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專利分類

國際專利分類查詢

字型大小:
瀏覽方式:完整分層
520筆資料
F 機械工程;照明;供熱;武器;爆破
F16 工程元件或部件;為產生及保持機器或設備之有效運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絕熱
F16H 傳動裝置
F16H 1/00 傳送旋轉運動之齒輪傳動裝置(專用於以可變速比傳送旋轉運動或用於使旋轉運動換向者見3/00)
F16H 1/02 無軌道運動之齒輪
F16H 1/04 僅包括兩個互相嚙合的元件
F16H 1/06 具平行的軸線
F16H 1/08 元件具有螺旋齒,人字齒,或類似齒
F16H 1/10 元件之一係內齒者
F16H 1/12 具不平行的軸線
F16H 1/14 僅有圓錐齒輪
F16H 1/16 有蝸桿及蝸輪
F16H 1/18 元件具有螺旋齒,人字齒,或類似齒(1/14優先)
F16H 1/20 含有兩個以上互相嚙合的元件
F16H 1/22 有多個主動軸或從動軸;有在兩個或多個中間軸之間分配扭矩之裝置 [1,2006.01]
F16H 1/24 含有除漸開線齒或擺線齒外之相互嚙合元件之齒輪(1/16優先)
F16H 1/26 補償軸線偏差之特殊裝置
F16H 1/28 有具有軌道運動之齒輪
F16H 1/30 其中一軌道齒輪有與傳動裝置主軸線相交的軸線,並有螺旋齒或為一蝸桿
F16H 1/32 其中傳動裝置之中心軸線位於軌道齒輪之圓周之內
F16H 1/34 含有除漸開線齒或擺線齒以外之相互嚙合元件之齒輪(在蝸桿傳動裝置中見1/30)
F16H 1/36 具兩個中心齒輪,由互相嚙合的軌道齒輪連接
F16H 1/46 由多個齒輪系組成之系統,每個齒輪系具軌道齒輪
F16H 1/48 補償軸線偏差之特殊裝置
F16H 3/00 用於以可變速比傳送旋轉運動或用於使旋轉運動換向之齒輪傳動裝置(變速或換向機構見59/00至63/00)
F16H 3/02 無軌道運動之齒輪
F16H 3/04 具內齒齒輪
F16H 3/06 具蝸輪蝸桿或主要有螺旋齒或人字齒之齒輪
F16H 3/08 僅具有或主要具有連續嚙合之齒輪,可從其軸上脫開
F16H 3/083 具有徑向作用及軸向控制之連接元件,例如滑鍵 [5]
F16H 3/085 有一個以上之輸出軸 [5]
F16H 3/087 以齒輪之布置為特徵者(3/083,3/085優先)[5]
F16H 3/089 全部處於嚙合之齒輪均由一對平行軸支承,一根係輸入軸,另一根係輸出軸,不包含副軸 [5]
F16H 3/091 包括一根副軸 [5]
F16H 3/093 具有兩根或多根副軸 [5]
F16H 3/095 具有在各副軸間確保均勻分配扭矩之裝置 [5]
F16H 3/097 輸入及輸出軸在同一軸線上成一線排列 [5]
F16H 3/10 具有一個或多個自轉輪作為主要特徵
F16H 3/12 具有不裝在離合器內之同步裝置 [1,2006.01]
F16H 3/14 僅用於換向之傳動裝置
F16H 3/16 主要具有可脫開的齒輪及可從其軸上脫開的連續嚙合輪
F16H 3/18 僅用於換向之傳動裝置
F16H 3/20 僅使用或主要使用可脫開的齒輪
F16H 3/22 具有僅能軸向移動之齒輪
F16H 3/24 主動軸與從動軸同軸
F16H 3/26 以及兩個或多個附加軸
F16H 3/28 一個附加軸與主軸同軸
F16H 3/30 主動軸及從動軸不同軸
F16H 3/32 以及一個附加軸
F16H 3/34 具有除僅能軸向移動以外之可移動齒輪
F16H 3/36 具有可與一組直徑不同的同軸齒輪之任一齒輪嚙合的單個齒輪
F16H 3/38 同步嚙合
F16H 3/40 僅用於換向之傳動裝置
F16H 3/42 有具有為獲得多速比而形成或配置齒之齒輪,如近乎無級變速
F16H 3/44 用具有軌道運動之齒輪
F16H 3/46 僅有兩個由軌道齒輪連接之中心齒輪之傳動裝置(3/68至3/78優先)
F16H 3/48 帶單個軌道齒輪或成對之剛性連接的軌道齒輪
F16H 3/50 有軌道圓錐齒輪
F16H 3/52 有軌道正齒輪
F16H 3/54 一個中心齒輪為內齒,另一個為外齒
F16H 3/56 兩個中心齒輪均為恆星齒輪
F16H 3/58 具有軌道齒輪組,各組由兩個或多個互相嚙合之軌道齒輪組成 [1,2006.01]
F16H 3/60 僅用於換向之傳動裝置
F16H 3/62 具有三個或多個中心齒輪之傳動裝置(3/68至3/78優先)
F16H 3/64 由多個齒輪系組成,傳動總是經過所有的齒輪系,各齒輪系均有一個用於驅動另一個齒輪系的連接件
F16H 3/66 由許多齒輪系組成,傳動不由一個齒輪系到另一個齒輪系
F16H 3/68 其中一軌道齒輪有與傳動裝置主軸線相交之軸線,並有螺旋齒或為一蝸桿
F16H 3/70 其中傳動裝置之中心軸線位於軌道齒輪之圓周之內
F16H 3/72 具有第二傳動,如調節馬達,以便連續變速
F16H 3/74 不使用可操縱變速元件或調節元件之成套裝置,如由摩擦力或其他力之作用決定傳動比
F16H 3/76 有具有為獲得多傳動比而形成或配置齒之軌道齒輪,如近乎無級變速
F16H 3/78 專門適用於此等傳動裝置之同步機構
F16H 7/00 用環形撓性元件傳送旋轉運動之傳動裝置(專用於以可變速比傳送旋轉運動或用於使旋轉運動換向者見9/00)
F16H 7/02 用皮帶;用V形皮帶
F16H 7/04 用繩
F16H 7/06 用鏈
F16H 7/08 用於改變皮帶,繩,或鏈之張力的裝置(可調結構的皮帶輪見55/52)
F16H 7/10 經由調節皮帶輪之軸線
F16H 7/12 惰輪者
F16H 7/14 主動或從動皮帶輪者
F16H 7/16 不調節主動或從動軸
F16H 7/18 用於引導或支承皮帶,繩,或鏈之裝置(皮帶輪結構見55/36)
F16H 7/20 滾柱或皮帶輪之安裝
F16H 7/22 皮帶,繩,或鏈之移動裝置
F16H 7/24 用於安裝皮帶,繩,或鏈之設備
F16H 9/00 用環形撓性元件以可變速比傳送旋轉運動或使旋轉運動換向之傳動裝置(傳送旋轉運動之變速或換向傳動裝置之控制見59/00至63/00) [1,2006.01]
F16H 9/02 無軌道運動之元件
F16H 9/04 使用皮帶,V形皮帶,或繩(有齒皮帶見9/24;可調結構的皮帶輪見55/52)
F16H 9/06 與塔輪接合
F16H 9/08 與錐形鼓輪接合(9/12優先)
F16H 9/10 與配有可徑向驅動元件之承載皮帶的皮帶輪相接合
F16H 9/12 與由相對軸向可調零件組成之皮帶輪接合,其中皮帶直接與相對的皮帶輪之輪緣接合,無介於其間之皮帶支承元件
F16H 9/14 僅使用一個由可調錐形零件組成之皮帶輪
F16H 9/16 使用兩個均由可調錐形零件組成的皮帶輪
F16H 9/18 每個皮帶輪僅有一個輪緣係可調者
F16H 9/20 皮帶輪之兩個輪緣均為可調者
F16H 9/22 專門適用於繩索
F16H 9/24 使用鏈條,有齒皮帶,成鏈節形式之皮帶;專門適用於此種傳動裝置之鏈條或皮帶 [1,2006.01]
F16H 9/26 具有軌道運動之元件
F16H 13/00 用旋轉元件之間的摩擦以固定傳動比傳送旋轉運動之傳動裝置 [1,2006.01]
F16H 13/02 無軌道運動之元件
F16H 13/04 有相類似方式作用之滾珠或滾柱
F16H 13/06 具有軌道運動之元件
F16H 13/08 有相類似方式作用之滾珠或滾柱
F16H 13/10 影響元件之間壓力的裝置
F16H 13/12 藉由磁力
F16H 13/14 用於以機械方式自動地改變壓力
F16H 15/00 用旋轉元件之間的摩擦以可變速比傳送旋轉運動,或使旋轉運動換向之傳動裝置(傳送旋轉運動之變速或換向裝置之控制見59/00至63/00)
F16H 15/01 以使用磁粉或磁性液體作為旋轉元件之間的摩擦介質為特徵者 [2]
F16H 15/02 無軌道運動之元件
F16H 15/04 提供連續速比之傳動裝置
F16H 15/06 其中安裝在軸上之有效直徑相等之元件A可與元件B之不同部分配合
F16H 15/08 其中元件B係一個具有平或接近於平的摩擦面之圓盤
F16H 15/10 其中兩個元件之軸線交叉或相交
F16H 15/12 其中一個元件或每個元件係成對者,如為獲得較佳的傳遞,為減小軸承上之反作用力
F16H 15/14 其中元件之軸線係平行或接近平行的
F16H 15/16 其中元件B有錐形摩擦面
F16H 15/18 外面者
F16H 15/20 與元件A之外緣配合,元件A垂直於或接近垂直於元件B之摩擦面
F16H 15/22 元件之軸線平行或接近平行
F16H 15/24 裡面者
F16H 15/26 其中元件B有以其旋轉軸線為中心之球形摩擦面
F16H 15/28 有外摩擦面
F16H 15/30 有內摩擦面
F16H 15/32 其中之元件B有摩擦曲面,其形狀為一曲線形成之回轉體曲面,該曲線即非為以其旋轉軸線為中心之圓弧,亦非為直線
F16H 15/34 有凸摩擦面
F16H 15/36 有凹摩擦面,如凹環形面
F16H 15/38 兩個元件B具有彼此相對之凹環形面,一個元件A或數個元件A可調地安裝在凹環形面之間
F16H 15/40 其中的兩個元件用相等有效直徑之滾珠或滾柱結合,不裝在軸上
F16H 15/42 其中的兩個元件用環結合,或用壓在此兩個元件之間的環形撓性元件結合
F16H 15/44 其中兩個有效直徑不等的元件相互直接結合
F16H 15/46 提供不連續或分級的速比系列之傳動裝置
F16H 15/48 帶具有軌道運動之元件
F16H 15/50 提供連續速比系列之傳動裝置
F16H 15/52 其中安裝在軸上之有效直徑相等的元件可與另一元件之不同部分結合
F16H 15/54 其中兩個元件用環結合,或用壓在此兩個元件之間的環形撓性元件結合
F16H 15/56 提供不連續或分級的速比系列之傳動裝置
F16H 19/00 主要僅有齒輪或摩擦元件且不能傳送無限連續旋轉運動之傳動裝置(帶間斷傳動元件者見27/00至31/00) [1,2006.01]
F16H 19/02 用於旋轉運動及往復運動之互相轉換
F16H 19/04 包括一個齒條
F16H 19/06 包括一個環形撓性元件
F16H 19/08 用於旋轉運動及擺動之互相轉換
F16H 21/00 主要僅含有拉桿或槓桿之傳動裝置,具有或不具有滑板(23/00優先)[1,8]
F16H 21/02 兩個或多個獨立運動元件之運動合併成單一運動
F16H 21/04 導向機構,如用於直線導向 [1,2006.01]
F16H 21/06 需要時可使其不起作用
F16H 21/08 藉由將往復桿推出工作位置
F16H 21/10 所有運動在單一平面內或平行於單一平面
F16H 21/12 用於傳送旋轉運動
F16H 21/14 用固定在一個旋轉元件上並沿著另一元件上之軌道導向之曲柄,偏心輪,或類似元件
F16H 21/16 用於旋轉運動及往復運動之互相轉換
F16H 21/18 曲柄傳動裝置,偏心傳動裝置
F16H 21/20 具有行程調整 [1,2006.01]
F16H 21/22 對每個曲柄或偏心輪有一個連桿及一個導向滑板
F16H 21/24 無更多的拉桿或導向件
F16H 21/26 有肘桿動作
F16H 21/28 有凸輪或輔助導向件
F16H 21/30 有滾動接觸元件
F16H 21/32 有僅包括在樞軸上轉動的拉桿或臂之輔助元件
F16H 21/34 對每個曲柄或偏心輪有兩個或多個連桿 [1,2006.01]
F16H 21/36 無擺動連桿,如有外擺線平行運動,槽及曲柄運動
F16H 21/38 具有暫時蓄能裝置,如克服死點位置
F16H 21/40 用於旋轉運動及擺動之互相轉換
F16H 21/42 帶可調行程
F16H 21/44 用於傳送或轉換擺動或往復運動
F16H 21/46 帶三維空間運動
F16H 21/48 用於傳送旋轉運動
F16H 21/50 用於旋轉運動及往復運動之互相轉換[1,8]
F16H 21/52 用於旋轉運動或擺動的互相轉換
F16H 21/54 用於擺動或往復運動之傳送或相互轉換
F16H 23/00 搖擺板傳動裝置;斜曲柄傳動裝置
F16H 23/02 藉由改變搖擺件之位置調整行程(齒輪傳動比係經由調整一搖擺盤而改變者見29/04;齒輪具有迴轉作用,如包含搖擺板見33/10) [1,2006.01]
F16H 23/04 具不旋轉之搖擺件
F16H 23/06 滑動元件與往復元件鉸接
F16H 23/08 藉由連桿與往復元件連接
F16H 23/10 具有平表面之旋轉搖擺板
F16H 25/00 主要僅包括凸輪,凸輪隨動件與螺桿及螺母機構之傳動裝置
F16H 25/02 兩個或多個獨立運動元件之運動合併成單一運動
F16H 25/04 用於傳送旋轉運動
F16H 25/06 帶沿著兩個旋轉元件上之軌道導向的中間元件
F16H 25/08 用於旋轉運動及往復運動之互相轉換(23/00優先)
F16H 25/10 具有可調行程 [1,2006.01]
F16H 25/12 具有沿旋轉軸線之往復運動,如具有螺旋槽及自動換向之傳動裝置 [1,2006.01]
F16H 25/14 具有垂直於旋轉軸線之往復運動(齒輪或曲炳無無擺動連桿者見21/36) [1,2006.01]
F16H 25/16 用於旋轉運動及擺動之互相轉換
F16H 25/18 用於擺動或往復運動之傳送或互相轉換
F16H 25/20 螺桿機構(具有自動換向見25/12)
F16H 25/22 在共同作用之零件之間有滾珠,滾柱或類似元件;使用此等元件所必要之零件
F16H 25/24 此等機構所必要之零件,如螺桿,螺帽(25/22優先)
F16H 27/00 無自轉輪元件之步進機構,如日內瓦傳動機構(Geneva drives) [1,2006.01]
F16H 27/02 至少有一個往復或擺動的傳動元件
F16H 27/04 用於將連續旋轉轉換為步進旋轉運動
F16H 27/06 具有從動槽內之主動銷機構,如日內瓦傳動機構(Geneva drives)
F16H 27/08 帶具有間斷齒之主動齒輪
F16H 27/10 借助於可脫開的傳動元件獲得,與27/06或27/08目之機構組合或不組合
F16H 29/00 用於傳送旋轉運動之帶間歇驅動元件傳動裝置,如有自轉輪作用 [1,2006.01]
F16H 29/02 在一個軸及一個擺動或往復運動之元件之間,不與任何一個軸一起旋轉(29/20,29/22優先)
F16H 29/04 其中傳動比係經由調整一個軸上之曲柄,偏心輪,搖擺盤,或凸輪而改變者
F16H 29/06 帶同心軸,帶一個支承於可調曲柄或偏心輪上並圍繞運動之環形中間件
F16H 29/08 其中傳動比係經由調整一個擺動連接件之運動軌跡,樞軸之位置或有效長度而改變者
F16H 29/10 其中傳動比係經由對間歇傳動元件直接作用而改變者
F16H 29/12 在旋轉之主動元件及從動元件之間(29/20,29/22優先)
F16H 29/14 其中傳動比係經由調整用於間歇傳動元件之另外之固定導向元件而改變者
F16H 29/16 其中傳動比係經由調整旋轉元件軸線之間之距離而改變者
F16H 29/18 其中間歇傳動元件在與一個旋轉元件一起轉動時沿著近於徑向之導向件滑動
F16H 29/20 間歇作用元件為蝸桿,螺桿,或齒條形者
F16H 29/22 帶自動變速
F16H 31/00 具有自轉輪轉動元件或其他間歇驅動元件之其他傳動裝置(21/00、23/00、25/00優先) [1,2006.01]
F16H 33/00 以反復蓄能及輸能為基礎之傳動裝置
F16H 33/02 具有機械蓄能器之旋轉傳動裝置,如帶重塊,彈簧,間歇連接之飛輪
F16H 33/04 具有可變速比之傳送旋轉運動之傳動裝置,其中需要自動調節
F16H 33/06 主要以彈簧作用為基礎 [1,2006.01]
F16H 33/08 主要以慣性為基礎
F16H 33/10 具有回轉作用,如有搖擺盤,斜曲柄
F16H 33/12 有一個與從動元件及具有大運動阻抗之擺動元件兩者差動連接之傳動元件,如康士坦丁內斯庫傳動裝置(Constantinesco gearing)
F16H 33/14 有受調節質量影響之軌道元件
F16H 33/16 有其自身之自由運動或包含流體
F16H 33/18 其運動係受約束者
F16H 33/20 主要以慣性為基礎,用於旋轉運動及往復或擺動運動之互相轉換
F16H 35/00 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特性之傳動裝置或機構
F16H 35/02 用於以周期性變化速比傳送旋轉運動 [1,2006.01]
F16H 35/06 其設計允許在支承之間有相對運動而無不良效果之傳動裝置(補償軸線偏差之特殊裝置見1/26、1/48) [1,2006.01]
F16H 35/08 用於從一固定地點調整運動零件上之元件
F16H 35/10 用於吸收過載或防止由於過載造成損害之裝置 [1,2006.01]
F16H 35/12 帶延遲效應之傳動機構 [1,2006.01]
F16H 35/14 僅有兩個穩定位置之機構,如在兩固定角位置動作者
F16H 35/16 用於運動或運動關係與數學公式相符的機構 [1,2006.01]
F16H 35/18 旋轉元件,例如軸之轉動裝置 [1,2006.01]
F16H 37/00 1/00-35/00不包括之機械傳動裝置組合 [1,2006.01]
F16H 37/02 主要僅包括齒輪傳動裝置或摩擦傳動裝置
F16H 37/04 僅有齒輪傳動裝置組合(37/06優先)
F16H 37/06 有多個主動或從動軸;有分配兩個或多個中間軸之間轉矩之裝置 [1,2006.01]
F16H 37/08 具有差動傳動裝置
F16H 37/10 在中間軸之兩端
F16H 37/12 傳動裝置主要含有齒或摩擦件、連桿或槓桿、及凸輪,或至少含此三種型式中之兩種元件(用固定在一個旋轉元件上並沿著另一元件上之軌道導向之曲柄、偏心輪或類似元件見21/14;有凸輪、輔助導向件或滾動接觸元件之曲柄或偏心傳動見21/28、21/30) [1,2006.01]
F16H 37/14 兩個或多個獨立運動元件之運動合併成單一運動
F16H 37/16 具有一個在軸線上旋轉或擺動並作往復運動之主動或從動元件
F16H 39/00 使用容積式泵及馬達之旋轉流體傳動裝置,即每轉流過預定容積之流體(專門的流體傳動裝置之控制見61/38)[1,5,2006.01]
F16H 39/01 氣動傳動裝置;以次大氣壓力以下之壓力工作之傳動裝置 [2,2006.01]
F16H 39/02 具有與液體泵相隔一段距離之液壓馬達
F16H 39/04 具有組合成一體之液壓馬達及液壓泵
F16H 39/06 泵及馬達屬同一類型
F16H 39/08 各有一個主軸並備有在缸內作往復運動之活塞
F16H 39/10 缸圍繞並平行於或大致平行於傳動裝置之主軸線配置
F16H 39/12 具有固定的缸
F16H 39/14 具有裝在旋轉缸體或缸支承件內之缸
F16H 39/16 缸垂直於傳動裝置之主軸線配置
F16H 39/18 活塞連接係在缸之外端
F16H 39/20 活塞連接係在缸之內端
F16H 39/22 液室之形狀與傳動裝置主軸線同心之旋轉體
F16H 39/24 具有旋轉位移元件,如備有通過動密封元件之軸向或徑向活動葉片
F16H 39/26 液室之形狀不是類似旋轉體或是與傳動裝置主軸線偏心之旋轉體
F16H 39/28 液室形成於旋轉元件中
F16H 39/30 液室形成於固定元件中
F16H 39/32 具有由轉子支承之滑動葉片
F16H 39/34 其中一個軸上之轉子與另一個軸上之轉子結合
F16H 39/36 齒輪型
F16H 39/38 容積式螺桿泵型
F16H 39/40 液壓差動傳動裝置,如具有一個旋轉之輸入殼體具有用於兩種輸出之互相連接的液室
F16H 39/42 泵及馬達之型式不同
F16H 41/00 流體動力型之旋轉流體傳動裝置(專門之流體傳動裝置之控制見61/38)[1,5,2006.01]
F16H 41/02 具有用導管或管道連接的泵及渦輪
F16H 41/04 泵一渦輪聯合機組
F16H 41/22 由多個交替操作之流體動力裝置組成的傳動裝置系統,如經由充滿或抽空流體或利用機械離合器使其有效或無效
F16H 41/24 零部件
F16H 41/26 關於功能方面之葉輪葉片或溝槽之形狀
F16H 41/28 關於製造,如葉片連接
F16H 41/30 關於通風,潤滑,冷卻,冷卻介質之循環
F16H 41/32 工作流體之選擇 [1,2006.01]
F16H 43/00 其他流體傳動裝置,如有擺動輸入或輸出者 [2]
F16H 43/02 由壓力波驅動之流體傳動裝置 [2]
F16H 45/00 用聯軸器或離合器傳送旋轉運動之流體傳動裝置組合(由多個交替操作之流體動力裝置組成的傳動裝置系統見41/22) [1,2,2006.01]
F16H 45/02 用機械離合器接通流體動力型之流體傳動裝置(變矩器鎖住離合器之控制見61/14)
F16H 47/00 機械傳動裝置與液壓離合器或流體傳動裝置之組合 [1,2,2006.01]
F16H 47/02 流體傳動裝置係容積式者
F16H 47/04 機械傳動裝置係具有軌道運動元件之類型
F16H 47/06 流體傳動裝置係流體動力型者
F16H 47/07 使用兩個或多個傳遞動力之流體回路(47/10優先)[2]
F16H 47/08 機械傳動裝置係具有軌道運動元件之類型
F16H 47/10 使用兩個或多個傳遞動力之流體回路 [2]
F16H 47/12 元件有軌道運動,具有與流體互相作用之葉片 [2]
F16H 48/00 差速傳動裝置 [6]
F16H 48/02 (轉見48/00至48/42)
F16H 48/04 (轉見48/00至48/42)
F16H 48/05 多個互相連接的差動組 [2012.01]
F16H 48/06 有作軌道運動的齒輪 [6]
F16H 48/08 有軌道圓錐齒輪 [6]
F16H 48/10 有軌道正齒輪 [6]
F16H 48/11 具有互相嚙合的行星齒輪 [2012.01]
F16H 48/12 沒有作軌道傳動之齒輪 [6]
F16H 48/14 有凸輪 [6]
F16H 48/16 有自轉輪[6]
F16H 48/18 有液體傳動裝置 [6]
F16H 48/19 由兩個連接的離合器組成 [2012.01]
F16H 48/20 抑制或影響差動作用之裝置,例如鎖定裝置 [6]
F16H 48/22 使用摩擦離合器或制動器 [6]
F16H 48/24 使用剛性離合器或制動器 [6]
F16H 48/26 應用液體作用,如黏滯性離合器 [6]
F16H 48/27 利用內部致動流體壓力,例如內部泵型 [2012.01]
F16H 48/28 使用自鎖齒輪 [6]
F16H 48/285 具有蝸桿或螺旋齒之自制動式互相嚙合的平行軸之齒輪 [2012.01]
F16H 48/29 具有蝸桿或螺旋齒之自制動式互相嚙合的垂直配置軸之齒輪[2012.01]
F16H 48/295 使用多個加力裝置 [2012.01]
F16H 48/30 使用外部致動之鎖定裝置 [6]
F16H 48/32 使用流體壓力致動器 [2012.01]
F16H 48/34 使用電磁力或電力致動器 [2012.01]
F16H 48/36 以故意產生輸出間速率差為特徵者 [2012.01]
F16H 48/38 結構零部件(包含差動裝置且支承輸入及輸出軸的外殼見57/037) [2012.01]
F16H 48/40 以旋轉盒之零件為特徵者 [2012.01]
F16H 48/42 以輸入軸之零件為特徵者,例如其上安裝驅動齒輪 [2012.01]
F16H 49/00 其他傳動裝置
F16H 51/00 傳動機構之槓桿 [1,2006.01]
F16H 51/02 可調者
F16H 53/00 凸輪、凸輪從動件,如傳動機構之滾柱 [1,2006.01]
F16H 53/02 單周循環用之單軌凸輪;具此種凸輪之凸輪軸
F16H 53/04 可調凸輪
F16H 53/06 凸輪隨動件(53/08優先)
F16H 53/08 多軌凸輪,如用於包括多種轉速之自行車;專門適用於此種凸輪之凸輪隨動件
F16H 55/00 用於傳送運動之具有齒或摩擦面之元件;蝸桿,傳動機構之皮帶輪或滑輪 [1,4,2006.01]
F16H 55/02 具有齒元件;蝸桿
F16H 55/06 材料之使用;利用對具有齒元件或蝸桿之處理以影響其材料之內在性質 [3]
F16H 55/08 齒形之形成 [3]
F16H 55/10 結構簡單之齒形,如銷狀,球狀 [3]
F16H 55/12 具有由可拆卸零件組成的輪體或輪輞 [3]
F16H 55/14 具有彈性或減振結構 [1,3,2006.01]
F16H 55/16 僅與齒有關 [3]
F16H 55/17 具有齒之輪(蝸輪見55/22;鏈輪見55/30)[3]
F16H 55/18 消除齒隙之特殊裝置
F16H 55/20 用於傘齒輪
F16H 55/22 用於交叉軸傳動,特別指蝸桿、蝸輪 [1,2006.01]
F16H 55/24 消除齒隙之特殊裝置
F16H 55/26 齒條
F16H 55/28 消除齒隙之特殊裝置
F16H 55/30 鏈輪 [1,2006.01]
F16H 55/32 摩擦元件 [1,2006.01]
F16H 55/34 不可調的摩擦盤
F16H 55/36 皮帶輪(具有調節必需之零件見55/52)
F16H 55/38 用於增加附著力之裝置或措施 [1,2006.01]
F16H 55/40 具有輪輻(55/48優先)
F16H 55/42 疊層皮帶輪
F16H 55/44 金屬薄板皮帶輪
F16H 55/46 拚合皮帶輪
F16H 55/48 全部或部分用非金屬材料製成(55/38,55/42,55/46優先)[1,8]
F16H 55/49 V形皮帶輪所必需之零件[2]
F16H 55/50 滑輪所必需之零件
F16H 55/52 可調節結構之皮帶輪或摩擦盤
F16H 55/54 其支承部分係徑向可調者
F16H 55/56 其支承部分係相對軸向可調者
F16H 57/00 傳動裝置之一般零件
F16H 57/01 監控傳動元件之磨損或應力,例如用於觸發維護 [2012.01]
F16H 57/02 傳動箱;在其中安裝傳動裝置
F16H 57/021 軸支承結構,例如分隔壁、軸承孔、殼壁或具軸承之蓋 [2012.01]
F16H 57/022 傳動軸或軸承之調整(用於無軌道運動的齒輪傳動裝置之補償軸線偏差見1/26;用於行星齒輪之補償軸線偏差見1/48) [2012.01]
F16H 57/023 傳動箱內齒輪或軸的安裝或裝配,例如組合方法或裝置 [2012.01]
F16H 57/025 傳動箱之支承,例如轉矩臂或其他裝置之附件[2012.01]
F16H 57/027 以傳動箱通氣裝置為特徵者,例如吸氣裝置 [2012.01]
F16H 57/028 以減少振動或噪音裝置為特徵者 [2012.01]
F16H 57/029 以密封傳動箱之裝置為特徵者,例如改進氣密性 [2012.01]
F16H 57/03 以加強傳動箱之裝置為特徵者,例如肋 [2012.01]
F16H 57/031 以傳動箱之蓋或罩為特徵者 [2012.01]
F16H 57/032 以所用的材料為特徵者 [2012.01]
F16H 57/033 串聯傳動箱,例如基於不同尺寸可用的相同設計之傳動箱或使用多個標準化單元組合之傳動箱 [2012.01]
F16H 57/035 用於具有環形撓性元件之傳動的傳動箱 [2012.01]
F16H 57/037 用於容納差速傳動裝置之傳動箱(用於差速傳動裝置之旋轉盒見48/40) [2012.01]
F16H 57/038 用於容納傘齒輪之傳動箱(57/037優先) [2012.01]
F16H 57/039 用於容納蝸輪之傳動箱 [2012.01]
F16H 57/04 關於潤滑或冷卻之器件
F16H 57/05 鏈者 [1,2006.01]
F16H 57/08 具有軌道運動元件傳動裝置者
F16H 57/10 制動裝置
F16H 57/12 其他類不包括的調整或消除齒隙用之裝置 [2]
F16H 59/00 為傳送旋轉運動的變速或轉向傳動裝置之輸入控制 [5]
F16H 59/02 選擇器裝置 [5]
F16H 59/04 速比選擇器裝置[5]
F16H 59/06 無級變速者 [5]
F16H 59/08 區段式選擇器裝置 [5]
F16H 59/10 包括手柄 [5]
F16H 59/12 包括按鈕裝置 [5]
F16H 59/14 輸入係扭矩或扭矩需用量之函數 [5]
F16H 59/16 扭矩之動態測量 [5]
F16H 59/18 依賴加速器踏板之位置 [5]
F16H 59/20 下傾 [5]
F16H 59/22 空載位置 [5]
F16H 59/24 依賴節流閥開度 [5]
F16H 59/26 依賴壓力 [5]
F16H 59/28 在燃氣輪機中之燃氣發生器壓力 [5]
F16H 59/30 進氣歧管真空度 [5]
F16H 59/32 內燃機中增壓器之壓力 [5]
F16H 59/34 依賴燃料進給 [5]
F16H 59/36 輸入係速度之函數 [5]
F16H 59/38 具有傳動裝置零件 [5]
F16H 59/40 輸出軸速度 [5]
F16H 59/42 輸入軸速度 [5]
F16H 59/44 依賴機器速度(59/46優先)[5]
F16H 59/46 依賴兩速度間之比較 [5]
F16H 59/48 輸入係加速度之函數 [5]
F16H 59/50 輸入係機器之狀態函數,例如門或安全皮帶之位置 [5]
F16H 59/52 依賴機器之重量,例如由公共汽車上的乘客所產生之重量變化 [5]
F16H 59/54 依賴制動器之信號,例如停車制動器 [5]
F16H 59/56 依賴主離合器之信號 [5]
F16H 59/58 依賴轉向信號 [5]
F16H 59/60 輸入係環境狀態之函數 [5]
F16H 59/62 大氣壓 [5]
F16H 59/64 大氣溫度 [5]
F16H 59/66 路面狀態,例如坡度、路面滑度 [5]
F16H 59/68 輸入係傳動裝置狀態之函數 [5]
F16H 59/70 依賴所確定的速比 [5]
F16H 59/72 依賴油之特性,例如溫度、黏度 [5]
F16H 59/74 輸入係發動機參數之函數(59/14優先)[5]
F16H 59/76 工作汽缸之數量 [5]
F16H 59/78 溫度 [5]
F16H 61/00 靠控制變速或換向傳動裝置內之功能而傳送旋轉運動 [5]
F16H 61/02 特點在於所用之信號 [5]
F16H 61/04 平穩的速比變速 [5]
F16H 61/06 控制流體壓力之變化率 [5]
F16H 61/08 計時控制 [5]
F16H 61/10 調節變速滯後 [5]
F16H 61/12 檢測故障或潛在故障,例如故障保險 [5]
F16H 61/14 變矩器鎖住離合器之控制 [5]
F16H 61/16 在不利條件下阻止變速(61/18優先)[5]
F16H 61/18 防止無意識或不安全之變速 [5,2006.01]
F16H 61/20 防止齒輪傳動裝置爬行 [5,2006.01]
F16H 61/21 備有發動機的制動控制 [7]
F16H 61/22 鎖定(鎖住或截止機構之結構特徵見63/34)[5]
F16H 61/24 提供進給,例如能夠選擇 [5]
F16H 61/26 末級驅動機構之運動的產生或傳遞 [5]
F16H 61/28 至少具有一個由非機械力產生的末級驅動機構之運動,例如助力 [5]
F16H 61/30 液壓馬達助力 [5]
F16H 61/32 電動機助力 [5]
F16H 61/34 包括兩個機構,一個用於預選運動而一個用於變速運動(61/36優先)[5]
F16H 61/36 至少有一個靠繩索傳遞之運動 [5]
F16H 61/38 僅由流體傳動裝置控制 [5]
F16H 61/40 流體靜力者 [5,2006.01,2010.01]
F16H 61/4008 線路壓力之控制 [2010.01]
F16H 61/4017 高壓之控制,例如利用洩壓閥避免壓力過高 [2010.01]
F16H 61/4026 低壓之控制 [2010.01]
F16H 61/4035 線路流動之控制 [2010.01]
F16H 61/4043 旁通閥之控制 [2010.01]
F16H 61/4052 藉由阻力之改變,例如孔徑閥 [2010.01]
F16H 61/4061 方向控制閥之相關控制,例如轉換閥,用來和供應管道相互交錯[2010.01]
F16H 61/4069 關於中性控制之閥,例如截流閥 [2010.01]
F16H 61/4078 流體靜力線路和外部供應或消耗端之液體交換 [2010.01]
F16H 61/4096 具有蓄壓器 [2010.01]
F16H 61/4104 沖排,例如使用排流閥或連接至排放口 [2010.01]
F16H 61/4131 藉由儲液槽之抽吸進行液體交換,例如集液槽 [2010.01]
F16H 61/4139 補充或排放泵浦,例如輔助供應泵浦 [2010.01]
F16H 61/4148 開路線路[2010.01]
F16H 61/4157 制動之控制,例如當馬達運轉時避免泵浦速度過快[2010.01]
F16H 61/4165 冷卻或潤滑之控制 [2010.01]
F16H 61/4174 通風之控制,例如移除滯留空氣 [2010.01]
F16H 61/4183 振動或噪音之防制或減少,例如避免氣穴現象 [2010.01]
F16H 61/4192 偵測現有或潛在故障,例如故障防止機制[2010.01]
F16H 61/42 包含具有可調輸出或功率之泵或馬達之調整 [5]
F16H 61/421 利用電動液壓控制元件控制馬達功率,例如電磁閥[2010.01]
F16H 61/423 利用液體壓力控制元件控制馬達功率 [2010.01]
F16H 61/425 利用電致動器控制馬達功率 [2010.01]
F16H 61/427 利用機械控制元件控制馬達功率,例如控制感或踏板 [2010.01]
F16H 61/431 利用電動液壓控制元件控制泵浦功率,例如電磁閥[2010.01]
F16H 61/433 利用液體壓力控制元件控制泵浦功率 [2010.01]
F16H 61/435 利用電致動器控制泵浦功率 [2010.01]
F16H 61/437 利用機械控制元件控制泵浦功率,例如控制感或踏板 [2010.01]
F16H 61/438 前後行進方向轉換控制,例如控制傾轉板以進行兩方向之排放 [2010.01]
F16H 61/439 中性位置之控制,例如使用零傾斜旋轉固定元件[2010.01]
F16H 61/44 經由改變運轉之泵或馬達之數量 [5]
F16H 61/444 改變運轉中之泵或馬達之數量 [2010.01]
F16H 61/448 串接之泵或馬達之控制電路[2010.01]
F16H 61/452 選擇性地控制複數個泵或馬達,例如在串聯或並聯間轉換[2010.01]
F16H 61/456 泵或馬達間之扭力或速度平衡控制[2010.01]
F16H 61/46 按照輸出之需要自動調節(伺服馬達見G05B)[5]
F16H 61/462 為了達到目標速度比[2010.01]
F16H 61/465 為了達到目標輸入速度[2010.01]
F16H 61/468 為了達到目標輸入扭力[2010.01]
F16H 61/47 為了達到目標輸出速度[2010.01]
F16H 61/472 為了達到目標輸出扭力[2010.01]
F16H 61/475 為了達到目標功率,例如輸入功率或輸出功率[2010.01]
F16H 61/478 為了避免過負載,例如高壓限制[2010.01]
F16H 61/48 流體動力者 [5]
F16H 61/50 經由改變工作回路中液體之流量、力或反作用以進行控制、而工作回路保持完全充液 [5]
F16H 61/52 經由改變葉片之位置 [5]
F16H 61/54 借助於可軸向移動之葉輪 [5]
F16H 61/56 改變葉片角 [5]
F16H 61/58 經由改變動輪或動輪之間之機械連接[5]
F16H 61/60 僅僅經由利用自由轉動離合器 [5]
F16H 61/62 包含使用變速傳動裝置或在葉輪之間連接之離合器(61/60優先;結合流體傳動用於傳送旋轉運動且具有接通流體傳動或流體動力之形式見45/02)[5,2006.01]
F16H 61/64 經由改變工作作回路中之液量進行控制 [5]
F16H 61/66 專門適用於連續可變之傳動裝置(僅由流體傳動控制見61/38)[8]
F16H 61/662 具有環形撓性元件者[8]
F16H 61/664 摩擦傳動者[8]
F16H 61/68 專門適用於分級傳動者[8]
F16H 61/682 具有驅動中斷者[8]
F16H 61/684 不具有驅動中斷者[8]
F16H 61/686 具有軌道齒輪者[8]
F16H 61/688 具有兩個輸入,如利用離合器選擇兩個扭矩流程中的一個[8]
F16H 61/70 專門適用於一組變速傳動裝置的配置,即具有分離之變速齒輪系以串聯配置,如距離傳動或過速傳動類型的傳動裝置[8]
F16H 63/00 靠控制變速或換向傳動裝置之輸出而傳送旋轉運動 [5]
F16H 63/02 末級輸出機構及其末級輸出機構所用驅動裝置 [5]
F16H 63/04 靠單個末級驅動機構使單個末級輸出機構運動 [5]
F16H 63/06 末級輸出機構具有無數位置 [5]
F16H 63/08 靠單個共用末級驅動機構使多級之末級輸出機構運動 [5]
F16H 63/10 末級驅動機構具有一系列之獨立運動路徑每個運動路徑僅與一個末級輸出機構有關 [5]
F16H 63/12 同時有兩路或多路運動路徑 [5]
F16H 63/14 由末級驅動機構之重復運動連續驅動各末級輸出機構 [5]
F16H 63/16 由末級驅動機構之順序運動連續驅動各末級輸出機構 [5]
F16H 63/18 包括凸輪之末級驅動機構[5]
F16H 63/20 由末級驅動機構在兩不同路徑中之運動使每個末級輸出機構具有預選及其後之運動 [5]
F16H 63/22 靠末級驅動機構使各末級輸出機構同時運動,如利用移位門導引[5]
F16H 63/24 僅靠各末級驅動機構之一使每個末級輸出機構運動 [5]
F16H 63/26 靠另一末級輸出機構產生各末級輸出機構之某些運動 [5]
F16H 63/28 使相同末級輸出機構運動之兩個或多個末級驅動機構 [5]
F16H 63/30 各末級輸出機構之結構特徵[5]
F16H 63/32 齒輪移位叉[5]
F16H 63/34 鎖住或截止機構 [5]
F16H 63/36 聯鎖裝置 [5]
F16H 63/38 擒縱裝置 [5]
F16H 63/40 包括除驅動末級輸出機構所用信號以外之各種信號 [5]
F16H 63/42 速比之指示器裝置 [5]
F16H 63/44 輔助傳動裝置之控制元件的信號 [5]
F16H 63/46 變速箱外側之離合器的信號[5]
F16H 63/48 停車制動器之信號 [5]
F16H 63/50 傳至發動機或馬達的信號 [7]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