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告欄
1
111年05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81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 — 一案兩請申請之趨勢及企業申請策略研析專利是競爭利器,也是企業命脈。專利「一案兩請」申請策略,就相同發明同時申請發明專利與新型專利,先取得新型專利「權利接續」後取得之發明專利,或兼獲發明專利與新型專利二權利,有效地保護企業核心技術。然新型專利採形式審查,雖先取得權利,惟行使權利時,需提示新型專利技術報告再進行警告或訴訟,以免有不當行使或濫用權利之風險。「一案兩請」策略,可透過在後的發明專利實體審查,檢視判斷在先核准的新型專利之有效性,對落入先前技術之申請專利範圍進行適當之修正與迴避,以利產品未來專利權讓與或授權,抑或行使專利權的警告或訴訟之攻防。又企業「一案兩請」申請策略,除了儘早取得專利保護產品、權利接續及市場優勢外,是否還潛藏其他效益呢?本月專題「一案兩請申請之趨勢及企業申請策略研析」分析一案兩請與審查及時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並探討本制度潛藏之其他申請效益。本月論述「解析美國著作權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之2020年CASE Act小額索賠新制」以美國2020年著作權小額索賠替代制度施行法為題,從著作權蟑螂亂象解析美國著作權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一案兩請申請之趨勢及企業申請策略研析專題一:一案兩請權利接續之申請趨勢研析與審查實務探討(侯建志、林桂忠、施宜佑、李宥甫)專題二:企業以一案兩請進行專利布局之申請策略研析(林桂忠、侯建志、施宜佑、李宥甫)本月論述文章:解析美國著作權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之2020年CASE Act小額索賠新制(林利芝)2
智慧財產局110年中文年報已發行
資料服務組3
111年04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80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著作權授權之發展趨勢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Netflix、Spotify、YouTube、Disney+、Podcast等零接觸的串流影音服務平台,在疫情期間,使用人數激增,宅在家讓線上影音夯翻,相關影音著作利用與保護一體兩面,而受到熱議與討論。因應電視台業者希冀公開播送之節目,在網路進行公開傳輸時,能單一化、迅速化及明確化的取得授權,日本著作權法2021年進行修正,增訂「公播同步公傳等」利用型態、授權推定及修正合理使用等相關規定,並擴大裁定補償金制度之適用範圍,以符合實務需要。同屬休閒娛樂的卡拉OK歌廳業者,也有大量利用音樂之需求,利用人期待能一站式取得完整授權,而中國大陸目前法制上,並未採納延伸性集管制度,惟實務上,集體管理組織在進行一攬子許可時,將非會員作品納入其中,而引發爭議。本月專題「著作權授權之發展趨勢」介紹為因應電視台業者的實務需求與授權困境,日本著作權法修正情形,以及中國大陸集管組織對於卡拉OK歌廳業之授權實務進行初步探索。本月論述「我國與中國大陸於圖像設計保護近期變革」以我國審查基準及目前中國大陸專利審查指南的徵求意見稿為中心,介紹專利審查基準修正後對圖像設計等創作保護的影響,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著作權授權之發展趨勢專題一:探討日本著作權法修正重點——促進電視節目中的著作公開傳輸權利處理的便利化(洪若婷)專題二:中國大陸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授權實務初探——以卡拉OK歌廳業為例(楊雅蘭)本月論述文章:我國與中國大陸於圖像設計保護近期變革(胡書慈、吳嘉敏)4
111年03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9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更正及更正再抗辯實務研析智慧財產局為順應產業界對專利救濟制度之需求,並與國際接軌,參酌日本、美國及德國等國專利救濟制度,蒐集產官學各界意見,自108年起研擬「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於109年及110年分別公告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1稿及第2稿,針對專利舉發案件之審議及救濟制度作大幅的變革,由書面審查改採言詞審議及合議審議,進而簡併救濟層級,並採行改由舉發人與被舉發人(專利權人)兩造對審制度,準用民事訴訟程序,且以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另專利爭議案件中常作為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更正制度,將影響專利權範圍之認定,修正條文通盤進行修正調整。本月專題「更正及更正再抗辯實務研析」介紹美國及德國之更正制度,與日本更正再抗辯相關學說見解及法院實務認定。本月論述「從『康寶濃湯展示架』事件論析美國設計專利非顯而易知性判斷實務」以美國「康寶濃湯展示架」事件為例,解析美國設計專利有關非顯而易知性的判斷實務,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更正及更正再抗辯實務研析專題一:淺談兩造對審架構下專利爭議案件之更正制度——以美國及德國制度為鑑(陳盈竹、吳韶淳、林希彥)專題二:日本更正再抗辯實務研析(高健忠)本月論述文章:從「康寶濃湯展示架」事件論析美國設計專利非顯而易知性判斷實務(徐銘夆)5
智慧局公布110年第4季智慧財產權趨勢
資料服務組110年第4季,我國受理3種專利申請合計19,210件,較上年同期微幅低於1%,而商標申請24,839件,則增加1%。發明專利中,我國研究機構申請件數增加17%,研發能量充沛。發明專利申請人方面,我國工研院申請252件,首度躍居首位,外國人以應用材料234件最多。商標申請仍以「農業食材」產業為最大宗,我國「商業金融」產業件數連續2年正成長;「技術研究」產業較上年同期,我國與外國人申請量雙雙上升。商標申請人方面,我國統一企業申請178件,超越其他人,外國人以識隙之城56件居首。專利申請外國人專利申請件數呈現正成長我國受理申請之三種專利件數中,發明專利為12,992件,較上年同期小幅成長2%,主要來自外國人申請件數的增加,而其他專利則有減少情形。外國人在三種專利均為正成長,分別增加6%-20%不等(如表1)。我國中小企業發明專利件數小幅成長我國企業整體發明專利申請3,528件,較上年同期減少,主要因為大型企業申請件數(2,631件)(如圖2)下降所致;而中小企業的發明專利申請897件,則略增1%。工研院及宏碁在本國人發明及設計專利件數最多第4季,我國前十大發明專利申請人及前五大設計專利申請人中,發明專利以工研院252件,設計專利以宏碁23件,居於首位(如圖4、5)。儘管企業整體發明專利申請件數下降,前十大申請人中,企業之申請件數仍多為正成長(如圖4),其中,瑞昱(137件)、南亞科(83件)及新唐(56件)申請件數均創下近10年最高紀錄,表現相當亮眼。我國研究機構發明專利件數上升,而學校件數則下滑我國研究機構之發明專利申請454件(如圖2),較上年同期成長17%,其中,工研院申請252件最多,大幅超越其他研究機構(如表3)。大專校院發明專利申請490件(如圖2),較上年同期減少14%,申請人中,以陽明交大33件發明專利,位居各校之首,另私立學校中,遠東科大及建國科大均為16件最多(如表2)。外國人發明專利申請件數增加1成外國人專利申請9,466件,成長10%,主要來自發明專利件數(8,023件)增加10%(如表1)。在我國布局發明專利之國家(地區)中,以日本3,117件最多,前五大申請國家(地區)之件數分別成長6%-23%不等(如圖3),表現積極。另設計專利申請1,094件,成長6%。其中,美國申請272件,成長幅度(15%)較大,在本季超越日本,成為在我國布局設計專利最多的國家(如圖3)。應用材料及哈利溫士頓在外國人發明及設計專利件數最多第4季,前十大外國申請人中,發明專利以應用材料申請234件最多,較上年同期成長64%,件數及成長率雙雙超越其他申請人(如圖4)。設計專利方面,哈利溫士頓同樣以53件及成長率382%,位居首位(如圖5);此外,前五大申請人之件數,均有顯著成長。商標申請商標申請件數小幅增加商標受理申請24,839件,較上年同期略增1%(31,809類,增加1%);本國人件數增加2%,而外國人件數則減少3%(如表1、圖8)。本國人商標申請件數占商標總申請件數之比例為77%,與上年同期相當(如圖1)。統一企業在我國商標申請件數位居首位申請類別方面,本國人在第35類(廣告、企業經營及零售批發服務等)申請3,937件最多,成長12%(如圖9)。在前十大申請人中,統一企業申請178件,高於其他申請人(如表6)。識隙之城在外國人商標申請件數最多外國人中,中國大陸申請1,230件超越其他國家(地區)(如圖3),類別方面,以第9類(電腦及科技產品等)1,163件最多(如圖10)。申請人則由上年同期未曾申請的新加坡識隙之城私人有限公司申請56件最多(如表7)。我國商標申請集中在農業食材產業產業方面,我國受理之商標申請以「農業食材」(6,947件)為最大宗,主要來自於本國人申請(5,877件),外國人則在「技術研究」申請2,039件最多(如圖11)。我國商標申請件數居次者為「商業金融」,已連續2年呈現正成長的趨勢。6
111年02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8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WTO有關因應COVID-19之智慧財產保護豁免提案研究2020年初爆發COVID-19疫情,使得全球各國面臨政治、經濟、社會與公共衛生等各層面的空前危機,抗疫物資的短缺與分配不均等問題,引起各國對智慧財產權與公共利益之權衡與取捨之爭議。2020年10月,以南非與印度為首開發中或低度開發之WTO會員國,提出COVID-19疫苗TRIPS豁免提案,要求專利權等智慧財產權應為公共利益而讓步,美國從反對提案再轉向支持豁免COVID-19疫苗智慧財產權保護,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表示,這是全球對抗疫情的重要里程碑。本月專題「WTO有關因應COVID-19之智慧財產保護豁免提案研究」介紹由南非及印度為首所提出的豁免提案相關內容,分析贊成提案與反對提案的WTO會員意見,思考在智慧財產保護與公共利益之間應如何權衡取捨,方能同時分享科技研發利益並促進公共衛生,使全球經濟與社會回歸正軌。本月論述「Christian Louboutin紅底高跟鞋商標案之探討」以紅色鞋底商標案在各國法院間之訴訟歷程,探究各法院對其商標類型(顏色商標、位置商標)及商標識別性判斷標準,並對美感功能性的概念及判斷方法作進一步闡述,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WTO有關因應COVID-19之智慧財產保護豁免提案研究WTO與COVID-19相關智慧財產保護議題簡介(曾筱筑)初探COVID-19疫情下智慧財產保護之角色與困境(曾筱筑)本月論述文章:Christian Louboutin紅底高跟鞋商標案之探討(王敏銓、陳昭華)7
111年01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7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專利審查數位工具第四次工業革命(4IR)所帶來的科技變革,影響規模龐大且深遠,連帶促使經濟、社會和文化生活等領域亦有所創新及改變。在2010年至2018年間,智慧聯網技術、物聯網、大數據、5G和人工智慧等4IR技術領域的全球專利家族申請量,以每年將近20%的成長率高度發展,是近年來成長最為快速的技術領域。面對大量的新興科技專利申請案,應如何審查,以及如何善用這些新興科技來協助專利審查,改善行政效率及提升審查品質,已為國際間各智慧財產局爭相領頭致力於數位工具的開發及運用。本月專題「專利審查數位工具」介紹國際各智慧財產局目前的數位工具開發及使用現況調查,並就人工智慧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現況,進一步的分析與討論。本月論述「均等侵權判斷下之申請歷史禁反言」以實務侵權個案來檢視法院對於申請歷史禁反言及均等論之適用標準,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專利審查數位工具應用審查數位工具之現況與趨勢分析——IP5、EUIPO、WIPO及其他多局(張長軾、陳宇超、陳逸)發展正體中文專利審查數位工具之分析討論(張長軾、陳宇超、陳逸)本月論述文章:均等侵權判斷下之申請歷史禁反言(李素華)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3樓專利商標資料閱覽室服務時間調整公告
資料服務組自明(111)年1月1日起,本局3樓專利商標資料閱覽室服務時間將調整為上午8時30分至12時30分及下午1時30分至5時30分,中午休息時間為12時30分至1時30分(不提供對外服務),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服務電話:02-23767164、02-237671669
110年12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6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惡意申請商標之比較法研析商標是新商品進入市場的通關密語,也是防止仿冒的利器。商標先申請註冊後商品再上市,可避免遭仿冒侵權,而喪失市場利益,同時也可保護消費者權益。惟因商標申請程序便利且費用低,以致時有耳聞惡意搶註或為待價而沽不使用商標的案件出現。而現有商標註冊制度,對排除搶註著名商標等不正競爭的惡意申請行為,法規面已然完善,但對不使用商標之惡意申請行為,礙於商標法條約並未明定受理局得於新申請案要求提交或審查確具使用意思之事證,除美國外,國際立法例多採給予商標權人商品上市使用商標之3年或5年準備時間,遲至逾法定期間仍未使用者,始廢止其註冊。然時至今日,空占權利不使用之隱憂逐漸擴大,被無限上綱用來阻礙妨礙真正想使用該商標的業者或先使用人,嚴重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引發國際五大商標局自2012年起,將惡意申請商標註冊列為重要議題,近期更研議如何修法建立初審階段即可排除不使用商標註冊之機制。本月專題「惡意申請商標之比較法研析」以歐盟、中國大陸、美國及日本之實務案例出發,探討其商標實務如何規範處理惡意商標申請行為,並評析我國商標實務因應對策。本月論述「我國與歐盟有關類似商品∕服務判斷異同之比較分析」比較我國與歐盟智慧財產局有關類似商品∕服務之判斷基準之異同,釐清相關認定原則,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歐盟、中國大陸處理惡意商標申請之法規與實務(趙宗彥)美國、日本處理惡意商標申請之法規與實務(陳盈竹)本月論述文章:我國與歐盟有關類似商品/服務判斷異同之比較分析(陳盈竹)10
「智慧電網」及「電動輔助自行車」專利趨勢分析報告
資料服務組為因應淨零減碳政策,本局以「智慧電網」及「電動輔助自行車之智能輔助動力技術」專利趨勢分析報告,透過深度的專利文件閱讀與分析,探討技術發展趨勢及全球主要國家及企業之動向,提供國內產業了解相關關鍵技術專利群的詳細技術資訊,供作國內企業掌握產業鏈結及創新技術研發,藉由達到碳中和的目的,並活用專利創造產業價值及提升競爭力之參考。此外,本局於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已完成「綠色技術專區」,依據WIPO綠色目錄之分類主題,除提供相關主題之技術分析報告與國際推動綠色技術的現況,並建置具有協助帶入檢索條件功能之查詢介面,使國內相關業者能藉以搜尋所欲研發創新的相關專利,加速相關技術的專利研發,歡迎各界多加利用。#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綠色技術專區https://gpss3.tipo.gov.tw/gpsskmc/gpssbkm?!!FUNC2401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商標資料閱覽室搬遷公告
資料服務組自本(110)年11月22日起,原於本局4樓專利商標資料閱覽室將搬遷至3樓,繼續為民眾提供優質及便利的服務。服務電話:02-23767164、02-23767165、02-2376716612
經濟部智慧局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成績揭曉
資料服務組首屆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獲獎團隊,於11月5日揭曉,由智慧財產局張玉英副局長致詞並頒發獎項鼓勵所有參賽團隊。第一名由研討「車聯網專利」的台科大專利所團隊「PUI PUI智慧車車」獲得殊榮。第二名由研討「醫療用手術機器人專利」的數名不同公司產業界人士組成的「布布為贏」團隊拿下;第三名由研討「雷射振鏡焊接專利」的新代科技與工研院組成「新代科技」團隊獲得。其餘3名佳作分別由台科大專利研究所的「Institue of Paytent」、中科院的「關鍵6.9秒」及聯合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的「今晚吃雞隊」取得。頒獎典禮活動除了頒獎的環節外,另邀請到財團法人專利檢索中心,針對「智慧電網」、「電動輔助自行車」技術領域帶來專業的專利分析報告,讓現場參賽團隊及與會人觀摩學習,展現專利分析可以為產業帶來的重要功效與策略參考價值。此外,會場外也設有成果展區,展示10組複賽入選團隊專利分析與布局成果海報。頒獎典禮及分析報告發表圓滿順利完成,與會者獲益良多,共同期待下一屆競賽到來,獲獎名單詳見競賽官網。13
110年11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5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審查之比較分析隨著人工智慧(AI)、區塊鏈及物聯網等新興科技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專利審查實務迎接新的挑戰,因應之道,乃明確化審查基準,釐清新興科技的審查概念,以利判斷其適格性及進步性等專利要件,俾便專利權的取得與否具有可預見性,進而促進產業創新。我國現行專利審查基準於2021年7月1日施行第四版之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審查基準,本次修訂除增加AI等新興科技相關案例外,另鑒於電腦軟體相關發明的特殊性,尤以適格性與進步性為主要修訂對象。本月專題「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審查之比較分析」以我國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審查基準關於適格性與進步性的修訂歷程出發,探討美、日、歐等國家之相關審查基準,以及我國因應新興科技之策略。本月論述「從Booking.com案論美國商標法對通用名稱之判斷與認定」藉由代表性案例作為中心,解析論述美國商標實務對於通用名稱之見解,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我國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審查基準有關適格性與進步性之修訂沿革及其剖析(朱浩筠)美日歐因應新興科技電腦軟體發明審查原則比較分析(馮聖原、高健忠)本月論述文章:從Booking.com案論美國商標法對通用名稱之判斷與認定(馮震宇)14
智慧局公布110年第3季智慧財產權趨勢
資料服務組110年第3季,我國受理3種專利申請合計18,139件,商標申請24,699件,各較上年同期減少4%及5%。以發明專利而言,我國大型企業申請件數增加6%,維持充沛的研發能量,台積電申請580件續居第1,外國人以應用材料220件最多。商標申請多集中在「農業食材」產業,申請人部分,我國統一企業申請250件超越其他申請人,外國人以富途網絡科技71件居首。 專利申請發明專利申請件數呈現小幅成長我國受理申請之三種專利件數中,發明專利為12,248件,較上年同期小幅成長2%,主要來自外國人申請件數的增加,而其他專利則有減少情形(如表1)。我國大型企業研發能量持續我國企業整體發明專利申請3,757件,較上年同期略增,其中,大型企業申請3,010件,較上年同期(2,827件)成長6%,以第3季而言,件數為近5年最高,研發能量豐沛(如圖2)。台積電及宏碁在本國人發明及設計專利件數分居第一我國前十大發明專利申請人及前五大設計專利申請人之件數,大多呈現正成長,其中,台積電申請580件發明專利,宏碁申請30件設計專利(如圖4、5),超越其他申請人,以第3季而言,件數均分別創下各該公司10年來最高紀錄,另台積電已連續6年高居本國人發明申請件數之首,而宏碁則首度躍升設計專利件數第1。此外,南亞科在發明專利件數之成長率為119%最高,成長快速(如圖4)。我國學研機構及金融三業發明專利件數均下滑我國大專校院發明專利申請件數較上年同期減少7%,申請人中,陽明交大以43件發明專利,位居各校之首,另私立學校以崑山科大32件最多,前十大申請人之申請件數多有成長(如表2)。研究機構之發明專利申請件數下降,其中,工研院申請39件最多(如表3)。此外,我國金融三業共申請49件發明專利,以銀行業占多數(如表5),申請人以中國信託申請16件,位居金融三業之首(如圖7)。外國人發明專利申請件數呈現正成長外國人專利申請件數小幅成長,主要來自發明專利件數增加5%(如表1)。在我國布局專利之國家(地區)中,發明專利以日本3,060件最多,美國及南韓件數分別成長16%及21%;設計專利亦以日本268件最多,中國大陸及瑞士件數則均增加68%,較為顯著(如圖3)。應用材料及PSA汽車在外國人發明及設計專利件數分居第一前十大外國申請人中,發明專利以應用材料申請220件,超越其他申請人,成長率以英特爾增加118%最高(如圖4),而設計專利申請,以PSA汽車74件最多(如圖5)。商標申請商標申請件數減少商標受理申請24,699件,較上年同期減少5%(31,594類,減少3%);本國人件數下降7%,而外國人件數則持平(如表1、圖8)。統一企業在我國商標申請件數高居首位申請類別方面,本國人在第35類(廣告、企業經營及零售批發服務等)申請4,158件最多,成長9%(如圖9)。在前十大申請人中,統一企業申請250件,遠高於其他申請人,件數居次的虹光大江則由上年同期0件增加至本季86件,成長快速(如表6)。富途網絡科技在外國人商標申請件數最多外國人中,中國大陸申請1,366件超越其他國家(地區)(如圖3),類別方面,以第9類(電腦及科技產品等)1,177件最多(如圖10),小幅成長4%。申請人則由上年同期未曾申請的中國大陸富途網絡科技(71件)件數最多(如表7)。我國商標申請集中在農業食材產業產業方面,我國受理之商標申請係以「農業食材」為主,是我國人申請件數之最大宗(6,087件),呈現高度集中的現象,亦與外國人申請件數差距最大。外國人則在「技術研究」產業申請1,976件最多(如圖11)。15
2020年主要專利商標局受理專利商標申請概況
資料服務組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球,衝擊全球經濟活動及消費力道。隨著疫情加速許多國家及產業數位轉型的腳步,主要專利商標局傾全力提升其國家(地區)的競爭優勢及智權戰略地位。美國、日本、歐洲、南韓、中國大陸之專利商標局的2020年統計資料顯示,除中國大陸和南韓以外,各局受理發明專利申請件數均減少,設計專利則全面增長,及商標註冊申請除日本外也均成長。世界智慧財產組織(WIPO)發布最新統計顯示,2019年全球平均研發支出成長8.5%,而我國臺北-新竹發明人集群為2015-2019年全球第44大PCT集群、2021年全球第28大科學與技術集群,創新能量不容小覷。國人在主要專利商標局的專利與商標註冊申請,仍以美國及中國大陸為布局重點。國人在發明專利布局,雖持續聚焦於美國與中國大陸,但在美國申請19,241件,在中國大陸申請10,766件,各減少1.8%、3.5%(如圖1)。國人在設計專利布局重心,已遍及美國、歐洲、中國大陸,其中以在中國大陸申請1,326件最多,但年減19.0%;其次為美國1,205件、歐洲617件,則各增長7.5%、18.0%(如圖2)。國人在五大商標局的註冊申請量以類別計,依序為向美國申請2,142類最多,其次為歐洲1,355類;依中國大陸公布有14,441件,日本公布有884件(均無類數統計)。成長率方面,國人向中國大陸申請量下滑26.8%,在美國則增長6.9%(如圖3)。為協助國人掌握五大局最新專利商標申請及核准趨勢,以利全球布局,強化企業競爭優勢,本局蒐集彙整最新資訊於「2020年我國與美、日、歐、韓、中國大陸專利商標申請暨核准概況」報告,歡迎各界參閱。報告參閱網址:https://www.tipo.gov.tw/tw/cp-174-219414-a1c98-1.html。16
110年10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4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國內著作權司法判決之研析 藝人能成為大紅大紫的天王天后,除了個人機運及努力外,也需要各方條件的配合,經紀人、詞曲版權公司、唱片公司之各種專業、財力及人脈之集結,對藝人的成功,扮演重要的角色。然現今演藝事業蓬勃發展,演藝人員與經紀人、詞曲版權公司等間之契約爭訟事件,卻屢見不鮮,如何於現有民法規定下,依私法自治原則協商出公平合理的演藝相關契約,促進雙贏的局面,已成為當前著作權保護之重要課題。而在室內設計產業的著作權保護現況中,室內設計圖向來被認定為圖形著作,有關其從平面圖轉換為立體之室內設計,屬於實施行為而非屬著作權法所保護的重製行為,是否有對室內設計保護不周,值得深入討論。本月專題「國內著作權司法判決之研析」以司法實務判決為立論基礎,分析歌唱藝人相關之契約爭訟案件,以及室內設計應如何賦予著作權保護之爭議。本月論述「以視覺化專利、科技對稱二維模型運用於專利策略管理─以阿里巴巴在我國之智能合約發明專利申請案為例」提出一套量化方式分析專利布局現況,期能幫助使用者快速且簡便地判讀分析結果,有效訂定最佳專利策略,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 本月專題文章:藝人經紀契約之著作權議題解析――從青峰案之著作權爭議談起(章忠信)室內設計如何尋求著作權保護――司法實務所面臨的困擾(賴文智) 本月論述文章:以視覺化專利、科技對稱二維模型運用於專利策略管理――以阿里巴巴在我國之智能合約發明專利申請案為例(張天宇、范凱閎)17
110年9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3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韓國工業設計保護制度簡介在全球化文化產業的競爭中,國家扮演不容忽視的關鍵角色。韓國作為現今的亞洲文化強權,之所以可以透過「韓流」將韓國文化推廣至世界各地,有賴國家政策的協助及引導。韓國於二十世紀面臨亞洲金融危機,以工業為經濟主力的傳統產業因此遭遇倒閉危機,為此,韓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並提出「設計韓國」的戰略口號,以提升設計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及迅速因應時代及市場變化,並透過與時俱進的法規與制度,培植韓國設計產業,提供健全良好的設計環境。本月專題「韓國工業設計保護制度簡介」介紹韓國設計保護的特殊制度變革及相關措施,並與我國設計保護制度進行比較。本月論述「專利侵權訴訟中發明課題之影響」就日本法院判決之相關案例,析論專利發明之課題在專利侵權訴訟中,對兩造當事人勝敗之影響,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韓國設計保護的特殊制度介紹(蔡垂宏)韓國字體設計之註冊申請及審查實務介紹(莊彩雪)本月論述文章:專利侵權訴訟中發明課題之影響(黃文儀)18
110年8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2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我國專利爭議訴訟中新證據提出與更正之互動為落實專利訴訟效率化,避免因反覆爭執同一專利權之有效性,循環發生行政爭訟,而拖延未決之情形。民國96年制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3條,允許舉發人可就同一撤銷或廢止理由提出新證據,以達成紛爭一次解決目的。另為衡平專利權人之訴訟利益,亦賦予專利權人可以另提更正以克服新證據。然而在法院實務運作下,更正案須待專利專責機關作成更正准否之處分後,方得進行審理,以致難以落實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3條迅速解決紛爭之立法目的。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109年12月30日預告「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1稿)」,將專利爭議訴訟改採民事訴訟制度,而該草案第91條之8亦規定,舉發人未曾於專利專責機關審議程序提出之理由及證據,於爭議訴訟不得提出。本月專題擬從新證據的提出與更正之互動進行檢討,兼論修正草案第91條之8之立法妥適性。本月論述「論複數引證案評價模式演變對於進步性判斷之影響」就我國近期司法實務個案,於進步性判斷中如何結合複數引證案之方式進行討論,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我國專利爭議訴訟中新證據提出與更正之互動(呂紹凡)論複數引證案評價模式演變對於進步性判斷之影響(江宛錚、施瑩欣)19
110年7月份的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71期發燒出版
資料服務組本月專題—商標異議程序之比較法研究商標異議制度係提供公眾對核准註冊的商標,提出爭議的機會,與利害關係人始能申請之評定制度,在商標註冊公告日後3個月內有併行的可能性,二者立法目的及制度僅有些微差異,為完善我國商標爭議制度,商標異議制度之存廢已引發熱議。它山之石可以攻錯,為營造更優質商標異議制度,並與國際接軌,有研究借鏡國際上商標異議制度良窳之必要。本月專題「商標異議程序之比較法研究」透過美、歐、日及中國大陸商標異議制度之比較研究,希冀研析出符合訴訟經濟原則、爭議程序精簡、審理效率提升等之優質異議制度,為重塑我國商標異議制度或廢除異議制度提供建言。本月論述「著作權『轉化性使用』之我國本土案例分析」,以實務案例介紹「轉化性使用」之著作權合理使用範圍,詳細內容,請參閱下列相關連結。本月專題文章:美國及歐盟商標異議程序之研究(夏禾)日本及中國大陸商標異議程序之研究(趙宗彥)著作權「轉化性使用」之我國本土案例分析(蔡嘉裕)20
智慧財產局109年英文年報已發行
資料服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