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判決
項次 | 判決分類 | 判決日期 | 判決字號 | 相關法條 | 判決簡旨 |
---|---|---|---|---|---|
101 | 行政判決 | 106-01-11 | 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行商訴字第98號 | 商標法第29條第3項 | 將著名商標結合不具識別性部分申請註冊,且該不具識別性部分亦有致商標權範圍產生疑義者,經由申請人廣泛使用是否已使該不具識別性之部分脫離原先概念,與整體商標圖樣結合成為一不可分割單元,而無須將該不具識別性部分聲明不專用。 |
102 | 行政判決 | 106-11-30 | 106年度判字第656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4款 | 商標註冊後是否成為商品/服務之通用名稱之判斷時點 |
103 | 行政判決 | 106-11-22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43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是否有混淆誤認之虞之判斷 |
104 | 行政判決 | 106-11-23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43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商標法乃保護消費者對所購買商品之商標認知,而非保障商標的設計理念 |
105 | 行政判決 | 106-10-30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30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於公司網頁標示其販售各種產品型號及售價,並無使他人競買之意或客觀之狀態,難謂係從事網路拍賣 |
106 | 行政判決 | 106-10-26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53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於證券存摺封面上標示商標,為商標法第5條第1項第3款所定「將商標用於與提供服務有關之物品」之情形 |
107 | 行政判決 | 106-10-25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18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判斷兩商標是否近似時,仍應就圖樣聲明不專用之部分,進行整體觀察比對 |
108 | 行政判決 | 106-10-18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36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類似服務之認定 |
109 | 行政判決 | 106-09-14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67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前段規定,是否應以該商標所著名之商品或服務類別為限 |
110 | 行政判決 | 106-08-15 | 105年度行商更(一)字第1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第63條第2項 | 使用商標不具同一性,非合於商標法規定之使用態樣,不受法律上利益之保護 |
111 | 行政判決 | 106-07-12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96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12款 | 藥物商品其相關消費者自不限於特定之醫護人員,包括最終使用之一般民眾 |
112 | 行政判決 | 106-07-20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3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款 | 商標近似之判斷,應符合整體觀察原則 |
113 | 行政判決 | 106-08-23 | 106年度行商訴字第2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判斷著名商標之識別性有無減損之虞,對於商標近似程度之要求,須高於混淆誤認之虞的判斷 |
114 | 行政判決 | 106-06-29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39號 | 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 | 網站規劃建置服務或網路平台建置服務之商標使用舉證方式 |
115 | 行政判決 | 106-06-08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51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12款 | 非因表彰商品或服務目的之通常使用,非商標法所稱之商標使用 |
116 | 行政判決 | 106-05-25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35號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 | 據爭商標著名的判斷時點 |
117 | 行政判決 | 106-03-15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77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無特定文義之外語音譯中文商標之近似判定 |
118 | 行政判決 | 106-04-12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26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基於同業競爭關係知悉據爭商標存在之認定 |
119 | 行政判決 | 106-03-22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67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 | 參展為商業廣告活動之一種形式,得作為據爭商標先使用之事證;搶註條款對先使用未有商標使用數量之要求 |
120 | 行政判決 | 106-04-26 | 105年度行商訴字第141號行政判決 |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 判斷商標近似應以商標圖樣整體為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