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Logo

:::

吡唑類化合物

吡唑類化合物

挑戰First-in-Class 建立新藥研發里程碑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開發的「吡唑類化合物」,透過分子結構調整優化,開發抗第二型糖尿病藥物,達成不進入大腦且具有改善新陳代謝症狀之CB1 受體拮抗劑的開發目標,對未來在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有重要貢獻,更為國內開發新藥歷史寫下突破性的一頁。
2005 年,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在生技與藥物研究前所長趙宇生、研究員夏克山研究員及副研究員洪明秀博士率領下,啟動了一項開發減重新藥的計畫,在2008 年參與該計畫,目前為助研究員的張竣評表示,他加入研發團隊時本身還在博士後研究,原本該計畫是以法國一家藥廠推出的減重藥物為指標,該藥與國衛院同樣使用第一型大麻素受體(cannabinoid receptor 1) 拮抗劑作研發,照理說計畫按部就班的進行,但隔年發生了一件事,促使國衛院不得不停下腳步,思考該何去何從。
不做Me too 走自己的路
原來那一款在歐洲上市的法國減重藥物,2009 年被發現使用者服藥後竟會產生精神焦慮、沮喪等副作用,甚至有人因此自殺,於是歐洲立即將此藥品下市,許多大藥廠看見此情景也就中止了研發,原本設定的研發參考指標消失了,亦沒有任何同類大麻素受體的藥物在市面上販售,走得好好的計畫瞬間被打亂,「要就此放棄,還是化危機為轉機,自己研發新藥?」處於十字路口的抉擇,讓國衛院研發團隊陷入天人交戰。
開發新藥因不確定因素高,且需要注入龐大資金,台灣許多藥廠寧願只做「Me too」的產品,也不想承受風險,但一向走在國內研發藥物前端的國衛院團隊經過長考,決定挑戰「First-in-Class」原創新藥的開發,張竣評指出,法國藥物的設計是服用後會進到人類大腦裡,而國衛院研發團隊徹底來個大翻轉,改為開發僅作用於周邊系統組織(peripheral system) 而不穿過血腦屏障的的大麻素受體拮抗劑,所謂周邊系統如脂肪組織、肝臟、胰臟或肌肉等,希望能夠有所突破。
新藥開發是一條漫長且遙遠的路,面對未知的結果,箇中滋味只有實際走過的研發人員有深刻體會。張竣評分享心路歷程:「所有書本教的都是藥物開發要如何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我們恰恰要完全相反,這是研發時最困難之處。」研發團隊只能從書本教的方式反向去設計,試圖從修飾化學結構、改變參數來找出新穎的化學結構;另外在進行動物實驗時,除了體外活性,為了避免藥物進腦部,還得看體內表現,確認藥物在血液與腦中比例量,因此需要進行大量動物實驗,也讓團隊備感壓力。
歷經波折 不忘堅持到底
終於,在總共嘗試了一千三百多個化學合成後,研發團隊開發出DBDR211 吡唑類化合物,在腦中不累積且不影響中樞神經作用,可避免第一型大麻素受體所引發的精神副作用,並兼具減重、改善脂肪肝及改良胰島素阻抗性之效,是世界上極稀有的第二型糖尿病藥物,至今已完成全球二十多國家專利佈局,其突破性的創新成果,除了榮獲本屆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類金牌,亦為國衛院第一個First-in-Class 小分子候選藥物獲得美國FDA/IND 核准執行臨床第一期臨床試驗的成功案例,具有龐大的市場商機,對日後國內開發新藥有極佳的示範作用。
回顧近十年的新藥開發之路,張竣評表示,夏克山教授常勉勵團隊成員,成功是永不放棄的堅持,研發就是要有不放棄的精神,不管外面時局如何變化,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也感謝許多國內外相關單位的合作,才有今天的豐碩成果,希望能夠勉勵國內藥廠,未來開發出更多讓病患受益的新藥。

  • 發布日期 : 106-05-12
  • 更新日期 : 109-02-14
  • 發布單位 : 專利行政企劃組
  • 瀏覽人次 : 1274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我國智財權發展與新知 讓您完整掌握IP最新動態、國際趨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