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專利分類

國際專利分類查詢

字型大小:
瀏覽方式:完整分層
200筆資料
H 電學
H01 基本電氣元件
H01Q 天線(近場治療處理之微波輻射器見A61N5/04;用於試驗天線或測量天線特性之設備見G01R;波導見H01P;微波加熱用輻射器或天線見H05B6/72)
H01Q 1/00 天線零部件或與天線結合的裝置(改變方向場型之指向的裝置見3/00)
H01Q 1/02 除冰裝置;防濕裝置
H01Q 1/04 適於地下或水中應用者
H01Q 1/06 天線點燈或照明用裝置,例如警戒用
H01Q 1/08 折疊天線或其附件之裝置(可折疊環形天線見7/02;可折疊H形天線或八木天線者19/04)
H01Q 1/10 可伸縮單元
H01Q 1/12 支持物;安裝裝置(一般支持導電體見H02G7/00)
H01Q 1/14 支持導線或其他非剛性輻射單元者
H01Q 1/16 拉緊器,擴張器或分隔器
H01Q 1/18 於非穩定平台上穩定天線之裝置
H01Q 1/20 彈性安裝件
H01Q 1/22 結構上與其他設備或物體相結合者
H01Q 1/24 與接收機相結合者
H01Q 1/26 與放電管相結合者
H01Q 1/27 適合於可移動物體上或其內使用者(1/08,1/12,1/18優先)[3]
H01Q 1/28 適合於飛機,導彈,衛星或氣球上或其內使用者 [3]
H01Q 1/30 用於拖曳天線之裝置 [3]
H01Q 1/32 適於公路或鐵路車輛上或內部使用者(可伸縮單元見1/10;天線用彈性安裝件見1/20)[3]
H01Q 1/34 用於輪船,潛艇,浮標或魚雷上或內部使用的(用於水中者見1/04;可伸縮的環形天線見7/02)[3]
H01Q 1/36 輻射單元之結構形式,如錐形、螺旋形、傘形(1/08,1/14優先)
H01Q 1/38 在絕緣支架上導電層構成者(一般導電體見H01B5/14)
H01Q 1/40 塗以或鑲入保護材料之輻射單元
H01Q 1/42 與輻射單元非緊密地機械聯結的外罩,例如天線罩
H01Q 1/44 所用裝置有其他主要功能而附帶用作天線者(1/28至1/34優先)
H01Q 1/46 供電線路或通信線路
H01Q 1/48 接地裝置;接地屏蔽;接地地網(接地棒見H01R4/66)
H01Q 1/50 天地與接地開關、引入裝置或避雷器之結構聯結(引入裝置見H01B;避雷器,開關見H01H)
H01Q 1/52 減少天線之間耦合的裝置;減少天線與其他結構之間耦合之裝置(吸收裝置見17/00)
H01Q 3/00 改變天線或天線系統輻射波之指向或方向場型之裝置
H01Q 3/01 改變天線或天線系統之形狀 [3]
H01Q 3/02 利用天線或天線系統之整體機械轉動
H01Q 3/04 用以在一個座標內改變指向性
H01Q 3/06 在限定角度範圍內
H01Q 3/08 改變指向性之兩個座標
H01Q 3/10 產生圓錐形或螺旋形掃描
H01Q 3/12 利用天線或天線系統之一次主動元件與二次裝置之間之相對機械轉動
H01Q 3/14 改變一次主動元件與折射或繞射裝置之相對位置
H01Q 3/16 改變一次主動元件與反射裝置之相對位置
H01Q 3/18 其中一次主動元件為可動者,而反射裝置為固定者
H01Q 3/20 其中一次主動元件為固定者,而反射裝置為可動者
H01Q 3/22 根據輻射波頻率變化而改變指向性者
H01Q 3/24 將能量由一個主動輻射單元轉換至另一個輻射單元以改變指向性者,例如用於波束轉換
H01Q 3/26 改變兩個或兩個以上輻射單元之間激勵電流之相對相位或相對幅值;改變輻射口徑面上之能量分布(3/22,3/24優先)
H01Q 3/28 改變幅值 [3]
H01Q 3/30 改變相位 [3]
H01Q 3/32 用機械方法 [3]
H01Q 3/34 用電方法(能動透鏡或反射排列見3/46)[3]
H01Q 3/36 用可變移相器 [3]
H01Q 3/38 數位式移相器 [3]
H01Q 3/40 有移相矩陣者 [3]
H01Q 3/42 使用混頻器者 [3]
H01Q 3/44 改變與輻射單元相關的反射、折射或繞射裝置之電特性或磁特性 [3]
H01Q 3/46 能動透鏡或反射陣 [3]
H01Q 5/00 使天線同時工作於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波段之裝置,例如雙頻帶或多頻帶裝置(工作於不同波段且連接至公共饋線系統輻射器單個輻射器的組合見21/30)[3,2015.01]
H01Q 5/01 (轉見5/10)
H01Q 5/02 (轉見5/15)
H01Q 5/10 諧振天線 [2015.01]
H01Q 5/15 含有一個或多個共線的直線或伸長的有效元件之中心饋電天線之操作 [2015.01]
H01Q 5/20 特徵在於所述操作波段 [2015.01]
H01Q 5/22 射頻波段結合非射頻波段,例如紅外線或可見光 [2015.01]
H01Q 5/25 超寬帶[UWB]系統,例如多重共振系統;脈衝系統 [2015.01]
H01Q 5/28 用於建立偏振光或波束寬度於兩個或多個不同波段之裝置 [2015.01]
H01Q 5/30 用於提供不同波段操作之裝置 [2015.01]
H01Q 5/307 單獨或耦合的輻射元件,每個元件以未指定的方式饋送 [2015.01]
H01Q 5/314 使用依據於電路或組件的頻率,例如陷波電路或電容器 [2015.01]
H01Q 5/321 在輻射元件內部或在連結輻射元件之間 [2015.01]
H01Q 5/328 在輻射元件與地之間 [2015.01]
H01Q 5/335 在饋入級,例如用於阻抗匹配 [2015.01]
H01Q 5/342 用於不同的傳播模式(5/314優先) [2015.01]
H01Q 5/35 同時使用兩個或多個饋點 [2015.01]
H01Q 5/357 使用單一饋點 [2015.01]
H01Q 5/364 創造多個電流路徑 [2015.01]
H01Q 5/371 分支電流路徑[2015.01]
H01Q 5/378 帶有寄生元件與饋送元件的組合 [2015.01]
H01Q 5/385 兩個或多個寄生元件 [2015.01]
H01Q 5/392 具有雙頻帶或多頻帶特性的寄生元件 [2015.01]
H01Q 5/40 覆瓦型或交錯結構;結合或電磁耦合裝置,例如兩個或多個非連接饋送輻射元件 [2015.01]
H01Q 5/42 使用兩個或多個覆瓦型陣列(5/49優先)[2015.01]
H01Q 5/45 使用兩個或多個與一般反射、繞射或折射裝置相關的饋送 [2015.01]
H01Q 5/47 共同軸的饋送裝置 [2015.01]
H01Q 5/48 兩種或多種雙極天線的組合 [2015.01]
H01Q 5/49 帶有使用目的非為雙頻或多頻用之寄生元件,例如覆瓦型八木天線 [2015.01]
H01Q 5/50 用於寬頻帶或多頻帶操作之饋送或匹配裝置 [2015.01]
H01Q 5/55 用於號角型天線或波導天線 [2015.01]
H01Q 7/00 環形天線,沿環電流分布基本上為均勻者,其方向輻射場型位於與環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內
H01Q 7/02 可折疊天線;可伸縮天線
H01Q 7/04 屏蔽式天線(7/02,7/06優先)
H01Q 7/06 有鐵磁材料鐵心者(7/02優先)
H01Q 7/08 鐵酸鹽磁體棒或類似細長磁鐵心
H01Q 9/00 尺寸不大於工作波長兩倍且由導體輻射器組成的電氣上之短天線(環形天線見7/00;波導喇叭或開口見13/00;隙縫天線見13/00;輻射器與二次裝置組合產生所需方向特性者見19/00;兩個或兩個以上輻射器之組合見21/00)
H01Q 9/02 非諧振式天線
H01Q 9/04 諧振式天線
H01Q 9/06 零部件
H01Q 9/08 支持共線剛性單元相鄰端點之專用聯結箱
H01Q 9/10 支持非共線單元相鄰端點之專用聯結箱
H01Q 9/12 用於調節各單元間之夾角
H01Q 9/14 單元或各單元長度為可調者(可伸縮單元見1/10)
H01Q 9/16 於天線端點間之中間位置饋電,例如中心饋電偶極天線(9/44優先)
H01Q 9/18 垂直配置的天線
H01Q 9/20 兩個共線的基本上為直線之輻射器;基本為直線之單個輻射器(9/28優先)
H01Q 9/22 剛性棒或單個或多個等效管狀單元
H01Q 9/24 單個輻射器之並聯饋電裝置,例如用於三角形匹配
H01Q 9/26 具有折疊單元者,折疊部分間之距離遠小於工作波長(諧振式環形天線見7/00)
H01Q 9/27 螺旋天線 [3]
H01Q 9/28 具有擴展輻射面之錐形,圓柱形、籠形、帶狀、網狀或類似單元;具有軸成一直線頂點相鄰並由雙導線饋線饋電之兩圓錐形面組成的單元(雙錐喇叭見13/04)
H01Q 9/30 於細長的輻射器終點饋電者,例如單極子天線(9/44優先)
H01Q 9/32 垂直配置的單元(9/40優先)
H01Q 9/34 桅桿式,塔式或類似的自立式或拉線式天線
H01Q 9/36 具有上端負載者
H01Q 9/38 有接地地網者(具有輻射單元與延長的單元組成的接地地網者者見9/44)
H01Q 9/40 具有擴展輻射面之單元
H01Q 9/42 具有折疊單元,折疊部分之間的距離遠小於工作波長者
H01Q 9/43 Scimitar天線 [3]
H01Q 9/44 有多個散開的直線單元者,例如V形偶極天線,X形天線;具有基本上為直線之相互傾斜的多個單元(繞桿式天線見21/26)
H01Q 9/46 具有由單點散開的剛性單元者
H01Q 11/00 具有大於最短工作波長兩倍的電體輻射器組成的電氣上之長天線(洩漏波波導天線,隙縫天線見13/00;由輻射器與二次裝置組合產生所需方向特性見19/00;天線陣或系統見21/00)
H01Q 11/02 非諧振式天線,例如行波天線
H01Q 11/04 具有彎曲、折疊、成形、屏蔽或電負載的部分,使以天線各特定部分輻射之電波具有所需的相位關係(菱形天線,V形天線見11/06)
H01Q 11/06 菱形天線;V形天線
H01Q 11/08 螺旋形天線
H01Q 11/10 對數周期天線(11/08優先)[3]
H01Q 11/12 諧振式天線
H01Q 11/14 具有彎曲、折疊、成型或屏蔽部分或具有調相阻抗使天線各特定部分輻射之電波具有所需的相位關係或得到所需的極化效果
H01Q 11/16 其中各特定部分為共線者
H01Q 11/18 其中各特定部分為平行地間隔者 [3]
H01Q 11/20 V形天線
H01Q 13/00 波導型號角天線或開口;隙縫天線;漏波導天線;沿波導傳輸的途徑輻射之等效結構(多模天線見25/04)
H01Q 13/02 波導號角天線
H01Q 13/04 雙錐形號角天線(由兩圓錐面組成,其軸共線,其頂點相鄰,並由雙導線傳輸線饋電之雙錐形偶極天線見9/28)
H01Q 13/06 波導開口(號角天線見13/02)
H01Q 13/08 雙導線微波傳輸線之輻射終端,例如同軸線者,微帶傳輸線者
H01Q 13/10 諧振式隙縫天線
H01Q 13/12 縱向開槽圓筒天線;等效結構
H01Q 13/14 骨架形之圓筒天線
H01Q 13/16 折疊式隙縫天線
H01Q 13/18 其後有諧振腔或於諧振腔壁上形成的隙縫天線(縱向開槽圓筒見13/12)
H01Q 13/20 非諧振式漏波導天線或傳輸線天線;沿波導傳輸途徑輻射的等效結構
H01Q 13/22 於波導波管或傳輸線界面上縱向開槽之天線
H01Q 13/24 由介質棒或鐵磁材料棒,或介質管或鐵磁材料管構成者(13/28優先)
H01Q 13/26 由單導體構成的表面波導,例如帶狀導體
H01Q 13/28 由電氣上不連續且於傳播方向間隔的單元組成者,例如介質單元,構成人工介質之導電單元(八木天線見19/30)
H01Q 15/00 用於對天線輻射波進行反射、折射、繞射或極化之裝置,例如準光學裝置(用於改變方向性之可變裝置見3/00,用於引導電波之此種裝置之構成見H01P3/20;用於調制的可變裝置見H03C7/02)
H01Q 15/02 折射或繞射裝置,例如透鏡或稜鏡
H01Q 15/04 包括基本上由垂直於電向量之有效導電面圍成的一個或數個波導通道者,例如平行板波導透鏡
H01Q 15/06 包括多個不同長度波導通道者
H01Q 15/08 由固體介電材料構成者
H01Q 15/10 包括阻抗不連續的三維天線陣,例如構成人工介質之導電面或導電盤上之孔(漏孔導天線見13/28)
H01Q 15/12 亦起極化濾波器作用者
H01Q 15/14 反射面;等效結構
H01Q 15/16 二度空間彎曲者,例如拋物面
H01Q 15/18 包括多個相互傾斜平面者,例如角形反射器
H01Q 15/20 可折疊反射器
H01Q 15/22 亦起極化濾波器作用者
H01Q 15/23 反射面與折射或繞射裝置之組合 [3]
H01Q 15/24 極化裝置;極化濾波器(同時起極化濾波器作用與折射或繞射裝置或反射器作用者見15/12,15/22)
H01Q 17/00 吸收天線輻射波之裝置;此種裝置與輻射天線單元或系統之組合
H01Q 19/00 一次輻射天線單元與單元與二次裝置之組合,例如與準光學裝置之組合,使天線具有所需的方向特性
H01Q 19/02 零部件
H01Q 19/04 折疊式H形天線或八木天線用之裝置
H01Q 19/06 應用折射或繞射裝置者,例如透鏡
H01Q 19/08 此種裝置位於輻射號角天線內以改變其方向場型
H01Q 19/09 其中之一次輻射單元塗以或嵌入介電材料或磁性材料者(防護材料見1/40;具有可變特性者見3/44)[3]
H01Q 19/10 應用反射面者
H01Q 19/12 其面係凹者(19/18優先)[3]
H01Q 19/13 一次輻射源係單個輻射單元,例如一偶極子,一隙縫,一波導終端(19/15優先)[3]
H01Q 19/15 一次輻射源係線狀源,例如漏波導天線 [3]
H01Q 19/17 一次輻射源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輻射單元(19/15,25/00優先)[3]
H01Q 19/18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間隔反射面者(由兩個焦線正交之圓柱形反射器產生筆尖形波束者見19/20)
H01Q 19/185 其中反射面係平面者 [3]
H01Q 19/19 包括一個凹形主反射面與一個輔助反射面相結合者 [3]
H01Q 19/195 其中一個反射面亦作為極化濾波器或極化裝置者 [3]
H01Q 19/20 由兩個焦線正交之圓柱形聚焦裝置產生筆尖形波束
H01Q 19/22 應用單個形狀基本上係直的導電單元之二次裝置
H01Q 19/24 一次主動單元係中心饋電且其本上係直的,例如H形天線
H01Q 19/26 一次主動單元係終端饋電並為細長者
H01Q 19/28 應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形狀基本上係直的導電單元之二次裝置(對數周期天線見11/10;構成反射面者見19/10)
H01Q 19/30 一次主動單元係中心饋電且基本上係直的,例如八木天線
H01Q 19/32 一次主動單元為終端饋電且為細長者
H01Q 21/00 天線陣或系統(產生一個波束,其指向性或方向場型能改變或變化者見3/00;電氣上之長天線見11/00)
H01Q 21/06 具有相同極化與間隔的單獨激勵單元之天線陣
H01Q 21/08 天線單元沿著或靠近直線分開者
H01Q 21/10 基本上為直而細長的導電單元之共線配置
H01Q 21/12 基本上為直而細長的導電單元之平行配置(用橫向單元作負荷的傳輸線構成之行波天線,例如“魚骨”形天線見11/04)
H01Q 21/14 Adcock天線
H01Q 21/16 U形
H01Q 21/18 H形
H01Q 21/20 天線單元係沿著靠近曲線分開安排者
H01Q 21/22 天線陣中之天線單元的幅值或相位為不均勻激勵者,例如對稱斜波天線陣,二項式天線陣
H01Q 21/24 極化方向不同的天線單元之組合,以便發射或接收圓極化與橢圓極化波或任意方向極化的線性極化波
H01Q 21/26 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細長的單元繞著水平面內之公共點對稱而徑向分布
H01Q 21/28 基本上為獨立的非互相作用之天線單元或天線系統之組合
H01Q 21/29 有不同種空間結合的天線單元之組合,使產生所需的方向特性(25/00優先)[3]
H01Q 21/30 工作於不同波段並連接至同一公共饋電線系統的各別天線單元之組合
H01Q 23/00 具有能動電路或電路元件之天線,該電路或元件集結於天線或附裝於天線上 [3]
H01Q 25/00 具有至少兩個輻射場型的天線或天線系統(改變或變化方向場型指向性天線或形狀的裝置見3/00) [3]
H01Q 25/02 產生 和 和 差 的場型 (多模天線見25/04) [3]
H01Q 25/04 多模天線 [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