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及商品化新知
- 1
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發布2018-2022年期中成果報告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於2023年4月5日發布2018-2022年期中成果報告。儘管面臨疫情挑戰、經濟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緊張情勢,EUIPO及歐盟成員國的專利局仍強勢發展,為歐盟公民與企業帶來正面成果。 本報告預先檢視EUIPO 2025年戰略計畫的期中成果,包含幾個面向:以使用者回饋為基礎的品質改善、引進整體品質架構(Integral Quality Framework),以及發布顧客...
- 2
英國智慧財產管理及保密指南英國技術移轉政府辦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GOTT)指南,說明了關於智慧財產(IP)的基礎知識,包括如何擁有、保護和商業化。此外,還概述了何時該進行保密以及如何保密,以及英國公務員和皇家受雇人員(Crown servant)的職責。 一、知識資產及智慧財產 知識資產 (Knowledge Assets)是組織固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包...
- 3
綠商標分析報告出爐 統一公司搶占先機為協助業界瞭解我國綠商標申請註冊趨勢,進行淨零減碳布局,智慧財產局整理分析我國綠商標在各大產品類別之申請趨勢,完成「我國近十年綠商標產業之比較分析」報告。其中,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統一公司)、美國蘋果公司及開曼群島商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之綠商標申請量名列前茅。 商標是表彰商品或服務來源,同時也是目前市場與經濟走向的指標,正當全球都積極努力將發燒中的地球搶救降溫至原有綠色大地,除了技術面的...
- 4
日本特許廳2023年現狀施政報告—臺灣福寶「Free Walk」外骨骼機器人成功拓展商業版圖日本特許廳(JPO)於2023年3月發布《2023年現狀施政報告》,彙集2022年度JPO的統計資訊和施政成果,內容涵蓋JPO近幾年智慧財產申請趨勢,2022年JPO的智慧財產(IP)制度執行成果、修法情形,以及提供給外界的支援措施等資訊。 以下針對JPO《2023年現狀施政報告》第二部分第三章的具體施政措施進行說明: 一、支援措施 (一)新創企業支援 對於想利用創新科技和理念快速擴展事業的新創企...
- 5
WIPO發布COVID-19疫苗及治療專利全景報告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研究和創新的努力,在對抗SARS-CoV-2病毒和COVID-19疾病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本《專利趨勢報告》是對COVID-19 疫苗和治療的觀察結果,並以2022年3月發布的第1份「WIPO COVID-19疫苗和治療藥物之專利分析報告」的洞察為基礎。 一、與疫情流行相關的專利申請活動相當活躍 本報告進行的專利檢索,查看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的相...
- 6
DPMA:電池技術相關創新大幅增加,再生能源則呈現停滯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2023年的DPMA使用者論壇(DPMAnutzerforum 2023)發布電池技術相關專利趨勢分析訊息。 電池技術是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廣泛使用的關鍵技術之一,依分析資料顯示,與電池相關的技術專利申請數量激增,尤其是來自亞洲和美國的專利申請。然而,與可再生能源相關的創新活動,卻停滯不前。 2022年,共有4,651件與電池技術相關之有效專利申請在德國公開,這幾乎是五年...
- 7
EPO:2022年創新強勁,發明專利申請量持續成長2023年3月28日發布的2022年歐洲專利指數(Patent Index 2022)顯示,歐洲專利局(EPO)在2022年收到19萬3,460件發明專利申請,比2021年增長2.5%,創歷史新高。2022年發明專利申請的前五大來源國/地區,分別為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大陸及法國,臺灣則排序第19。 發明專利申請2020年小幅下降(-0.6%),2021年增長4.7%,在2022年亦持續增長2.5...
- 8
WIPO發布鈦相關專利趨勢報告-陶瓷使用鈦及鈦塗料專利家族,臺灣全球排序第6本報告概述了截至2022年4月,所發布的從鈦鐵礦中提取二氧化鈦和鈦金屬,以及與鈦化合物工業應用的專利活動。自2002年以來,從鈦鐵礦中獲取二氧化鈦的提取過程專利活動,有強勁的增長。二氧化鈦生產專利主要貢獻者,是來自中國大陸、澳洲和美國的公司,反映了這些國家對二氧化鈦工業生產的貢獻。 自2012年以來,越來越多且大量的專利,描述了二氧化鈦的工業應用,包括在電子產品的陶瓷絕緣體中、在電子設備及汽車電池...
- 9
USPTO發布COVID-19對IP密集產業就業情形的影響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發布了一份經濟研究報告,研究了COVID-19 大流行對就業的影響,特別關注於智慧財產密集之各形式的產業。 最新的證據顯示,自2020年3月開始的COVID-19大流行,造成歷史性的經濟衰退,而美國的創新領域,具有驚人的彈性。這種彈性在智慧財產密集產業(IP-intensive industries),特別的明顯。例如智慧財產密集產業的公司,在疫...
- 10
智慧財產商品化:讓與協議歐洲IP服務臺(European IP Helpdesk)於2023年2月6日發布一份「智慧財產商品化:讓與協議」概要說明書,聚焦於智慧財產(IP)權讓與的概念。 讓與對許多商業情境是有利的,舉例而言,當一家企業就其創新科技已無法採用其他手段進行商品化,或是傾向取得一次性給付,則讓與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意味著當事人無須考量智慧財產權後續的維護和實施。此外,讓與對於共同研究也十分有益,例如將智...
- 11
EPO發布量子運算發明專利洞察報告歐洲專利局(EPO)於2023年1月25日發布量子運算專利洞察報告,這是EPO第二次針對量子科技發布相關專利報告。 本報告根據公開專利資訊,呈現出整體量子運算科技,以及部分次領域的專利發展趨勢。這些次領域包括:量子運算之物理實現(physical realisations)、量子錯誤修正與緩解(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and mitigation),以及其他量子運算相關技...
- 12
EPO與IEA:氫價值鏈創新之全球趨勢分析報告歐洲專利局(EPO)和國際能源總署(IEA)於2023年1月發布一份氫專利的共同研究報告,氫作為清潔能源的載體,是未來發展清潔能源技術的關鍵。本報告針對氫技術於2011年至2020年間的主要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並透過國際專利家族(IPFs)進行衡量。 氫技術依氫價值鏈區分為三大類:(1)產氫(2)氫的儲存、分配與轉換(3)氫的終端應用。而在這三大類中,又可將專利劃分為兩組:一為目前已應用於產業的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