
C07C 35/04 含三或四節環者
C07C 35/06 含五節環者
C07C 35/08 含六節環者
C07C 35/12 薄荷腦,醇
C07C 35/14 環上具有一個以上之羥基
C07C 35/16 環己六醇
C07C 35/17 僅具不飽和側鏈之環 [3]
C07C 35/18 在環上至少具不飽和環 [3]
C07C 35/20 含七或八節環
C07C 35/205 含九至十二節環,例如環十二烷醇 [3]
C07C 35/21 多環醇,於非稠合環上至少連一個羥基者
C07C 35/22 多環醇,於稠合環上至少連一個羥基者 [2]
C07C 35/23 羥基連於雙環稠環體系上 [3]
C07C 35/24 含五個碳原子之稠環體系[3]
C07C 35/26 二環戊二醇 [3]
C07C 35/27 含六個碳原子之稠環體系[3]
C07C 35/28 含七個碳原子之稠環體系[3]
C07C 35/29 為 [2.2.1] 體系 [3]
C07C 35/30 冰片,異冰片 [3]
C07C 35/31 含八個碳原子之稠環體系[3]
C07C 35/32 稠環體系係 [4.3.0] 體系,例如茚酚 [3]
C07C 35/34 稠環體系係 [5.3.0] 體系,例如薁醇 [3]
C07C 35/36 稠環體系係 [4.4.0] 體系,例如萘酚 [3]
C07C 35/37 三環稠環體系上具有羥基 [3]
C07C 35/38 由芴骨架而得者 [3]
C07C 35/40 由骨架而得者 [3]
C07C 35/42 由菲骨架而得者 [3]
C07C 35/44 多於三環之稠環體系上具有羥基
C07C 35/46 連至環上羥基的氧-金屬衍生物 [3]
C07C 35/48 鹵代衍生物 [3]
C07C 35/50 至少含兩個環之醇 [3]
C07C 35/52 具稠環體系之醇 [3]
C07C 37/00 有羥基或氧-金屬基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化合物之製備
C07C 37/01 六節芳環上之官能基為羥基所置換,例如水解 [3]
C07C 37/02 為鹵素被取代 [3]
C07C 37/04 為SO3H基或其衍生物被取代 [3]
C07C 37/045 以氮連主環上之基團被取代
C07C 37/05 為NH2基被取代
C07C 37/055 以氧與環連接的基團被取代,例如醚基 [3]
C07C 37/06 非六節芳環或原處形成的六節芳環之轉化,例如脫氫
C07C 37/07 同時發生環上C=O基之還原[3]
C07C 37/08 氫過氧化物之分解,例如氫過氧異丙苯
C07C 37/11 用增加碳原子數之反應 [3]
C07C 37/14 用加成反應,即至少含有一個碳-碳不飽和鍵之反應 [3]
C07C 37/16 用含羥基之酚、醇或醚以及此等之無機酸酯基的縮合反應 [3]
C07C 37/18 用鹵代物鹵原子之縮合反應
C07C 37/20 用醛或酮
C07C 37/48 烴基之交換,此烴基可為由其他化合物所取代者,例如反烴化作用 [3]
C07C 37/50 用減少碳原子數之反應(37/01,37/08,37/48優先)[3]
C07C 37/52 用多芳族化合物裂解,例如,多酚烷 [3]
C07C 37/54 用木質素或亞硫酸鹽廢液水解 [3]
C07C 37/56 羧基或醛基為羥基所置換 [3]
C07C 37/58 用分子氧,羥基直接引入六節芳環之CH-基上的氧化反應 [3]
C07C 37/60 用其他氧化劑或與分子氧之混合物,羥基直接引入六節芳環之CH-基上的氧化反應 [3]
C07C 37/62 引入鹵素;鹵原子為其他鹵原子取代 [3]
C07C 37/64 氧-金屬基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氧-金屬化合物的製備 [3]
C07C 37/66 羥基轉化為氧金屬基 [3]
C07C 37/68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3]
C07C 37/70 用物理方法處理 [3]
C07C 37/72 用液-液法處理 [3]
C07C 37/74 用蒸餾法 [3]
C07C 37/76 用水蒸汽蒸餾 [3]
C07C 37/78 用共沸蒸餾 [3]
C07C 37/80 用萃取蒸餾 [3]
C07C 37/82 用固-液法處理;用化學吸附 [3]
C07C 37/84 用結晶法 [3]
C07C 37/86 處理使發生化學改良(用化學吸附見37/82)[3]
C07C 37/88 添加劑之使用,例如,為穩定化 [3]
C07C 39/00 至少有一個羥基或氧-金屬基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化合物
C07C 39/02 具有飽和側鏈之單芳環
C07C 39/04 苯酚
C07C 39/06 烷基化苯酚
C07C 39/07 僅含甲基作為烷基,例如甲苯酚,二甲苯酚 [3]
C07C 39/08 二羥基苯;此等之烷基化衍生物
C07C 39/10 多羥基苯;此等之烷基化衍生物(39/08優先)
C07C 39/11 烷基化羥基苯,含不與環連接的羥基,例如水楊醇 [3]
C07C 39/12 具有飽和側鏈之多芳環
C07C 39/14 至少有一個羥基之二環稠環系 [3]
C07C 39/15 所有羥基於非稠環上 [3]
C07C 39/16 雙-(羥基苯基)-烷;三-(羥基苯基)-烷 [3]
C07C 39/17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2]
C07C 39/18 具不飽和側鏈之單芳環
C07C 39/19 含碳-碳雙鍵,但無碳-碳參鍵 [3]
C07C 39/20 羥基苯乙烯 [3]
C07C 39/205 僅有六節芳環成為環之部分,具不飽和側鏈之多芳環 [3]
C07C 39/21 至少一個羥基於非稠環上 [3]
C07C 39/215 含結構,例如,二乙基己烯雌酚 [3]
C07C 39/225 至少一個羥基於稠環系上 [3]
C07C 39/23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具不飽和側鏈之多環 [3]
C07C 39/235 羥基連至六節芳環上之金屬衍生物 [3]
C07C 39/24 鹵化衍生物
C07C 39/26 有鹵素連至環碳原子上之單環者、單羥基者
C07C 39/27 所有鹵原子均連至環上
C07C 39/28 一個氯原子
C07C 39/30 兩個氯原子
C07C 39/32 三個氯原子
C07C 39/34 四個氯原子
C07C 39/36 五氯苯酚
C07C 39/367 僅有六節芳環之非稠合多環,例如鹵代多-(羥基苯基)-烷 [3]
C07C 39/373 所有羥基均連至非稠合環上及具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上 [3]
C07C 39/38 至少有一個羥基連至雙環稠合系上
C07C 39/40 至少有一個羥基連至多於兩個環之稠環及環稠系上 [3]
C07C 39/42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C07C 39/44 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羥基的金屬衍生物 [3]
C07C 41/00 醚之製備;有 基, 基或 基之化合物的製備 [3]
C07C 41/01 醚之製備 [3]
C07C 41/02 由環氧烷 [3]
C07C 41/03 環氧烷及羥基之反應 [3]
C07C 41/05 不飽和化合物之加成 [3]
C07C 41/06 僅有有機化合物之加成 [3]
C07C 41/08 加至碳-碳參鍵上 [3]
C07C 41/09 含羥基化合物之脫水 [3]
C07C 41/14 醚-氧有機部分及另外的有機部分交換,例如,反醚化作用 [3]
C07C 41/16 無機酸酯或有機酸酯與羥基或氧-金屬基之反應 [3]
C07C 41/18 不形成醚-氧鍵之反應 [3]
C07C 41/20 碳-碳雙鍵或參鍵之氫化[3]
C07C 41/22 引入鹵素;鹵素原子為其他鹵素原子所取代 [3]
C07C 41/24 消除鹵素;例如消除HCl [3]
C07C 41/26 引入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41/28 由縮醛,例如脫醇 [3]
C07C 41/30 增加碳原子數,例如寡聚作用 [3]
C07C 41/32 用異構化 [3]
C07C 41/34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3]
C07C 41/36 用固-液處理;用化學吸附[3]
C07C 41/38 用液-液處理 [3]
C07C 41/40 用物理狀態之變化,例如,結晶 [3]
C07C 41/42 用蒸餾 [3]
C07C 41/44 處理使發生化學改性(化學吸附見41/36)[3]
C07C 41/46 使用添加劑,如為穩定化[3]
C07C 41/48 有 基之化合物的製備 [3]
C07C 41/50 產生 基之反應 [3]
C07C 41/52 僅有鹵素之取代 [3]
C07C 41/54 與不飽和碳-碳鍵之加成而成者 [3]
C07C 41/56 由醛,多聚甲醛或酮之縮合而成者 [3]
C07C 41/58 分離;純化;穩定化;使用添加劑 [3]
C07C 41/60 有 基或基之化合物的製備 [3]
C07C 43/00 醚;含有 基基或 基之化合物
C07C 43/02
C07C 43/03 所有的醚-氧鍵均連接至非環碳原子上 [3]
C07C 43/04 飽和醚 [3]
C07C 43/06 二乙醚 [3]
C07C 43/10 多羥基化合物者 [3]
C07C 43/11 含-O-(C-C-O-)n單元,且2 ( n ( 10之聚醚 [2,3]
C07C 43/115 含碳環 [3]
C07C 43/12 含鹵素 [3]
C07C 43/13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者(43/11優先)[3]
C07C 43/14 不飽和醚 [3]
C07C 43/15 僅含非芳族之碳-碳雙鍵[3]
C07C 43/16 乙烯基醚 [3]
C07C 43/162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3]
C07C 43/164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3/166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3]
C07C 43/168 有六節芳環及其他環[3]
C07C 43/17 含鹵素 [3]
C07C 43/172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3]
C07C 43/174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3/176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3]
C07C 43/178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43/18 醚氧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C07C 43/184 連至非稠合的環碳原子上[3]
C07C 43/188 不飽和醚 [3]
C07C 43/192 含鹵素 [3]
C07C 43/196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43/20 醚-氧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C07C 43/205 非稠合芳環 [3]
C07C 43/21 含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43/215 有不飽和側鏈之六節芳環[3]
C07C 43/225 含鹵素 [3]
C07C 43/23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43/235 醚-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及非六節芳環之環碳原子之間 [3]
C07C 43/243 有不飽和側鏈之六節芳環 [3]
C07C 43/247 含鹵素 [3]
C07C 43/253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43/257 醚-氧原子鍵兩端均連接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3]
C07C 43/263 非稠合芳環 [3]
C07C 43/267 含其他環 [3]
C07C 43/275 所有的醚-氧原子均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3]
C07C 43/285 有不飽和側鏈之六節芳環[3]
C07C 43/29 含鹵素 [3]
C07C 43/295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43/30 有 基之化合物
C07C 43/303 縮醛碳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3]
C07C 43/305 縮醛碳原子作為環節或連接至除六節芳環外之環碳原子上 [3]
C07C 43/307 縮醛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3]
C07C 43/313 含鹵素 [3]
C07C 43/315 氧原子分別連至非縮醛之碳原子上 [3]
C07C 43/317 有 基,X係鹵素或金屬 [3]
C07C 43/32 有 基或基之化合物
C07C 45/00 含有>C=O基,僅連接碳或氫原子之化合物的製備;此類化合物之螫合物的製備 [2]
C07C 45/26 碳-碳參鍵之水合 [3]
C07C 45/27 氧化(用臭氧見45/40)[3]
C07C 45/28 -CHx 部分者 [3]
C07C 45/29 羥基者 [3]
C07C 45/30 用鹵化物,例如,次鹵化作用[3]
C07C 45/31 用可在原處再生,例如被氧化的含汞原子之化合物 [3]
C07C 45/32 用分子氧 [3]
C07C 45/33 CHx部分者 [3]
C07C 45/34 於不飽和化合物內者 [3]
C07C 45/35 於丙烯或異丁烯內者[3]
C07C 45/36 於含六節芳環化合物內[3]
C07C 45/37 >C-O-官能基連至>C=O基者 [3]
C07C 45/38 一級羥基者 [3]
C07C 45/39 二級羥基者 [3]
C07C 45/40 用臭氧氧化;用臭氧分解 [3]
C07C 45/41 用羧基或其衍生物之氫解或還原 [3]
C07C 45/42 水解 [3]
C07C 45/43 CX2基,X係鹵素 [3]
C07C 45/44 腈之還原及水解 [3]
C07C 45/45 縮合 [3]
C07C 45/46 Friedel-Crafts反應 [3]
C07C 45/47 用光氣 [3]
C07C 45/48 包括脫羧 [3]
C07C 45/49 用與一氧化碳之反應 [3]
C07C 45/50 用oxo反應(氧代反應)[3]
C07C 45/51 用熱解,重排或分解 [3]
C07C 45/52 同一分子中含兩個羥基之脫水及重排 [3]
C07C 45/53 氫過氧化物者 [3]
C07C 45/54 含雙鍵氧原子之化合物,例如,酯 [3]
C07C 45/55 寡聚或聚合氧代化合物者 [3]
C07C 45/56 由雜環化合物(45/55優先)
C07C 45/57 氧作為唯一的雜原子 [3]
C07C 45/58 於三節環內 [3]
C07C 45/59 於五節環內(由臭氧化物見45/40)
C07C 45/60 於六節環內 [3]
C07C 45/61 用不形成>C=O基之反應 [3]
C07C 45/62 碳-碳雙鍵或參鍵之氫化 [3]
C07C 45/63 引入鹵素;用其他鹵原子取代鹵原子 [3]
C07C 45/64 引入僅含單鍵氧之官能基 [3]
C07C 45/65 裂解除掉氫原子或官能基,官能基之氫解 [3]
C07C 45/66 用脫水 [3]
C07C 45/67 用異構化;碳骨架大小之變化 [3]
C07C 45/68 用碳原子數之增加 [3]
C07C 45/69 碳-碳雙鍵或參鍵之加成[3]
C07C 45/70 用僅含單鍵氧官能基之反應 [3]
C07C 45/71 羥基 [3]
C07C 45/72 用含>C=O基化合物與相同或其他含>C=O基化合物之反應 [3]
C07C 45/73 結合氫化 [3]
C07C 45/74 結合脫水 [3]
C07C 45/75 與甲醛反應 [3]
C07C 45/76 利用乙烯酮 [3]
C07C 45/77 醛或酮之螫合物的製備 [3]
C07C 45/78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3]
C07C 45/79 用固-液處理;用化學吸附 [3]
C07C 45/80 用液-液處理 [3]
C07C 45/81 用物理狀態之變化,例如結晶 [3]
C07C 45/82 用蒸餾法 [3]
C07C 45/83 用萃取蒸餾 [3]
C07C 45/84 用共沸蒸餾 [3]
C07C 45/85 處理使發生化學改性(用化學吸附見45/79)[3]
C07C 45/86 使用添加劑;例如,為穩定化[3]
C07C 45/87 乙烯酮或二聚乙烯酮之製備(雜環化合物見C07D)[3]
C07C 45/88 由酮 [3]
C07C 45/89 由羧酸,及其酐、酯或鹵化物[3]
C07C 45/90 分離;純化;穩定化;用添加劑 [3]
C07C 46/00 醌之製備 [3]
C07C 46/02 用氧化使生成醌型結構 [3]
C07C 46/04 六節芳環中不飽和環碳原子者 [3]
C07C 46/06 至少有一個羥基連至六節芳環上者 [3]
C07C 46/08 用分子氧 [3]
C07C 46/10 分離;純化;穩定化;用添加劑[3]
C07C 47/00 含有-CHO基之化合物
C07C 47/02 有-CHO基連接至非環碳原子或氫原子上之飽和化合物
C07C 47/04 甲醛
C07C 47/042 由一氧化碳製備 [3]
C07C 47/045 用解聚製備 [3]
C07C 47/048 用烴之氧化製備 [3]
C07C 47/052 用甲醇之氧化製備 [3]
C07C 47/055 用貴金屬或其化合作催化劑 [3]
C07C 47/058 分離;純化;穩定化;用添加劑 [3]
C07C 47/06 乙醛
C07C 47/07 用氧化製備
C07C 47/09 分離;純化;穩定化;用添加劑 [3]
C07C 47/105 含環者 [3]
C07C 47/11 單環者 [3]
C07C 47/115 含稠環系者 [3]
C07C 47/12 含多於一個-CHO基者
C07C 47/127 乙二醛 [3]
C07C 47/133 含環者 [3]
C07C 47/14 含鹵素者
C07C 47/16 三氯乙醛
C07C 47/17 含環者 [3]
C07C 47/19 含羥基者(糖見C07H)[3]
C07C 47/192 含環者 [3]
C07C 47/195 含鹵素者 [3]
C07C 47/198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7/20 有醛基(-CHO)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不飽和化合物
C07C 47/21 僅有碳-碳雙鍵之不飽和者[3]
C07C 47/22 丙烯醛;甲基丙烯醛 [3]
C07C 47/222 僅有碳-碳參鍵之不飽和者[3]
C07C 47/225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47/228 含六節芳環,例如,苯乙醛 [3]
C07C 47/23 多環者 [3]
C07C 47/232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47/235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47/238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47/24 含鹵素
C07C 47/26 含羥基 [3]
C07C 47/263 無環者 [3]
C07C 47/267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47/27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7/273 含鹵素者 [3]
C07C 47/277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7/28 有-CHO基連至除六節芳環外其他環碳原子上之飽和化合物
C07C 47/293 具三節環或四節環 [3]
C07C 47/30 具五節環
C07C 47/32 具六節環
C07C 47/33 具七至十二節環 [3]
C07C 47/34 多環者
C07C 47/347 稠環系上有-CHO基 [3]
C07C 47/353 含鹵素 [3]
C07C 47/36 含羥基 [3]
C07C 47/37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7/38 有-CHO基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的不飽和化物
C07C 47/395 具三節或四節環 [3]
C07C 47/40 具五節環 [3]
C07C 47/42 具六節環 [3]
C07C 47/43 具七至十二節環 [3]
C07C 47/44 多環者 [3]
C07C 47/445 含稠環系 [3]
C07C 47/45 環上有不飽和側鏈 [2]
C07C 47/453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7/457 含鹵素 [3]
C07C 47/46 含羥基 [3]
C07C 47/47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7/52 有-CHO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C07C 47/54 苯甲醛
C07C 47/542 烷基化之苯甲醛 [3]
C07C 47/544 二甲醯基苯;此等之烷基衍生物 [3]
C07C 47/546 多環者 [3]
C07C 47/548 有不飽和側鏈之六節芳環 [3]
C07C 47/55 含鹵素 [3]
C07C 47/56 含羥基
C07C 47/565 所有的羥基均連至環上 [3]
C07C 47/57 多環者 [3]
C07C 47/575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7/58 香草醛
C07C 49/00 酮;乙烯酮;二聚乙烯酮(雜環化合物見C07D,例如β-內酯見C07D 305/12);酮之螯合物
C07C 49/04 有酮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飽和化合物
C07C 49/08 丙酮 [3]
C07C 49/10 甲乙酮 [3]
C07C 49/105 含環者 [3]
C07C 49/11 單環者 [3]
C07C 49/115 含稠環系 [3]
C07C 49/12 含多於一個酮基之酮
C07C 49/14 乙醯丙酮,即2,4,-戊二酮
C07C 49/15 含環者 [3]
C07C 49/16 含鹵素
C07C 49/163 含環者 [3]
C07C 49/167 僅含氟 [3]
C07C 49/17 含羥基(糖見C07H)[2]
C07C 49/172 含環者 [3]
C07C 49/173 含鹵素 [3]
C07C 49/175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9/185 含-CHO基 [3]
C07C 49/20 含酮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不飽和化合物
C07C 49/203 僅具不飽和碳-碳雙鍵 [3]
C07C 49/205 甲基乙烯基酮 [3]
C07C 49/207 僅具不飽和碳-碳參鍵 [3]
C07C 49/21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3]
C07C 49/213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9/215 多環者 [3]
C07C 49/217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49/223 多環者 [3]
C07C 49/225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49/227 含鹵素 [3]
C07C 49/23 含除六節芳環外之其他環 [3]
C07C 49/233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9/235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49/237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49/24 含羥基
C07C 49/242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 [3]
C07C 49/245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9/248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49/252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49/255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9/258 含-CHO基 [3]
C07C 49/29 含酮基連至環上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49/293 連至三節環或四節環上 [3]
C07C 49/297 連至五節環上 [3]
C07C 49/303 連至六節環上 [3]
C07C 49/307 連至七至十二節環上 [3]
C07C 49/313 多環者 [3]
C07C 49/317 與酮基相連之兩個碳原子均於環上 [3]
C07C 49/323 酮基連接至稠環系上 [3]
C07C 49/327 含鹵素 [3]
C07C 49/333 多環者 [3]
C07C 49/337 含羥基 [3]
C07C 49/345 多環者 [3]
C07C 49/35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9/355 含-CHO基 [3]
C07C 49/385 酮基作為環部分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49/39 三節或四節環者 [3]
C07C 49/395 五節環者 [3]
C07C 49/403 六節環者 [3]
C07C 49/407 薄荷酮 [3]
C07C 49/413 七至十二節環者 [3]
C07C 49/417 多環者 [3]
C07C 49/423 酮基係稠環系之組成部分[3]
C07C 49/427 有兩個環 [3]
C07C 49/433 含七個碳原子之稠環系[3]
C07C 49/437 樟腦;葑酮 [3]
C07C 49/443 含八或九個碳原子之稠環系 [3]
C07C 49/447 含十個碳原子之稠環系[3]
C07C 49/453 有三個環 [3]
C07C 49/457 含鹵素 [3]
C07C 49/463 酮基係六節環之組成部分[3]
C07C 49/467 多環者 [3]
C07C 49/473 酮基係稠環系之組成部分[3]
C07C 49/477 有兩個環 [3]
C07C 49/483 有三個環 [3]
C07C 49/487 含羥基 [3]
C07C 49/493 酮基係三至五節環之組成部分 [3]
C07C 49/497 酮基係六節環之組成部分[3]
C07C 49/503 酮基係七至十二節環之組成部分 [3]
C07C 49/507 多環者 [3]
C07C 49/513 酮基係稠環系之組成部分[3]
C07C 49/517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9/523 含-CHO基 [3]
C07C 49/527 含酮基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上的不飽和化合物 [3]
C07C 49/533 連至三節或四節環上 [3]
C07C 49/537 連至五節環上 [3]
C07C 49/543 連至六節環上 [3]
C07C 49/547 連至七至十二節環上 [3]
C07C 49/553 多環者 [3]
C07C 49/557 有不飽和側鏈之環 [3]
C07C 49/563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9/567 含鹵素 [3]
C07C 49/573 含羥基 [3]
C07C 49/577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9/583 含-CHO基 [3]
C07C 49/587 酮基作為環之組成部分的不飽和化合物 [3]
C07C 49/593 三節或四節環者 [3]
C07C 49/597 五節環者 [3]
C07C 49/603 六節環者,如醌甲基化物 [3,2006.01]
C07C 49/607 七節至十二節環者 [3]
C07C 49/613 多環者 [3]
C07C 49/617 酮基係稠環系之組成部分[3]
C07C 49/623 有兩個環 [3]
C07C 49/627 含七個碳原子之稠環系[3]
C07C 49/633 含八或九個碳原子之稠環系 [3]
C07C 49/637 含十個碳原子之稠環系[3]
C07C 49/643 有三個環 [3]
C07C 49/647 有不飽和側鏈之環 [3]
C07C 49/653 多環者 [3]
C07C 49/657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9/665 酮基係稠環系之組成部分[3]
C07C 49/67 有兩個環,例如,萘滿酮[3]
C07C 49/675 有三個環 [3]
C07C 49/683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49/687 含鹵素 [3]
C07C 49/693 多環 [3]
C07C 49/697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9/703 含羥基 [3]
C07C 49/707 酮基係三至五節環之組成部分 [3]
C07C 49/713 酮基係六節環之組成部分[3]
C07C 49/717 酮基係七至十二節環之組成部分
C07C 49/723 多環者 [3]
C07C 49/727 酮基係稠環系之組成部分[3]
C07C 49/733 有兩個環 [3]
C07C 49/737 有三個環 [3]
C07C 49/743 有不飽和側鏈之環,例如,葎草酮,蛇麻酮 [3]
C07C 49/747 含六節芳環 [3]
C07C 49/753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49/755 酮基係具二個或三個環之稠環系的組成部分,其中至少有一個環係六節芳環 [3]
C07C 49/757 含-CHO基 [3]
C07C 49/76 酮基連至六節芳環之酮,(有酮基係稠環系之組成部分,連接至六節芳環上之化合物見49/657至49/757)
C07C 49/78 苯乙酮
C07C 49/782 多環者 [3]
C07C 49/784 所有酮基均連至非稠合環上 [3]
C07C 49/786 二苯甲酮 [3]
C07C 49/788 酮基連至稠環系上 [3]
C07C 49/792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49/794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49/796 多環者 [3]
C07C 49/798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49/80 含鹵素
C07C 49/807 所有鹵原子連至環上 [3]
C07C 49/813 多環者 [3]
C07C 49/82 含羥基 [3]
C07C 49/825 所有羥基均連至環上 [3]
C07C 49/83 多環者 [3]
C07C 49/835 有不飽和側鏈之芳環 [3]
C07C 49/84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2,3]
C07C 49/86 含-CHO基 [3]
C07C 49/88 乙烯酮,二聚乙烯酮 [3]
C07C 49/90 乙烯酮,即C2H2O [3]
C07C 49/92 酮螫合物 [3]
C07C 50/00 醌 [3,2006.01]
C07C 50/02 附單環醌型結構 [3]
C07C 50/04 苯醌,即C6H4O2 [3]
C07C 50/06 附不飽和側鏈之醌型結構 [3]
C07C 50/08 附非稠合多環醌型結構 [3]
C07C 50/10 醌型結構係含二環稠環系之組成部分 [3]
C07C 50/12 萘醌,即C10H6O2 [3]
C07C 50/14 附不飽和側鏈之環系,例如,維生素K1 [3]
C07C 50/16 醌型結構係含三環稠環系之組成部分 [3]
C07C 50/18 醌,即C14H8O2 [3]
C07C 50/20 附不飽和側鏈之環系 [3]
C07C 50/22 醌型結構係含四環或更多的環之稠環系的組成部分 [3]
C07C 50/24 含鹵素 [3]
C07C 50/26 含有氧原子以單鍵與碳原子相連的基 [3]
C07C 50/28 附單環醌型結構 [3]
C07C 50/30 附多環非稠合醌型結構 [3]
C07C 50/32 醌型結構係二環稠環系之組成部分 [3]
C07C 50/34 醌型結構係三環稠環系之組成部分 [3]
C07C 50/36 醌型結構係四環或更多的稠環系之組成部分 [3]
C07C 50/38 含-CHO基或非醌型酮基 [3]
C07C 51/00 羧酸或其鹽,鹵化物或酐之製備(由油、脂肪或蠟之水解製備羧酸見C11C)[2]
C07C 51/02 由羧酸鹽
C07C 51/04 由醯鹵
C07C 51/06 由醯胺
C07C 51/08 由腈
C07C 51/083 由羧酸酐 [3]
C07C 51/087 用水解 [3]
C07C 51/09 由羧酸酯或內酯(羧酸酯之皂化見27/02)
C07C 51/093 -CX3基之水解,X係鹵素 [3]
C07C 51/097 由或經過硝基取代之有機化合物 [3]
C07C 51/10 用與一氧化碳之反應
C07C 51/12 有機化合物中含氧基團,例如,醇
C07C 51/14 於有機化合物內含不飽和碳-碳鍵 [3]
C07C 51/145 同時發生氧化
C07C 51/15 用有機物與二氧化碳之反應,例如,Kolbe-Schmitt合成 [2]
C07C 51/16 用氧化(51/145優先)[3]
C07C 51/21 用分子氧 [3]
C07C 51/215 飽和烴基者 [3]
C07C 51/225 石蠟者 [3]
C07C 51/23 含氧基至羧基者 [3]
C07C 51/235 -CHO基或一級醇基者 [3]
C07C 51/245 酮基或二級醇基者 [3]
C07C 51/25 不含六節芳環之不飽和化合物 [3]
C07C 51/255 含六節芳環無環裂開之化合物者 [3]
C07C 51/265 有烷基側鏈被氧化成羧基[3]
C07C 51/27 用氮之氧化物或含氮無機酸[3]
C07C 51/275 羧基者 [3]
C07C 51/285 用過氧化物 [3]
C07C 51/29 原處形成的含鹵化合物 [3]
C07C 51/295 用無機鹼,例如,用鹼熔 [3]
C07C 51/305 用硫或含硫化合物 [3]
C07C 51/31 環裂開的環化合物 [3]
C07C 51/34 用臭氧氧化;臭氧化物之水解 [3]
C07C 51/347 不包括形成羧基之反應
C07C 51/353 用異構化;碳骨架大小之變化 [3]
C07C 51/36 碳-碳不飽和鍵之氫化 [3]
C07C 51/363 引入鹵素;鹵原子為其他鹵原子所取代 [3]
C07C 51/367 引入僅以單鍵連接的含氧官能基 [3]
C07C 51/373 引入僅以雙鍵連接的含氧官能基 [3]
C07C 51/377 裂解氫或官能基;官能基之氫解 [3]
C07C 51/38 脫羧 [3]
C07C 51/41 羧酸鹽之製備,用酸或其鹽轉變為附有相同的羧酸部分之鹽(肥皂之製備見C11D)[3]
C07C 51/42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3]
C07C 51/43 用物理狀態之變化,例如結晶 [3]
C07C 51/44 用蒸餾 [3]
C07C 51/46 用共沸蒸餾 [3]
C07C 51/47 用固-液處理,用化學吸附 [3]
C07C 51/48 用液-液處理
C07C 51/487 用使發生化學改性之處理(化學吸附見51/47)[3]
C07C 51/493 形成羧酸酯 [3]
C07C 51/50 用添加劑,例如為穩定化 [3]
C07C 51/54 羧酸酐之製備(用氧化見51/16)
C07C 51/56 由有機酸,其鹽,或其酯
C07C 51/567 用不包括羧酸酐之反應 [3]
C07C 51/573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3]
C07C 51/58 羧酸鹵化物之製備
C07C 51/60 用羧酸或其酐轉變為附有相同羧酸部分鹵化物 [3]
C07C 51/62 用不包括羧酸鹵化物基之反應 [3]
C07C 51/64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3,2006.01]
C07C 53/00 僅有一個羧基連接至非環碳原子或氫原子之飽和化合物
C07C 53/02 甲酸
C07C 53/04 由一氧化碳製備
C07C 53/06 其鹽
C07C 53/08 乙酸(焦木酸見C10C;醋之製備見C12J)
C07C 53/10 其鹽
C07C 53/12 乙酸酐(乙烯酮見49/90)
C07C 53/122 丙酸 [3]
C07C 53/124 含四個碳原子之酸 [3]
C07C 53/126 含多於四個碳原子之酸 [3]
C07C 53/128 羧基連碳原子,此碳原子至少與兩個其他碳原子連接,例如,新酸 [3]
C07C 53/132 含環者 [3]
C07C 53/134 單環者 [3]
C07C 53/136 含稠環系 [3]
C07C 53/138 含金剛烷環系 [3]
C07C 53/15 含鹵素 [3]
C07C 53/16 鹵代乙酸 [3]
C07C 53/18 含氟 [3]
C07C 53/19 含三個或更多個碳原子之酸[3]
C07C 53/21 含氟 [3]
C07C 53/23 含環者 [3]
C07C 53/38 醯基鹵化合物 [3]
C07C 53/40 乙醯基鹵化物 [3]
C07C 53/42 含三個或更多碳原子之酸者[3]
C07C 53/44 含環者 [3]
C07C 53/46 含羰鹵基以外之鹵原子 [3]
C07C 53/48 鹵代乙醯鹵化物 [3]
C07C 53/50 含三個或更多個碳原子之酸者 [3]
C07C 55/00 有一個以上之羧基連接至非環碳原子上之飽和化合物(環酐見C07D)[2]
C07C 55/02 二元羧酸
C07C 55/06 草酸
C07C 55/07 其鹽 [3]
C07C 55/08 丙二酸
C07C 55/10 丁二酸
C07C 55/12 戊二酸
C07C 55/14 己二酸
C07C 55/16 庚二酸
C07C 55/18 壬二酸
C07C 55/20 癸二酸
C07C 55/21 有十二個碳原子之二元羧酸[3]
C07C 55/22 三元羧酸
C07C 55/24 含三個以上羧基者
C07C 55/26 含環者 [3]
C07C 55/28 單環者 [3]
C07C 55/30 含稠環系 [3]
C07C 55/32 含鹵素 [3]
C07C 55/34 含環者 [3]
C07C 55/36 醯基鹵化物 [3]
C07C 55/38 含環者 [3]
C07C 55/40 含羰鹵基以外之鹵原子 [3]
C07C 57/00 有羧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不飽和化合物(環酐見C07D)
C07C 57/02 僅係碳-碳雙鍵作為不飽和部分
C07C 57/03 一元羧酸 [3]
C07C 57/04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3]
C07C 57/045 在液相用氧化製備 [3]
C07C 57/05 在氣相用氧化製備 [3]
C07C 57/055 用不飽和醛作原料 [3]
C07C 57/065 用裂解H-X製備,X為鹵素、OR或NR2,R為氫或烴基 [3]
C07C 57/07 分離;純化;穩定化;用添加劑 [3]
C07C 57/075 用添加劑,例如為穩定化 [3]
C07C 57/08 巴豆酸 [3]
C07C 57/10 山梨酸 [3]
C07C 57/12 含十八個碳原子之直鏈羧酸 [3]
C07C 57/13 二元羧酸 [3]
C07C 57/145 馬來酸 [3]
C07C 57/15 富馬酸 [3]
C07C 57/155 檸康酸 [3]
C07C 57/16 黏康酸 [3]
C07C 57/18 不飽和部分僅具碳-碳參鍵
C07C 57/20 丙炔酸
C07C 57/22 乙炔二羧酸
C07C 57/24 二乙炔或多乙炔二羧酸
C07C 57/26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57/28 含金剛烷環系 [3]
C07C 57/30 含六節芳環 [3]
C07C 57/32 苯乙酸 [3]
C07C 57/34 含一個以上之羧基 [3]
C07C 57/36 苯基丙二酸 [3]
C07C 57/38 多環者 [3]
C07C 57/40 含稠環系 [3]
C07C 57/42 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57/44 肉桂酸 [3]
C07C 57/46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例如,環己基苯乙酸 [3]
C07C 57/48 芳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57/50 含稠環系 [3]
C07C 57/52 含鹵素 [3]
C07C 57/54 鹵代丙烯酸或鹵代甲基丙烯酸 [3]
C07C 57/56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3]
C07C 57/58 含六節芳環 [3]
C07C 57/60 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57/62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57/64 醯基鹵化合物 [3]
C07C 57/66 不飽和部分僅含碳-碳雙鍵[3]
C07C 57/68 不飽和部分僅含碳-碳參鍵[3]
C07C 57/70 含除六節芳環外之其他環 [3]
C07C 57/72 含六節芳環 [3]
C07C 57/74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57/76 含醯鹵基以外之鹵原子 [3]
C07C 59/00 羧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化合物,含羥基、氧-金屬基,-CHO,酮基,醚基,基,基,或基中任何基團之化合物(環酐見C07D)[2]
C07C 59/01 僅有一個羧基及含有羥基或氧-金屬基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59/06 羥基乙酸 [3]
C07C 59/08 乳酸 [3]
C07C 59/10 多羥基羧酸 [3]
C07C 59/105 有五個或更多個碳原子,例如糖醛酸 [3]
C07C 59/11 含環者 [3]
C07C 59/115 含鹵素 [3]
C07C 59/125 僅有一個羧基及含醚基, 基, 基,或基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59/13 含環者 [3]
C07C 59/135 含鹵素 [3]
C07C 59/147 僅有一個羧基且含醛基之飽和化合物
C07C 59/153 水合乙醛酸 [3]
C07C 59/185 僅含一個羧基且含酮基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59/19 丙酮酸 [3]
C07C 59/195 乙醯乙酸 [3]
C07C 59/205 含環者 [3]
C07C 59/21 含鹵素 [3]
C07C 59/215 含單鍵連接含氧之基 [3]
C07C 59/225 含醛基 [3]
C07C 59/235 含多於一個羧基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59/245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59/255 酒石酸 [3]
C07C 59/265 檸檬酸 [3]
C07C 59/285 含五個或更多碳原子之多羥基二元羧酸,例如糖質酸 [3]
C07C 59/29 含環者 [3]
C07C 59/295 含鹵素 [3]
C07C 59/305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59/31 含環者 [3]
C07C 59/315 含鹵素 [3]
C07C 59/325 含醛基 [3]
C07C 59/347 含酮基 [3]
C07C 59/353 含環者 [3]
C07C 59/40 不飽和化合物 [3]
C07C 59/42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59/44 蓖麻醇酸 [3]
C07C 59/46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59/48 含六節芳環 [3]
C07C 59/50 苯乙醇酸 [3]
C07C 59/52 羥基或氧-金屬基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 [3]
C07C 59/54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59/56 含鹵素 [3]
C07C 59/58 含醚基, 基, 基,或基[3]
C07C 59/60 醚之無羧基部分係不飽和者 [3]
C07C 59/62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59/64 含六節芳環 [3]
C07C 59/66 醚之無羧基部分含六節芳環 [3]
C07C 59/68 醚基之氧原子連接非稠合六節芳環 [3]
C07C 59/70 羥基乙酸之醚 [3]
C07C 59/72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59/74 含醛基 [3]
C07C 59/76 含酮基 [3]
C07C 59/80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59/82 酮基係環之組成部分 [3]
C07C 59/84 含六節芳環 [3]
C07C 59/86 含六節芳環及其他環 [3]
C07C 59/88 含鹵素 [3]
C07C 59/90 含單鍵連接含氧之基 [3]
C07C 59/92 含醛基 [3]
C07C 61/00 有羧基連至除六節芳環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之化合物(環酐見C07D)
C07C 61/04 有羧基連至三節或四節環上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1/06 羧基連至五節環上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1/08 羧基連至六節環上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1/09 完全氫化之苯二羧酸[2,3]
C07C 61/10 羧基連至七至十二節環上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1/12 飽和多環化合物 [3]
C07C 61/125 羧基連至稠環系 [3]
C07C 61/13 含兩個環 [3]
C07C 61/135 含三個環 [3]
C07C 61/15 含鹵素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1/16 不飽和化合物 [3]
C07C 61/20 有羧基連至五節環上 [3]
C07C 61/22 有羧基連至六節環上 [3]
C07C 61/24 部分氫化之苯二羧酸 [3]
C07C 61/26 有羧基連至七至十二節環上[3]
C07C 61/28 多環者 [3]
C07C 61/29 有羧基連至稠環系 [3]
C07C 61/35 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61/37 菊酸 [3]
C07C 61/39 含六節芳環 [3]
C07C 61/40 含鹵素 [3]
C07C 62/00 有羧基連至除六節芳環外之環碳原子上,並含有羥基,氧-金屬基,醛基,酮基,醚基, 基, 基,或基中任何基之化合物(環酐見C07D)[3]
C07C 62/02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2/04 具六節環 [3]
C07C 62/06 多環者 [3]
C07C 62/08 含醚基, 基, 基,或基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2/10 具六節環 [3]
C07C 62/12 多環者 [3]
C07C 62/14 羧基於稠環系上 [3]
C07C 62/16 含醛基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2/18 含酮基之飽和化合物 [3]
C07C 62/20 具六節環 [3]
C07C 62/22 多環者 [3]
C07C 62/24 酮基係環之組成部分 [3]
C07C 62/26 含單鍵連接含氧之基 [3]
C07C 62/28 含醛基 [3]
C07C 62/30 不飽和化合物 [3]
C07C 62/32 含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62/34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62/36 含醛基 [3]
C07C 62/38 含酮者 [3]
C07C 63/00 有羧基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化合物(環酐見CO7D)[3]
C07C 63/04 單環一元羧酸
C07C 63/06 苯甲酸
C07C 63/08 其鹽
C07C 63/10 其鹵化物
C07C 63/14 單環二元羧酸
C07C 63/15 所有的羧基均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3]
C07C 63/16 1,2,-苯二羧酸 [3]
C07C 63/20 其鹽 [3]
C07C 63/22 其鹵化物 [3]
C07C 63/24 1,3-苯二羧酸 [3]
C07C 63/26 1,4-苯二羧酸 [3]
C07C 63/28 其鹽 [3]
C07C 63/30 其鹵化物 [3]
C07C 63/307 單環三元羧酸 [3]
C07C 63/313 含多於三個羧基之單環酸 [3]
C07C 63/33 多環酸 [2,3]
C07C 63/331 全部的羧基均連至非稠環上[3]
C07C 63/333 4,4'-二苯基二羧酸 [2,3]
C07C 63/337 羧基連至稠環系上 [2,3]
C07C 63/34 含兩個環 [3]
C07C 63/36 含一個羧基 [3]
C07C 63/38 含兩個均連至稠環系碳原子上之羧基 [3]
C07C 63/40 含三個或更多個均連至稠環系碳原子上之羧基 [3]
C07C 63/42 含三個或更多個環 [3]
C07C 63/44 含一個羧基 [3]
C07C 63/46 含兩個均連至稠環系碳原子上之羧基 [3]
C07C 63/48 含三個或更多個均連至稠環系碳原子上之羧基 [3]
C07C 63/49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63/64 具芳環外不飽和部分之單環酸 [3]
C07C 63/66 具芳環外不飽和部分之多環酸 [3]
C07C 63/68 含鹵素 [3]
C07C 63/70 一元羧酸 [3]
C07C 63/72 多環酸 [3]
C07C 63/74 芳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65/00 有羧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環碳原子上,並有羥基,氧-金屬基,醛基,酮基,醚基, 基, 基,或基中任何基之化合物(環酐見C07D)[3]
C07C 65/01 含有羥基或氧-金屬基 [3]
C07C 65/03 單環之所有羥基或氧-金屬基均連至環上 [3]
C07C 65/05 鄰-羥基羧酸 [3]
C07C 65/10 水楊酸 [3]
C07C 65/105 多環者 [3]
C07C 65/11 羧基連至含二環之稠環系上 [3]
C07C 65/15 羧基連至多於二環之稠環系上 [3]
C07C 65/17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65/19 芳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65/21 含醚基, 基, 基,或基 [3]
C07C 65/24 多環者 [3]
C07C 65/26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65/28 芳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65/30 含-CHO基 [3]
C07C 65/32 含酮基 [3]
C07C 65/34 多環者 [3]
C07C 65/36 含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65/38 芳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65/40 含單鍵連接含氧之基 [3]
C07C 65/42 含-CHO基 [3]
C07C 66/00 醌羧酸(環酐見C07D)[2]
C07C 66/02 蒽醌羧酸 [3]
C07C 67/00 羧酸酯之製備
C07C 67/02 用酯基間相互反應,即酯基轉移作用
C07C 67/03 用酯基與羥基反應 [2]
C07C 67/035 用羧酸或對稱酐與飽和烴反應 [3]
C07C 67/04 用羧酸或對稱酐與不飽和碳-碳鍵反應 [2]
C07C 67/05 用氧化 [2,3]
C07C 67/055 在金屬鉑基或其化合物存在下 [3]
C07C 67/08 羧酸或對稱酐與有機化合物之羥基或氧-金屬反應 [2]
C07C 67/10 羧酸或對稱酐與酯基或碳-鹵鍵反應由羧酸醯鹵化合物製備見67/14)[2]
C07C 67/11 無機酯基 [3]
C07C 67/12 由不對稱酐 [2]
C07C 67/14 由羧酸醯鹵 [2]
C07C 67/16 由羧酸、酯或酐製備,其中一個氧原子已為硫、硒或碲原子所置換 [2]
C07C 67/18 將含氮之基轉變為酯基 [2]
C07C 67/20 由醯胺或內醯胺 [2]
C07C 67/22 由腈 [2]
C07C 67/24 使羧酸或其衍生物與碳-氧醚鍵反應,例如,縮醛,四氫呋喃 [2]
C07C 67/26 與環氧乙烷 [2]
C07C 67/27 由原酸酯 [3]
C07C 67/28 改變酯中之羥基部分,此種改變非為引進酯基 [2]
C07C 67/283 不飽和碳-碳鍵之氫化 [3]
C07C 67/287 引入鹵素;鹵原子為其他鹵原子所取代 [3]
C07C 67/29 引入含氧官能基 [3]
C07C 67/293 異構化,改變碳架之大小 [3]
C07C 67/297 裂解氫或官能基;官能基之氫解 [3]
C07C 67/30 改變酯中之酸部分,此種改變非為引進酯基 [3]
C07C 67/303 不飽和碳-碳鍵之氫化 [3]
C07C 67/307 引入鹵素,鹵原子為其他鹵原子所取代 [3]
C07C 67/31 引入僅含單鍵氧之官能基 [3]
C07C 67/313 引入含氧雙鍵官能基,例如羧基 [3]
C07C 67/317 裂解氫或官能基,官能基之氫解 [3]
C07C 67/32 脫羧 [3]
C07C 67/327 消除含單鍵氧之官能基 [3]
C07C 67/333 異構化;改變碳架之大小(引入或消除羧基見67/313、67/32)[3]
C07C 67/34 分子中基之遷移 [2,3]
C07C 67/343 增加碳原子數 [3]
C07C 67/347 不飽和碳-碳鍵之加成[3]
C07C 67/36 與一氧化碳或甲酸鹽反應(67/02,67/03,67/10優先)[2]
C07C 67/37 醚與一氧化碳反應 [2]
C07C 67/38 與不飽和碳-碳鍵加成 [2]
C07C 67/39 官能基之氧化,此官能基係酯之酸的前身 [3]
C07C 67/40 一級醇之氧化 [3]
C07C 67/42 二級醇或酮之氧化 [2,3]
C07C 67/44 醛之氧化還原,例如Tishchenko反應 [2]
C07C 67/46 由烯酮或聚烯酮 [2]
C07C 67/465 用寡聚反應 [3]
C07C 67/47 用調聚反應(高分子化合物見C08)[3]
C07C 67/475 碳-碳鍵之斷裂及再分配,例如歧化反應或不同分子間基之遷移 [3]
C07C 67/48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2,3]
C07C 67/52 用物理狀態之變化,例如結晶 [3]
C07C 67/54 用蒸餾 [3]
C07C 67/56 用固-液處理,用化學吸附 [3]
C07C 67/58 用液-液處理 [3]
C07C 67/60 處理使發生化學改性(用化學吸附見67/56)[3]
C07C 67/62 用添加劑,例如為穩定化 [3]
C07C 68/00 碳酸酯或鹵代甲酸酯之製備 [2,2006.01,2020.01]
C07C 68/01 由一氧化碳及氧氣 [2020.01]
C07C 68/02 由光氣或鹵甲酸鹽 [2,2006.01]
C07C 68/04 由二氧化碳或無機碳酸鹽 [2,2006.01]
C07C 68/06 由有機碳酸酯 [2,2006.01,2020.01]
C07C 68/065 由碳酸亞烷基酯 [2020.01]
C07C 68/08 純化;分離;穩定化 [2]
C07C 69/00 羧酸酯;碳酸酯或鹵甲酸酯(原酸酯見有關的目,例如,43/32)
C07C 69/003 被酯化的羥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飽和醇的酯 [3]
C07C 69/007 被酯化的羥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不飽和醇的酯 [3]
C07C 69/01 乙烯基酯 [3]
C07C 69/013 含有酯化的羥基連接六節芳環外之環碳原子的醇之酯 [3]
C07C 69/017 含有酯化的羥基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之羥基化合物的酯 [3]
C07C 69/02 無環飽和一元羧酯,含有羧基連接非環碳原子或氫
C07C 69/025 含有酯化的羥基連接非環碳原子之不飽和醇酯 [3]
C07C 69/03 含有酯化的羥基連接除六節芳環外之環碳原子的醇酯 [3]
C07C 69/035 酯化的羥基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的羥基化合物之酯 [3]
C07C 69/04 甲酸酯
C07C 69/06 一元羥基化合物者
C07C 69/07 不飽和醇者 [2]
C07C 69/08 二元羥基化合物者
C07C 69/10 三元羥基化合物者
C07C 69/12 乙酸酯
C07C 69/14 一元羥基化合物者
C07C 69/145 不飽和醇者 [2]
C07C 69/15 醋酸乙烯酯 [2]
C07C 69/155 醋酸丙烯酯 [2]
C07C 69/157 含六節芳環 [3]
C07C 69/16 二元羥基化合物者
C07C 69/18 三元羥基化合物者
C07C 69/21 具多於三個羥基化合物者(糖之酯見C07H)[2]
C07C 69/22 酸之部分有三個或更多個碳原子
C07C 69/24 一元羥基化合物酯化者
C07C 69/26 合成蠟
C07C 69/28 二元羥基化合物酯化者
C07C 69/30 三元羥基化合物酯化者(脂肪,油見C11B、C)
C07C 69/33 多於三個羥基化合物酯化者(糖之酯見C07H)[2]
C07C 69/34 無環飽和多元羧酸酯,含有酯化的羥基連接非環碳原子上 [3]
C07C 69/347 含有酯化的羥基連接非環碳原子之不飽和醇酯 [3]
C07C 69/353 含有酯化的羥基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之羥基化合物的酯 [3]
C07C 69/36 草酸酯 [3]
C07C 69/38 丙二酸酯 [3]
C07C 69/40 丁二酸酯 [3]
C07C 69/42 戊二酸酯 [3]
C07C 69/44 己二酸酯 [3]
C07C 69/46 庚二酸酯 [3]
C07C 69/48 壬二酸酯 [3]
C07C 69/50 癸二酸酯 [3]
C07C 69/52 無環不飽和羧酸酯,酯化之羧基連接非環碳原子 [3]
C07C 69/527 不飽和羥基化合物者 [3]
C07C 69/533 僅有一個碳-碳雙鍵之一元羧酸酯 [3]
C07C 69/54 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3]
C07C 69/56 巴豆酸酯;醋酸乙烯酯 [3]
C07C 69/58 於酸之部分有十八個碳原子的直鏈酸酯 [3]
C07C 69/587 至少有兩個碳-碳雙鍵之一元羧酸酯 [3]
C07C 69/593 僅有一個碳-碳雙鍵之二元羧酸酯 [3]
C07C 69/60 馬來酸酯;富馬酸酯 [3]
C07C 69/602 至少有兩個碳-碳雙鍵之二元羧酸酯 [3]
C07C 69/604 含多於兩個羧基之多元羧酸酯 [3 [
C07C 69/606 於羧酸之不飽和部分僅有一個碳-碳參鍵 [3]
C07C 69/608 羧酸酯,其羧基連接至非環碳原子上,酸之部分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3]
C07C 69/612 羧酸酯,其羧基連接至非環碳原子上,酸之部分含有六節芳環 [3]
C07C 69/614 苯乙酸者 [3]
C07C 69/616 多環者 [3]
C07C 69/618 六節芳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69/62 含鹵酯(鹵甲酸酯見69/96)[2]
C07C 69/63 飽和酸者 [2]
C07C 69/635 酸之部分含有環 [3]
C07C 69/65 不飽和酸者 [2]
C07C 69/653 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鹵代丙烯酸酯;鹵代甲基丙烯酸酯 [3]
C07C 69/657 馬來酸酯;富馬酸酯;鹵代馬來酸酯;鹵代富馬酸酯 [3]
C07C 69/66 羧酸酯,其酯化之羧基連接至非環碳原子上,酸之部分含有羥基,氧-金屬基,醛基,酮基,醚基,醯氧基, 基, 基,或之任何基 [3]
C07C 69/67 飽和酸者 [2]
C07C 69/675 飽和羥基羧酸者 [3]
C07C 69/68 乳酸酯 [3]
C07C 69/70 酒石酸酯 [3]
C07C 69/704 檸檬酸酯 [3]
C07C 69/708 醚 [3]
C07C 69/712 酯之羥基由羥基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羥基化合物醚化 [3]
C07C 69/716 酮羧酸酯 [3]
C07C 69/72 乙醯乙酸酯 [3]
C07C 69/73 不飽和酸者 [2]
C07C 69/732 不飽和羥基羧酸者 [3]
C07C 69/734 醚 [3]
C07C 69/736 酯之羥基由羥基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羥基化合物醚化 [3]
C07C 69/738 酮羧酸酯 [3]
C07C 69/74 酯化的羧基連接除六節芳環外之環碳原子的羧酸酯
C07C 69/743 三節環酸者,環外有不飽和部分 [3]
C07C 69/747 菊甲酸酯 [3]
C07C 69/75 六節環酸者 [3]
C07C 69/753 多環酸者 [3]
C07C 69/757 酸之部分含有羥基,氧-金屬基,醛基,酮基,醚基,醯氧基, 基, 基,或基中之任何基 [3]
C07C 69/76 酯化的羧基連六節芳環碳原子之羧酸酯
C07C 69/767 酯化的不飽和醇之羥基連接非環碳原子 [3]
C07C 69/773 酯化的羥基化合物之羥基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 [3]
C07C 69/78 苯甲酸酯
C07C 69/80 苯二甲酸酯
C07C 69/82 對苯二甲酸酯
C07C 69/83 不飽和醇者 [2]
C07C 69/84 單環羥基羧酸酯,羥基及羧基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
C07C 69/86 具有酯化的羥基
C07C 69/88 具有酯化的羧基
C07C 69/90 具有酯化的羥基及羧基
C07C 69/92 具有醚化的羥基 [2]
C07C 69/94 多環羥基羧酸酯,羥基及羧基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C07C 69/95 醌羧酸酯 [2]
C07C 69/96 碳酸酯或鹵甲酸酯
C07C 71/00 鹵素的含氧酸酯
C07C 201/00 硝酸或亞硝酸酯之製備,硝基或亞硝基直接連於碳之骨架上的化合物之製備 [5]
C07C 201/02 硝酸酯之製備 [5]
C07C 201/04 亞硝酸酯之製備 [5]
C07C 201/06 硝基化合物之製備 [5]
C07C 201/08 用硝基取代氫原子 [5]
C07C 201/10 用硝基取代官能基 [5]
C07C 201/12 用不包括形成硝基之反應 [5]
C07C 201/14 用形成硝基之反應,以及不包括硝基的形成之反應 [5]
C07C 201/16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203/00 硝酸或亞硝酸酯 [5]
C07C 203/02 硝酸酯 [5]
C07C 203/04 硝酸酯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5]
C07C 203/06 甘油三硝酸酯 [5]
C07C 203/08 硝酸酯基連至除六節芳環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3/10 硝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00 含有硝基連至碳架上之化合物 [5]
C07C 205/01 硝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02 飽和碳架者 [5]
C07C 205/03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05/04 含六節芳環 [5]
C07C 205/05 硝基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06 硝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07 用鹵原子進一步取代碳架 [5]
C07C 205/08 硝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09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05/10 硝基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11 硝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12 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為鹵原子所取代 [5]
C07C 205/13 碳骨架進一步為羥基所取代 [5]
C07C 205/14 硝基及羥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15 飽和碳架者 [5]
C07C 205/16 含六節芳環之碳架者 [5]
C07C 205/17 硝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及羥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18 硝基或羥基連至除六節芳環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19 硝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和羥基連接在非環碳原子上
C07C 205/20 硝基及羥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C07C 205/21 硝基及羥基連至同一個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22 一個硝基連至環上 [5]
C07C 205/23 二個硝基連至環上 [5]
C07C 205/24 三個,或僅有三個硝基連至環上 [5]
C07C 205/25 硝基連至屬於稠環系部分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26 與進一步為鹵原子所取代 [5]
C07C 205/27 碳架進一步為經醚化之羥基所取代 [5]
C07C 205/28 硝基及經醚化之羥基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29 碳架係飽和者 [5]
C07C 205/30 經醚化之羥基中至少一個氧原子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31 含六節芳環之碳架 [5]
C07C 205/32 硝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及經醚化之羥基連至碳架的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33 硝基或經醚化之羥基連至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34 硝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及經醚化之羥基連至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35 硝基及經醚化之羥基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36 連至同一個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或連至同一個稠環系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37 經醚化之羥基中至少一個氧原子進一步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38 經醚化之羥基中至少一個氧原子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如硝基二苯醚 [5]
C07C 205/39 碳架再為經酯化之羥基所取代 [5]
C07C 205/40 硝基及經酯化之羥基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41 硝基或經酯化之羥基連至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42 硝基或經酯化之羥基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C07C 205/43 連至同一個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或連至同一個稠環系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44 碳架進一步為-CHO基取代 [5]
C07C 205/45 碳架進一步為至少一個雙鍵連接的氧原子所取代,其氧原子非為-CHO基之組成部分 [5]
C07C 205/46 含醌環碳原子之碳架 [5]
C07C 205/47 含硝基之醌 [5]
C07C 205/48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取代 [5]
C07C 205/49 碳架進一步為羧基所取代 [5]
C07C 205/50 硝基及羧基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51 碳架係飽和者 [5]
C07C 205/52 硝基乙酸 [5]
C07C 205/53 含六節芳環之碳架 [5]
C07C 205/54 硝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及羧基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55 硝基或羧基連至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05/56 硝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及羧基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05/57 硝基及羧基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5/58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所取代 [5]
C07C 205/59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連接的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05/60 於鄰位上連有羧基,如硝基水楊酸 [5]
C07C 205/61 碳架進一步為雙鍵連接的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07/00 含亞硝基連至碳架上之化合物 [5]
C07C 207/02 碳架不再被取代 [5]
C07C 207/04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連接的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09/00 含氨基連至碳架上之化合物的製備 [5]
C07C 209/02 用氨基取代氫原子 [5]
C07C 209/04 用氨基取代官能基 [5]
C07C 209/06 取代鹵原子 [5]
C07C 209/08 生成的氨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或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9/10 生成的氨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或由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的氮原子之胺生成 [5]
C07C 209/12 生成季銨化合物 [5]
C07C 209/14 取代羥基或經醚化之羥基或經酯化之羥基 [5]
C07C 209/16 生成的氨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或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09/18 生成的氨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或來自有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的氮原子之胺生成 [5]
C07C 209/20 生成季銨化合物 [5]
C07C 209/22 取代其他的官能基 [5]
C07C 209/24 將氨、胺或有可還原成氨基的基團之化合物與羰基化合物同時進行還原之烷基化 [5]
C07C 209/26 用氫還原 [5]
C07C 209/28 用其他還原劑還原 [5]
C07C 209/30 用氮-氧或氮-氮鍵之還原 [5]
C07C 209/32 硝基之還原 [5]
C07C 209/34 用連接非環碳原子或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之硝基的還原 [5]
C07C 209/36 用與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接的硝基之還原 [5]
C07C 209/38 亞硝基之還原 [5]
C07C 209/40 羥氨基或羥基亞胺基之還原[5]
C07C 209/42 氮-氮鍵之還原 [5]
C07C 209/44 於氨或胺存在下羧酸或其酯之還原,或腈、羧酸醯胺、亞胺或亞氨醚之還原 [5]
C07C 209/46 於氨或胺存在下羧酸或其酯之還原 [5]
C07C 209/48 腈之還原 [5]
C07C 209/50 羧酸醯胺之還原 [5]
C07C 209/52 亞胺或亞氨醚之還原(209/24優先)[5]
C07C 209/54 重排反應 [5]
C07C 209/56 由包括霍夫曼 (Hofmann),柯蒂斯(Curtius),施密特(Schmidt),或洛森(Lossen)類之羧酸重排 [5]
C07C 209/58 由或經由醯胺 [5]
C07C 209/60 縮合或加成反應,如曼尼赫(Mannich)反應,氨或胺加成之烯烴或炔上或含一個活性氫原子之化合物加成至希夫(Schiffs)鹼、醌亞胺或環氮乙烷上 [5]
C07C 209/62 斷開碳-氮、硫-氮或磷-氮鍵,如水解醯胺、胺或季銨化合物之N-脫烷基化(209/24優先)[5]
C07C 209/64 歧化 [5]
C07C 209/66 由或經由金屬(有機化合物
C07C 209/68 由胺,用不包括氨基之反應,如還原不飽和胺、芳構化或取代碳架 [5]
C07C 209/70 還原不飽和胺 [5]
C07C 209/72 還原六節芳環 [5]
C07C 209/74 鹵化、氫鹵化作用、脫鹵作用或脫鹵化氫作用 [5]
C07C 209/76 硝化作用 [5]
C07C 209/78 由羰基化合物,如甲醛,及有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的氨基基團之胺,生成亞甲基一二芳基胺 [5]
C07C 209/80 光化反應;用游離基 [5]
C07C 209/82 純化;分離;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209/84 純化 [5]
C07C 209/86 分離 [5]
C07C 209/88 分離旋光異構體 [5]
C07C 209/90 穩定;用添加劑 [5]
C07C 211/00 含有與碳架連接的氨基基團之化合物 [5]
C07C 211/01 與非環碳原子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02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211/03 單胺 [5]
C07C 211/04 一、二或三一甲胺 [5]
C07C 211/05 一、二或三一乙胺 [5]
C07C 211/06 僅含正或異丙基 [5]
C07C 211/07 含一,二或三個烷基,每個烷基有三個以上數目相同的碳原子 [5]
C07C 211/08 含碳原子數目不同的烷基[5]
C07C 211/09 二胺 [5]
C07C 211/10 二氨基乙烷 [5]
C07C 211/11 二氨基丙烷 [5]
C07C 211/12 1,6-二氨基己烷 [5]
C07C 211/13 含有與碳架連接之三個或更多氨基之胺 [5]
C07C 211/14 含有與至少兩個氨烷基連接之氨基之胺,如二亞乙基三胺 [5]
C07C 211/15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11/16 含有除六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飽和碳架者 [5]
C07C 211/17 僅含非稠環 [5]
C07C 211/18 含有至少二個與碳架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19 含稠環系 [5]
C07C 211/20 無環的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11/21 單胺 [5]
C07C 211/22 含有至少二個與碳架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23 含碳-碳三鍵之碳架 [5]
C07C 211/24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11/25 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11/26 含至少一個六節芳環之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11/27 用飽和碳鏈與六節芳環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28 用不飽和碳鏈與六節芳環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29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11/30 六節芳環係由二個環構成的稠環系之組成部分 [5]
C07C 211/31 六節芳環係由至少三個環構成的稠環系之組成部分 [5]
C07C 211/32 含二苯并環庚烷或二苯并環庚烯環系或其稠合衍生物 [5]
C07C 211/33 有與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34 飽和碳架者 [5]
C07C 211/35 僅含非稠環 [5]
C07C 211/36 含有與碳架連接的至少二個氨基 [5]
C07C 211/37 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11/38 含稠環系 [5]
C07C 211/39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11/40 僅含非稠環 [5]
C07C 211/41 含稠環系 [5]
C07C 211/42 六節芳環係稠環系的組成部分 [5]
C07C 211/43 有與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44 有與僅有的一個六節芳環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45 單胺 [5]
C07C 211/46 苯胺 [5]
C07C 211/47 甲苯胺;其同系物 [5]
C07C 211/48 N-烷基化之胺 [5]
C07C 211/49 有與碳架連接的至少二個氨基 [5]
C07C 211/50 有至少二個與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連接之氨基 [5]
C07C 211/51 苯二胺 [5]
C07C 211/52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11/53 氨基中至少一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用氨基取代的烴基上 [5]
C07C 211/54 有與二個或三個六節芳環連接的氨基 [5]
C07C 211/55 二苯胺 [5]
C07C 211/56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11/57 氨基連至屬于碳架之稠環系部分的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1/58 萘胺;其N-取代衍生物[5]
C07C 211/59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取代 [5]
C07C 211/60 含除構成至少一個稠環系部分之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 [5]
C07C 211/61 用三個或更多環構成的至少一個稠環系 [5]
C07C 211/62 季銨化合物 [5]
C07C 211/63 與非環碳原子連接的經季銨化之氮原子 [5]
C07C 211/64 與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接的經季銨化之氮原子 [5]
C07C 211/65 胺之金屬錯合物 [5]
C07C 213/00 含與同一個碳架連接的氨基及羥基,氨基及經醚化之羥基或氨基及經酯化的羥基之化合物之製備 [5]
C07C 213/02 包括由含羥基或經醚化或經酯化之羥基化合物生成氨基的反應 [5]
C07C 213/04 氨或胺與烯烴氧化物或鹵化醇之反應 [5]
C07C 213/06 包括醚化或酯化羥基反應生成之羥基胺 [5]
C07C 213/08 不包括形成氨基、羥基或經醚化或經酯化之羥基的反應 [5]
C07C 213/10 分離;純化;穩定;使用添加劑 [5]
C07C 215/00 含連至同一個碳架上之氨基及羥基之化合物 [5]
C07C 215/02 與同一個碳架之非環碳原子連接的羥基及氨基 [5]
C07C 215/04 碳架係飽和者 [5]
C07C 215/06 及無環 [5]
C07C 215/08 僅有一個羥基及一個氨基與碳架連接 [5]
C07C 215/10 有一個氨基與至少二個羥基與碳架連接
C07C 215/12 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用羥基取代的烴基上 [5]
C07C 215/14 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用氨基取代的烴基上 [5]
C07C 215/16 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5/18 羥基與至少二個氨基連至碳架上 [5]
C07C 215/20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215/22 碳架係不飽和者 [5]
C07C 215/24 與無環者 [5]
C07C 215/26 與含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 [5]
C07C 215/28 與含六節芳環 [5]
C07C 215/30 含羥基與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至碳架之同一個碳原子上 [5]
C07C 215/32 含羥基及二個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至碳架之同一個碳原子上 [5]
C07C 215/34 含羥基及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至碳架之同一個碳原子上與至少一個羥基連至碳架之另一個碳原子上[5]
C07C 215/36 1-芳基-2-氨基-1,3-丙二醇 [5]
C07C 215/38 具有係碳架組成部分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 [5]
C07C 215/40 經季銨化之氮原子連至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5/42 氨基或羥基連至同一個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5/44 連至同一環或稠環系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5/46 羥基連至至少一個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及氨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或連至同一個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5/48 氨基由不再為羥基所取代的碳鏈連至六節芳環上或連至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上 [5]
C07C 215/50 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連至碳鏈之同一個碳原子上 [5]
C07C 215/52 於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之間由有兩個碳原子的碳鏈連接 [5]
C07C 215/54 於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的稠環系之間由至少三個碳原子之碳鏈連接 [5]
C07C 215/56 氨基由進一步為羥基所取代的碳鏈連接至六節芳環上或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上 [5]
C07C 215/58 羥基及六節芳環,或含六芳環之稠環系連至碳鏈的同一個碳原子上 [5]
C07C 215/60 於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的稠環系之間有二個碳原子之鏈 [5]
C07C 215/62 於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的稠環系之間有至少三個碳原子之鏈 [5]
C07C 215/64 具有係碳架組成部分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 [5]
C07C 215/66 具有連至碳架上之季銨化的氨基 [5]
C07C 215/68 氨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及羥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或連至同一個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5/70 具有係碳架組成部分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 [5]
C07C 215/72 具有連至碳架上之季銨化的氨基 [5]
C07C 215/74 羥基及氨基連至同一個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15/76 同一個非稠合六節芳環者 [5]
C07C 215/78 含至少二個連主碳架上之羥基 [5]
C07C 215/80 含至少二個連至碳架上之氨基 [5]
C07C 215/82 氨基中至少一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另一個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5/84 氨基連至係稠環系組成部分的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5/86 由二個環構成者 [5]
C07C 215/88 由至少三個環構成者 [5]
C07C 215/90 季胺化之氨基連至碳架上 [5]
C07C 217/00 連至同一個碳架上之氨基及經醚化的羥基之化合物 [5]
C07C 217/02 經醚化之羥基及氨基連至同一個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17/04 碳架係無環及飽和者 [5]
C07C 217/06 僅有一個經醚化之羥基及一個氨基連至不再被取代的碳架上 [5]
C07C 217/08 經醚化之羥基的氧原子進一步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17/10 連至含六節芳環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17/12 經醚化之羥基的氧原子進一步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17/14 經醚化之羥基的氧原子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7/16 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不再被取代 [5]
C07C 217/18 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進一步被取代 [5]
C07C 217/20 為鹵原子、三鹵甲基、硝基或亞硝基、或單鍵連接之氧原子 [5]
C07C 217/22 為至少有兩條鍵連氧原子之碳原子 [5]
C07C 217/24 六節芳環係含除六節芳環以外其他環之稠環系的組成部分 [5]
C07C 217/26 僅有一個經醚化之羥基及一個氨基連在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之碳架上 [5]
C07C 217/28 有一個氨基及至少二個單鍵連接之氧原子,與至少一個經醚化之羥基部分連至碳架上,如聚羥基胺之醚 [5]
C07C 217/30 經醚化之羥基中至少一個氧原子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7/32 六節芳環或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進一步被取代 [5]
C07C 217/34 由鹵原子、三鹵甲基、硝基或亞硝基、或單鍵連接的氧原子而成 [5]
C07C 217/36 由至少二個鍵連氧原子之碳原子而成 [5]
C07C 217/38 六節芳環係含除六節芳環以外其他環之稠環系的組成部分 [5]
C07C 217/40 至少二個單鍵連接的氧原子,與至少一個係經醚化之羥基部分連至碳架的同一個碳原子上,如氨基-酮縮醇、原酸酯 [5]
C07C 217/42 經醚化之羥基及至少二個氨基連至碳架上 [5]
C07C 217/44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217/46 碳架係無環者與不飽和者 [5]
C07C 217/48 碳架係是不飽和者與含環者[5]
C07C 217/50 未確定結構的羥基胺之醚,如由環氧化物及羥基胺反應而得 [5]
C07C 217/52 經醚化之羥基或氨基連至同一個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7/54 經醚化之羥基連至少一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及氨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或連至除同一個碳架之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7/56 氨基由不再被單鍵連接的氧原子取代之碳鏈連至六節芳環上或連至含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上 [5]
C07C 217/58 有連至碳鏈之同-碳原子上的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環之稠環系 [5]
C07C 217/60 於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之間由具有2個碳原子之碳鏈連接 [5]
C07C 217/62 於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之間由至少具有3個碳原子之碳鏈連接 [5]
C07C 217/64 有以碳鏈連至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上的氨基,其碳鏈為單鍵氧原子進一步所取代 [5]
C07C 217/66 有連至碳鏈之同一碳原子上的單鍵氧原子及六節芳環 [5]
C07C 217/68 有連至碳鏈之同一碳原子上的單鍵氧原子,六節芳環及氨基 [5]
C07C 217/70 於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的稠環系之間由有2個碳原子之碳鏈連接 [5]
C07C 217/72 於氨基及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的稠環系之間由至少具有3個碳原子之碳鏈連接 [5]
C07C 217/74 有由碳架組成部分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 [5]
C07C 217/76 除有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氨基及連至非環碳原子或同一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碳原子上之醚化羥基 [5]
C07C 217/78 附有連至同一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之氨基及醚化羥基 [5]
C07C 217/80 附有連至非稠合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氨基及醚化羥基 [5]
C07C 217/82 同一非稠合六節芳環者 [5]
C07C 217/84 至少一個醚化羥基之氧原子進一步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17/86 連至含有六節芳環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17/88 至少一個醚化羥基之氧原子進一步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17/90 至少一個醚化羥基之氧原子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例如氨基二苯醚 [5]
C07C 217/92 至少一個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17/94 附有連至作為稠環系組成部分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之氨基及連至同一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之醚化羥基 [5]
C07C 219/00 含有連接至同一碳架之氨基及酯化羥基之化合物 [5]
C07C 219/02 附有連至同-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酯化羥基及氨基 [5]
C07C 219/04 碳架係無環及飽和者 [5]
C07C 219/06 附有以含有連至氫原子或無環飽和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酯化羧基之羧酸酯化的羥基 [5]
C07C 219/08 至少附有一個酯化之羥基,該羥基係以含有連至無環不飽和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酯化羧基之羧酸酯化者 [5]
C07C 219/10 至少附有一個以含有連至含環之非環碳原子上的酯化羧基之羧酸酯化的羥基 [5]
C07C 219/12 至少附有一個以含有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之酯化羧基的羧酸酯化之羥基 [5]
C07C 219/14 至少附有一個用含有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酯化羧基的羧酸酯化之羥基 [5]
C07C 219/16 至少附有一個用無機酸或其衍生物酯化之羥基 [5]
C07C 219/18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219/20 碳架係不飽和者 [5]
C07C 219/22 含有六節芳環 [5]
C07C 219/24 附有連至同一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環的碳原子上之酯化羥基或氨基 [5]
C07C 219/26 附有連至至少一個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的酯化羥基及連在非環碳原子上或同一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環的碳原子上之氨基 [5]
C07C 219/28 附有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氨基 [5]
C07C 219/30 有以碳鏈連至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上的氨基,該碳鏈為單鍵氧原子進一步取代 [5]
C07C 219/32 附有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氨基及連至非環碳原子上或同一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之碳原子上的酯化羥基 [5]
C07C 219/34 附有連至同-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之氨基及酯化羥基 [5]
C07C 221/00 含有連至同-碳架上之氨基及雙鍵氧原子之化合物的製備 [5]
C07C 223/00 含有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氨基及-CHO基之化合物 [5]
C07C 223/02 附有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之氨基 [5]
C07C 223/04 附有連至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碳原子上之氨基 [5]
C07C 223/06 附有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之氨基 [5]
C07C 225/00 含有連至同-碳架上之氨基及雙鍵氧原子之化合物,其中至少有一個雙鍵氧原子非為-CHO基之組成部分,例如氨基酮 [5]
C07C 225/02 附有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氨基 [5]
C07C 225/04 碳架係飽和者 [5]
C07C 225/06 與無環者 [5]
C07C 225/08 含有環者 [5]
C07C 225/10 有連至不作為環組成部分之碳原子上的雙鍵氧原子上 [5]
C07C 225/12 有連至作為環組成部分之碳原子上的雙鍵氧原子 [5]
C07C 225/14 碳架係不飽和者 [5]
C07C 225/16 含有六節芳環 [5]
C07C 225/18 碳架尚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 [5]
C07C 225/20 附有連至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碳原子上之氨基 [5]
C07C 225/22 附有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之氨基 [5]
C07C 225/24 含有醌環碳原子之碳架 [5]
C07C 225/26 附有連至醌環或含醌環之稠環系的碳原子上之氨基 [5]
C07C 225/28 非稠合醌環者 [5]
C07C 225/30 由二個環形成之稠合醌環系者 [5]
C07C 225/32 由至少三個環形成之稠合醌環系者 [5]
C07C 225/34 氨基醌 [5]
C07C 225/36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27/00 含有連至同-碳架上之氨基及羧基的化合物之製備 [5]
C07C 227/02 於含氨基化合物中生成羧基,例如經由氨基醇之氧化 [5]
C07C 227/04 於含羧基化合物內生成氨基 [5]
C07C 227/06 經由加成或取代反應,其中酸之碳架中的碳原子數未增加 [5]
C07C 227/08 經由氨或胺與含有官能基基之酸反應 [5]
C07C 227/10 同時增加碳架中之碳原子數[5]
C07C 227/12 生成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7/14 由已含氨基及羧基之化合物或此等衍生物 [5]
C07C 227/16 經由不涉及氨基或羧基之反應 [5]
C07C 227/18 經由涉及氨基或羧基之反應,例如酯或醯胺之水解,經由生成鹵化物、鹽或酯 [5]
C07C 227/20 經由N-醯化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之水解,例如氨基甲酸酯的水解 [5]
C07C 227/22 由內醯胺,環酮或環肟,例如經由涉及貝克曼重排之反應 [5]
C07C 227/24 由乙內醯脲 [5]
C07C 227/26 由含有羧基之化合物與HCN反應或由此等之鹽及胺,或由氨基腈 [5]
C07C 227/28 由天然產物 [5]
C07C 227/30 製備旋光異構體 [5]
C07C 227/32 利用立體有機合成 [5]
C07C 227/34 經由旋光異構體之分離 [5]
C07C 227/36 旋光異構體之外消旋 [5]
C07C 227/38 分離;純化;穩定化;使用添加劑(旋光異構體之分離見227/34)[5]
C07C 227/40 分離;純化 [5]
C07C 227/42 結晶 [5]
C07C 227/44 穩定化;使用添加劑 [5]
C07C 229/00 含有連至同-碳架上之氨基及羧基之化合物 [5]
C07C 229/02 附有連至同-碳架非環碳原子上之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04 碳架係無環者與飽和者 [5]
C07C 229/06 僅附有連至碳架上之一個氨基及一個羧基 [5]
C07C 229/08 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接氫原子 [5]
C07C 229/10 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與非環碳原子或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碳原子相連 [5]
C07C 229/12 連至無環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29/14 連至含環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29/16 連至為氨基或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例如乙二胺四乙酸,亞氨基二乙酸 [5]
C07C 229/18 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與六節芳環之碳原子相連 [5]
C07C 229/20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為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29/22 碳架進一步為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29/24 附有一個以上之與碳架相連的羧基,例如天冬氨酸 [5]
C07C 229/26 附有一個以上與碳架相連的氨基,例如離胺酸 [5]
C07C 229/28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229/30 碳架係非環者及不飽和者 [5]
C07C 229/32 碳架係不飽和之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 [5]
C07C 229/34 碳架含有六節芳環 [5]
C07C 229/36 有至少一個與碳架中同-碳原子相連的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38 附有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氨基及連接至同-碳架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的羧基 [5]
C07C 229/40 附有連至至少一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氨基及連接至同-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羧基 [5]
C07C 229/42 附有用飽和碳鏈連至六節芳環或連至含有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上的羧基 [5]
C07C 229/44 有以不飽和碳鏈連至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之稠環系上的羧基 [5]
C07C 229/46 附有連接至同一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的碳原子上之氨基或羧基 [5]
C07C 229/48 有連接至同非稠環之碳原子上的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50 有連接至作為同一稠環系組成部分之碳原子上的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52 附有連接至同-碳架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的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54 有連至同-非稠合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56 有連至鄰位上之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58 至少一個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例如N-苯基-鄰氨基苯甲酸 [5]
C07C 229/60 有連至間位或對位上之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62 有連至同一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氨基及至少兩個羧基 [5]
C07C 229/64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29/66 碳架進一步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29/68 有連接至成為同-稠環系組成部分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之氨基及羧基 [5]
C07C 229/70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29/72 碳架進一步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29/74 稠環系係由至少三個環組成,例如氨基醌羧酸 [5]
C07C 229/76 氨基羧酸之金屬錯合物 [5]
C07C 231/00 羧酸醯胺之製備 [5]
C07C 231/02 利用與氨或胺反應由羧酸或由此等之酯、酐或鹵化物予以製備 [5]
C07C 231/04 利用與氨或胺反應由乙烯酮予以製備 [5]
C07C 231/06 利用將腈之氰基轉化成羧醯胺基且由腈予以製備 [5]
C07C 231/08 利用於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反應且由醯胺予以製備 [5]
C07C 231/10 由231/02~231/08內未被包含之化合物製備 [5]
C07C 231/12 利用不涉及生成羧醯胺基之反應 [5]
C07C 231/14 利用同時有不涉及羧醯胺基反應形成羧醯胺基製備 [5]
C07C 231/16 旋光異構體之製 [5]
C07C 231/18 利用立體有機合成 [5]
C07C 231/20 利用分離旋光異構體 [5]
C07C 231/22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旋光異構體之分離見231/20)[5]
C07C 231/24 分離;純化 [5]
C07C 233/00 羧酸醯胺 [5]
C07C 233/01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02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未取代烴基碳原子上 [5]
C07C 233/03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上 [5]
C07C 233/04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無環飽和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05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06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07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08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環飽和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09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無環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 [5]
C07C 233/10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 [5]
C07C 233/11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六節芳環之不飽和碳架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1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13 有由非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14 有由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的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15 有由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的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16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17 有由非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18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無環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19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環之飽和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20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無環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21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不飽和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22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六節芳環之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23 有由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的氮原子上取代的烴基 [5]
C07C 233/24 有由六節芳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25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26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環飽和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27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無環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28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不飽和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29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六節芳環之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C07C 233/30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31 有由非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32 有由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33 有由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34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氨基所取代的烴基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35 有由非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36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無環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37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環飽和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38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無環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39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不飽和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40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六節芳環之碳架的非環原子上 [5]
C07C 233/41 有由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42 有由六節芳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43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44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在不飽和碳架碳原子上 [5]
C07C 233/45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46 有由非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47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無環飽和碳架之碳原子或氫原子上 [5]
C07C 233/48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環之飽和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49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無環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50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不飽和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51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含有六節芳環之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52 有由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的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53 有由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的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54 羧醯胺基的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55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56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羧基之碳原子上,例如草醯胺 [5]
C07C 233/57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58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未取代烴基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59 附有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60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61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6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氨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63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者 [5]
C07C 233/64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65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未取代烴基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66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67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68 有由非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69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3/70 含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3/71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3/72 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3/73 含六節芳環之碳架者 [5]
C07C 233/74 有由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75 有由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76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77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氨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78 有由非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79 有由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的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80 有由六節芳環之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的氮原子上之取代烴基 [5]
C07C 233/81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3/82 有由非環碳原子連至羧醯胺基之氮原子上的取代烴基 [5]
C07C 233/83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3/84 含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3/85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3/86 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3/87 含六節芳環之碳架者 [5]
C07C 233/88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及連至至少有一個鄰位氫已被取代的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3/89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季銨化 [5]
C07C 233/90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醯化 [5]
C07C 233/91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3/9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00 羧酸醯胺,酸部分之碳架進一步為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35/02 附有連非環碳原子上之羧醯胺基的碳原子及連至同一碳架上之單鍵氧原子 [5]
C07C 235/04 碳架為無環者與飽和者 [5]
C07C 235/06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08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氮原子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10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非硝基或亞硝基組成部分之氮原子取代的烴基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1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14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16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18 附有至少一個進一步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單鍵氧原子,例如苯氧基乙醯胺 [5]
C07C 235/20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2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24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26 碳架為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235/28 碳架為無環者及不飽和者 [5]
C07C 235/30 碳架為不飽和者及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者 [5]
C07C 235/32 碳架含有六節芳環 [5]
C07C 235/34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36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38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40 附有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的羧醯胺基之碳原子及連至同一碳架上之單鍵氧原子 [5]
C07C 235/42 附有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羧醯胺的碳原子及連至同一碳架上之單鍵氧原子 [5]
C07C 235/44 有連至同一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的羧醯胺基之碳原子及單鍵氧原子 [5]
C07C 235/46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48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50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非硝基或亞硝基組成部分的氮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5/5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54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56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58 有連接同一非稠合六節芳環之鄰位碳原子上的羧醯胺基之碳原子及單鍵氧原子 [5]
C07C 235/60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6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 [5]
C07C 235/64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66 有連至係稠環系組成部分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的羧醯胺基之碳原子及連至同一碳架上之單鍵氧原子 [5]
C07C 235/68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及至少有一個鄰位氫原子被取代的六節芳環原子上 [5]
C07C 235/70 附有連至同一碳架上之羧醯胺基的碳原子及雙鍵氧原子 [5]
C07C 235/72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74 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5/76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35/78 碳架中含有環 [5]
C07C 235/80 附有連至同一碳原子上之羧醯胺基之碳原子及酮基,例如乙醯乙醯胺 [5]
C07C 235/82 有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84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5/86 有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季銨化 [5]
C07C 235/88 有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進一步被醯化 [5]
C07C 237/00 羧酸醯胺,酸部分之碳架進一步為氨基取代 [5]
C07C 237/02 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04 碳架係非環者及飽和者 [5]
C07C 237/06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08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10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非硝基或亞硝基氮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1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肽見C07K)[5]
C07C 237/14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237/16 碳架係無環者及不飽和者 [5]
C07C 237/18 碳架係不飽和者及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環者 [5]
C07C 237/20 碳架含有六節芳環 [5]
C07C 237/22 氨基之氮原子連至進一步被醯化的酸部分之碳架上(肽見C07K)[5]
C07C 237/24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碳架之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碳原子上
C07C 237/26 其環係至少由4個環組成之稠環系的組成部分,例如四環素 [5]
C07C 237/28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碳架的非稠合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30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32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34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的烴基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36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38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40 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 [5]
C07C 237/42 氨基之氮原子連至進一步醯化的碳架上 [5]
C07C 237/44 附有連至同一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的羧醯胺基之碳原子,氨基及單鍵氧原子 [5]
C07C 237/46 附有連至同一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的羧醯胺基之碳原子,氨基及至少三個溴或碘原子 [5]
C07C 237/48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係同一碳架之稠環系組成部分的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37/50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季銨化 [5]
C07C 237/52 至少一個羧醯胺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醯化 [5]
C07C 239/00 含有氮-鹵鍵之化合物;羥氨基化合物或此等之醚或酯(肟見251/00;異羥肟酸或此等之衍生物見259/00)[5]
C07C 239/02 含有氮一鹵鍵之化合物 [5]
C07C 239/04 N-鹵代胺 [5]
C07C 239/06 N-鹵代羧醯胺 [5]
C07C 239/08 羥氨基化合物或此等之醚或酯 [5]
C07C 239/10 羥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未取代烴基碳原子上或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9/12 羥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碳原子上 [5]
C07C 239/14 羥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9/16 羥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非硝基或亞硝基氮原子取代的烴基之碳原子上 [5]
C07C 239/18 羥氨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239/20 醚化的羥氨基之氧原子 [5]
C07C 239/22 附有酯化羥氨基之氧原子 [5]
C07C 241/00 製備含有氮原子之間以單鍵相連的鏈之化合物,例如肼,三氮烷
C07C 241/02 製備肼 [5]
C07C 241/04 製備醯肼 [5]
C07C 243/00 含有氮原子之間以單鍵相連的鍵之化合物,例如肼,三氮烷 [5]
C07C 243/02 N-硝基化合物 [5]
C07C 243/04 N-亞硝基化合物 [5]
C07C 243/06 N-亞硝基胺 [5]
C07C 243/08 N-亞硝基羧醯胺
C07C 243/10 肼 [5]
C07C 243/12 肼基之氮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43/14 飽和碳架者 [5]
C07C 243/16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43/18 含環者 [5]
C07C 243/20 附有肼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43/22 肼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43/24 附有用羧酸醯化之肼基的氮原子之肼 [5]
C07C 243/26 有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之醯化羧基 [5]
C07C 243/28 連至氫原子或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43/30 連至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43/32 碳架係含環者 [5]
C07C 243/34 連至進一步為氮原子所取代之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43/36 有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的醯化羧基 [5]
C07C 243/38 有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醯化羧基 [5]
C07C 243/40 附有季銨化肼基之氮原子的肼 [5]
C07C 243/42 附有進一步以單鍵與雜原子相連的胼基之氮原子的肼 [5]
C07C 245/00 含有至少具有一個氮-氮重鍵之至少二個氮原子的鍵之化合物(氧化偶氮化合物見291/08)[5]
C07C 245/02 偶氮化合物,即具有-N=N-基連至不同原子上之化合物,例如重氮氫氧化物 [5]
C07C 245/04 偶氮基之氮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或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 [5]
C07C 245/06 偶氮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45/08 有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偶氮基的二個氮原子,例如偶氮苯 [5]
C07C 245/10 偶氮基之氮原子連至屬稠環系部分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245/12 重氮化合物,即具有=N2基之自由價連至同一碳原子上之化合物 [5]
C07C 245/14 附有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重氮基 [5]
C07C 245/16 重氮甲烷 [5]
C07C 245/18 碳架進一步為羧基所取代[5]
C07C 245/20 重氮化合物 [5]
C07C 245/22 含有附有一個或多個氮-氮雙鍵之三個或更多的氮原子之鏈 [5]
C07C 245/24 僅有三個氮原子之鏈,例如重氮醯胺 [5]
C07C 247/00 含有疊氮基之化合物 [5]
C07C 247/02 有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的疊氮基 [5]
C07C 247/04 飽和者 [5]
C07C 247/06 含環者 [5]
C07C 247/08 不飽和者 [5]
C07C 247/10 及含環者 [5]
C07C 247/12 進一步為羧基所取代 [5]
C07C 247/14 有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的疊氮基 [5]
C07C 247/16 有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之疊氮基 [5]
C07C 247/18 進一步為羧基所取代 [5]
C07C 247/20 由羧酸醯化之疊氮基 [5]
C07C 247/22 有連至氫原子,非環碳原子或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碳原子上的醯化羧基 [5]
C07C 247/24 有至少一個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醯化羧基 [5]
C07C 249/00 含有雙鍵連至碳架上之氮原子的化合物之製備(重氮化合物見245/12)[5]
C07C 249/02 含有亞氨基化合物者 [5]
C07C 249/04 肟者 [5]
C07C 249/06 利用烴或取代烴之亞硝化 [5]
C07C 249/08 利用羥基胺與羰基化物反應 [5]
C07C 249/10 由硝基化合物或此等之鹽 [5]
C07C 249/12 利用不涉及羥亞氨基形成之反應 [5]
C07C 249/14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249/16 腙者 [5]
C07C 251/00 氮原子以雙鍵與碳架相連的含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見245/12)[5]
C07C 251/02 含有亞胺基團 [5]
C07C 251/04 附有與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連接的亞胺基之碳原子 [5]
C07C 251/06 連接至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51/08 非環者 [5]
C07C 251/10 連接至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51/12 非環者 [5]
C07C 251/14 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 [5]
C07C 251/16 含有六節芳環
C07C 251/18 亞胺基之碳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251/20 亞胺基之碳原子係除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一部分 [5]
C07C 251/22 醌亞胺 [5]
C07C 251/24 亞胺基碳原子連接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251/26 亞胺基的氮原子進一步連接鹵原子 [5]
C07C 251/28 經醯化的亞胺基之氮原子 [5]
C07C 251/30 經季銨化的亞胺基之氮原子[5]
C07C 251/32 肟 [5]
C07C 251/34 羥亞胺基之氧原子連至氫原子或未取代烴基之碳原子上 [5]
C07C 251/36 羥亞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251/38 連至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5]
C07C 251/40 連至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251/42 至少一個氧亞氨基之碳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之碳原子 [5]
C07C 251/44 至少一個氧亞氨基之碳原子係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之組成部分 [5]
C07C 251/46 醌肟 [5]
C07C 251/48 至少一個氧亞氨基之碳原子連接六節芳環的碳原子 [5]
C07C 251/50 氧亞氨基之氧原子連接取代烴基之碳原子 [5]
C07C 251/52 由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取代的烴基 [5]
C07C 251/54 由單鍵氧原子取代的烴基[5]
C07C 251/56 由雙鍵氧原子取代的烴基[5]
C07C 251/58 由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取代的烴基 [5]
C07C 251/60 由羧基取代的烴基 [5]
C07C 251/62 具有酯化之氧亞氨基的氧原子 [5]
C07C 251/64 由羧酸 [5]
C07C 251/66 含有連接氫原子非環碳原子或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碳原子之酯化羧基 [5]
C07C 251/68 含有至少一個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的酯化羧基 [5]
C07C 251/70 肟之金屬錯合物 [5]
C07C 251/72 腙 [5]
C07C 251/74 腙基之雙鍵碳原子連接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 [5]
C07C 251/76 連接飽和碳架之碳原子 [5]
C07C 251/78 連接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5]
C07C 251/80 含有環之碳架 [5]
C07C 251/82 腙基之雙鍵碳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51/84 腙基之雙鍵碳原子係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之組成部分 [5]
C07C 251/86 腙基之雙鍵碳原子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51/88 尚含有其他與碳原子雙鍵連接的氮原子,例如,氮雜苯類 [5]
C07C 253/00 羧酸腈之製備(氰或氰化合物製備見C01C3/00)[5]
C07C 253/02 由氮氧化物與有機化合物反應 [5]
C07C 253/04 由鹵化氰,例如ClCN,與有機化合物反應 [5]
C07C 253/06 由N-甲醯化之氨基化合物 [5]
C07C 253/08 由氰化氫或其鹽與不飽和化合物加成 [5]
C07C 253/10 含碳-碳雙鍵之化合物 [5]
C07C 253/12 含碳-碳參鍵之化合物 [5]
C07C 253/14 由氰化物與含鹵素化合物反應,鹵原子為氰基所取代 [5]
C07C 253/16 由氰化物與內酯或含有羥基或醚化或酯化羥基之化合物反應 [5]
C07C 253/18 由氨或胺與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碳-碳重鍵之化合物反應 [5]
C07C 253/20 由羧酸醯胺脫水 [5]
C07C 253/22 由氨與羧酸反應,羧基為氰基所取代
C07C 253/24 由烴或取代烴之氨氧化 [5]
C07C 253/26 含有碳-碳重鍵,例如,不飽和醛 [5]
C07C 253/28 含有六節芳環,例如,苯乙烯[5]
C07C 253/30 由不涉及形成氰基之反應 [5]
C07C 253/32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253/34 分離;純化 [5]
C07C 255/00 羧酸腈(氰或氰化合物見C01C3/00)[5]
C07C 255/01 含有連接非環碳原子之氰基 [5]
C07C 255/02 無環及飽和碳架者 [5]
C07C 255/03 一元腈 [5]
C07C 255/04 含有連接碳架之兩個氰基[5]
C07C 255/05 至少含有三個連接碳架之氰基 [5]
C07C 255/06 無環及不飽碳架者 [5]
C07C 255/07 一元腈 [5]
C07C 255/08 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5]
C07C 255/09 含有至少兩個連接碳架之氰基 [5]
C07C 255/10 含有連接同一無環碳架之氰基及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 [5]
C07C 255/11 含有連接同一飽和無環碳架之氰基及單鍵氧原子 [5]
C07C 255/12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羥基 [5]
C07C 255/13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醚化的羥基 [5]
C07C 255/14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酯化的羥基 [5]
C07C 255/15 含有連接同一不飽和無環碳架之氰基及單鍵氧原子 [5]
C07C 255/16 含有連接無環碳架之同一碳原子的氰基及單鍵氧原子 [5]
C07C 255/17 含有連接同一無環碳架之氰基及雙鍵氧原子 [5]
C07C 255/18 含有連接羧基碳原子之氰基[5]
C07C 255/19 含有連接除氰基以外之同-飽和無環碳架的氰基及羧基 [5]
C07C 255/20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55/21 碳架進一步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55/22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至少兩個羧基 [5]
C07C 255/23 含有連接同一不飽和無環碳架之除氰基以外的氰基及羧基 [5]
C07C 255/24 含有連接同一飽和無環碳架之氰基及不連接其他雜原子之單鍵氮原子
C07C 255/25 氨基乙腈 [5]
C07C 255/26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氨基及單鍵氧原子 [5]
C07C 255/27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氨基及雙鍵氧原子 [5]
C07C 255/28 含有連接除氰基以外之碳架的氰基、氨基及雙鍵氧原子 [5]
C07C 255/29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醯化氨基 [5]
C07C 255/30 含有連接同一不飽和碳架之氰基及不連接其他雜原子之單鍵氮原子 [5]
C07C 255/31 含有連接具有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之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之氰基 [5]
C07C 255/32 含有連接至少具有一個六節芳環之碳架的非環碳原子之氰基 [5]
C07C 255/33 氰基由飽和碳鏈連接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之稠環系 [5]
C07C 255/34 氰基由不飽和碳鏈連接六節芳環或含有六節芳環之稠環系 [5]
C07C 255/35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55/36 碳架進一步為羥基的羥基所取代 [5]
C07C 255/37 碳架進一步為醚化的羥基所取代 [5]
C07C 255/38 碳架進一步為酯化的羥基所取代 [5]
C07C 255/39 為2,2-二甲基環丙烷羧酸,例如菊酸,之衍生物所酯化之具有羥基者 [5]
C07C 255/40 碳架進一步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55/41 碳架進一步為除氰基以外之羧基所取代 [5]
C07C 255/42 碳架進一步為不再連接其他雜原子之單鍵氮原子取代 [5]
C07C 255/43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55/44 至少一個經醯化的單鍵氮原子 [5]
C07C 255/45 含有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之氰基 [5]
C07C 255/46 連接非稠環之碳原子 [5]
C07C 255/47 連接稠環系中之環碳原子 [5]
C07C 255/48 連接2,2-二甲基環丙烷之環碳原子,例如,菊酸腈 [5]
C07C 255/49 含有連接碳架之六節芳環之碳原子的氰基 [5]
C07C 255/50 連接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55/51 含有至少兩個連接碳架之氰基 [5]
C07C 255/52 連接稠環系之六節芳環碳原子 [5]
C07C 255/53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羥基[5]
C07C 255/54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醚化的羥基 [5]
C07C 255/55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酯化的羥基 [5]
C07C 255/56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雙鍵氧原子 [5]
C07C 255/57 含有連接除氰基以外之碳架上的氰基及羧基 [5]
C07C 255/58 含有連接碳架之氰基及不連接其他雜原子之單鍵氮原子 [5]
C07C 255/59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55/60 至少有個經醯化的單鍵氮原子 [5]
C07C 255/61 氰基及亞氨基之氮原子連接同一碳架上 [5]
C07C 255/62 氰基及氧亞氨基之氧原子連接同一碳架上 [5]
C07C 255/63 含有連接同一碳架之氰基及尚連接除硝基或亞硝基之氧原子以外的其他雜原子之氮原子 [5]
C07C 255/64 氮原子進一步連接氧原子 [5]
C07C 255/65 氮原子進一步連接氮原子 [5]
C07C 255/66 氰基及肼或腙基之氮原子連接同一碳架上 [5]
C07C 255/67 含有連接同一碳架之氰基及疊氮基 [5]
C07C 257/00 含有羧基之化合物,羧基之雙鍵氧原子為雙鍵氮原子所取代,該氮原子不再連接氧原子,例如,亞氨醚, [5]
C07C 257/02 羧基之其他氧原子為鹵原子所取代,例如,偕氯代亞胺 [5]
C07C 257/04 羧基之其他氧原子不再被取代,例如亞氨醚 [5]
C07C 257/06 亞氨基羧基之碳原子連接氫原子、非環碳原子、或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57/08 亞氨基羧基之碳原子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57/10 羧基之其他氧原子為氮原子所取代,例如, [5]
C07C 257/12 基之碳原子連接氫原子 [5]
C07C 257/14 基之碳原子連接非環碳原子 [5]
C07C 257/16 基之碳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之碳原子 [5]
C07C 257/18 基之碳原子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 [5]
C07C 257/20 含有醯化之基的氮原子 [5]
C07C 257/22 基之氮原子連接氮原子,例如,肼定 [5]
C07C 259/00 含有羧基之化合物,羧基之一個氧原子為氮原子所取代,該氮原子進一步連接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氧原子 [5]
C07C 259/02 羧基之其他氧原子為鹵原子所取代 [5]
C07C 259/04 羧基之其他氧原子不再被取代,例如,氧肟酸 [5]
C07C 259/06 氧肟基之碳原子連接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 [5]
C07C 259/08 異羥肟基之碳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59/10 氧肟基之碳原子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者 [5]
C07C 259/12 羧基之其他氧原子為氮原子所取代,例如,N-羥基 [5]
C07C 259/14 羥基之碳原子連接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 [5]
C07C 259/16 羥基之碳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59/18 羥基之碳原子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 [5]
C07C 259/20 至少一個羥基之氮原子連接另一個氮原子 [5]
C07C 261/00 氰酸之衍生物 [5]
C07C 261/02 氰酸鹽 [5]
C07C 261/04 氨基氰(未取代之氨基氰見C01C 3/16)[5]
C07C 263/00 異氰酸衍生物之製備 [5]
C07C 263/02 由鹵化物與異氰酸或其衍生物反應 [5]
C07C 263/04 由或經氨基甲酸酯或氨基甲醯基鹵化物 [5]
C07C 263/06 由或經尿素 [5]
C07C 263/08 由或經雜環化合物,例如,furoxans之熱解
C07C 263/10 由胺與羧基鹵化物,例如,與光氣反應 [5]
C07C 263/12 由或經羧酸之含氮衍生物,例如氧肟酸,包括霍夫曼(Hofmann)、柯提斯(Curtius)或洛森(Lossen)重排(209/56優先) [5]
C07C 263/14 由硝基化合物與一氧化碳之催化反應
C07C 263/16 由不包括形成異氰酸鹽基之反應 [5]
C07C 263/18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263/20 分離;純化 [5]
C07C 265/00 異氰酸之衍生物 [5]
C07C 265/02 含有連接非環碳原子之異氰酸酯基 [5]
C07C 265/04 飽和碳架者 [5]
C07C 265/06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265/08 含環碳架 [5]
C07C 265/10 含有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之異氰酸酯基 [5]
C07C 265/12 含有連接六節芳環碳原子之異氰酸酯基 [5]
C07C 265/14 含有至少兩個連接同一碳架之異氰酸酯基 [5]
C07C 265/16 含有醯化的異氰酸羧基基 [5]
C07C 267/00 碳化二亞胺 [5]
C07C 269/00 製備氨基甲酸之衍生物,即,含有如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鹵素,,鹵素或鹵素或該氮原子非為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 [5]
C07C 269/02 由異氰酸酯形成氨基甲酸酯基 [5]
C07C 269/04 由胺形成氨基甲酸酯基 [5]
C07C 269/06 由不涉及形成氨基甲酸酯基之反應 [5]
C07C 269/08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271/00 氨基甲酸衍生物,即,含有如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鹵素,,鹵素或鹵素或氮原子非為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 [5]
C07C 271/02 氨基甲酸;氨基甲酸鹽(未取代的氨基甲酸或其鹽見C01B 21/12)[5]
C07C 271/04 氨基甲酸之鹵化物 [5]
C07C 271/06 氨基甲酸酯 [5]
C07C 271/08 氨基甲酸酯基之氧原子連接非環碳原子 [5]
C07C 271/10 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 [5]
C07C 271/12 連接氫原子或未取代的羥基之碳原子 [5]
C07C 271/14 連接由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取代的烴之碳原子 [5]
C07C 271/16 連接由單鍵氧原子取代的烴基之碳原子 [5]
C07C 271/18 連接由雙鍵氧原子取代的烴基之碳原子 [5]
C07C 271/20 連接由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取代的烴基之碳原子 [5]
C07C 271/22 連接由羧基取代的烴基之碳原子 [5]
C07C 271/24 至少一個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之碳原子 [5]
C07C 271/26 至少一個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71/28 連接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71/30 連接稠環系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 [5]
C07C 271/32 氨基甲酸酯基之氧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環之碳原子 [5]
C07C 271/34 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 [5]
C07C 271/36 至少一個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的環之碳原子 [5]
C07C 271/38 至少一個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71/40 氨基甲酸酯基之氧原子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71/42 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 [5]
C07C 271/44 連接氫原子或未取代的烴基之碳原子 [5]
C07C 271/46 連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 [5]
C07C 271/48 連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 [5]
C07C 271/50 連接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 [5]
C07C 271/52 連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 [5]
C07C 271/54 連接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 [5]
C07C 271/56 至少一個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71/58 至少一個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71/60 氨基甲酸酯基之氧原子連接氮原子 [5]
C07C 271/62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鹵素,或鹵素或(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例如N-醯基氨基甲酸酯)[5]
C07C 271/64 Y為氫原子或碳原子,例如,苯甲醯基氨基甲酸酯 [5]
C07C 271/66 Y為雜原子 [5]
C07C 271/68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或 [5]
C07C 273/00 製備脲或其衍生物,即,含有以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或鹵素或該氮原子非為硝基或亞硝基之組成部分 [5]
C07C 273/02 脲,其鹽,錯合物或加成化合物 [5]
C07C 273/04 由二氧化碳及氨 [5]
C07C 273/06 由氨基腈或氰氨化鈣 [5]
C07C 273/08 由氨水 [5]
C07C 273/10 結合氨之合成 [5]
C07C 273/12 結合三聚氰酸胺之合成 [5]
C07C 273/14 分離;純化;穩定化;使用添加劑 [5]
C07C 273/16 分離;純化 [5]
C07C 273/18 取代的脲 [5]
C07C 275/00 脲之衍生物,即,含有以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或鹵素或該氮原子非為硝基或亞硝基組成部分 [5]
C07C 275/02 鹽;錯合物;加成化合物 [5]
C07C 275/04 脲基之氮原子連接非環碳原子 [5]
C07C 275/06 無環和飽和碳架 [5]
C07C 275/08 碳架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75/10 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75/12 進一步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75/14 進一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 [5]
C07C 275/16 進一步為羧基所取代 [5]
C07C 275/18 含環之飽和碳架 [5]
C07C 275/20 不飽和碳架 [5]
C07C 275/22 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 [5]
C07C 275/24 含六節芳環 [5]
C07C 275/26 脲基之氮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75/28 脲基之氮原子連接碳架的六節芳環碳原子 [5]
C07C 275/30 碳架為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75/32 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75/34 含有連接同一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的脲基之氮原子及單鍵氧原子 [5]
C07C 275/36 含進一步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的至少一個氧原子,例如,N-芳氧基苯基脲 [5]
C07C 275/38 碳架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275/40 進一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 [5]
C07C 275/42 進一步為羧基所取代 [5]
C07C 275/44 脲基之氮原子以雙鍵連接碳原子 [5]
C07C 275/46 含以下任何基團或(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例如,醯基脲 [5]
C07C 275/48 Y為氫或碳原子 [5]
C07C 275/50 Y為氫或非環碳原子 [5]
C07C 275/52 Y為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75/54 Y為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例如苯甲醯基脲 [5]
C07C 275/56 X為氮原子 [5]
C07C 275/58 Y為雜原子 [5]
C07C 275/60 Y為氧原子,例如,脲基甲酸 [5]
C07C 275/62 Y為氮原子,例如,縮二脲[5]
C07C 275/64 脲基之氮原子單鍵連接氧原子 [5]
C07C 275/66 脲基之氮原子連接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 [5]
C07C 275/68 N-亞硝基脲 [5]
C07C 275/70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或例如異脲 [5]
C07C 277/00 製備胍或其衍生物,即,含有以下基團之化合物該單鍵氮原子非為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 [5]
C07C 277/02 由氨腈,氰氨化鈣或二聚氨腈製備胍 [5]
C07C 277/04 由硫氰酸銨製備胍 [5]
C07C 277/06 胍之純化或分離 [5]
C07C 277/08 取代的胍 [5]
C07C 279/00 胍之衍生物,即,含有以下基團之化合物該單鍵氮原子非為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 [5]
C07C 279/02 胍;其鹽,錯合物或加成化合物 [5]
C07C 279/04 胍基之氮原子連接碳架上之非環碳原子 [5]
C07C 279/06 進一步為鹵原子,或為硝基或亞硝基所取代 [5]
C07C 279/08 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5]
C07C 279/10 進一步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5]
C07C 279/12 進一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 [5]
C07C 279/14 進一步為羧基所取代 [5]
C07C 279/16 胍基之氮原子連接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79/18 胍基之氮原子連接六節芳環的碳原子 [5]
C07C 279/20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或(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例如,醯基胍 [5]
C07C 279/22 Y為氫原子或碳原子,例如,苯甲醯基胍 [5]
C07C 279/24 Y為雜原子 [5]
C07C 279/26 X及Y為氮原子,例如,雙胍 [5]
C07C 279/28 胍基之氮原子連接氰基,例如,氰基胍,雙氰胺 [5]
C07C 279/30 胍基之氮原子連接硝基或亞硝基 [5]
C07C 279/32 N-硝基胍類 [5]
C07C 279/34 N-硝基胍 [5]
C07C 279/36 取代的N-硝基胍類 [5]
C07C 281/00 含有包括於269/00至279/00目內之官能基的碳酸之衍生物,其中,至少該官能基之一個氮原子連接另一個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 [5]
C07C 281/02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或例如,肼基甲酸酯 [5]
C07C 281/04 其他氮原子進一步與碳原子雙鍵連接 [5]
C07C 281/06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或例如,半卡肼 [5]
C07C 281/08 含有進一步與碳原子雙鍵連接的其他氮原子,例如,半卡腙 [5]
C07C 281/10 碳原子進一步連接非環碳原子或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81/12 碳原子是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 [5]
C07C 281/14 碳原子進一步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281/16 含有以下任何基團之化合物或例如,氨基胍 [5]
C07C 281/18 含有進一步與碳原子雙鍵連接的其他氮原子,例如,基腙 [5]
C07C 281/20 官能基之兩個氮原子相互雙鍵連接,例如,偶氮甲醯胺 [5]
C07C 291/00 含有碳及氮原子與201/00至281/00目內不包括的官能基之化合物 [5]
C07C 291/02 含有氮氧化物鍵 [5]
C07C 291/04 含有氨氧化物鍵 [5]
C07C 291/06 腈氧化物 [5]
C07C 291/08 氧化偶氮化合物 [5]
C07C 291/10  [5]
C07C 291/12 雷酸鹽 [5]
C07C 291/14 含有至少一個連接硝基或亞硝基且雙鍵連接雜原子之碳原子 [5]
C07C 301/00 亞硫酸酯(環酯見C07D)[5]
C07C 301/02 含有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的亞硫酸酯基團 [5]
C07C 303/00 製備硫酸酯或硫酸醯胺;製備磺酸或其酯,鹵化物,酐或醯胺 [5]
C07C 303/02 磺酸或其鹵化物者 [5]
C07C 303/04 用磺基或鹵磺醯基取代氫原子 [5]
C07C 303/06 與硫酸或三氧化硫反應 [5]
C07C 303/08 與鹵代磺酸反應 [5]
C07C 303/10 用二氧化硫及鹵素反應或與磺醯鹵反應 [5]
C07C 303/12 與亞硫醯鹵化物反應 [5]
C07C 303/14 利用磺化氧化作用,即用二氧化硫及氧反應形成磺基或鹵代磺醯基 [5]
C07C 303/16 利用硫醇,硫化物,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之氧化成磺基或鹵代磺醯基 [5]
C07C 303/18 由硫化物與含有官能基之化合物反應形成磺基或鹵代磺醯基 [5]
C07C 303/20 亞硫酸或其鹽與含有碳-碳重鍵之化合物加成 [5]
C07C 303/22 由磺酸經不涉及形成磺基或鹵代磺醯基之反應 [5]
C07C 303/24 硫酸酯者 [5]
C07C 303/26 磺酸酯者 [5]
C07C 303/28 利用羥基化合物與磺酸或其衍生物之反應 [5]
C07C 303/30 由不涉及形成酯化磺基之反應 [5]
C07C 303/32 磺酸鹽者 [5]
C07C 303/34 硫酸醯胺者 [5]
C07C 303/36 磺酸醯胺者 [5]
C07C 303/38 經氨或胺與磺酸,或其酯、酐、或鹵化物反應 [5]
C07C 303/40 經不形成磺醯胺基團之反應[5]
C07C 303/42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303/44 分離;純化 [5]
C07C 303/46 由用硫酸精製的礦物油所得之副產物 [5]
C07C 305/00 硫酸酯(環酯見C07D)[5]
C07C 305/02 硫酸酯基之氧原子連接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05/04 無環飽和碳架 [5]
C07C 305/06 氫化硫酸酯 [5]
C07C 305/08 二烷基硫酸酯;取代的二烷基硫酸酯 [5]
C07C 305/10 碳架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5]
C07C 305/12 飽和含環碳架 [5]
C07C 305/14 無環不飽和碳架 [5]
C07C 305/16 不飽和含環碳架 [5]
C07C 305/18 含有六節芳環 [5]
C07C 305/20 硫酸酯基之氧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05/22 硫酸酯基之氧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05/24 非稠合六節芳環 [5]
C07C 305/26 鹵代硫酸酯,例如,鹵代硫酸單酯 [5]
C07C 307/00 硫酸醯胺,即,含有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的硫酸酯基之氧原子的化合物 [5]
C07C 307/02 硫酸或其酯之單醯胺,例如,氨基磺酸 [5]
C07C 307/04 硫酸二醯胺 [5]
C07C 307/06 氨基磺酸基之氮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07/08 氨基磺酸基之氮原子連至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07/10 氨基磺酸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309/00 磺酸;其鹵化物,酯或酐 [5]
C07C 309/01 磺酸 [5]
C07C 309/02 含有連接非環碳原子之磺基[5]
C07C 309/03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09/04 僅含有一個磺基 [5]
C07C 309/05 至少含有兩個連接碳架之磺基 [5]
C07C 309/06 含有連接碳架之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 [5]
C07C 309/07 含有連接碳架之氧原子[5]
C07C 309/08 含有連接碳架之羥基[5]
C07C 309/09 含有連接碳架之醚化的羥基 [5]
C07C 309/10 至少一個醚化的羥基之氧原子連接一個非環碳原子 [5]
C07C 309/11 至少一個醚化的羥基之氧原子連接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309/12 含有連接碳架之酯化的羥基 [5]
C07C 309/13 含有連接碳架之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 [5]
C07C 309/14 含有連接碳架之氨基 [5]
C07C 309/15 以下任何基團之至少一個氨基的氮原子或(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09/16 含有連接碳架之雙鍵氮原子 [5]
C07C 309/17 含有連接碳架之羧基 [5]
C07C 309/18 含有連接同一碳架之氨基 [5]
C07C 309/19 飽和含環碳架者 [5]
C07C 309/20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09/21 含有連接碳架之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 [5]
C07C 309/22 含有連接碳架之羧基 [5]
C07C 309/23 含有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09/24 含有六節芳環之碳架者 [5]
C07C 309/25 含有連接碳架上除六節芳環以外之環的碳原子上之磺基 [5]
C07C 309/26 含有連接至碳架上之非硝基或亞硝基氮原子 [5]
C07C 309/27 含有連接碳架之羧基 [5]
C07C 309/28 含有連接碳架之六節芳環碳原子的磺基 [5]
C07C 309/29 非稠合六節芳環者 [5]
C07C 309/30 為烷基所取代之六節芳環[5]
C07C 309/31 烷基含有至少三個碳原子 [5]
C07C 309/32 於碳架上含有至少兩個非稠合六節芳環 [5]
C07C 309/33 稠環系之六節芳環者 [5]
C07C 309/34 由兩個環形成 [5]
C07C 309/35 萘磺酸 [5]
C07C 309/36 為烷基所取代 [5]
C07C 309/37 至少含有三個碳原子之烷基 [5]
C07C 309/38 由至少三個環形成 [5]
C07C 309/39 含有連接碳架之鹵原子 [5]
C07C 309/40 含有連接碳架之硝基或亞硝基 [5]
C07C 309/41 含有連接碳架之單鍵氧原子 [5]
C07C 309/42 含有連接非稠合六節芳環碳原子之磺基 [5]
C07C 309/43 含有連接稠環系之六節芳環碳原子的至少一個磺基 [5]
C07C 309/44 含有連接碳架之雙鍵氧原子 [5]
C07C 309/45 含有連接碳架之非硝基或亞硝基的氮原子 [5]
C07C 309/46 含有連接非稠合六節芳環碳原子之磺基 [5]
C07C 309/47 含有至少一個連接稠合環系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之磺基 [5]
C07C 309/48 碳架為鹵原子所取代 [5]
C07C 309/49 碳架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5]
C07C 309/50 含有至少一個連接稠環系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之磺基 [5]
C07C 309/51 含有至少一個如下任何基團之氮原子或(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09/52 碳架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5]
C07C 309/53 含有苯醌環碳原子之碳架 [5]
C07C 309/54 含有至少一個如下任何基團之氮原子或(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09/55 Y是氫或碳原子
C07C 309/56 Y為雜原子 [5]
C07C 309/57 含有連接碳架之羧基 [5]
C07C 309/58 羧酸基或酯 [5]
C07C 309/59 羧基之氮類似物 [5]
C07C 309/60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309/61 碳架進一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 [5]
C07C 309/62 未確定結構的磺化脂肪,油或石臘(石油蠟之化學改性見C10G 73/38)[5]
C07C 309/63 磺酸酯 [5]
C07C 309/64 酯化磺基之硫原子連接非環碳原子 [5]
C07C 309/65 飽和碳架者 [5]
C07C 309/66 甲磺酸酯 [5]
C07C 309/67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09/68 碳架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者 [5]
C07C 309/69 碳架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者 [5]
C07C 309/70 碳架為羧基所取代者 [5]
C07C 309/71 有酯化的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09/72 有酯化的磺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309/73 連至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09/74 連至稠環體系之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09/75 含連至碳架上之單鍵氧原子 [5]
C07C 309/76 含連至碳架上之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 [5]
C07C 309/77 含連至碳架上之羧基 [5]
C07C 309/78 磺醯鹵化物 [5]
C07C 309/79 有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磺醯鹵基 [5]
C07C 309/80 飽和碳架者 [5]
C07C 309/81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09/82 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碳架者 [5]
C07C 309/83 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之碳架者 [5]
C07C 309/84 為羧基所取代之碳架者 [5]
C07C 309/85 有連至六節芳環以外其他環碳原子上之磺醯鹵基 [5]
C07C 309/86 有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的磺醯鹵基 [5]
C07C 309/87 含連至碳架上之單鍵氧原子 [5]
C07C 309/88 含連至碳架上之非硝基或亞硝基的氮原子 [5]
C07C 309/89 含連至碳架上之羧基 [5]
C07C 311/00 磺醯胺,即磺基之單鍵氧原子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的化合物 [5]
C07C 311/01 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上之磺醯胺 [5]
C07C 311/02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03 有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04 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05 連至為氮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該氮原子非為硝基或亞硝基之部分 [5]
C07C 311/06 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07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08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11/09 碳架進一步為至少兩個鹵原子所取代 [5]
C07C 311/10 含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11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12 含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13 含六節芳環碳架 [5]
C07C 311/14 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之磺醯胺 [5]
C07C 311/15 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磺醯胺 [5]
C07C 311/16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17 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18 連至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19 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20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21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11/22 磺醯胺,其酸部分之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311/23 有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24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25 含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26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27 含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28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29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30 磺醯胺,其酸部分之碳架進一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單鍵氮原子所取代 [5]
C07C 311/31 有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32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33 含環飽和碳架 [5]
C07C 311/34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35 含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1/36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37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38 有磺醯胺基之硫原子及氨基連至同一碳架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39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40 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41 連至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的烴基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42 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43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44 有至少一個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45 至少一個單鍵氮原子為或中之任何一個,(X係雜原子,Y係任何原子),例如N-醯胺基磺醯胺 [5]
C07C 311/46 Y係氫或碳原子 [5]
C07C 311/47 Y係雜原子 [5]
C07C 311/48 有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其他雜原子上 [5]
C07C 311/49 氮原子上 [5]
C07C 311/50 含或中任何基團之化合物(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11/51 Y為氫或碳原子 [5]
C07C 311/52 Y為雜原子 [5]
C07C 311/53 X及Y非為氮原子,例如N-磺醯基氨基甲酸 [5]
C07C 311/54 X或Y為氮原子,惟兩者均非為氮原子,例如N-磺醯基脲 [5]
C07C 311/55 有磺醯脲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56 有磺醯脲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57 有磺醯脲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硫原子上 [5]
C07C 311/58 有磺醯脲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1/59 有磺醯脲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11/60 有磺醯脲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1/61 有磺醯脲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其他雜原子上 [5]
C07C 311/62 有磺醯脲基之氮原子進一步被醯化 [5]
C07C 311/63 N-磺醯基異脲 [5]
C07C 311/64 X及Y為氮原子,例如N-磺醯基胍 [5]
C07C 311/65 N-磺醯基異氰酸酯 [5]
C07C 313/00 亞磺酸;次磺酸;此等之醯鹵酯及酸酐;亞磺酸或次磺酸之醯胺,即亞磺酸或次磺酸或次磺酸基之單鍵氧原子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之化合物 [5]
C07C 313/02 亞磺酸;其衍生物 [5]
C07C 313/04 亞磺酸;其酯 [5]
C07C 313/06 亞磺醯胺 [5]
C07C 313/08 次磺酸;其衍生物 [5]
C07C 313/10 次磺酸;其酯 [5]
C07C 313/12 有次磺酸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3/14 有次磺酸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13/16 有次磺酸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3/18 次磺酸醯胺 [5]
C07C 313/20 有次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3/22 有次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13/24 有次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3/26 含或基團中任何一個之化合物(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13/28 Y為氫原子或碳原子 [5]
C07C 313/30 Y為雜原子 [5]
C07C 313/32 X及Y非為氮原子,例如N-次磺醯基氨基甲酸 [5]
C07C 313/34 X或Y為氮原子,惟兩者均非為氮原子,例如N-次磺醯脲 [5]
C07C 313/36 有次磺醯胺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其他雜原子上 [5]
C07C 313/38 N-次磺醯基異氰酸酯 [5]
C07C 315/00 碸之製備;亞碸之製備 [5]
C07C 315/02 用氧化硫醚之方法形成碸或亞碸,或用氧化亞碸之方法形成碸 [5]
C07C 315/04 用不涉及碸或亞碸基形成之反應 [5]
C07C 315/06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317/00 碸;亞碸 [5]
C07C 317/02 有碸基或亞碸基連至非環碳原子 [5]
C07C 317/04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7/06 含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7/08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7/10 含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17/12 有碸基或亞碸基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17/14 有碸基或亞碸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317/16 有碸基或亞碸基及單鍵氧原子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17/18 碸基或亞碸基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7/20 碸基或亞碸基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17/22 碸基或亞碸基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7/24 有碸基或亞碸基及雙鍵氧原子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17/26 有碸基或亞碸基及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17/28 有碸基或亞碸基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7/30 碸基或亞碸基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17/32 碸基或亞碸基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317/34 有碸基或亞碸基及氨基連至含六節芳環之同一稠環系或非稠環系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17/36 氨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碳原子上 [5]
C07C 317/38 至少一個氨基之氮原子為基團或中之任何一個之組成部分(X為雜原子,Y係任何原子),例如N-醯胺基碸 [5]
C07C 317/40 Y為氫原子或碳原子 [5]
C07C 317/42 Y為雜原子 [5]
C07C 317/44 有碸基或亞碸基及羧基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17/46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317/48 碳架進一步為單鍵氮原子所取代,該氮原子並非硝基或亞硝基之組成部分 [5]
C07C 317/50 至少一個氮原子為基團或中之任何一個之組成部分(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19/00 硫醇,硫醚,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之製備 [5]
C07C 319/02 硫醇者 [5]
C07C 319/04 利用硫化氫或其鹽對不飽和化合物之加成反應 [5]
C07C 319/06 由硫醚,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 [5]
C07C 319/08 利用取代羥基或醚化的或酯化的羥基 [5]
C07C 319/10 利用取代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羥基或醚化的或酯化的烴基 [5]
C07C 319/12 利用不涉及形成巰基之反應[5]
C07C 319/14 硫醚者 [5]
C07C 319/16 利用硫化氫或其鹽對不飽和化合物之加成反應 [5]
C07C 319/18 利用硫醇對不飽和化合物之加成反應 [5]
C07C 319/20 利用應不涉及形成硫醚基團之反應 [5]
C07C 319/22 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者[5]
C07C 319/24 利用形成硫-硫鍵之反應 [5]
C07C 319/26 分離;純化,穩定化;添加劑之使用 [5]
C07C 319/28 分離;純化 [5]
C07C 319/30 由精煉的礦物油之副產品中 [5]
C07C 321/00 硫醇,硫醚,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 [5]
C07C 321/02 巰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硫醇 [5]
C07C 321/04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21/06 含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21/08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21/10 含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21/12 硫代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之硫醚,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 [5]
C07C 321/14 無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21/16 含環飽和碳架者 [5]
C07C 321/18 無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21/20 含環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21/22 硫代基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之硫醇,硫醚,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 [5]
C07C 321/24 硫代基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硫醇,硫醚,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 [5]
C07C 321/26 硫醇 [5]
C07C 321/28 硫代基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硫醚,氫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 [5]
C07C 321/30 至少一個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兩個碳原子上的硫醚 [5]
C07C 323/00 為鹵素,氧或氮原子或非硫代基硫原子所取代的硫醇,硫醚,氫化多硫化物或多硫化物 [5]
C07C 323/01 硫代基及鹵原子,或硝基或亞硝基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23/02 有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3/03 碳架係無環者及飽和者 [5]
C07C 323/04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323/05 碳架係無環者及不飽和者[5]
C07C 323/06 碳架係不飽和者,並且含六節芳環以外其他環者 [5]
C07C 323/07 碳架含六節芳環 [5]
C07C 323/08 有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09 有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的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10 含硫代基及連至同一碳架上之單鍵氧原子 [5]
C07C 323/11 有硫代基硫原子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3/12 碳架係無環者及飽和者 [5]
C07C 323/13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323/14 碳架係無環者及不飽和者[5]
C07C 323/15 碳架係不飽和者及含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者 [5]
C07C 323/16 碳架含六節芳環 [5]
C07C 323/17 有至少一個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18 有至少一個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19 單鍵氧原子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3/20 單鍵氧原子連至同一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21 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稠環系的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22 硫代基及雙鍵氧原子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23/23 硫代基及非硝基或亞硝基氮原子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23/24 有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3/25 碳架係無環者及飽和者 [5]
C07C 323/26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323/27 碳架係無環者及不飽和者[5]
C07C 323/28 碳架係不飽和者及含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者 [5]
C07C 323/29 碳架含六節芳環 [5]
C07C 323/30 有至少一個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的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23/31 有至少一個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的六節芳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3/32 有至少一個氮原子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3/33 有至少一個氮原子連至同一非稠合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34 硫代基係巰基 [5]
C07C 323/35 硫代基係硫醚基 [5]
C07C 323/36 硫醚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3/37 硫醚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38 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稠環系之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39 至少一個氮原子係或中任何一個基團之組成部分(X係雜原子,Y係任何原子)[5]
C07C 323/40 Y係氫或碳原子 [5]
C07C 323/41 Y係氫或非環碳原子 [5]
C07C 323/42 Y係六節芳環之碳原子 [5]
C07C 323/43 Y係雜原子 [5]
C07C 323/44 X或Y係氮原子 [5]
C07C 323/45 有至少一個氮原子以雙鍵連至碳架上 [5]
C07C 323/46 有至少一個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其他雜原子上 [5]
C07C 323/47 氧原子上 [5]
C07C 323/48 氮原子上 [5]
C07C 323/49 硫原子上 [5]
C07C 323/50 硫代基及羧基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23/51 有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之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3/52 碳架係無環者及飽和者 [5]
C07C 323/53 碳架係飽和者及含環者 [5]
C07C 323/54 碳架係無環者及不飽和者[5]
C07C 323/55 碳架係不飽和者及含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者 [5]
C07C 323/56 碳架含六節芳環 [5]
C07C 323/57 碳架進一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氮原子所取代 [5]
C07C 323/58 氨基連至碳架上 [5]
C07C 323/59 醯化之胺基連至碳架上[5]
C07C 323/60 至少一個羧基之碳原子連至氮原子上 [5]
C07C 323/61 有至少一個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之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62 有至少一個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的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3/63 碳架進一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之氮原子所取代 [5]
C07C 323/64 硫代基及非硫代基之硫原子連至同一碳架上 [5]
C07C 323/65 碸基或亞碸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上 [5]
C07C 323/66 磺基,酯化之磺基或磺醯鹵基的硫原子連至碳架上 [5]
C07C 323/67 磺醯胺基之硫原子連至碳架上 [5]
C07C 325/00 硫醛;硫酮;硫醌;此等之氧化物 [5]
C07C 325/02 硫酮;其氧化物 [5]
C07C 325/04 硫醌;其氧化物 [5]
C07C 327/00 硫代羧酸 [5]
C07C 327/02 一硫代羧酸 [5]
C07C 327/04 有硫代羧基之硫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7/06 氫原子或無環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08 含環之飽和碳架的碳原子上 [5]
C07C 327/10 無環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12 含環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14 有硫代羧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16 有硫代羧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27/18 二硫代羧酸 [5]
C07C 327/20 一硫代羧酸之酯 [5]
C07C 327/22 有酯化的硫代羧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7/24 有酯化的硫化羧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26 有酯化的硫代羧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28 有酯化的硫代羧基之硫原子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327/30 有酯化的硫代羧基之硫原子連至為非硝基及亞硝基氮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327/32 有酯化的硫代羧基之硫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327/34 有氨基連至同一烴基上 [5]
C07C 327/36 二硫代羧酸之酯 [5]
C07C 327/38 硫代羧酸之醯胺 [5]
C07C 327/40 有硫代羧酸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7/42 氫原子或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44 不飽和碳架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46 有硫代羧酸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7/48 有硫代羧酸醯胺基之碳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27/50 含或基團中任何一個之化合物(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27/52 Y為氫或碳原子 [5]
C07C 327/54 Y為雜原子 [5]
C07C 327/56 有硫代羧酸醯胺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其他雜原子上 [5]
C07C 327/58 硫代羧酸之衍生物,雙鍵氧原子為氮原子所取代,例如亞胺基硫代醚 [5]
C07C 327/60 硫代羧基之硫原子進一步以雙鍵連至氧原子上之硫代羧酸 [5]
C07C 329/00 硫代碳酸;其醯鹵,酯或酸酐 [5]
C07C 329/02 一硫代碳酸;其衍生物 [5]
C07C 329/04 一硫代碳酸之酯 [5]
C07C 329/06 有硫代碳酸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9/08 有硫代碳酸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9/10 有硫代碳酸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29/12 二硫代碳酸;其衍生物 [5]
C07C 329/14 二硫代碳酸之酯 [5]
C07C 329/16 有二硫代碳酸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29/18 有二硫代碳酸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29/20 有二硫代碳酸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31/00 硫氰酸或異硫氰酸之衍生物 [5]
C07C 331/02 硫氰酸酯 [5]
C07C 331/04 有硫氰酸酯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1/06 有硫氰酸酯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1/08 有硫氰酸酯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31/10 有硫氰酸酯基之硫原子連至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331/12 有硫氰酸酯基之硫原子連至為氮原子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該氮原子並非硝基及亞硝基之部分 [5]
C07C 331/14 有硫氰酸酯基之硫原子連至為羧基所取代之烴基的碳原子上 [5]
C07C 331/16 異硫氰酸酯 [5]
C07C 331/18 有異硫氰酸酯基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1/20 飽和碳架者 [5]
C07C 331/22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31/24 含六節芳環之碳架 [5]
C07C 331/26 有異硫氰酸酯基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1/28 有異硫氰酸酯基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31/30 含至少兩個連至同一碳架上之異硫氰酸酯基 [5]
C07C 331/32 有被醯化的異硫氰酸酯基 [5]
C07C 333/00 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即含下列基團中任何一個之化合物(其中的氮原子並非硝基或亞硝基之組成部分)[5]
C07C 333/02 一硫代氨基甲酸;其衍生物 [5]
C07C 333/04 有硫代氨基甲酸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3/06 有硫代氨基甲酸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33/08 有硫代氨基甲酸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33/10 硫代氨基甲酸基之氮原子係中任何一個基團之組成部分(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例如,N-醯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5]
C07C 333/12 有硫代氨基甲酸基之氮原子連至其他雜原子上 [5]
C07C 333/14 二硫代氨基甲酸;其衍生物 [5]
C07C 333/16 二硫代氨基甲酸鹽 [5]
C07C 333/18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5]
C07C 333/20 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至氫原子或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3/22 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3/24 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的碳原子上 [5]
C07C 333/26 含基團或中之任何一個(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例如,N-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5]
C07C 333/28 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之氮原子連至他其雜原子上 [5]
C07C 333/30 有二硫代氨基甲酸基之硫原子連至其他硫原子上 [5]
C07C 333/32 硫代秋蘭姆;多硫代秋蘭姆[5]
C07C 335/00 硫脲,即含下列基團或中之任何一個化合物,其中氮原子並非硝基或亞硝基之組成部分 [5]
C07C 335/02 硫脲 [5]
C07C 335/04 硫脲之衍生物 [5]
C07C 335/06 有硫脲基之氮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5/08 飽和碳架者 [5]
C07C 335/10 不飽和碳架者 [5]
C07C 335/12 含六節芳環之碳架 [5]
C07C 335/14 有硫脲基之氮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35/16 有硫脲基之氮原子連至碳架的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35/18 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 [5]
C07C 335/20 進一步為非硝基或亞硝基氮原子所取代 [5]
C07C 335/22 進一步為羧基所取代 [5]
C07C 335/24 含基團或中之任何一個(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35/26 Y為氫或碳原子,例如苯甲醯基硫脲 [5]
C07C 335/28 Y為雜原子,例如硫代縮二脲[5]
C07C 335/30 異硫脲 [5]
C07C 335/32 有異硫脲基之硫原子連至非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5/34 有異脲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以外的其他環碳原子上 [5]
C07C 335/36 有異硫脲基之硫原子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335/38 含基團或中之任何一個(X為雜原子,Y為任何原子)[5]
C07C 335/40 有硫脲基或異硫脲基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其他雜原子上 [5]
C07C 335/42 磺醯基硫脲;磺醯基異硫脲 [5]
C07C 335/44 亞磺醯基硫脲;亞磺醯基異硫脲 [5]
C07C 337/00 含333/00或335/00目所包括的官能基之硫代碳酸的衍生物,其中此等官能基之至少一個氮原子進一步連至另一氮原子上,該氧原子並非硝基或亞硝基的組成部分 [5]
C07C 337/02 含基團或中之任何一個,例如thiocarbazates
C07C 337/04 其他氮原子進一步以雙鍵連至碳原子上 [5]
C07C 337/06 含基團或中之任何一個化合物,例如,氨基硫脲 [5]
C07C 337/08 其他氮原子進一步以雙鍵連至碳原子上,例如縮氨基硫脲 [5]
C07C 337/10 官能基之兩個氮原子相互以雙鍵相連 [5]
C07C 381/00 含碳及硫之化合物且不包括於301/00至337/00目內之官能基 [5]
C07C 381/02 硫代硫酸酯 [5]
C07C 381/04 硫代磺酸酯 [5]
C07C 381/06 含僅連至兩個氮原子上硫原子化合物 [5]
C07C 381/08 有至少一個醯化之氮原子 [5]
C07C 381/10 含以雙鍵連至氮原子上之硫原子的化合物 [5]
C07C 381/12 化物 [5]
C07C 381/14 含四個價鍵連至雜原子上之碳原子的化合物,其中以雙鍵連至一個雜原子上,且至少有一個鍵連至硫原子上,該硫原子進一步以雙鍵連至氧原子上 [5]
C07C 391/00 含硒之化合物 [5]
C07C 391/02 有連至六節芳環碳原子上之硒原子 [5]
C07C 395/00 含碲之化合物 [5]
C07C 401/00 膽固醇或其衍生物之輻射產物;維生素D之衍生物,9,10斷-環戊二烯並 [a]菲或不經輻射由化學方法而得的類似物 [5]
C07C 403/00 環己烷或環己烯之衍生物,有含至少四個碳原子之非環不飽和側鏈部分,該部分直接連至環己烷或環己烯之環上,例如維生素A,β-胡羅蔔素,β-芷香酮 [5]
C07C 403/02 有僅含碳及氫原子之側鏈 [5]
C07C 403/04 有為鹵原子所取代之側鏈 [5]
C07C 403/06 有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側鏈 [5]
C07C 403/08 為羥基取代者 [5]
C07C 403/10 為經醚化的羥基取代者 [5]
C07C 403/12 為經酯化的羥基取代者 [5]
C07C 403/14 有為雙鍵氧原子所取代之側鏈 [5]
C07C 403/16 非為-CHO部分 [5]
C07C 403/18 有為氮原子所取代之側鏈 [5]
C07C 403/20 有為羧基所取代之側鏈 [5]
C07C 403/22 有為硫原子所取代之側鏈 [5]
C07C 403/24 有為六節非芳香環所取代之側鏈,例如β-胡羅蔔素 [5]
C07C 405/00 含五節環之化合物,有兩個側鏈彼此處於鄰位,有氧原子直接連至一個側鏈鄰位之環上,一個側鏈含有非為直接連至環上之碳原子,該碳原子有三個鍵連至雜原子上,同時最多一個鏈連至鹵素,並且另一個側鏈有連至環上γ位之氧原子,例如前列腺素 [5]
C07C 407/00 過氧化物之製備 [5]
C07C 409/00 過氧化物 [5]
C07C 409/02 -O-O-基連於碳原子及氫之間,該碳原子並非進一步為氧原子所取代,即氫過氧化物 [5]
C07C 409/04 碳原子係非環者 [5]
C07C 409/06 含六節芳環以外其他環之化合物 [5]
C07C 409/08 含六節芳環之化合物 [5]
C07C 409/10 氫過氧異丙苯 [5]
C07C 409/12 有兩個α,α-二烷基甲基過氧化氫基連至同一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409/14 該碳原子屬於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 [5]
C07C 409/16 -O-O-基連於兩個碳原子之間,該碳原子並非進一步為氧原子所取代即過氧化物 [5]
C07C 409/18 至少一個碳原子屬於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 [5]
C07C 409/20 -O-O-基連至進一步為單鍵氧原子所取代之碳原子上 [5]
C07C 409/22 有兩個-O-O-基連至該碳原子上 [5]
C07C 409/24 -O-O-基連至>C=O基及氫之間,即過氧酸 [5]
C07C 409/26 過乙酸 [5]
C07C 409/28 >C=O基連至六節芳環以外之其他環碳原子上 [5]
C07C 409/30 >C=O連至六節芳環之碳原子上 [5]
C07C 409/32 -O-O-基連至兩個>C=O基之間 [5]
C07C 409/34 兩者均屬於羧酸 [5]
C07C 409/36 二乙醯化過氧化物 [5]
C07C 409/38 -O-O-基連至>C=O基及碳原子之間,該碳原子並非進一步為氧原子所取代即過氧酸之酯 [5]
C07C 409/40 含氮原子 [5]
C07C 409/42 含硫原子 [5]
C07C 409/44 硫原子直接連於-O-O-基上,例如,過磺酸 [5]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