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Logo

:::

專利制度對產業智慧財產發展策略的影響—以工研院為例

我國專利法公布施行至今八十週年,回顧國家智財權法制與產業發展,變化甚鉅;成立逾半世紀的工研院成長歷程,恰如一部臺灣產業開創史。工研院設立目的係為促進產業發展,故其智慧財產策略與業界息息相關,包括以全生命週期的思維,布局對準市場的專利,並以一套經國際驗證的方法學提升智權品質,目的都是將研發成果為產業所用,並提升廠商競爭力。因此,工研院以創新多元方式應用智慧財產,增加智權對於企業的價值,例如:以專利作價新創事業,或者以無形資產評價取得融投資;連結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激勵業者持續創造優質智慧財產,形成正向研發生態系統(ecosystem)。近年,工研院更與業界共組「智財銀行」(IP Bank);匯集產、學、研的優質專利,打造國際級智財資源庫、分析系統,以及智庫團隊,做為廠商制衡國外大廠與NPE 專利侵擾的堅強後盾,使臺灣企業不再單打獨鬥,而以低成本與高效能的共享資源打贏法律戰、科技戰與商業戰。

作者 : 王鵬瑜
作者現為工研院副總暨法務長,特此感謝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團隊對於工研院智慧財產營運的貢獻,與院內各專業團隊通力合作,提供實際案例及具體成果,共同完成本文。

  • 發布日期 : 113-04-23
  • 更新日期 : 113-12-03
  • 發布單位 : 專利行政企劃組
  • 瀏覽人次 : 437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我國智財權發展與新知 讓您完整掌握IP最新動態、國際趨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