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判決
項次 | 判決分類 | 判決日期 | 判決字號 | 相關法條 | 判決簡旨 |
---|---|---|---|---|---|
121 | 行政判決 | 106-02-24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54號行政判決 | 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實際使用商標與註冊商標是否有同一性 |
122 | 行政判決 | 106-02-24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79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指定商品未被列於既有商品分類時,審查上之分類及實際商品歸屬類別,應依商品性質判斷 |
123 | 行政判決 | 106-02-24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73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兩造商標不構成近似,無致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 |
124 | 行政判決 | 106-03-02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28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據以評定之「支付宝」及「ALI PAY」商標,已為我國相關事業或消費者所普遍認知之著名商標 |
125 | 行政判決 | 106-02-24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08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商標於註冊後,不因事後他人藉由強力行銷使相關消費者熟悉,影響混淆誤認之判斷,而為不利於先註冊商標之認定 |
126 | 行政判決 | 105-11-21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36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註冊商標有無使用之認定 |
127 | 行政判決 | 105-12-09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34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4、5款 | 訴願階段得否追加主張新廢止事由及商標名稱通用化之判別標準 |
128 | 行政判決 | 105-11-30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50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系爭商標申請前據爭商標為他人先使用於同一或類似商品/服務,即屬先使用之商標 |
129 | 行政判決 | 105-12-01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75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聯合式商標之近似判斷比對 |
130 | 行政判決 | 105-10-27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64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原告與第三人有父女關係,而第三人因同業競爭及侵權案件關係而知悉據以評定商標存在,顯係意圖仿襲而申請系爭商標之註冊 |
131 | 行政判決 | 105-09-29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43號行政判決 | 修正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2款、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商品不類似及系爭商標申請是否善意,足以影響與著名商標產生混淆誤認之虞的判斷 |
132 | 行政判決 | 105-10-20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30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
133 | 行政判決 | 105-10-06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59號行政判決 | 修正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3款、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逾異議期間增列之據爭商標,若性質為原異議同條款、理由及證據之補充,並非主張其他異議條款,應予審究 |
134 | 行政判決 | 105-09-08 | 105年度判字第465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申請註冊在後的商標,是否得因廣告行銷等措施,較諸據以核駁商標廣為我國相關消費者熟悉,而獲准註冊 |
135 | 行政判決 | 105-07-29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41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8條第1項、第19條第3項 | 內容摘要 標題: 氣味商標於申請時之商標描述,應使第三人清楚、明確、完整認知氣味之內容,以符合商標法第19條第3 項之程式要件 |
136 | 行政判決 | 105-07-07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57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款 | 二商標均具有強調提供最好的茶、為茶品牌的第一名之自我標榜意涵,若有使相關消費者誤與據以異議商標產生聯想,則致生混淆誤認之虞 |
137 | 行政判決 | 105-08-05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27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網路購物」、「郵購」、「電視購物」服務,三者服務性質應屬相同 |
138 | 行政判決 | 105-07-11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46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款 | 系爭商標係出自於賣座電影及其續集之背景而來,顯無引起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其來源之意圖,應屬善意申請註冊 |
139 | 行政判決 | 105-08-05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46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資本投資」、「信託投資公司」服務之定義 |
140 | 行政判決 | 105-05-12 | 105年度判字第232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18條 | 商標識別性之審查應就商標整體觀察 |
141 | 行政判決 | 105-06-17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42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29條第1項第1款 | 說明性詞彙變更字體或書寫排列方式,仍不具識別性 |
142 | 行政判決 | 105-06-16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38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7款 | 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客觀涵義 |
143 | 行政判決 | 105-05-19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3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前段 | 商標申請註冊時平等原則之適用 |
144 | 行政判決 | 105-06-16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53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事業範圍內之內部使用,非實際為行銷之目的而真正使用商標之行為 |
145 | 行政判決 | 105-05-19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47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12款 | 他人先使用之商標已取得註冊登記,則他人商標即無所謂「遭搶先註冊」之問題 |
146 | 行政判決 | 105-05-26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37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考量混淆誤認之虞時,應將多角化經營情形納入考量 |
147 | 行政判決 | 105-05-27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09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第60條但書 | 實際使用商標與註冊商標不具「同一性」,無法作為系爭商標具知名度之使用事證 |
148 | 行政判決 | 105-06-08 | 104年度行商更(一)字第2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4款 | 商標名稱通用化之判斷標準 |
149 | 行政判決 | 105-03-31 | 105年度判字第147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法律審階段對原審有無判決違背法令情事之認定 |
150 | 行政判決 | 105-03-24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43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商標包含著名商標文字,可作為是否會與在先商標造成混淆誤認之虞的重要依據 |
151 | 行政判決 | 105-03-25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36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商標近似性之判斷 |
152 | 行政判決 | 105-03-31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35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29條第1項第3款、第3項 | 顏色組合商標識別性之判定 |
153 | 行政判決 | 105-04-21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29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公司名稱與商標使用、複數商標合併使用是否合於商業交易習慣 |
154 | 行政判決 | 105-04-29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31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文字商標與圖形商標觀念近似之判斷 |
155 | 行政判決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42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29條第1項第1款 | 「360do」諧音「360度」為指定牙刷商品之功能說明 | |
156 | 行政判決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40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混淆誤認判斷因素 | |
157 | 行政判決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84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默示同意及表見代理之事實判定 | |
158 | 行政判決 | 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14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併存市場之事實認定 | |
159 | 行政判決 | 104-12-31 | 智慧財產法院104年度行商訴字第54號 | 商標法第29條 | 立體形狀是否具商標識別性 |
160 | 行政判決 | 104-11-27 | 智慧財產法院104年度行商訴字第14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統一發票可否作為商標使用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