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智財資訊
為達成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特彙整智財相關資訊供參,請多加利用。
- 1
專利分析─電動車產業開發關鍵零組件之專利趨勢分析
全球汽車產業面對淨零碳排的政策,各國紛紛加速燃油汽車轉型電動化。我國為實現2050運輸載具電動化之目標,正積極推動電動車產業開發關鍵零組件之政策。而未來電動車正朝向高智慧和高效能的發展,散熱與熱管理技術成為其發展的一大挑戰。本報告係以Derwent Innovation專利資料庫,蒐集2014~2023年與電動車相關的散熱技術專利,並將電動車散熱分成「電池散熱」、「馬達散熱」及「熱管理系統」等技術主題,進行專利及趨勢分析,以及分享各主題具體案例,盼助我國電動車產業技術發展的參考。 - 2
半導體製程設備廢水處理及再生技術專利趨勢研究
為配合我國半導體產業邁向永續發展的遠景,本局近日發布「半導體製程設備廢水處理及再生技術之專利趨勢研究」之專案報告,分享具體案例,其深入探討該領域的專利發展和技術趨勢,可作為協助業界推動綠色轉型重要參考文獻。報告指出,全球有關廢水處理及水資源再生技術的專利申請量在過去20年間呈現顯著增長,反映了企業對永續發展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議題的高度關注。透過廢水回收和水資源再生技術,全球半導體產業在水資源永續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而臺灣作為全球半導體相關零組件之主要生產國家,具備完善的產業鏈及技術基礎,相關研發與成果不亞於美、日及歐洲等先進國家,為我國實現2050淨零轉型目標提供了重要貢獻。 - 3
商標資訊 ─臺灣綠商標分析地圖
本報告係參考歐盟綠商標研究報告中綠色商品或服務之9大群組分類,利用本局商標資料庫數據資料來源,整理分析我國去(2021)年之商標註冊申請案件,不論最終審查結果為核准或核駁審定,共計9萬5,917件商標,12萬3,217類商標,292萬9,397個商品或服務名稱,歸納出相關綠商標的註冊申請案件9大領域,約有900個尼斯商品或服務被認定為「綠色」,更進一步歸納出約370個綠色商品及服務名稱關鍵字,探討目前國內產業綠商標註冊申請案件趨勢,不論是提交綠商標申請的品牌建立者,或是購買綠商標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而言,前述9大類考慮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 - 4
「全球半導體產業廢棄物處理之關鍵技術及專利布局分析」報告,歡迎各界參考!
ESG( 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及Governance)為目前半導體產業界最熱門的議題之一,其與循環經濟之概念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在以往線性經濟的概念中,資源被獲取而轉化為產品並使用,最終被當作廢棄物丟棄。如何「減少製程中資源浪費或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管理與回收再利用」對於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或 ESG)極具意義,將廢棄資源純化為半導體等級化學品,重回製程使用,達成以綠養綠的永續目標。本報告以半導體產業廢棄物中的「銅回收」、「矽泥回收」與「氫氣回收」為主題蒐羅、整理及研究,進行相關專利趨勢分析及挑選精選重要技術,盼能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有所助益或啟發。 - 5
專利分析─風力發電機葉片及鑄件製造專利分析報告
本局利用Derwent Innovation專利資料庫及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蒐集近十年(2013至2022年)全世界離岸風力發電機葉片及鑄件製造專利案件,並進行整體綜合專利分析及相關案例探討,以供各界參考,盼能對離岸風機產業有所助益。 - 6
專利分析─鋼鐵業高爐及電弧爐碳中和專利分析報告
本局針對世界各國高爐及電弧爐煉鋼工業,以Derwent Innovation專利資料庫,蒐集相關的碳中和專利技術,整理分析2012至2021年專利趨勢,以觀察世界各國使用高爐及電弧爐煉鋼的鋼鐵業如何減少碳排放,來達到碳中和目的。 - 7
著作權資訊 ─ 國際著作權集管團體協助音樂產業淨零排放作法
本報告以音樂產業對抗氣候變遷作為主軸,蒐集、分析國際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參與音樂產業淨零排放之作法,及協助音樂產業對抗氣候變遷之措施,提供國內音樂相關產業參考,以掌握國際趨勢,促進採取相應措施。 - 8
淨零智財國際動態
因應國際淨零趨勢,提供第一手綠色轉型的國際智財新訊,協助國內各界掌握IP5局及國際間智財領域的動態。歐洲及日本在氫專利轉換為清潔能源技術上領先全球(2023年2月17日)WIPO發布「綠色技術手冊」,聚焦於氣候變遷調適(2022年12月14日)EPO推出「清潔能源平台」提供綠色技術最新資訊(2022年12月14日)WIPO發布2022年綠色技術手冊(2022年12月12日)星載傳感(Space-borne sensing )在綠色應用領域正興起(2022年11月10日)USPTO成為WIPO GREEN國際綠色技術交流平台合作夥伴(2022年8月19日)JPO發布綠色轉型(GX)技術分類專利清單(GXTI) (2022年7月28日) USPTO發布減緩氣候變遷試行計畫(2022年7月25日)2022年世界智慧財產權報告:數位化推動今日的創新,綠色科技須重新啟動(2022年6月6日) IP與環保(2021年2月10日) EPO新研究:歐美在塑料回收及替代性塑料技術全球領先(2021年11月5日) EPO-IEA研究報告強調為因應氣候變遷需加速研發清潔能源技術之創新(2021年6月10日) EPO採用新環境政策以達到碳中和目標(2021年5月26日) - 9
商標資訊 ─ 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產業申請商標指定商品及服務策略手冊」新增「綠色產業」,歡迎參考援用。
因應國際淨零趨勢,我國宣示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為使國內外相關產業業者了解申請商標時所欲指定之商品或服務範疇,彙整商標申請案涉及綠色產業相關商品及服務,歡迎各界對淨零碳排多付出一份心力,並作為申請商標進行品牌布局之參考諮詢資料。本局編輯之「產業申請商標指定商品及服務策略手冊」,新增「綠色產業」章節,並分為「綠色能源」、「乾淨能源運輸」、「碳權、碳權經濟及相關電能商業交易」、「污染處理及再生利用」、「綠建築到零碳建築」、「綠色產業相關驗證標章、驗證輔導與教育訓練」等六項領域,為使產業能清楚掌握自身本業所應保護的商標權範圍,於申請商標註冊時正確選擇指定的商品或服務,並針對行業別及尼斯分類商品及服務名稱進行對應參照,歡迎各界參考運用。 - 10
商標資訊 ─ 淨零排放有關證明標章資訊專區
2015年COP21氣候高峰會簽訂「巴黎協定」,代表各國遏阻全球暖化趨勢的共同意志,承諾致力推動減碳政策,將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不超過攝氏2度,並每5年檢討各國的減排貢獻。2021年,COP26 氣候高峰會更定調全球氣候變化已達「緊急狀態」,簽訂「格拉斯哥氣候公約」,達成承諾減碳的里程碑。依據 Net zero tracker 統計,全球目前超過130個國家宣示或規劃在西元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我國也已宣布加入此行列。為達成淨零排放,人類的生活方式必須改變,產業也勢將進行綠色供應鏈的轉型。尤其近年來,ESG指標(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備受重視,企業追求營收成長之外,應將環境保護置於首要,思考如何保護地球,達成與環境共存的永續經營的目標。證明標章是架構於消費與生產兩端的橋梁,良性訊息流動的渠道。我國有許多與環境友善、節能減碳特性相關的證明標章,透過認識這些「綠色標章」,民眾於消費時可選擇貼附有表彰環保、減碳、節能標章的產品,產業亦能針對原物料的特性、產製過程或使用的能源等項目,尋求對應證明標章之認證。淨零轉型是產業的新趨勢,把握淨零排放帶來的新商機,為經濟與環境永續創造雙贏局面。詳細資訊請參閱「淨零排放有關證明標章資訊專區」,專區資訊可由標章名稱、註冊號分別連結至標章官方網頁及其使用標章的申請資訊,快速便捷,敬請多加利用。 - 11
專利分析-綠色技術相關之專利分析
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受到國際高度重視,各國紛紛提出「2050年淨零轉型」的宣示,減碳技術的研發不僅可促進「淨零碳排」,更是創新科技很好的商機。因此,本局針對綠色技術製作專利分析報告,協助各界掌握技術發展動態。 國際碳捕捉技術專利趨勢分析研究報告減碳技術發展之專利地圖電動輔助自行車之智能輔助動力技術專利趨勢分析智慧電網資料應用趨勢分析再生能源儲能設備技術氫燃料車技術分析報告離岸風電技術分析報告本國風力發電相關專利現況分析太陽光電產業專利趨勢分析報告EPO研究:歐美在塑料回收及替代性塑料技術全球領先EPO-IEA研究報告強調為因應氣候變遷需加速研發清潔能源技術之創新EPO-IEA研究:電池創新的迅速崛起在潔淨能源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WIPO GREEN計畫」成功打造全球綠色技術創新生態系淨零碳排技術綠色轉型關鍵推手—國際低碳專利承諾計畫及CLIPMATE計算機嶄新智財管理融合ESG經營思維,創造商品化競爭優勢EPO採用新環境政策以達到碳中和目標TOYOTA釋出氫燃料電池專利 - 12
加速審查-「綠色技術」發明專利加速審查方案
為促進綠色專利研發及加速相關產品商業化,自111年1月1日起,發明專利加速審查的適用範圍,由「綠能技術相關者」修正為「綠色技術相關者」,其範圍包含節省能源技術、減碳技術及節省資源使用等綠色技術;同時,以「商業上之實施所必要」及「所請發明為綠色技術相關」為由申請加速審查,審查結果通知期限將由原來文件齊備後「9個月」縮短為「6個月」,相較於一般發明專利申請案,縮短審查期間,有利於申請人加速專利布局。 - 13
專利檢索-「全球專利檢索系統」綠色技術一鍵查詢
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建立「綠色技術專區」,依據WIPO綠色目錄之分類主題「替代能源」、「運輸」、「節能」、「廢棄物管理」、「農業/林業」及「行政、監管及設計」類別,建置具有協助帶入檢索條件功能之查詢介面,使國內相關業者能藉以搜尋其欲研發創新的相關專利,有助於加快綠色技術的專利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