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
國家發明創作獎

用於廚餘機之攪拌裝置

字型大小:
113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專輯(中文)_v13-1_頁面_48

將廚餘變黃金 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

若將臺灣每年浪費的食物用廚餘桶堆疊起來,相當於1萬座台北101,但廚餘處理卻面臨困境。趙宇超以技術創新打造高效碾碎、節能與模組化的改良型廚餘機,不僅有效降低處理成本,讓廚餘轉廢為寶,帶來環保新商機

隨著國人環保意識提升,做好垃圾分類已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日常,但廚餘處理往往被忽略。根據環境部統計,近10年臺灣每年平均扔掉近62萬噸食物,若以標準60公升廚餘桶堆疊比喻,相當於1萬座台北101大樓,數量驚人

臺灣廚餘處理方式包括養豬、堆肥、黑水虻養殖等,最後剩下的則進入焚化爐及掩埋場。但自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大量廚餘送入焚化爐,導致設備負荷過重相繼停收,部分轉以高溫氣化處理,但效率不佳;而堆肥因鈉含量過高受限,黑水虻養殖亦推動不易。從而開啟金超耘科技負責人趙宇超研發改良現有廚餘機的念頭

創新設計 模組化易維修

有鑑於傳統商用廚餘機體積龐大、耗電高,且對堅硬物如豬腳骨頭、豬骨、雞骨等處理效果不佳,趙宇超針對廚餘機的攪拌裝置進行改良後,具備強力碾碎、節能設計與模組化維修三大特色

該攪拌裝置以二攪拌片及複數支撐臂,且轉軸具有軸向定位設計較穩固,可輕鬆粉碎豬腳骨、蛤蠣殼等難處理的廚餘,並進行乾燥處理,使廚餘轉化為可用於飼料或肥料的粉末;同時模組化設計讓維修更便捷,即使機器損壞也可快速更換零件,降低維修成本。此外,產品的節能設計使運作成本遠低於市場價格,每公噸廚餘處理成本約新臺幣120元至130元,相較委外處理費用(每公噸新臺幣800元)更具經濟效益

專利保護 增加商業價值

「用於廚餘機之攪拌裝置」於2022年8月取得新型專利,開發過程僅3個月,展現出高效研發與精準設計的優勢。趙宇超指出,在決定開發新產品時,首先會跟研發人員進行討論與草圖設計,並透過3D建模進一步檢討細節,確保設計可行性;完成設計後,隨即進入試產階段;然後試機,進一步檢驗性能與細節,確保市場上的每台機器都具備卓越品質與穩定性

趙宇超強調,專利是保護自身產品不被他人仿冒的重要手段,就曾有朋友因未申請專利,導致同行搶先註冊,最終無法繼續生產,損失慘重;再者,消費者與企業普遍認為擁有專利的產品代表技術領先,有助提升市場競爭力,再加上國家發明創作獎的加持,對公司未來投融資也有加分效果

多元彈性 擴大市場版圖

目前推出的改良型廚餘機為60公斤容量,一天可操作2到3次,主要客戶為大型餐廳、空廚業者;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團隊正在研發小型廚餘機,目標鎖定每日約30公斤廚餘的小型餐飲業者,如麵攤與小吃店,搶占更大市場。另中國市場也表達合作意願,計畫透過技術授權當地生產,擴大市場版圖。此外,團隊也跨足特殊乾燥設備開發,如雞血乾燥設備,瞄準穆斯林國家市場,展現技術多元化與國際布局的企圖心。

  • 發布日期:114-08-15
  • 更新日期: 114-08-15
  • 發布單位:專利行政企劃組
  • 點閱次數:5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