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態
- 181
2019年國際智慧財產權指數排名:新加坡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保持亞洲領先地位
資料服務組2019年10月18日報導,新加坡在「2019年國際智慧財產權指數」(IPRI)報告中的129個國家中排名第四名,較2018年上升一名,前三名分別是芬蘭、瑞士和紐西蘭,新加坡持續在亞洲地區保有領先地位。該指數對129個國家進行排名,這些國家代表全球總人口的93.83%和全球GDP的97.72%,新加坡在以下三個核心領域中占有領先地位,分別是(1)法律和政治環境,(2)實體財產權,(3)智慧財產(IP)權。其中,新加坡於「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在亞洲排名第一。新加坡智慧財產局(IPOS)在IP領域持續創新並支持企業利用IP成長發展。IPOS最近推出全球第一個商標註冊的行動App,可減少80%的申請時間,亦可於註冊過程中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進行圖像檢索,該國同時宣布將與其他九個東協國家之智慧產權局(ASEAN IP offices)採取新的合作措施,以加速工業4.0中關鍵新興技術如金融科技、網路安全和機器人等的專利申請。首位利用這項加速計畫-「人工智慧專利優先計畫」(AI2)的是一家跨國公司,相較一般專利從申請到核准平均需花2-4年時間,該公司在短短三個月內即取得人工智慧(AI)專利。上述行動顯示IPOS致力於透過IP和無形資產,催化該國創新型企業、產業和經濟的成長。IPOS局長鄧鴻森表示,在此嶄新的數位時代中,各個社會和經濟體間的連結日益緊密,其成長發展更需仰賴智財權及無形資產的推動,此項榮譽將鼓舞創新型企業的信心,使其能持續將新加坡視為其管理、發展和部署IP權和無形資產的中心樞紐。新加坡在IPRI 2019報告中的排名IPRI是由美國產權聯盟每年所發布,係衡量全球129個國家對於實體財產權和IP權保護的強度,該指數反映各國財產權與其各面向的社會福利發展指標,在經濟成果、制度優勢和創新水平間有顯著的正向相關。該指數是由來自各國際組織的官方資料,與橫跨72個國家中,以研究、政策制定、教育和推動財產權為宗旨的118個智庫和政策組織的案例彙編而成的。該指數也給予新加坡在性別平等指數上高度評價,前述指數衡量了跨性別在獲得土地、信貸、財產、繼承和社會權利的機會平等情形。2019年國際智慧財產權指數前10名國家國家2019年排名2018年排名變化芬蘭11-瑞士23↑1紐西蘭32↓1新加坡45↑1澳洲57↑2日本611↑5瑞典76↓1挪威84↓4盧森堡99-荷蘭108↓2 - 182
加拿大正在現代化其專利制度,以落實「專利法條約」,新專利法施行細則將於2019年10月30日生效
資料服務組2019年7月10日,加拿大智慧財產局(CIPO)公布新專利法施行細則,該細則公布在加拿大公報第二章,新專利法和專利法施行細則修正案將於2019年10月30日生效,加拿大將落實「專利法條約(Patent Law Treaty, PLT)」相關規定。PLT目的在調和簡化各國專利局的專利行政程序,為企業帶來核心利益,如:一、 更有效取得申請日的程序;二、 統一的行政程序和手續;三、 現代化的專利立法架構。「專利法條約」是加拿大加入五項國際智慧財產權(IP)條約的最後一項,在過去也加入了由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所管理的其他四項IP條約,如:2019年6月17日生效有關商標方面的「馬德里議定書」、「商標法新加坡條約」、及「尼斯協定」,以及2018年11月5日生效有關工業設計的「海牙協定」。加入上述國際IP條約有助於加拿大企業進入及擴大其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並支持加拿大的IP戰略,達到幫助其企業、創作者、企業家和發明者了解、保護和獲取IP的目標。 - 183
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創造健康生活-醫學創新的未來
資料服務組2019年7月24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在印度新德里發布「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從傳統指標(例如:研發投資與國際專利商標申請數量)到新進指標(包含行動電話應用程式的創建及高科技出口)等80個指標,對全球129個國家和經濟體進行創新績效排名。今年的主題著重在未來十年醫療創新的願景,探討如何利用技術和非技術的醫藥創新,改變全球醫療保健服務,及分析對經濟成長產生的潛在影響。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前10大最具創新的國家分別為:瑞士(1)、瑞典(2)、美國(3)、荷蘭(4)、英國(5)、芬蘭(6)、丹麥(7)、新加坡(8)、德國(9)、以色列(10)。韓國位列第11名,中國大陸的排名則繼續攀升,從2018年的第17名上升至今年的第14名,仍是中等所得經濟體中唯一進入前30名的國家,在領先的創新國家中占一席之地。主要發現如下:一、 經濟成長雖然緩慢,創新仍在蓬勃發展。由於新障礙的產生(例如:先進國家研發費用的緊縮及保護主義的興起),會給全球創新帶來風險。二、 全球創新的布局正在轉變,某些中等所得經濟體正在崛起。三、 創新投入和產出仍然集中在少數的經濟體,各經濟體全球創新的落差仍持續存在。四、 創新投入轉化為創新產出的效益,在不同經濟體中存在差距。五、 將創新重點從數量轉換為質量仍是首要目標。六、 要透過醫學創新打造健康生活,需要更多創新投資和更廣泛的傳播。 - 184
EPO發布「2018年品質報告」:產品和服務品質的透明度
資料服務組2019年7月9日,歐洲專利局(EPO)發布「2018年品質報告」,這是自2016年以來發布的第三份品質報告。最新的報告深入研究專利核准程序,描述審查程序中每個階段的查核和安全措施,提供了EPO廣泛的資料分析,採取審查品質改進措施,參考使用者的回饋意見,並討論未來計畫。在使用者對EPO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品質日益增長予以肯定的同時,該報告也承認在某些領域尚有改進的空間。EPO局長António Campinos表示,這份報告讓使用者對EPO如何逐步提升品質有全盤的瞭解,也是EPO持續努力的依據。EPO局長強調品質是EPO新戰略計畫的核心,透過與使用者及所有利害關係人合作,有機會將EPO的品質提升到另一個層次。為了提高工作品質的透明度和可歸責性,EPO在2018年加強了使用者社群的參與,此方式是新戰略計畫下的目標,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實施,目的在幫助EPO及利害關係人對品質的定義能達成共識。2018年品質報告主要內容包括:一、 使用者滿意度調查:調查顯示,2018年使用者對EPO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使用者對檢索、審查以及異議的滿意度分别為84%、77%和74%,但程序審查則由89%略下降至87%。二、 電腦實施發明(Computer Implemented Invention, CII):CII仍是使用者關注的焦點。為確保對電腦實施發明申請案審查的一致性,EPO完成CII內容完整修訂,並建立了CII專家的内部網路。三、 提高時效性:EPO於2018年間改善了對利害關係人的服務,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加強及時、高品質和高效率的處理,不同申請人的審查時程需求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討論話題。四、 2018年產品稽核報告顯示,2018年EPO的產品品質(檢索、異議和分類達標率分別為:94.6%、99%和96%)仍保持高水準,但在核准審定達標率卻從84.7%下降至76.6%,尚有改善空間,依此結果經仔細分析,正在採取一系列改進措施。「2018年品質報告」明定EPO的修正使命和願景,近期發布2023戰略計畫中的新任務和願景,EPO將朝向提供本於合作關係的使用者為核心的服務。 185
設計專利之國際動態
專利一組日本特許廳於今年8月7日在官方網站刊登向大眾募集修正意匠制度提案之問卷,邀請國內外人士就相關議題於同年9月21日前提供意見。為利我國相關公會與產業界了解本次日本特許廳擬修正意匠制度之方向及議題,本局翻譯相關簡報及問卷內容,並彙整主要國家或組織之相關制度比較表,提供各界參考,如有相關建議事項並請於9月21日前逕以日文或英文提供意見至日本特許廳[email protected]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