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專利 |
最新議題 |
初探人工智慧作為發明人之爭議(下)──以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我國為例 |
265 |
吳欣玲、邱俊銘、李頤澤 |
|
265期-專題二初探人工智慧作為發明人之爭議(下)-以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我國為例 |
62 |
專利 |
司法實務 |
探討醫藥專利禁反言——以美國判決為基礎 |
264 |
郭廷濠 |
|
264期-論述二探討醫藥專利禁反言——以美國判決為基礎 |
63 |
專利 |
審查實務 |
醫藥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修正重點及第二非醫藥 用途請求項的撰寫與審查之研究 |
262 |
簡正芳 |
|
醫藥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修正重點及第二非醫藥 用途請求項的撰寫與審查之研究 |
64 |
專利 |
審查實務 |
第二醫藥用途發明判決研析 ——著重在非以新適應症為技術特徵 |
262 |
吳祖漢 |
|
第二醫藥用途發明判決研析 ——著重在非以新適應症為技術特徵 |
65 |
專利 |
審查實務 |
五大專利局與我國之審查實務異同研析 ──以「數值限定發明之新穎性」為中心 |
262 |
林佳慧 |
|
五大專利局與我國之審查實務異同研析 ──以「數值限定發明之新穎性」為中心 |
66 |
專利 |
審查實務 |
研析專利核駁後複審採行前置審查(上) ──日本前置審查及韓國再審查 |
261 |
彭裕志、陳榮茂、呂正仲 |
|
研析專利核駁後複審採行前置審查(上) ──日本前置審查及韓國再審查 |
67 |
專利 |
審查實務 |
研析專利核駁後複審採行前置審查(下) ──中國大陸及其與日、韓之差異 |
261 |
張志強、呂正仲 |
|
研析專利核駁後複審採行前置審查(下) ──中國大陸及其與日、韓之差異 |
68 |
專利 |
審查實務 |
藥物結構特徵之顯而易見性探討 |
260 |
郭廷濠 |
|
藥物結構特徵之顯而易見性探討 |
69 |
專利 |
審查實務 |
抗體相關發明之專利審查實務分析 |
258 |
吳姵諄、張茜毓、黃教威、陳世芹、張維纓、林佳慧 |
|
抗體相關發明之專利審查實務分析 |
70 |
專利 |
審查實務 |
歐、美、日及中國大陸之數值範圍修正探討與研析 |
258 |
梁雅閔、謝緯杰、王耿斌 |
|
歐、美、日及中國大陸之數值範圍修正探討與研析 |
71 |
專利 |
專利趨勢分析 |
智慧醫療專利技術分析 |
258 |
薛力豪、鍾佩昕、黃昱綸 |
|
智慧醫療專利技術分析 |
72 |
專利 |
專利趨勢分析 |
以電腦輔助診斷技術為核心之智慧診療專利趨勢分析 |
258 |
馮昱豪、陳浩民 |
|
以電腦輔助診斷技術為核心之智慧診療專利趨勢分析 |
73 |
專利 |
司法實務 |
醫藥相關專利之顯而易見性判斷原則與舉證責任探討—以局部治療製劑為例 |
257 |
郭廷濠、劉國讚 |
|
醫藥相關專利之顯而易見性判斷原則與舉證責任探討—以局部治療製劑為例 |
74 |
專利 |
審查實務 |
更正及審定後分割之審查實務變革 |
255 |
陳忠智 |
|
更正及審定後分割之審查實務變革 |
75 |
專利 |
審查實務 |
舉發審查實務變革 |
255 |
莊智惠 |
|
舉發審查實務變革 |
76 |
專利 |
國際新訊 |
近期美國多方複審(IPR)制度修正對製藥產業影響 |
255 |
李秉燊,陳豐奇 |
|
近期美國多方複審(IPR)制度修正對製藥產業影響 |
77 |
專利 |
法規修正 |
2019年韓國食品設計審查基準修正重點介紹 |
254 |
徐銘夆 |
|
2019年韓國食品設計審查基準修正重點介紹 |
78 |
專利 |
審查實務 |
設計專利圖式明確且充分揭露之判斷 |
254 |
劉信邦 |
|
設計專利圖式明確且充分揭露之判斷 |
79 |
專利 |
審查實務 |
手段(或步驟)功能請求項之審查規範與法院判決的差異探討 |
254 |
張仁平 |
|
手段(或步驟)功能請求項之審查規範與法院判決的差異探討 |
80 |
專利 |
審查實務 |
審查期間第三方意見之處理研究 |
253 |
陳繹安,林坤隆,林明立,黃泰淵 |
|
審查期間第三方意見之處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