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2024年查獲仿冒品創新高!智財侵權型態出現結構性轉變
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與歐盟稅務與海關總署(DG TAXUD)聯合發布《2024年歐盟智慧財產權執法成果》報告。根據統計,2024年歐盟各國當局共查獲了超過1.12億件仿冒商品,估計其零售價值高達38億歐元,顯示仿冒品持續威脅消費者安全、公平競爭和創新。
報告指出,儘管查獲數量較2023年的歷史高峰略為下降,但此一數字仍是近十年來的第二高,與2022年相比亦增長了3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查獲的商品數量減少,其估計零售價值卻突破了歷史紀錄。這一趨勢歸因於被查獲商品的平均單價顯著提升,反映出市場上高價值、高複雜度的仿冒品有增加趨勢,智慧財產侵權的型態正發生結構性轉變。

圖 近年歐盟查獲仿冒品數量及估計價值統計圖
(來源:https://euipo.europa.eu/tunnel-web/secure/webdav/guest/document_library/observatory/documents/reports/2025_EU_Enforcement_report/EU_enforcement_of_IPRs:_results_at_EU_border_&_EU_internal_market_2024_en.pdf)
在侵權類型方面,查獲商品以商標侵權(59%)占最大宗,其次是著作權(38.12%)和設計專利(4.14%)。按查獲數量計算,排名第一的類別是「錄製的 CD/DVD(包括軟體)」(34.84%),其次是「玩具」(17.89%)、「服裝」(7.50%)、「服飾配件」(6.25%)和「香菸(包括電子煙)」(4.44%)。分析指出,新興技術正在助長如電子菸等更為精密的侵權產品的擴散,而面對應用軟體和復古遊戲內容不斷增長的需求,亦導致著作權侵權產品的數量有所增加。
在來源分析方面,中國大陸仍是最主要的侵權產品來源國,占查獲商品總數的42.38%,其次為土耳其(占18.38%)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占5.46%)。在物流方面,雖然海運仍是大量侵權貨物運輸的主要方式,但從案件數量來看,發現多數個案是透過郵寄或快遞的小包運送,反映出電子商務在仿冒品流通中的角色日益吃重。
在地理分布上,歐盟的執法成果高度集中,有90%的查獲數量由7個成員國所貢獻。其中,義大利以驚人的69.32%查獲量居於主導地位,與西班牙、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共同構成歐盟打擊仿冒品的核心防線。
為提升數據透明度並強化跨國協作,EUIPO已推出「智慧財產權執法查獲數據儀表板」(IP Enforcement Detentions Dashboard)。此互動式平台旨在提高數據透明度、增進使用者參與,並協助歐盟各國執法機構推動以證據為本的政策制定與合作,以更有效地應對日益精密的跨國侵權威脅。
- 發布日期:114-10-30
- 更新日期: 114-10-30
- 發布單位:國際及法律事務室
- 點閱次數: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