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Logo

:::

WIPO發布《智慧財產權導航:生成式人工智慧》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於2024年2月28日發布《智慧財產權導航: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Naviga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目的在幫助各界了解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簡稱GenAI)工具的智慧財產權(IP)風險,並提出可能的保護措施。

 

什麼是GenAI ?

 

GenAI可以依據使用者的提示(Prompt),如簡要的描述所需的產物,創建新的內容(如文字、程式碼、圖像、音訊、聲音和影片)。目前GenAI工具有ChatGPT、Midjourney、Copilot 和 Firefly。

GenAI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使用大量資料(通常包括數十億頁的文字或圖像)進行訓練,訓練的資料可能是免費提供的未受限制資料(Pure Data)、受保護的資料(如受著作權保護的資料)或兩者的混合。

經過訓練的AI工具會根據人類輸入的提示,觸發一系列複雜的計算(通常需要數十億次),從而產出結果。產出的結果通常不可能預測,也無法確定訓練的資料是否會影響產出。

 

GenAI與IP

 

GenAI有許多IP 風險和不確定性。雖然這些IP風險不可能完全解決,但企業和組織可以透過以下注意事項,思考可能的保護措施。

 

一、機密資訊
機密資訊是指非公開訊息,不以具有商業價值為限,營業秘密就是其中一種。營業秘密是一種具有(潛在)經濟價值或因其秘密性而提供競爭優勢的機密資訊,如果這些資訊被用於訓練或提示AI工具,使用GenAI工具的企業和組織可能會無意中洩露商業機密或放棄商業敏感資訊的保密。企業應思考採取技術、法律和實際結合的保護措施,以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二、IP侵權
許多GenAI工具的訓練資料來自於受IP保護的作品。目前有幾起法律糾紛案件,指控使用受IP保護的作品訓練AI、訓練後的AI模型及其輸出均構成IP侵權。案件主要集中在著作權和商標領域,但也有可能涉及工業設計、資料庫和發明專利等。目前對於AI工具的訓練、使用和產出是否構成IP侵權,在法律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並可能因司法管轄區而異。企業和組織應透過使用符合規定的IP工具、尋求補償、審查資料集以及檢查技術和實際措施,以減少侵權的可能性,從而降低風險。

 

三、開源義務(Open Source Obligations)
由AI產生的程式碼可能需要履行開源義務,當某一軟體應用程式或程式碼是開源(Open Source)時,表示原始碼對公眾開放,且使用者擁有自由使用、修改和散布軟體的權利。但這些權利和自由,也伴隨著使用者必須遵守的義務,如明示出處(Attribution),這些義務可能因管理軟體的特定開源授權而異。企業和組織應思考其程式碼是否有上述風險,調查潛在的補償保護,並制定技術和實際措施。

 

四、深度偽造:肖像權與聲音權
在許多國家肖像和聲音均有受到保護,但保護制度並不一致,保護的形式包括IP(如英美法系國家的假冒行為)、不公平競爭、人權、憲法和公開發表權等。GenAI有可能模仿特定主體的肖像或聲音,甚至存在以此為目標的專門設計。企業和組織應思考此類功能相關的風險。

 

五、AI生成物的智慧財產權和所有權
AI生成物(如文字、圖像或其他創意作品)的IP性質和權利歸屬尚不明確。企業和組織應在合約中明確所有權。

  • 發布日期 : 113-04-24
  • 更新日期 : 113-04-24
  • 發布單位 :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
  • 瀏覽人次 : 4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我國智財權發展與新知 讓您完整掌握IP最新動態、國際趨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