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Logo

:::

穀物去殼篩選機結構

111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專輯-1120921v2_頁面_41

突破蕎麥脫殼技術瓶頸 提升加工處理效率

說到蕎麥,一般人聯想到蕎麥麵、蕎麥茶等加工產品,多以為是從國外進口,其實國內也有農民種植蕎麥,產地集中在中部地區,常被用來製成麵條、餅乾或添加於米食,雖然不難種植,但因其外殼硬又厚且籽實易碎裂,不易分離處理,成為在地加工技術瓶頸,連帶影響農民種植意願,需要新型機具輔助來紓解產業瓶頸。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針對產業需求,創新研發穀物去殼篩選機結構,協助加工業者更有效率地為蕎麥脫掉外殼。

專利創新 有效篩選分離

「臺灣沒有國產自製的蕎麥脫殼機,而國外進口機型體積大、價格又貴,希望能有國產脫殼機解決困境,成為投入研發的契機。」臺中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田雲生、助理研究員張金元率領農業機械研究室團隊,民國101 年開始研發小型脫殼、分級與選別的加工處理機具,希望有助於恢復穀物栽培作業與面積,帶動國產雜糧產業發展。

經過多年研究,團隊針對穀物不易機械脫殼與分級等問題,創新研發「穀物去殼篩選機結構」技術,並以該項新型專利研製「穀物離心式脫殼機」,可以高效率篩選分離粒、粉、殼,提高後續加工處理效率及商品價值。

張金元表示,技術開發階段涉及穀物物理特性、機器空氣流體力學與機構設計,進行多樣化試驗,包含穀物重量與篩選分級試驗、機體正壓與負壓風力流體力學計算、機構細部通道設計等開發環節,團隊花費相當多時間、精神與心力,來回修正調整,最後研發成功獲得2 種新型專利、4 種機具成果。其中穀物離心式脫殼機僅30 立方公分,體積輕巧,便於農民使用,也是此次得獎的關鍵技術。

集塵設計 資材循環利用

研發期間出現一段插曲,團隊發現穀物脫殼的粉塵會隨風飄散,而市面上穀物分離機械沒有除塵與集塵的功能,考慮農產加工廠多與一般住家距離相近,粉塵瀰漫容易影響人體健康,於是新增旋風分離筒設計,以降低環境汙染,利用分離筒收集回來的物質中的細粉可用來當製麵原料,去掉的殼可當成土壤介質,讓篩選分離的粒、粉、殼可充分利用,並落實循環經濟。

穀物離心式脫殼機參加多次專業展覽與觀摩說明會,均獲得高度評價,現已技術移轉非專屬授權給3 家業者,其中不乏穀物加工業者直接將其導入工廠作業,實際優化現有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能獲得國家發明創作獎,對於勇於創新團隊是最佳鼓勵。」張金元表示,受到新冠病毒及烏俄戰爭的影響,國內雜糧自給率過低問題引起重視,本創新成果期盼能提供棉薄之力,未來團隊仍將不斷創新,促進農業產業升級,進而提升臺灣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 發布日期 : 112-10-05
  • 更新日期 : 112-10-05
  • 發布單位 : 專利行政企劃組
  • 瀏覽人次 : 146

訂閱電子報

每月寄送一次,提供我國智財權發展與新知 讓您完整掌握IP最新動態、國際趨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