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Logo

:::

WIPO發布鈦相關專利趨勢報告-陶瓷使用鈦及鈦塗料專利家族,臺灣全球排序第6

首圖

本報告概述了截至20224月,所發布的從鈦鐵礦中提取二氧化鈦和鈦金屬,以及與鈦化合物工業應用的專利活動。自2002年以來,從鈦鐵礦中獲取二氧化鈦的提取過程專利活動,有強勁的增長。二氧化鈦生產專利主要貢獻者,是來自中國大陸、澳洲和美國的公司,反映了這些國家對二氧化鈦工業生產的貢獻。

 

2012年以來,越來越多且大量的專利,描述了二氧化鈦的工業應用,包括在電子產品的陶瓷絕緣體中、在電子設備及汽車電池中作為電極使用。二氧化鈦的工業應用領域主要參與者,是電子和汽車的跨國公司,主要來自日本、韓國和幾所中國大陸大學。數家領先的工業要角,都是非常頂級的,顯示了這些技術的成熟度及其廣泛的工業用途。

 

在陶瓷使用鈦的專利活動,以臺灣為第一先申請之國家專利家族數量,臺灣排序第6;依按管轄劃分,陶瓷相關專利家族至少有一被授予專利者,臺灣排序第7。在鈦為基礎的塗料專利活動,以臺灣為第一先申請之國家專利家族數量,臺灣排序第6;依按管轄劃分,鈦塗料專利家族至少有一被授予專利者,臺灣排序第7

 

  1. 一、簡要介紹

 

鈦是地殼含量第九高的元素,總量約占地殼的0.6%,可應用在許多領域,最常見的應用形式為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也有鈦金屬(titanium metal)或鈦合金(alloy)的應用。二氧化鈦主要存在於重礦砂礦床,例如鈦鐵礦(ilmenite)、金紅石(rutile)和白鈦礦(leucoxene)

 

通常加工鈦鐵礦可用來獲得鈦精礦(titanium concentrate),如果它含有超過90%TiO2(二氧化鈦),稱為「合成金紅石」(synthetic rutile),如果有較低的TiO2含量,則可以成為一般的「含鈦礦渣」(titaniferous slags)。鈦精礦(titanium concentrate)82%來自鈦鐵礦加工提取,而13%來自含鈦礦渣,5%來自「金紅石」(Rutile)

 

本報告提供了2002年至2022年從鈦鐵礦砂(Ilmenite ore)生產/製造鈦、二氧化鈦、鈦金屬過程,相關的專利活動的概況。此外,還有包含一些工業應用的部分,包括二氧化鈦和鈦金屬的應用,例如陶瓷、電池電極、醫療科技、化妝品、塗料和淨水處理。

 

二、鈦開採及生產概況

 

()

 

鈦是一種具有高度產業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金屬,並以二氧化物、元素金屬或合金形式,使用於許多應用中。

 

世界上約有94%的鈦,是用於生產二氧化鈦,其餘6%用於生產鈦金屬和鈦合金。

 

2002年至2022年間,中國大陸是最大的二氧化鈦和鈦金屬生產國,其次的二氧化鈦生產國為美國,鈦金屬生產國則為日本。

()鈦礦開採和世界生產

 

1.中國大陸係目前鈦礦開採活動最活躍的國家。世界上大約35%的鈦鐵礦是在中國大陸開採,占鈦礦石開採總量的33%(包括鈦鐵礦和金紅石)。

 

2.南非和莫三比克也是重要的貢獻者,分別占全球鈦鐵礦開採量的13%12%。澳大利亞占鈦鐵礦開採總量的6%,並占金紅石開採總量的31%

 

3.中國大陸是最大的二氧化鈦生產國,其次是美國和德國。

 

4.中國大陸也是鈦金屬生產的領導者,日本、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也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貢獻者。

 

()不同國家對含鈦礦石開採的貢獻

 

  1. 中國大陸在鈦礦石的開採及加工處理引領全球,其占全球鈦礦開採產量的33%,並占了將近50%的鈦和二氧化鈦總產量。

 

  1. 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烏克蘭和印度都積極參與鈦礦開採和加工處理。

 

  1. 南非、莫三比克、挪威、塞內加爾、肯亞和馬達加斯加只是開採礦石,並不涉及鈦加工處理。

 

  1. 日本、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沙烏地阿拉伯、德國、墨西哥和英國則不參與開採天然礦石,但對礦石或礦渣的加工處理以及二氧化鈦和鈦金屬的生產,皆是重要的貢獻者。

 

 

圖片1各國二氧化鈦產能

圖 1 2020年各國二氧化鈦生產量(千公噸)

 

中國大陸為二氧化鈦最大產能國家,其次為美國(1)

 

圖片2e各國鈦礦開採及生產

圖 2 各國對於含鈦礦石開採、二氧化鈦生產、鈦生產的貢獻占比

有些國家在開採鈦礦及加工處理鈦皆有貢獻(中國大陸是首要國家),有些國家(主要位於非洲)則僅有開採,還有一些亞洲及歐洲國家只針對加工處理投入心力(2)

 

三、以鈦鐵礦生產二氧化鈦相關的專利活動,正在迅速增加

 

2002年至2022年間,以鈦鐵礦生產二氧化鈦相關專利家族數量共計459個,迅速增加,而且這個數字還在迅速成長中。

 

以鈦鐵礦生產二氧化鈦相關的專利活動於2014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8%(3) 

圖片3e鈦鐵礦製造二氧

圖 3與鈦鐵礦生產二氧化鈦相關的專利家族

 

 

()這些專利中,有大部分的專利係在描述預處理(pre-treatment)過程,例如使用熔煉 (smelting separation)和磁選分離(magnetic separation)來提高低劣礦石中的鈦濃度,從而產生鈦精礦或礦渣(slags)

 

()其他專利則描述了,以直接的濕法冶金(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工法或透過兩種工業工法-硫酸鹽工法和氯化物工法(sulfate process and the chloride process)獲得二氧化鈦。

 

1.酸浸(Acid leaching)法可用於預處理(pre-treatment)或成為濕法冶金(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工法的一部分,以直接獲得二氧化鈦或合成金紅石(>90% TiO2)。

 

2.硫酸鹽工法(sulfate process)生產二氧化鈦,占二氧化鈦總產量的40%,占相關專利家族總量的23%

 

3.氯化法(chloride process)僅占專利家族總量的8%,但它提供了全球60%的二氧化鈦產能的生產量。

 

鑑於這份專利概況報告的調查結果,可以預期在未來幾年內,產業上使用氯化工法將逐漸減少,而直接施以濕法冶金(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工法將越來越多,這種工法需要的步驟更少,也更方便。

 

()二氧化鈦生產專利的主要貢獻者是中國大陸、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公司,反映了這些國家對二氧化鈦工業生產的重大貢獻。中國大陸攀鋼集團(Pangang)和龍佰集團(Lomon Billions)是主要貢獻者,他們擁有多元化的專利組合,涵蓋預處理和最終產物生產過程。

 

 

圖片4二氧化鈦生產工業商

圖 4 二氧化鈦生產專利活動(工業商)

可見主要的二氧化鈦生產(工業商)來自中國大陸、澳洲和美國(4)

圖片5二氧化鈦生產學術及公家

圖 5 二氧化鈦生產專利活動(學術及政府機關)

二氧化鈦專利活動主要活躍的學術及政府機關,來自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聯邦(5)

 

四、以鈦鐵礦製造鈦金屬相關專利活動保持穩定

 

2002年至2022年,共有92個專利家族描述了從鈦鐵礦製造鈦金屬的過程,這個領域的專利家族數量一直保持穩定。這些專利描述了從鈦鐵礦等礦石,開始製造鈦金屬,或是從二氧化鈦(TiO2)和四氯化鈦 (TiCl4,硫酸鹽工法中的化學中間產物)製造。

 

()礦石的提取,如果有需要,須將這些原始材料(starting materials)加以純化,然後使用還原劑,透過化學還原過程(chemical reduction process)將其轉化為鈦金屬。

 

各種工法的主要區別,在於用於將原始材料轉化為鈦金屬的還原劑:鎂(magnesium)是最常提及的還原劑,也是工業生產中使用最多的還原劑。

 

 

()該領域的主要參與者是日本的公司,特別是Toho Titanium公司和Osaka Titanium Technologies,它們都專注於使用「鎂」來進行還原。攀鋼集團(Pangang)對鈦金屬生產也做出了貢獻,並擁有描述熔鹽電解還原(molten salt electrolysis)的專利。

 

由於該領域的專利活動變動緩慢,而且大多數工業參與者,著重於標準工業流程,因此,預測該流程在未來幾年不會發生重大轉變。其中一項正在新興的技術,就是攀鋼集團(Pangang)開發的熔鹽電解。

 

圖片6鈦鐵礦製造鈦金屬6

圖 6 2002年至2021年鈦鐵礦製造鈦金屬生產專利家族

 

 

2002年起,以鈦鐵礦製造鈦金屬相關的專利活動一直都保持穩定,沒有較大的成長幅度(6)

 

 

五、二氧化鈦和鈦金屬在工業應用上用途廣泛

 

二氧化鈦主要用於生產顏料,用於油漆、造紙和塑料工業,其餘的二氧化鈦則在化學工業中用於製造碳化物(carbides)和其他化合物。

 

鈦金屬和鈦合金用於以下用途:

 

• 航太和軍事工業中的太空梭和導彈的生產,因為其強度重量比(strength-to-weight ratio)特性。

 

• 船舶和海水冷卻發電廠的塗料,因為它們對於鹽腐蝕(salt corrosion)有很高的對抗性。

 

• 煉油廠和化學工業的催化劑。

 

• 醫療人工關節、支架(stents)和手術器械的生產。

 

• 輕量的產品和運動器材,例如珠寶、高爾夫球桿和自行車。

 

二氧化鈦和鈦金屬的工業應用,專利格局非常廣,反映了這些化合物在非常不同領域中的廣泛應用。

 

本報告以2012年至2022年已授予或申請中的專利為範圍,進行分析,以便專注於近期的申請,並估計未來幾年的新興趨勢,共檢索收集53,754個專利家族,從這個數據中,選擇了一些特定的技術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這些領域是根據專利類型選擇的(側重於產品,不包括沒有特定用途的流程、分析方法和一般組成成分),特別選擇「高科技」應用和新興技術,反映自2012年以來專利活動的變化。

 

2012年至2022年二氧化鈦及鈦工業應用專利分析,焦點著重於六個技術領域:陶瓷、電池電極、醫療科技、化妝品、塗料和淨水處理。

 

  1. 陶瓷(ceramic)

 

  1. 2,027個專利家族描述了陶瓷中使用二氧化鈦和鈦複合物的情形增加。

 

  1. 這些材料在電子產品中,被當作絕緣體來使用,也用於一些產品(烤箱塗料)、建築和裝潢(瓷磚)。

 

  1. 數家領先的工業要角,都是非常頂級的,顯示了這項技術的成熟度及其廣泛的工業用途。在這些頂級工業企業集團中,三個是跨國公司和電子元件和設備的世界領導者:TDKLG 和三星。

 

圖片7陶瓷

圖 7 2012年至2021年陶瓷使用鈦及二氧化鈦的專利家族

 

 

2016年開始,可見鈦於陶瓷工業應用的成長,於2014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15%(7)

 

中國大陸在陶瓷使用鈦的專利活動處於領先地位,83%的專利家族是以中國大陸作為第一先申請國家,其次是日本和韓國,臺灣排序第6(8)陶瓷相關專利家族至少有一被授予專利者,臺灣於全球排序第7(9)

 

 

 

 

圖片8陶瓷第一優先

圖 8陶瓷使用鈦的專利家族數量(以第一先申請之國家)

 

 

 

圖片9陶瓷專利授予

圖 9 陶瓷相關專利家族至少有一被授予專利(按管轄劃分)

 

 

 

  1. 電池電極(electrodes for batteries)

     

  1. 1,874個專利家族是在保護二氧化鈦在電極中的使用,這個數字增加迅速,部分原因是因「電動汽車」的發展。

 

  1. 專利主要集中於鈦基化合物作為陰極(cathodes)在鋰基二次電池中的應用,用於電子產品或汽車。

 

  1. 頂尖要角的幾家大公司的存在,顯示了該技術的成熟度及其廣泛的工業應用。名列前茅的公司,是在電子和汽車產業的幾家跨國公司,目前有LG、三星、東芝、豐田和日產。

圖片10電極

圖 10 2012年至2021年以鈦為基礎的電池電極專利家族

 

此類專利家族活動自2012年開始成長,於2014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11%(10)

 

圖片11電極第一優先

圖 11以鈦為基礎電池電極的專利家族數量(以第一先申請之國家)

 

中國大陸在電池電極相關專利活動中處於領先地位,有76%的專利家族以中國大陸為第一先申請國家,日本、韓國和美國也是重要的貢獻者(11)

 

(醫療科技(Medical technology)

 

1.1,182個專利家族係在醫療科技領域,使用了鈦金屬和鈦合金,這是由於鈦本身的高強度重量比和化學穩定性,數量迅速增加。

 

2.植入式產品,如骨假體、皮質板、支架和鉗夾是最常被提及的應用。

 

3.一些專利也跟這類植入式產品和非植入式手術設備的塗層有關。

 

4.中國大陸的公司和大學在這個應用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最大的貢獻者。

 

 

圖片12醫療科技

圖 12 2012年至2021年醫療科技使用鈦及二氧化鈦之應用專利家族

 

此 類專利家族活動自2012年開始成長,於2014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23%(12)

 

圖片13醫療科技第一優先

圖 13醫療科技使用鈦之專利家族數量(以第一先申請之國家)

 

 

 

 

中國大陸在醫療科技使用鈦的專利申請中領先,79%的專利家族將其列為第一先申請國家(13)

 

(化妝品

 

1.953個專利家族保護含有二氧化鈦的化妝品組成成分,主要因其不透明/遮光性(opacity)和高遮蓋力以及抗紫外線 (UV)而被使用。

 

2.專利商品涵蓋了染髮/美髮、防曬霜、牙膏、皮膚美白、皮膚或唇部彩妝產品。

 

3.頂級大公司的大量存在反映了這項技術的成熟度。法國跨國公司歐萊雅(L’Oréal)擁有53個有效專利,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資生堂和花王等多家日本公司。

 

圖片14化妝品

圖 14 2012年至2021年以鈦為基礎的化妝品專利家族

 

此類專利家族活動自2012年開始小幅成長,於2014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12%(14)

 

 

圖片15化妝品第一優先

圖 15以鈦為基礎的化妝品專利家族數量(以第一先申請之國家)

 

在該申請領域的專利家族,有87%係以亞洲國家為第一先申請的國家。中國大陸是第一先申請最多的國家,接續是日本和韓國(15)

 

 

 

()塗料

 

1.908 個專利家族描述了二氧化鈦和復合材料在塗料中的使用。

 

2.這個領域主要由中國大陸的學術機構和公司主導,江豐國際材料(Konfoo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為半導體鍍膜材料的專家,肇慶宏旺金屬工業(Zhaoqing Hongwang Metal Industry)是一家鋼鐵製造商,而廣州紫外線科技材料是另一家玻璃、光電(photovoltaics)和裝飾品塗料的製造商。

 

圖片16塗料

圖 16 2012年至2021年以鈦為基礎的塗料專利家族

 

此類專利家族活動的成長,顯見大家對於以鈦為基礎的塗料的興趣,於2014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23%(16)

 

在鈦為基礎的塗料專利活動,以第一先申請之國家專利家族數量,中國大陸、俄羅斯、韓國居前3位,臺灣排序第6(17);依按管轄劃分,鈦塗料專利家族至少有一被授予專利者,臺灣排序第7(18)

 

 

圖片17塗料第一優先

圖 17以鈦為基礎的塗料專利家族數量(以第一先申請之國家)

 

 

中國大陸對此領域的專利活動,強烈傾向於國內保護,有72%的相關專利家族僅在中國大陸受到保護。俄羅斯聯邦和韓國也成為許多此類專利第一先申請的國家,但數量遠不及於中國大陸。

 

 

圖片18塗料專利家族授予

圖 18 鈦塗料專利家族至少有一被授予專利(按管轄劃分)

 

圖片19鈦塗料活躍

圖 19鈦塗料專利主要活躍單位(學術及工業商)

這領域主要活躍的為中國大陸的大學及一些工業商(19)

 

 

(淨水處理

 

1.719個專利家族是在保護二氧化鈦在淨水處理中的使用,這些技術正在迅速興起,並有望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發展。

 

2.這些專利主要為淨水處理過程,例如電化學過程,以二氧化鈦或鈦複合物作為電極,或透過照射紫外線進行淨化,其中二氧化鈦用作光催化劑。

 

3.其他專利描述了淨化技術,係基於雜質沉澱原理,以四氯化鈦作為凝結劑(coagulant)

 

4.這領域的貢獻成員,主要為中國大陸的大學,還有中國大陸石油化工。缺乏工業領域的貢獻者,反映了這項技術的低成熟度及其增長潛力。

 

圖片20淨水

圖 20 2012年至2021年以鈦為基礎淨水處理專利家族

2012年以鈦及二氧化鈦為基礎的淨水處理專利家族數量,有強勁的成長,於2014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25%(20),雖然此領域專利數量有限,但這些技術正在迅速興起,預計未來幾年會有更進一步發展。

 

 

圖片21淨水第一優先

圖 21 以鈦為基礎淨水處理專利家族數量(以第一先申請之國家)

 

 

 

 

中國大陸引領了此領域專利申請,從2012年以來,有89%的專利家族以中國大陸作為第一優先國家(21)

 

另還有韓國、俄羅斯聯邦、印度和美國都在此領域提交申請,儘管在數量上遠遠落後於中國大陸。

 

資料來源: WIPO發布鈦相關專利趨勢報告https://tind.wipo.int/record/47029

  • 發布日期 : 112-04-24
  • 更新日期 : 113-06-21
  • 發布單位 : 專利行政企劃組
  • 瀏覽人次 : 846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我國智財權發展與新知 讓您完整掌握IP最新動態、國際趨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