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

助行+騎乘雙模式 讓長者行動無礙
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緯創資通/緯創醫學研發團隊針對銀髮族常見的行動受限問題,開發具助行與騎乘雙模式的助行器,並具環境偵測功能,提升行動便利性與安全性,搭配專屬APP,精準適配不同族群需求,提供穩定舒適的步行體驗。
人口老化是全球趨勢,根據聯合國的預估,2050年全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6億,占總人口的16%;臺灣老年人口在2025年超過20%邁向「超高齡社會」,隨之而來的醫療照護問題不容忽視。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罹患骨質疏鬆、骨關節炎等慢性病的長者逐年增加。有感於許多銀髮族因行動力退化,導致活動範圍受限、健康狀況惡化,緯創資通/ 緯創醫學研發團隊長期投入助行器開發,以智能科技協助行動不便與年長者,提升行動自主能力,並於2021年6月取得發明專利(發明人:梁振儀、劉政燻、陳建瑋)。
操作簡單 一鍵自動變形
研發人員劉政燻指出,傳統助行器在設計上只有單一助行功能,行走距離有限;本發明產品具有助行與騎乘兩種功能,在助行狀態下,使用者可推著助行器行走,走累了可切換成騎乘模式,不必擔心走太遠回不去的問題。
為提升使用便利性與安全性,在助行模式下,無須油門或煞車拉桿,可自動適應使用者移動意圖,準確提供適當的動力輔助,並具有環境偵測功能,自動在上坡提供助力、下坡協助減速;同時為讓使用者用最簡單的操作達到雙模式切換,只需一鍵就能自動切換成助行或騎乘模式。
APP設定 精準動力輔助
劉政燻坦言,產品從開發到取得專利,經歷了5年、三代變革,由第一代設計的6個模式到第二代縮減成兩個模式(助行、乘載),再到第三代改善騎乘時地形的適應性,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像是動力輪模組適應地面凹凸、操控靈巧度、助行適應性控制、拆解及搬運等。
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由於產品將乘載與行走輔助功能合而為一,首先要解決在不同人體姿態下都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並能夠提供穩定支撐,確保使用者的安全;再者,因產品構型並非固定,而是具有變換的功能,因此對結構強度要求更高,同時須符合乘載與助行輔助兩種測試規範,經過不斷的測試與修改,終於通過測試。
此外,考量到不同族群所需要的動力輔助程度與型態皆不相同,團隊另開發出可適配使用者樣態的APP,透過助行控制模式、遙控速度設定等參數調整,精準提供適當且具自適應的動力輔助,提升步行的穩定性與舒適度。
專利布局 保護創新成果
本發明於2024年8月量產上市(產品名稱:智世代變形電動車「銀翼BSG」),目前已成功應用於醫院作為術後輔助行走訓練,並在桃園機場完成自動跟隨輪椅載運的場域測試驗證。為了讓產品有更周延妥適的保護,團隊也針對不同部件開發的技術進行專利家族布局,儘管某些專利目前尚未應用於現有產品上,隨著市場需求增加,可望在新一代產品中得到實際應用。
劉政燻指出,透過專利保護,能確保技術與研發成果不受侵害,在市場上獲得認可,提高產品的評價與信任度;再加上國發獎金牌的肯定,強化產品的專業性與創新價值, 為未來的市場發展如虎添翼。
- 發布日期:114-08-15
- 更新日期: 114-08-15
- 發布單位:專利行政企劃組
- 點閱次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