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設備與投影校正方法

小負載AI機器人在導入3D視覺感測技術時,常遇到傳統設備在體積與精度上的限制。現有工業級3D感測器多採用DLP技術,雖具高精度特性,但其體積龐大且掃描速度較慢,不利於小型化機器人整合應用。而振鏡式掃描技術雖具小型與高速優勢,卻因振鏡機構容易受到溫度、時間與結構形變影響,導致感測精度不足,無法勝任工業等高精度需求場域。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突破,針對振鏡動件所引發的誤差進行補償,並解決投射解碼光斑易變形的問題。透過整合光學校正與預測演算法,成功開發出具備「高精準」、「小型化」、「超高速」特性的次世代3D視覺感測器,特別適用於小負載AI機器人應用。此技術的核心創新包含建立線光源光機標準化校正流程,以及導入多空間對應預測模型,有效克服傳統單軸投影資訊不足與熱變形影響問題。經實測,本感測器系統使3D感測精度提升超過26倍(由誤差5.1mm降至0.19mm),達成次毫米等級的高精度要求。應用面上,本技術已成功協助國內廠商切入AI協作型機器人市場,推動智慧工廠與智慧商店場域落地。技術已轉移至全球第二大協作機器人業者,導入於手眼整合型機器人平台,預估3年內可創造超過新臺幣40億元產值,並已應用於金屬鑄造、塑膠射出、半導體製造與自動化工業等高精度製造場域。此外,本技術亦已技轉予感測器與系統整合業者,建立國產AI智能手眼力機器人解決方案。所開發之感測器具備高度相容性,不受特定平台限制,能快速整合至國際一線工業機器人大廠設備中, 具備高度量產與推廣潛力。
- 發布日期:114-08-15
- 更新日期: 114-08-15
- 發布單位:專利行政企劃組
- 點閱次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