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判決
項次 | 判決分類 | 判決日期 | 判決字號 | 相關法條 | 判決簡旨 |
---|---|---|---|---|---|
41 | 行政判決 | 113-01-25 | 112年度行商更一字第1號 | 商標法第18條、第29條第1項第1款 |
商標識別性之判斷及核駁理由先行通知書是否應就商標圖樣與各商品或服務間之關係詳為說明其不具識別性之理由? |
42 | 刑事判決 | 112-01-31 | 112年度刑智上易字第21號 | 商標法第95條第1款,著作權法第91條第1項,刑事訴訟法第268、300條。 |
商標法第95條第1款侵害他人商標權罪,與檢察官起訴書所載著作權法第91條第1項之侵害著作財產權罪犯罪事實間,是否具有裁判上一罪關係,而為法院得併予審判,或得就起訴之犯罪事實,變更檢察官所引應適用法條後予以審判? |
43 | 民事判決 | 113-02-01 | 112年度民商上更一字第2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2項、第68條第1、2、3款、第69條第3項、第71條第1項第3款、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79條。 |
商標權利耗盡效果所及之主體範圍認定 |
44 | 刑事判決 | 112-12-06 | 111年度刑智上易字第63號 | 商標法第97、98條 | 委託他人代購物品之商標侵權故意認定、供述證據之認定及被告前案紀錄之採認 |
45 | 民事判決 | 112-12-19 | 112年度民商訴字第40號 | 商標法第29條第1項第1、3款;第30條第1項第1款;第36條第1項第1款 | 原告確認之訴確認利益及原告使用系爭商標是否構成指示性合理使用之判斷 |
46 | 行政判決 | 112-12-21 | 111年度上字第908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商品或服務是否類似及其類似之程度」與「相關消費者對各商標熟悉之程度」兩因素間,前者之認定可否作為後者證明有將商標使用於指定商品或服務之情形? |
47 | 民事判決 | 112-12-23 | 111年度民商上字第17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1項第3款、第69條第1項、第70條第2款;公平交易法第22條第1項第2款、第25條、第29條 |
識別性之認定及後天識別性之證據採認時點,綜合性商品零售及特定商品零售類似關係判斷,以及不公平競爭行為之認定 |
48 | 行政判決 | 112-12-29 | 112年度行商訴字第18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商標實際使用省略部分構圖元素是否影響同一性之判斷,將臺灣列入官方網站提供全球運送服務之選項,是否得認為有行銷於我國之目的? |
49 | 刑事判決 | 112-11-30 | 112年度刑智上訴字第46號 | 商標法第95條第3款 | 商標權侵害之量刑或為緩刑宣告之認定 |
50 | 行政判決 | 112-10-19 | 112年度行商訴字第12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5款及第11款 | 商標圖樣包含「十字圖」,是否與紅十字會白底紅十字標誌構成相同或近似,有致公眾誤認誤信之虞,應綜合商標圖樣整體觀察。 |
51 | 行政判決 | 112-10-19 | 112年度行商訴字第22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款 | 商標圖樣包含不具識別性之「地理名稱」與「商品名稱」,雖已聲明不專用,惟於商標近似判斷上,仍應列入商標整體作比對,至於是否有致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得考量相關產業標示使用情形、各商標為消費者熟悉程度及系爭商標註冊申請是否善意等因素作綜合判斷 |
52 | 民事判決 | 112-09-19 | 111年度民商訴字第49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1、3款、第69條第3項 |
被告於系爭商品上所使用之印花圖,是否構成商標使用? |
53 | 刑事判決 | 112-09-19 | 111年度刑智上易字第14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1款、第95條第3款、第97條 | 二商標圖樣皆含有相同不具識別性之部分,其近似之判斷與合理使用之認定。申請階段經核駁理由先行通知書告知與據爭商標近似,經陳述意見後核准,其後之使用行為,是否有商標侵權之故意? |
54 | 民事判決 | 112-10-18 | 111年度民商訴字第51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1、2款、第69條第3項、第71條第1項第3款 |
商標從註冊公告當日起始取得商標權保護,於商標註冊前之商標使用行為,尚非為商標權效力所及。 |
55 | 刑事判決 | 112-10-19 | 112年度台抗字第740號 | 修正前91 年商標法第6 條、第62 條、第73 條、第77條,刑事訴訟法第376、405、419、420、422 條。 | 未經商標權人或證明商標權人同意之使用仿冒商標或證明標章之犯罪類型,對於原審法院判決確定後所聲請之再審,經原審法院裁定駁回後,不得抗告於第三審。 |
56 | 行政判決 | 112-08-10 | 111年度行商更一字第2號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商標維權使用之認定,如有利於當事人之事實或證據,應依職權調查事實關係及行使闡明權,並就相關資料整體觀察與各項證據相互勾稽後,判斷商標是否有真實使用之情事。 |
57 | 刑事判決 | 112-08-31 | 112年度刑智上易字第9號 | 商標法第97條 | 僅憑留存於報關資料之被告手機門號,是否即得認定被告確為本案購買仿冒商品之共犯之一? |
58 | 行政判決 | 112-07-31 | 112年度上字第20號判決 | 商標法第65條第1、2項 | 商標權人未於廢止階段提出答辯,商標專責機關依商標法第65條第2項規定廢止商標註冊,其嗣後於行政救濟階段得否提出其有使用事實之證據? |
59 | 刑事判決 | 112-08-07 | 112年度刑智上易字第17號 | 商標法第97條 | 於購物網站以不同帳號販售具有系爭商標之手機殼商品,其各自行為間是否具接續犯及想像競合犯之實質上一罪及裁判上一罪關係? |
60 | 民事判決 | 112-07-20 | 111年度台上字第1040號 | 民法第28、113、179、184條、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12、23條第2項、57、58、202、208條 | 具有法人代表權限之人所簽署之商標移轉文件,其未經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之效力如何?有權簽署之人嗣後無代表權限,可否對抗善意交易相對人,並主張商標移轉無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