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2024年全球軟體投資增長近7,00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近50%,美國領先
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最新數據,2024年全球軟體投資已攀升至6,750億美元,相較於2020年的4,540億美元增長近5成,預計至2027年投資將進一步增至6,790億美元。2024年,美國在軟體方面的投資達到3,685億美元,超過全球總額的一半,是第2大投資國的近6倍,且始終保持領先。
後疫情時代軟體投資創新高
報告指出,2019年COVID疫情的嚴峻也許是全球軟體投資大幅成長的導因之一,依數據顯示,2020至2021年全球軟體投資年增率達33%,創下歷年來投資新高(下圖1)。隨後,每年度全球軟體投資金額並未回落至疫情前的水準,而是在2021年達高點後趨於穩定成長。觀察近幾年數據顯示,這樣的增長並非曇花一現,而是顯示人工智慧應用技術已漸趨成熟,伴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數位轉型浪潮,全球各大經濟體與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力,必須持續在軟體研發上增加投資,WIPO也指出這樣的趨勢將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圖1 2019年至2027年全球軟體投資趨勢
(來源:https://www.wipo.int/web/global-innovation-index/w/blogs/2025/global-software-spending)
美國擴展全球軟體投資的領先地位
後疫情時代,人們早已習慣依賴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利。在這波數位轉型的浪潮中,美國不僅維持其領先地位,更持續擴大優勢,數據顯示其2024年的軟體投資高達3,685億美元,占全球總額的54%以上。2024年美國軟體投資總額約為投資第2大的中國大陸(618億美元)的6倍,投資第3大的德國(222億美元)的16倍,同時超過整個歐盟總計投資額(1,174億美元)的3倍(下圖2)。
圖2 2024年主要經濟體的軟體投資
(來源:https://www.wipo.int/web/global-innovation-index/w/blogs/2025/global-software-spending)
美國得以擁有這樣的優勢,得益於其獨特的人工智慧模型結合軟體生態系統所打造的市場,比如OpenAI、Google、Microsoft、Amazon、Meta等企業在AI模型研發後,整合至其自有平台下的協同效應;以及支援AI發展的基礎設施(例如Google的TPU)、自動化機器學習(可降低AI模型開發門檻、提升開發效率)與具可解釋性的AI(Explainable AI, 公開其決策邏輯的AI系統)等創新技術的規模化應用。
2024年前五大投資經濟體占全球73%
除前述美國外,中國大陸軟體投資總額以618億美元排序第2,憑藉其龐大的內需市場對金融科技、物流、智慧城市和監控技術的需求,以及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企業在人工智慧整合軟體領域的能力,持續鞏固地位。德國(222億美元)、英國(203億美元)與法國(193億美元)分列第3至5,前五大投資合計占全球總投資的7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尼因政府電子化、健康科技與物流AI應用推動軟體投資增長,在2020至2024年間排序從第15升至第12;愛爾蘭則於2023年首度進入前20。
依GDP占比分析,美國為唯一逾1%投入軟體的經濟體
若以軟體絕對投資與GDP占比進行比較,美國仍位居首位,是唯一軟體投資占GDP逾 1%的經濟體;西班牙、愛爾蘭、瑞典和伊朗分列第2至第5,顯示部分歐洲國家和中東新興市場在相對經濟規模上對數位化轉型的戰略重視(如下表)。
表 2024年軟體投資排序前10大經濟體(左),及其依 GDP占比排序(右)
(來源:https://www.wipo.int/web/global-innovation-index/w/blogs/2025/global-software-spending)
展望未來:人工智慧推動軟體投資持續增長
軟體投資的核心價值在於推動技術和組織層面的雙重創新,透過提升流程效率和決策品質,直接增強企業乃至整個經濟體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尤其在服務業,軟體的影響更為深遠。WIPO報告強調,從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的角度觀察,軟體投資已成為衡量一個經濟體創新能力與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指標之一。
展望未來,隨著企業對人工智慧技術的導入、雲端基礎設施的加大投資,推動全球軟體投資於2027年預計將高達7,000億美元。此一持續增長趨勢,不僅反映軟體技術結合人工智慧在應用上的多元發展,更揭示其在現代數位經濟中作為智慧財產權和價值創造引擎的潛力,軟體投資已然成為衡量和塑造未來全球經濟格局的決定性力量。
- 發布日期:114-07-28
- 更新日期: 114-07-28
- 發布單位:國際及法律事務室
- 點閱次數: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