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判決
項次 | 判決分類 | 判決日期 | 判決字號 | 相關法條 | 判決簡旨 |
---|---|---|---|---|---|
301 | 刑事判決 | 107-05-24 |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106年度智易字第3號 | 商標法第5條、第95條第3款、第36條第1項第1款 | 是否構成商標法第95條第3款之罪嫌,除以行為人有無故意為要件外,客觀上應自使用之整體態樣判斷有無致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 |
302 | 民事判決 | 107-05-28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商訴字第40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3款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3款善意先使用之效力範圍。 |
303 | 民事判決 | 107-06-14 | 智慧財產法院104年度民商上更(一)字第1號 | 修正前商標法第62條第1款、修正前商標法第64條 | 商標權人與侵權行為人間如具有經銷契約關係,商標權人得否主張商標權受侵害。 |
304 | 民事判決 | 107-06-01 | 智慧財產法院105年度民商訴字第20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3 款、第69條第1 、2、3 項 | 善意先使用之商標權益,是否因行為人嗣後與他人公同共有商標而發生變形,並不復存在。 |
305 | 民事判決 | 107-04-03 |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06年度智字第8號 | 商標法第69條 | 使用他人著名商標有致混淆誤認之虞,亦或有減損其識別性或信譽之虞之認定。 |
306 | 行政判決 | 107-04-19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行商訴字第146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12款 | 兩造商標是否近似而有致混淆誤認之虞 |
307 | 行政判決 | 107-03-29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行商訴字第89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系爭商標於申請註冊時,既經由據爭著名商標所有人之同意而依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規定,於同一或類似商品上取得併存註冊,且該同意書中亦未附有其他限制條件,客觀上自得認定據爭著名商標所有人已允許系爭商標併存於市場,而排除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前段混淆誤認衝突條款之適用。 |
308 | 行政判決 | 107-04-19 | 智慧財產法院107年度行商訴字第148號 | 商標法第29條第2、3項 | 標識與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間之密切或關聯程度越直接,且可明顯解讀出產品或服務之內容,消費者亦無需運用任何想像、思考、推理或感受,即可直接領會該標識與商品服務間之關聯性者,即應屬描述性商標,而非暗示性商標。 |
309 | 刑事判決 | 107-03-30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5年度智易字第13號 | 商標法第97條 | 商標文字的發想,有其緣由者,尚難認行為人主觀上選用近似之商標,有明知違反商標法之犯意。 |
310 | 刑事判決 | 107-03-26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5年度智易字第32號 | 商標法第95條第1款 | 關於合夥財產,如未徵得其他合夥人之同意,而將商標與他人合作經營使用者,仍將構成侵權之情形。 |
311 | 刑事判決 | 107-04-26 | 智慧財產法院107年度刑智上易字第4號 | 商標法第5條 | 為避免遮蔽電腦商品上他人商標之標示,於電腦保護貼所相對應的位置上,將該商標圖樣輪廓作鏤空使用,是否該當商標之使用行為。 |
312 | 民事判決 | 107-04-16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商訴字第32號 | 商標法第69條 | 以數字「101」作為商標一部分,使用於網路或社群媒體上銷售皮包、香水、服飾等精品,是否使消費者與知名之「台北101 」、「TAIPEI 101」等商標產生聯想而產生混淆誤認之虞? |
313 | 民事判決 | 107-04-10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商訴字第30號 | 商標法第5 條、第68條第1款、第70條第1項第3款 | 故意將自己名稱突顯使用,致讓消費者認為是標榜商品的商標者,不該當合理使用 |
314 | 民事判決 | 107-03-12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商訴字第35號 | 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商標法第71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民法第195 條;公司法第23條 | 鎖扣商標圖樣之識別性 |
315 | 民事判決 | 107-03-08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商上字第9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3 款、第69條第1 、3 項、第71條第1 項,公司法第23條第2 項規定 | 是否構成侵害他人商標權之判斷,以實際使用於商品上之商標圖樣為比較,而非以行為人取得註冊之商標圖樣為比較對象。 |
316 | 行政判決 | 105-12-27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行商訴字第16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商標之註冊,如有合理解釋之淵源或正當理由者,難認有意圖仿襲情事。 |
317 | 行政判決 | 106-01-25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行商訴字第69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款 | 兩造商標近似程度不低、商品又屬同一或高度類似,善意申請註冊之在後商標,經由大量使用亦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時,是否仍有導致混淆誤認之可能。 |
318 | 行政判決 | 106-02-22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行商訴字第96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兩造商標近似程度是否有致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 |
319 | 行政判決 | 106-01-11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行商訴字第98號 | 商標法第29條第3項 | 將著名商標結合不具識別性部分申請註冊,且該不具識別性部分亦有致商標權範圍產生疑義者,經由申請人廣泛使用是否已使該不具識別性之部分脫離原先概念,與整體商標圖樣結合成為一不可分割單元,而無須將該不具識別性部分聲明不專用。 |
320 | 刑事判決 | 106-01-31 |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06年度智易字第6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1款、第95條第3款 | 使用他人註冊商標之文字,僅係表示商品之進口商名稱,非作為商標使用者,屬合理使用方式。 |
321 | 刑事判決 | 106-01-11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6年度智易字第52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2項、第95條第1款。 | 對進口商品予以加工改造者,屬侵害商標權行為。 |
322 | 刑事判決 | 106-01-31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重附民上字第2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2項、第68條第1款、第69條第1、3項、第71條第1項第3款。 | 有關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之以倍數推估損害賠償之計算方式,究應以查獲商品種類之平均單價推估其倍數後累加予以計算,亦或不論查獲商品種類、品項單價是否不同,均以其中最高單價商品之1500倍為法定上限,再斟酌個案情況核定適當金額。 |
323 | 民事判決 | 106-01-31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商訴字第1號 | 商標法第36、69、71條;公平交易法第25、29、30、31條;民法第184、195條 | 善意先使用者,不受他人商標權效力所拘束。 |
324 | 民事判決 | 106-02-08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商訴字第43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21、22、25條;民法第184 條。 | 能證明所販售的商品係屬真(正)品者,依權利耗盡原則,除商標權人不得就該商品主張商標權外,前述之合法販售者,為正確說明或指示該商品來源,得於商品有關之商業文書或電子商務平台等,使用商標權人之註冊商標。 |
325 | 民事判決 | 106-02-09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商訴字第18號 | 商標法第68、69、70條;公平交易法第25條;民法第184條 | 附有註冊商標之商品經商標權人或經其同意之人於國內外市場上交易流通者,商標權人即不得就該商品主張商標權;該商標商品之合法買受人,自得依商標法第5條有關商標使用之規定,於市場上繼續交易流通該商品。 |
326 | 行政判決 | 106-11-30 | 106年度判字第656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4款 | 商標註冊後是否成為商品/服務之通用名稱之判斷時點 |
327 | 行政判決 | 106-11-22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43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是否有混淆誤認之虞之判斷 |
328 | 行政判決 | 106-11-23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43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商標法乃保護消費者對所購買商品之商標認知,而非保障商標的設計理念 |
329 | 刑事判決 | 106-12-11 | 106年度聲判字第71號 | 商標法第95條、第97條 | 行為人信賴商標主管機關核准註冊商標,陸續使用於相關商品/服務,嗣後雖遭他人評定撤銷註冊,其商標使用行為尚難認有侵害他人商標權之故意 |
330 | 刑事判決 | 106-11-23 | 106年度智簡上字第11號 | 商標法第97條 | 經常於網路販賣商品之個人,對於相關商品品牌與價格較為熟稔,難就販售仿冒商標商品之行為諉為不知 |
331 | 刑事判決 | 106-11-21 | 106年度聲判字第192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3款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3款善意先使用之範疇,並無地理區域及業務規模之限制 |
332 | 刑事判決 | 106-11-30 | 106年度刑智上易字第42號 | 商標法第97條第3款;著作權法第91條之1第2項 | 行為人如故意造成自己不知法律規定的「刻意盲目」,係屬規範性構成要件之認知錯誤,應屬「明知」之範圍 |
333 | 民事判決 | 106-11-27 | 106年度智字第2號 | 商標法第42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 | 商標移轉存有借名登記之情形,於借名登記契約終止後,受讓人應將受讓取得之商標權移轉,恢復為讓與人所有 |
334 | 民事判決 | 106-12-18 | 106年度民商訴字第9號 | 商標法第68、69、70條 | 任何人無法壟斷既有字彙之原意使用,或藉由商標制度獨占該字彙之使用 |
335 | 民事判決 | 106-11-30 | 105年度民商訴字第49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1款、第71條第1項第3款 | 從事名牌二手商品經營業者,應具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 |
336 | 行政判決 | 106-10-30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30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於公司網頁標示其販售各種產品型號及售價,並無使他人競買之意或客觀之狀態,難謂係從事網路拍賣 |
337 | 行政判決 | 106-10-26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53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於證券存摺封面上標示商標,為商標法第5條第1項第3款所定「將商標用於與提供服務有關之物品」之情形 |
338 | 行政判決 | 106-10-25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18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判斷兩商標是否近似時,仍應就圖樣聲明不專用之部分,進行整體觀察比對 |
339 | 行政判決 | 106-10-18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36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類似服務之認定 |
340 | 行政判決 | 106-09-14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67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前段規定,是否應以該商標所著名之商品或服務類別為限 |
341 | 刑事判決 | 106-10-30 | 105年度智易字第3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1、3款、第95條第3款 | 招牌上所標示之文字,究屬商標使用或僅是表彰商號名稱之使用 |
342 | 刑事判決 | 106-09-14 | 106年度刑智上易字第50號 | 商標法第95條第3款;著作權法第91條第1 項 | 商標作為臉書粉絲團專頁管理員之大頭貼,並提供產品相關資訊或服務,屬以行銷目的使用商標之行為 |
343 | 民事判決 | 106-10-12 | 106年度民商上字第2號 | 商標法第42條 | 品牌經營權與商標之轉讓與否應依契約約定為斷 |
344 | 民事判決 | 106-09-28 | 106年度民商上字第1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3款 | 善意先使用之使用情形必須持續未中斷,且就不同商品分別檢視有無持續使用之情形 |
345 | 民事判決 | 106-10-17 | 106年度民商訴字第17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2項、第68條第1款、第69條第1、3項、第71條第1項第3款 | 經商標權人同意而流通於市場之商品,有權利耗盡原則之適用 |
346 | 民事判決 | 106-10-23 | 105年度民商訴字第37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3款、第69條第1、3項、第70條第1、 2 款;第71條第1 項第2、3 款;公平交易法第25、29、30、31、33條;公司法第23條第2 項;民法第28、195 條 | 判斷是否構成商標侵害,應以被控侵權之被告實際使用商標情形,作為比對基礎 |
347 | 民事判決 | 106-09-29 | 106年度民商訴字第3號 | 商標法第68、69、70條;公平交易法第25條;民法第184條 | 網路上點擊超連結遭轉址連結至他人網站之轉址行為,非屬商標使用行為,可由公平交易法之不正競爭規定,給予適當規範 |
348 | 民事判決 | 106-09-25 | 105年度民商訴字第9號 | 商標法第68條、第69條第1、3項、第70條(第2款);公平交易法第29、30、31、33條;民法第184 條 | 商標侵權使用之判斷,重視爭議商標之實際使用,對於相關消費者造成混淆誤認之程度及其情形 |
349 | 行政判決 | 106-08-15 | 105年度行商更(一)字第1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第63條第2項 | 使用商標不具同一性,非合於商標法規定之使用態樣,不受法律上利益之保護 |
350 | 行政判決 | 106-07-12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96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12款 | 藥物商品其相關消費者自不限於特定之醫護人員,包括最終使用之一般民眾 |
351 | 行政判決 | 106-07-20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3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款 | 商標近似之判斷,應符合整體觀察原則 |
352 | 行政判決 | 106-08-23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2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判斷著名商標之識別性有無減損之虞,對於商標近似程度之要求,須高於混淆誤認之虞的判斷 |
353 | 刑事判決 | 106-08-31 | 106年度刑智上易字第89號 | 商標法第95條第2款 | 以習知常用之文字作為商品品質、特性等說明,應不受他人註冊商標效力之拘束 |
354 | 刑事判決 | 106-07-13 | 106年度刑智上易字第14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1款、第95條第3款 | 為功能性用途之皮包金屬插扣,其上有明顯可識別之商標,消費者不會誤認該鎖扣屬商標使用 |
355 | 刑事判決 | 106-08-23 | 106年度刑智上易字第22號 | 商標法第97條 | 對行為人是否有侵害「非傳統商標」商標權應採取較嚴格之證據方法 |
356 | 刑事判決 | 106-10-05 | 106年度刑智抗字第13號 | 商標法第98條 | 在商標註冊前已經使用商標銷售流通之商品,在商標註冊登記後,亦非屬侵害商標權之物,得不予沒收 |
357 | 民事判決 | 106-08-21 | 106年度智字第4號 | 商標法第42條、民法第244條第1、4項 | 債務人將商標權無償讓與他人,致有履行不能或困難之情形,受有損害之債權人,依法得請求撤銷該商標權之移轉登記 |
358 | 民事判決 | 106-07-28 | 105年度民商訴字第40號 | 商標法第69條第1項、第95條第1款、第71條第1項第2、3款 | 有關損害賠償計算之選擇,應以已有明確銷售數據之報稅資料為據 |
359 | 民事判決 | 106-07-27 | 106年度台上字第118號 | 商標法第36條第1項第3款 | 善意先使用之認定 |
360 | 行政判決 | 106-06-29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39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網站規劃建置服務或網路平台建置服務之商標使用舉證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