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Logo

:::

IP Australia研究報告-澳洲製造商在出口市場申請商標後擴大出口

澳洲智慧局近期完成關於商標與出口的實證研究,數據來自澳洲統計局管理的「商業縱向分析環境(Business Longitudinal Analysis Data Environment, BLADE)」(其商標資料來源於澳洲智慧局的全球商標資料庫TM-LINK)。統計對象是在2005年至2017年間,將產品出口到12個目標市場-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和9個歐元區國家-的近9千(8,937)家澳洲製造業廠商。研究發現廠商在出口國申請商標之後,產品更有可能進入該市場,出口表現更好,面對匯率變動的衝擊更有彈性,關稅降低可擴大出口量。

根據該研究報告對出口行為的分析,廠商在出口市場申請商標之後:

    • 廠商進入該市場可能性提高3倍
在眾多的潛在出口競爭者中,當出口商將註冊商標數量從1件增加到2件時,該廠商的「市場進入率(entry likelihood)」從0.06%(樣本的平均值)增加到0.16%,是樣本平均值的近3倍,表示廠商多註冊1件商標,進入該市場的可能性大增。

    • 長期出口商的出口收入增加30%
對重點產品推向出口市場具長達6年以上經驗的「長期出口商(long-term exporters)」而言,多註冊1件商標會讓廠商的「出口值(export revenue)」增加約30%。該研究報告統計,澳洲長期出口商,每年平均出口值約130萬美元,如廠商在目標出口國多註冊1件商標,每年平均出口值則增加41萬6,000美元。

    • 因應匯率升值更具彈性
澳洲廠商在出口國註冊商標之後,當本國貨幣對該出口國的匯率升值10%時,該廠商的「市場進入率」並未因此下跌,反而增加1%以下(相較於未註冊商標,則下跌17%);對於「出口值」的影響,也是增加1%(相較於未註冊商標,則下跌6%);廠商在出口國註冊商標之後,匯率升值會降低其在出口國的行銷成本,反有利其增加「出口產品多樣性(export diversity)」及開發新市場,因此,比未註冊商標時,廠商在因應匯率升值的負面衝擊更具彈性。

    • 關稅降低時進一步擴大出口
當關稅降低時,有利於廠商近一步擴大出口。研究報告顯示,廠商在出口國註冊商標後,如相關產品的關稅調降10%,則廠商的「市場進入率」增加至平均值的近4倍(相較於註冊商標前,僅增加50%);「出口值」則成長71%(相較於註冊商標前,僅成長32%);且關稅降低更有利於註冊商標後的廠商擴大其出口產品種類,增加「出口產品多樣性」,並開展新的市場機會,而未註冊商標的廠商,關稅降低反而使其出口的產品更集中,出口產品多樣性降低。

該研究報告指出,商標資料極具價值,可用於改進國際貿易的研究模型,且可幫助政府對廠商提供建議、辨識有出口潛力的廠商及更精準提供出口的協助。

研究報告發現,澳洲的製造商在出口市場申請商標後,會傾向擴大出口以因應國內匯率升值的負面衝擊。其原因可能是:有註冊商標的廠商,善於利用出口國匯率相對其本國貨幣貶值的有利因素,而大幅投資於品牌行銷,以建立其國外客戶群。從政策的觀點而言,協助出口商投資海外行銷,拓展國外市場的品牌競爭力及累積資產,可讓澳洲的出口商在面對匯率波動的衝擊時更有彈性。

該研究報告也指出,當出口市場關稅降低或本國貨幣相對出口國升值時,廠商比較傾向集中其出口產品種類。然而,當廠商在出口國註冊商標之後,營收會成長,若關稅降低會促使廠商的出口產品種類更多樣化。擁有註冊商標的廠商,其品牌將會延伸至其他產品範疇,提高其在多元化市場的競爭力。對澳洲的廠商而言,低關稅有利其進入出口市場。因此,澳洲政府幫助出口商加強品牌在出口國的保護,與降低貿易障礙相得益彰。

  • 發布日期 : 110-07-26
  • 更新日期 : 110-07-26
  • 發布單位 : 資料服務組
  • 瀏覽人次 : 5001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我國智財權發展與新知 讓您完整掌握IP最新動態、國際趨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