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Logo

:::

《2024年世界智慧財產指標報告》全球專利申請量創歷史新高

世界智慧財產組織(WIPO)於2024年11月7日發布《世界智慧財產指標2024》(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2024,WIPI),顯示2023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再創新高,首次突破350萬件,連續第四年成長,印度為專利申請量成長最快速(+15.7%)的國家,主要是因印度經濟快速成長,推動印度居民申請專利;工業外觀設計也成長2.8%,達到152萬項外觀設計,但全球商標的申請量為1,523萬類,呈現下滑。

 

表 2022年及2023年智慧財產權申請量及成長率 

智慧財產權申請量

2022

2023

成長率

專利(件)

3,460,000

3,550,000

+2.7%

商標(類數)

15,550,000

15,230,000

-2.0%

工業設計(項數)

1,480,000

1,520,000

+2.8%

植物品種(件)

27,260

29,070

+6.6%

 

 

資料來源: https://www.wipo.int/pressroom/zh/articles/2024/article_0015.html

 

  • 專利

中國大陸、韓國、美國、日本和印度居民的專利申請量大幅攀升,成為2023年全球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申請量前二十大中,印度(+15.7%)是2023年的專利申請量成長最快速的國家,連續第五年呈現兩位數增長,亦是自2013年以來,唯一保持每年成長的國家。

 

2023年中國大陸的申請人提交了約164萬件專利申請,緊隨其後的是美國(518,364件)、日本(414,413件)、韓國(287,954件)和德國(133,053件)。2023年前五大的專利申請量皆高於2022年,其中韓國(+5.7%)成長最多,其次是中國大陸(+3.6%)、美國(+2.5%)、日本(+2.2%)和德國(+1.4%)。

 

除韓國外,前五大來源國的成長主要來自於居民申請量的大幅成長,而韓國則是居民申請量和非居民申請量皆有成長。

 

2022年(由於申請和公布之間的時間延遲,目前只有最近一年的完整資料),電腦技術仍然是全世界已公開專利申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技術,占全球總量的12.4%。位列其後的是電氣機械(6.8%)、測量(5.9%)、醫療技術(5.4%)和數位通訊(5.3%)。在排名前十位的技術領域中,電腦技術(+10.7%)是唯一一個在2012年至2022年期間呈現兩位數增長的領域。

與太陽能、燃料電池、風能、地熱能和水能等能源技術相關已公開專利申請量,從2007年約2.94萬件增至2022年約4.47萬件。

 

  • 商標

2023年全球商標申請共1,163萬件,涵蓋1,523萬類。2023年,商標指定的類數減少了2%,這是自2009年以來,連續第二年出現減少。商標申請總類數,以中國大陸約740萬類為最多,其次是美國(849,876類)、俄羅斯聯邦(543,692類)、印度(496,293類)和德國(441,293類)。在前五大來源地中,印度(+6.1%)和俄羅斯聯邦(+30.1%)申請量都呈現了增長,而中國大陸(-3.4%)、德國(-7.3%)和美國(-10.1%)則有所下降。印度的申請量成長是由於居民申請量和非居民申請量雙成長所驅動,而俄羅斯聯邦的成長則完全是由於居民申請量的增長。德國和美國的總體下降歸因於居民申請量和非居民申請量的雙雙下降,而中國大陸的下降則是由居民申請量的下降造成的。

2023年全球申請量的下降,係因前20大中,有13個來源地的申請量下降,其中瑞士(-10.5%)、土耳其(-17.6%)和美國(-10.1%),降幅皆達到兩位數。相比之下,其中7個來源地申請量呈現增長,包括印尼(+10%)、墨西哥(+11.1%)和俄羅斯聯邦(+30.1%)的兩位數增長。此外,巴西(+8.5%)在2023年也呈現增長,巴西的增長完全由居民申請量的增長所推動。印尼和墨西哥則是居民和非居民申請量的增長,推動了其增長。

 

亞洲在全球商標申請量中占主導地位,占總量的66.7%,與十年前,即2013年的49%相比,有可觀的增長。這一趨勢導致同期其他五個區域的總體占比下降。2023年,歐洲占全球總量的17.2%,其次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占7.1%,北美占5.8%。其餘占比分布在非洲(1.9%)和大洋洲(1.3%)之間。

 

2023年,研究和技術領域吸引了最多在國外尋求商標保護的申請人,占所報告的全球非居民商標申請量的20.1%。其次是衛生(13.7%)、服裝及配飾(12.4%)以及休閒和教育(10.1%);農業(10.1%)、商業服務(9.7%)和家用設備(8.7%)緊隨其後。相比之下,與化學(3.1%)、建築(5.5%)和交通運輸(6.6%)相關的行業在海外申請中,占比最小。

 

據估算,全球155個智慧財產權局的有效商標註冊量為8,820萬件,比2022年相比增長6.4%。2023年,中國大陸的有效商標註冊量再次居首位,達到4,610萬件。其後是印度和美國的主管局,有效註冊量均接近320萬件。

 

  • 工業設計

2023年全球工業設計申請量約119萬件,其中包含約152萬項外觀設計,與2022年相比,成長了2.8%。

 

2023年中國大陸外觀設計申請量為882,807項,居世界首位。其次是美國(69,076項)、德國(64,986項)、義大利(60,486項)和韓國(60,120項)。前五大來源地的工業設計申請量占全球四分之三(74.6%),其合計占比,較2013年以來,增長了3.6%,主要受中國大陸申請人申請量快速成長的推動。

 

2023年前五大來源地中,義大利(+15.7%)的申請量成長最快,其次是中國大陸(+5%)和美國(+2.6%)。相比之下,德國(-7.6%)和韓國(-3.4%)呈現下降。義大利的兩位數增長是由居民申請量的急劇增長所推動,而美國的整體增長,則由非居民申請量的大幅增長所推動。

 

2023年,在排名前20位的來源地中,有13個國家的申請量有所增長,其中7個國家的申請量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增幅最大的是印尼(+37.3%)、印度(+36.4%)和俄羅斯聯邦(+31.6%)。

 

亞洲占2023年全球申請外觀設計總量的69%;其次是歐洲(23.5%)和北美(4.5%)。2023年,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以及大洋洲的合計占比為3%,低於十年前的3.4%。2013年到2023年,北美(+5.3%)和亞洲(+2%)的外觀設計項數是所有地理區域中平均增幅最大的地區。

 

2023年,全球約有610萬件有效工業品外觀設計註冊,比2022年增長了10.5%。中國大陸的有效註冊數量增長了14.2%,達320萬件,占2023年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53.2%)。緊隨其後的是美國(424,718件)、韓國(414,117件)、歐盟智慧財產局(329,358件)和英國(309,554件)。

 

2023年,在全球總量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是紡織品和配件(17.3%)、傢俱和家居用品(16.9%)、工具和機械(11%)、電力和照明(9.2%)以及資訊通訊技術和視聽(8.8%)。這五個部分合計在全球註冊的類別中,占總數的63.2%。

 

  • 植物品種

2023年全球植物品種申請量約29,070件,較2022年成長6.6%,連續第八年呈現增長。中國大陸申請人提交的植物品種申請件數最多,共計15,552件,占全球總量的53.5%;其次是荷蘭(2,924件)、美國(1,763件)、法國(993件)和英國(939件)。

 

在排序前五大中,中國大陸(+25.9%)是唯一在2023年呈現兩位數成長的來源地,荷蘭(+1.7%)繼前一年急劇下降後,恢復了溫和增長。相比之下,法國(-14.9%)、英國(-43.3%)和美國(-16.8%)在2023年的申請量較2022年大幅減少。

 

  • 地理標示(GI)

GI是用於具有特定地理來源,且因源於該地理來源的品質或聲譽的產品標示,例如用於起司的格律耶爾(Gruyère)乳酪或用於烈酒的龍舌蘭(Tequila)。來自86個國家和地區主管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約有58,600件GI受保護。

 

2023年中國大陸(9,785件)的有效GI數量最多,其次是德國(7,586件)、匈牙利(7,290件)和捷克共和國(6,657件)。歐盟國家取得如此高排序的原因,係因透過歐盟體系生效的GI有5,376件,其效力及於歐盟每個成員國。

 

與「葡萄酒和烈酒」相關的有效GI(48.1%)幾乎占2023年全球總量的一半,農產品和食品占44.8%,手工藝品占4.2%。

  • 發布日期 : 113-12-25
  • 更新日期 : 113-12-26
  • 發布單位 :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
  • 瀏覽人次 : 5112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我國智財權發展與新知 讓您完整掌握IP最新動態、國際趨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