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活動戰勝疫情衝擊─2021年WIPO全球IPR申請量創新紀錄
全球各地的創新企業及個人戰勝了COVID-19大流行的衝擊,2021年WIPO的國際專利、商標及外觀設計申請量,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透過WIPO的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是衡量創新活動的常用指標,在2021年PCT申請量成長0.9%,達27萬7,500件,創歷史新高。亞洲地區是PCT申請的最大來源地,占比從2011年38.5%,成長至2021年54.1%。
WIPO的全球商標(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體系)及外觀設計(工業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體系)申請制度,係用於保護及推廣品牌與產品(如手機等)的外觀及給人的感受,雙雙創紀錄,分別出現14.4%及20.8%的兩位數成長,而WIPO的反域名搶註(anti-cybersquatting)及仲裁與調解程序,亦分別成長22%及44.5%。
WIPO總幹事鄧鴻森表示,這些數字顯示,雖然疫情擾亂正常生活,但人類的創造力及創業精神仍維持強勁。WIPO的全球IP服務幫助地方企業走向全球化,在海外推廣業務變得更容易也更省費。雖然COVID-19相關的管制措施讓家人不能團聚,卻無法阻止新的想法、創新產品及新的服務在全球移動。
2020年儘管COVID-19大流行,全球經濟成長下滑,但IP申請活動卻逆勢成長。對許多企業來說,創新活動及營運全球化是核心業務,也是長期目標。馬德里商標註冊,反映的是新業務的開展及新品牌的建立,其申請量在2020年的疫情高峰期有所下滑,但在2021年則呈現反彈,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申請量出現強勁成長。2021年強勁的國際商標註冊顯示,企業如何在疫情影響下,把握消費需求改變及數位經濟加速發展的商機,推出新的商品和服務。
國際專利申請(PCT)
2021年全球PCT申請量估計約27萬7,500件,比2020年(27萬4,889件)成長0.9%,自2010年以來一直保持成長趨勢。
前十大PCT申請來源國/地區
2021年,中國大陸(6萬9,540件,+0.9%)仍是PCT的最大申請來源。其次是美國(5萬9,570件,+1.9%)、日本(5萬260件,-0.6%)、南韓(2萬678件申請,+3.2%)及德國(1萬7,322件,-6.4%)。2021年前十大來源國/地區,合計占比88.1%。
除了前十大申請來源國/地區之外,其他強勁成長的國家,包括新加坡(1,617件,+23%)、芬蘭(1,907件,+13.8%)和土耳其(1,829件,+13.2%)。過去20年,亞洲是全球創新活動的引擎,在2021年,該地區PCT申請活動占全球最大比例(54.1%)。
PCT前十大申請人
2021年,中國大陸電信大廠華為的PCT申請量最多,達6,952件。其次為美國高通(3,931件)、南韓三星電子(3,041 件)、南韓LG電子(2,885件)及日本三菱電機 (2,673件)。前十大申請人中,東北亞地區的公司就占8位,中國大陸、日本各占3位,南韓則占2位。
2021年WIPO PCT前十大申請人
2021 排序 |
申請人 |
來源國/地區 |
2020年 件數 |
2021年 件數 |
PCT 排序變化 |
1 |
華為 |
中國大陸 |
5,464 |
6,952 |
0 |
2 |
高通 |
美國 |
2,173 |
3,931 |
3 |
3 |
三星電子 |
南韓 |
3,093 |
3,041 |
-1 |
4 |
LG電子 |
南韓 |
2,759 |
2,885 |
0 |
5 |
三菱電機 |
日本 |
2,810 |
2,673 |
-2 |
6 |
廣東OPPO |
中國大陸 |
1,801 |
2,208 |
2 |
7 |
京東方 |
中國大陸 |
1,892 |
1,980 |
0 |
8 |
愛立信 |
瑞典 |
1,989 |
1,877 |
-2 |
9 |
SONY |
日本 |
1,793 |
1,789 |
0 |
10 |
Panasonic |
日本 |
1,611 |
1,741 |
0 |
排序 |
申請人 |
來源國/地區 |
2020年 件數 |
2021年 件數 |
2021 排序 |
PCT 排序變化 |
1 |
加州大學 |
美國 |
559 |
551 |
39 |
5 |
2 |
浙江大學 |
中國大陸 |
209 |
306 |
72 |
64 |
3 |
麻省理工學院 |
美國 |
269 |
227 |
103 |
-4 |
4 |
清華大學 |
中國大陸 |
231 |
201 |
125 |
-7 |
5 |
史丹佛大學 |
美國 |
154 |
194 |
132 |
58 |
6 |
德州大學 |
美國 |
184 |
177 |
149 |
5 |
7 |
華南理工大學 |
中國大陸 |
157 |
169 |
161 |
22 |
8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96 |
163 |
170 |
138 |
9 |
蘇州大學 |
中國大陸 |
46 |
153 |
185 |
420 |
10 |
東京大學 |
日本 |
149 |
150 |
187 |
15 |
排序 |
技術領域 |
2020年 |
2021年 |
占比% |
成長率% |
1 |
運算科技 |
24,343 |
26,092 |
9.9 |
7.2 |
2 |
數位通訊 |
22,078 |
23,603 |
9.0 |
6.9 |
3 |
醫療技術 |
17,500 |
18,552 |
7.1 |
6.0 |
4 |
電子機械能源裝置 |
17,367 |
18,224 |
6.9 |
4.9 |
5 |
測量 |
12,704 |
12,152 |
4.6 |
-4.3 |
6 |
藥物 |
10,767 |
12,147 |
4.6 |
12.8 |
7 |
視聽科技 |
11,534 |
10,837 |
4.1 |
-6.0 |
8 |
運輸 |
11,290 |
10,110 |
3.8 |
-10.5 |
9 |
生物科技 |
7,985 |
8,745 |
3.3 |
9.5 |
10 |
半導體 |
8,862 |
8,346 |
3.2 |
-5.8 |
2021排序 |
申請人 |
來源國/地區 |
2020年 |
2021年 |
排序變化 |
1 |
歐萊雅 |
法國 |
116 |
171 |
4 |
2 |
ADP Gauselmann |
德國 |
123 |
120 |
2 |
3 |
葛蘭素史克集團 |
英國 |
64 |
110 |
8 |
4 |
華為 |
中國大陸 |
197 |
98 |
-2 |
5 |
諾華 |
瑞士 |
233 |
94 |
-4 |
6 |
Euro Games Technology |
保加利亞 |
84 |
93 |
1 |
7 |
蘋果 |
美國 |
80 |
92 |
1 |
8 |
漢高 |
德國 |
60 |
90 |
6 |
9 |
資生堂 |
日本 |
133 |
89 |
-6 |
10 |
Syngenta |
瑞士 |
78 |
85 |
-1 |
馬德里商標申請領類別及領域
2021排序 |
申請人 |
來源國/地區 |
2020年 |
2021年 |
排序變化 |
1 |
三星電子 |
南韓 |
859 |
862 |
0 |
2 |
飛利浦 |
荷蘭 |
463 |
678 |
5 |
3 |
寶僑 |
美國 |
623 |
665 |
-1 |
4 |
LG電子 |
南韓 |
478 |
655 |
2 |
5 |
福斯 |
德國 |
524 |
403 |
-1 |
6 |
寶獅雪鐵龍(PSA)汽車 |
法國 |
187 |
303 |
8 |
7 |
Thun S.P.A.* |
義大利 |
175 |
284 |
9 |
8 |
北京小米 |
中國大陸 |
516 |
224 |
-3 |
9 |
Luqom GMBH* |
德國 |
0 |
216 |
n/a |
10 |
Harry Winston* |
瑞士 |
132 |
196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