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態
- 41
WIPO:海牙設計國際申請案2023年報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於2024年5月22日,發布海牙設計國際申請案2023年報,報告指出2023年WIPO共受理8,566件海牙設計國際申請案,較2022年增長7.4%(如圖1)。圖1:2009-2023年海牙設計國際申請案件數 前五大申請來源國依序為中國大陸1,813 件,增長高達40.9%;德國904件,年增4.0%;南韓825件,年增1.0%;美國746件,年減1.3%;瑞士712件,年增9.2%(如圖2)。圖2:2023年海牙設計國際申請案件數_前20大來源國 此外,海牙設計國際申請案中所含的設計項數總計25,414項,較2022年微幅成長1.3%(如圖3)。圖3:2009-2023年海牙設計國際申請案所含設計項數 德國2023年共提交4,518 項設計,雖然年減8.0%,但仍是最大的申請來源國;中國大陸於2022年5月加入海牙協定,共提交3,758 項設計,位居第二;美國2,674 項設計,位居第三;瑞士2,196 項設計,位居第四;義大利 1,817 項設計,位居第五(如圖4)。圖4:2023年海牙設計國際申請案所含設計項數_前20大來源國 前十大申請人中,南韓三星電子以544項設計躍居首位,超過美國寶僑公司的525項設計。其次依序為德國保時捷公司,與南韓LG 同為352項設計,並列第三,中國大陸小米公司計315項設計,位居第五(如表1)。表1:2021-2023年海牙設計前十大申請人 2023年歐盟仍然是國際設計申請案中受指定數量最多的海牙成員,擁有 5,843件指定(如圖5),其中包含18,575項設計(如圖6),自2010年以來,歐盟一直位居榜首。增長速度最快的為中國大陸,出現兩位數的增長,達68.4%。圖5:2023年被指定最多的前20大海牙成員國際申請案件數圖6:2023年被指定最多的前20大海牙成員國際申請所含設計項數 - 42
CGPDTM:發布2022-2023年度報告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印度智慧財產局(Office of the Controller General of Patents, Designs & Trade Marks, 下稱CGPDTM) 發布《2022-2023年度報告》,資料顯示印度智慧財產權申請總量較2021-2022年成長5.94%,近5年各類的總體申請呈現成長趨勢。表CGPDTM近5年IPR申請案件趨勢申請項目2018-192019-202020-212021-222022-23專利50,65956,26758,50366,44082,811設計12,58514,29014,24122,69922,698商標323,798334,805431,213447,805466,580地理標示324258116211著作權18,25021,90524,45130,98829,466半導體積體電路設計--5123總計405,324427,309528,471568,049601,789 在專利方面,2022-2023年申請量82,811件,較2021-2022年66,440件增加了24.64%。主要在運算科技、通訊、電子機械等領域的申請。國內申請者申請總數為43,301件,占總申請數的52.29%,比2021-2022年增長了7.88%。海外主要申請者為美國(12,149件)、中國大陸(3,885件)及日本(3,653件)。 在設計方面,外觀設計申請量與2021-2022年持平,其中本地申請共19,245件,主要是02類(服裝和服飾用品)、12類(運輸或起重工具)等;海外申請共3,453件,申請量最高者為美國(891件),主要在14類(記錄、電信或數據處理設備)、24類(醫療和實驗室設備)、12類(運輸或起重工具)等。 在商標方面,總體申請量較2021-2022年成長了4.19%,其中本國申請增加了4.43%。商標申請最多的是第5類(醫藥、藥品、獸醫及衛生用品等),共計73,404件,占總申請量的15.43%。其次是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等),共計47,074件,占9.89%。 2022-2023年主要地理標示領域是茶、咖啡、香料、烈酒與葡萄酒等農業和天然產品,以及紡織品與手工藝品等。 著作權部分,2022-2023年登記較2021-2022年微幅下降4.91%,為12,082件。其中主要為文學戲劇類(7,267件)及藝術類(2,965件)。 半導體積體電路部分,較往年申請呈上漲趨勢。 CGPDTM期望透過改進IPR相關程序、電子化申請流程及增加人力以提高作業效率,如針對專利程序改善,採取縮短聽證或延期期限等措施,以確保專利審查即時審結;並透過公眾宣導、開設訓練課程等活動,以提高IPR意識和促進其商業化。 - 43
USPTO及UKIPO簽署標準必要專利(SEP)合作備忘錄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和英國智慧財產局(UKIPO)於2024年6月3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就標準必要專利(SEP)相關政策進行意見交換,該協議自簽署之日起五年內有效。 標準必要專利係指在特定技術標準下已被宣告為必要的專利。標準設定的部分流程,專利權人應在公平、合理、無歧視(Fair,Reasonable,and Non-Discriminatory,FRAND)的條件下,進行標準必要專利之授權。標準涉及現代生活的所有面向,包含視訊壓縮、無線通信技術、電腦連線標準、汽車科技等等。 根據協議條款,USPTO和UKIPO將進行以下的合作:1.促進有關SEP政策方面的合作與資訊交流,以確保標準生態系統的平衡。2.督導中小企業以公平、合理和無歧視的方式實施或促進技術互通性標準的制定。3.研究如何提高技術互通性標準於公平、合理和無歧視授權的透明度。4.對利害關係人進行宣導,提高其對SEP相關問題的認識。5.討論如何將更多的司法管轄區納入USPTO和UKIPO相關的SEP活動。 - 44
IPOPHL:菲律賓創新與技術支援辦公室計畫2023年IPR申請量創新高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菲律賓智慧財產局(IPOPHL)於2024年3月27日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大專校院加入創新與技術支援辦公室(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upport Offices,簡稱ITSO)計畫,該計畫成員在2023年申請的智慧財產權創下新高。 ITSO是IPOPHL的旗艦計畫,目的在幫助成員進行專利資訊檢索、專利撰寫、IP申請、IP商品化和加強IP意識。該計畫在2019年經過重新設計,升級為ITSO 2.0,升級後的計畫會依據不同成員的創新水準和IP能量,設定一組可執行的目標,為成員提供更客製化的服務。計畫成員主要為高等教育機構、國立大學和學院和其他創新機構,2022年的成員數量為77家,現已增至87家。 根據統計,ITSO計畫成員在2023年申請的智慧財產權達1,535件(2022年為1,040件),年增47.6%。其中,發明專利、新型專利和工業設計占所有申請的90%,其餘的為商標註冊申請。 ITSO計畫IP申請概況 • 2023年發明專利申請為427件,2022年為241件,年增77%。 • 2023年新型專利申請為736件,2022年為574件,年增28%。 • 2023年工業設計為200件,2022年為127件,年增57%。 • 2023年商標註冊申請為172件,2022年為98件,年增76%。 • 2023年著作權登記521件,2022年為237件,年增119.8%。 IP商品化的活動增加2023年有39家ITSO計畫成員從事IP商品化,較2022年的26家增加50%。而2023年將IP商品化的案例達74件,較2022年增長51%。 - 45
IPOPHL與WIPO頒發菲律賓智慧財產權Gawad Yamang Isip獎項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菲律賓智慧財產局(IPOPHL)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於2024年5月為菲律賓創作者、發明人及組織頒發Gawad Yamang Isip (GYI)獎。GYI是菲國智慧財產權最負盛名的獎項,旨在表彰其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為創新、創造力和商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之個人及組織。 2024年GYI主題為WIPO於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所定之「智慧財產權與永續發展:以創新和創造力建立共同的未來」。本年度GYI獎項針對以下五個領域頒發,分別是發明、工業設計、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商標。 WIPO獎項授予Pili Seal及其他綠色科技WIPO國家獎旨在表彰利用智慧財產權資產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的創新者和企業,本年度WIPO國家獎由發明Pili Seal之工程師Mark Kennedy Batnugon獲得。IPOPHL亦向2023年社會永續科技競賽的獲獎者頒發WIPO特別獎,該競賽旨在突顯針對環境挑戰的永續技術解決方案。 除青年組及專業組發明獎,IPOPHL亦針對以下領域的貢獻者頒發特別獎項:發明人援助計畫智慧財產權領域傑出女性傑出申請者傑出智慧財產權代理人 青年組得獎名單如下:一等獎 -MIMAROPA區域科學高中:由木醋桿菌及菲律賓藍眼海膽廢棄物製造之可用於廢水過濾的幾丁聚醣薄膜。二等獎 -菲律賓科技大學:使用為ESP32製作的低成本、低功耗系統,可透過行動應用程式進行即時視覺監控及進行多塑膠生物降解的超級蠕蟲自動分離系統。三等獎 -瑪布亞大學:自動調平輸送支架附件。 專業組得獎名單如下:一等獎 -食品加工科技。二等獎 -基於視覺的交通資訊及分析。三等獎 -帶有陶瓷過濾器的 ML 可折疊水箱,可用於偏遠地區用水安全的雨水收集系統。 IPOPHL表示希望GYI獎項能夠激勵並協助權利人及企業建立智慧財產權系統,以推動實現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 - 46
菲律賓持續11年被排除於「特別301報告」觀察名單之外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菲律賓智慧財產局(IPOPHL)和國家智慧財產權委員會(NCIPR)採取多項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執法措施,菲律賓已連續11年被排除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特別301報告的觀察名單之外。 在2024年特別301報告中,USTR強調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電子商務局所著重的保護消費者及店家免於仿冒品線上詐欺交易之目標,並指出IPOPHL聚焦於校園的智慧財產權和公民新聞計畫,包含其發行之「盜版地獄」漫畫以及合作反盜版運動是最佳國內宣傳實務。另外,USTR認為菲律賓鼓勵政府官員積極參與技術援助和培養智財能力亦是最佳實務的示範,例如舉辦亞太地區法官參與之智慧財產權國際司法研討會。 IPOPHL主席Barba表示,IPOPHL強化執法機制,鼓勵制定和採用「反仿冒和反盜版政策」(Anti-Counterfeiting and Anti-Piracy)不僅支持權利人的發展,且能提高人民對仿冒侵權所致危機的認知,例如2023年針對盜版網站採取的「網站封鎖規則」即有效營造打擊盜版環境並獲得合作夥伴的支持。 但除了優良實務外,USTR指出當地仍有仿冒藥品和地理標示問題,以及異議與撤銷等作業程序效率較低。針對異議程序緩慢的指控,Barba表示,在電子化的支持下,異議案件的審結時間從2022年的19.6個月縮短到2023年的14.2個月,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已縮短至9個月,他們仍會持續努力改善。 - 47
DGIP:品牌保護是業務發展的策略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2024年5月於雅加達舉辦之「培育創新和創造力:商業發展中的智慧財產權」脫口秀,印尼智慧財產權局(Directorate Gener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下稱DGIP)秘書Anggoro Dasananto表示微中小企業(Micr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SMEs)增加產品價值的關鍵是為其商品或服務註冊商標。 Anggoro 向企業提供的建議包含:申請商標時的必須策略是檢索智慧財產權資料庫,確保與已經或正在註冊的商標不要完全相同;另外建議企業嘗試同時註冊多個商標類別,以節省申請時間並建立商標資產。 當企業開發衍生產品時,他鼓勵企業繼續使用已註冊的主商標添加元素後使用於新產品,可使主商標的商譽和商業形象添加在衍生品牌的產品上。 為了鼓勵微中小企業的貿易活動,貿易部支持「印尼製造全國運動」計畫,並將繼續推廣當地生產商和供應商的產品,以提高其產品的價值,並透過高效的商品配送和制訂有效的行銷策略來開展行銷。 - 48
DGIP:印尼南加里曼丹省Sasirangan被認定為布料地理標示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印尼智慧財產局(Directorate Gener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下稱DGIP)宣布2024年為地理標示年,以提高大眾對地理標示本身以及註冊為地理標示的產品如何改善地區和國家經濟的認知。印尼政府希望更多地區的智慧財產權可被保護為地理標示產品,包含南加里曼丹省生產的 Sasirangan 布料。 2024年5月14日至17日,DGIP地理標示專家小組在南加里曼丹省對Sasirangan區域地理標示申請進行三天實質審查。這項實質審查活動是在公開階段完成後進行的,以確保文件敘述與現場實際情形的一致性。專家小組表示,產品註冊時使用追溯碼和地理標示非常重要。若此地理標示完成註冊,建議當地持續使用以表明該產品確實來自南加里曼丹省的Sasirangan。 Sasirangan 布料的特點是先使用浸油工序後再進入染色工序。與一般的jumputan紮染工藝不同的是,Sasirangan布料的製作過程仍使用天然染料,包含使用山竹果皮作為紫色染料,鐵木樹粉做為紅色染料,及諾麗根作為黃色染料。 Sasirangan地理標示的重要性,因為與其他地區服飾具有不同的特徵。類似條件的占碑省(Jambi)所生產的衣服已被稱之為「占碑服飾」,希望Sasirangan服飾也能得到同等保護,使得南加里曼丹省地理標示在註冊後對Sasirangan區產生經濟影響。 - 49
EUIPO:營業秘密-重要的智慧財產權資產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分享阿利坎特電子報上關於營業秘密之報導,包括營業秘密的性質、要件、不同地區的營業秘密保護、營業秘密訴訟概況等。 什麼是營業秘密 營業秘密包含廣泛的機密資訊,包括秘密配方、流程、客戶名單到行銷策略,這些營業秘密是商業界中隱藏的寶石,是領先競爭對手的獨占優勢,企業應謹慎保護營業秘密。 不同國家的營業秘密保護 依《歐盟營業秘密指令》(Directive(EU)2016/943)滿足以下三個要件,才能被視為「營業秘密」: 一、從法律角度來看,營業秘密是智慧財產(IP)的一種態樣,由訊息而組成,例如公式、做法、流程、設計、工具、模式或資訊編整,這些資訊通常不為一般人所知或尚不明確。 二、透過保密,企業可以獲得顯著的競爭優勢。 三、這優勢取決於資訊是否保密,並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以確保其機密性。 美國2016年《保護營業秘密法》(Defend Trade Secrets Act)允許營業秘密所有人向聯邦法院,對侵害營業秘密的案件提起訴訟,營業秘密同時受到州法律和聯邦法律的保護,並強調了營業秘密保密和經濟價值的必要性。 英國2018年營業秘密法規與《歐盟營業秘密指令》保持一致,為保護營業秘密提起訴訟之法律依據,在普通法架構下提供了禁制令和損害賠償等補救措施。 營業秘密訴訟 據報導整個歐盟,在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止期間,確定了695起營業秘密訴訟,主要管轄法院包括智慧財產法院(26%)、上訴法院(25%)和普通民事法院(24%),顯示訴訟涉及不同法律領域。民事訴訟案件占89%,其上訴率為46%,上訴人雖十分積極,但侵權損害賠償求償的成功率約為27%,突顯了營業秘密訴訟的複雜性和挑戰性。 在各個行業訴訟都很普遍,製造業最常見的營業秘密涉及下游商業資訊,如銷售方式和客戶名單。 以違反保密義務或保密協議(Classified Information Non-disclosure Agreement,NDA)的損害賠償請求相當頻繁,顯示了合約協議具相當重要性。 - 50
IP Australia:2024年澳洲智慧財產報告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2024年澳洲智慧財產報告》顯示澳洲企業在2023年智慧財產(IP)創新方面,展現了逆勢成長。 表 2023年澳洲智慧財產統計概況 所有申請人澳洲申請人海外申請人數量成長率數量成長率占比數量成長率占比專利申請31,515-2.4%2,556+2.4%8.1%28,959-2.8%91.9%公告15,573-5.1%1,000-6.0%6.4%14,573-5.0%93.6%商標申請84,476+7.2%49,036+9.8%58.0%35,440+3.7%42.0%註冊62,825-9.9%33,983-10.9%54.1%28,842-8.6%45.9%設計申請8,776+11.5%2,652+24.2%30.2%6,124+6.8%69.8%發證1,540+24.1%520+25.3%33.8%1,020+23.5%66.2%植物品種申請296-1.7%145+22.9%49.0%151-17.5%51.0%核准290+58.5%155+115.3%53.4%135+21.6%46.6% 在商標方面,澳洲申請人的商標申請量增加了9.8%,接近2020年和2021年的紀錄水平。商標總申請量增加7.2%,達到84,476件。設計申請總量增加11.5%,達到新紀錄的8,776件。 在專利部分,澳洲申請人中,成長量最強勁的是能源設備,像是電動馬達、發電機、電池和太陽能板等。國內專利申請量增加了2.4%,但整體專利申請量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來自美國的專利申請量減少。 報告也強調了澳洲成為清潔能源技術主要的崛起市場。在19個主要經濟體中,澳洲是清潔能源領域,專利數量成長第二快的區域。 設計方面,2023年中國大陸提交的能源設備設計申請數量,成長了一倍。 半導體是數位設備的重要組成,也是中國大陸和澳洲創新者,持續研發專利的焦點。 報告中強調IP仍是現今產業成長的重要驅動力,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報告中亦詳細介紹如何僱用應屆博士畢業生來支持澳洲新創企業的專利活動。 在過去的20年中,澳洲擁有專利的中小企業數量呈現5倍成長,且與近年未申請智慧財產的同業相比,澳洲中小企業在申請智慧財產權後,實現就業成長率的可能性也高出16%。 - 51
EPO:2024年歐洲發明獎決賽入圍名單揭曉!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歐洲專利局(EPO)於2024年5月16日公布2024年歐洲發明家獎(2024 European Inventor Award)的決賽入圍名單。本次共有12個入圍者,決賽入圍發明如下:一、產業類.冰島:利用魚皮開發了一種生物技術的傷口癒合產品。.義大利及德國:鋁鑄造技術減少了汽車製造過程中的碳排放。.瑞典:分子診斷發明,強化了疾病檢測和管理。二、中小企業類.芬蘭:發明治療癌症之標靶免疫療法。.法國:發明利用奈米結構材料的滲透發電技術。.波蘭:發明薄膜過氧化物太陽能電池列印技術。三、研究類.德國:發明AI技術能讓機器感知功能進階到與人類視覺非常相似的程度。.馬爾他:發明持續海上儲能解決方式。.法國:發明帕金森氏症的治療,並為疾病提供了更好的疾病管控及減少副作用。四、非歐洲專利局國家.巴西:發明減少航空旅程中的噪音和碳排放方面的創新。.美國:發明顯示光學和軟體方面的裸眼3D成像技術。.日本:發明各種高科技應用的永磁體。 - 52
CIPO:2024年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分享「扭轉氣候變遷的時鐘」及「時尚義肢套」IP經驗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加拿大智慧財產局(CIPO)慶祝2024年世界智慧財產日活動,以「智慧財產與永續發展目標:用創新與創意打造共同的未來」為主題,強調由聯合國制定的永續發展目標,是創造全球經濟、社會和環境永續性的關鍵,而IP是改善健康和教育、減少不平等、推動經濟成長和激勵氣候行動全球策略的一部分。CIPO於本次活動邀請企業分享IP經驗,以下分享兩則: 一、TerraFixing公司分享其應對氣候變遷的創新解決方案CIPO採訪了TerraFixing,讓大眾了解該公司的故事以及如何透過智慧財產權保護以發揮重要的成效。TerraFixing公司主要產業為恢復環境,Terra是一個拉丁詞,意思是地球,「fixing」指的是該公司經過驗證後的清潔大氣的5步驟流程。TerraFixing 開發了一種直接的空氣碳捕獲技術,可在像是加拿大這樣寒冷氣候下,有效發揮作用。這項創新的專利技術,直接捕獲大氣中的排放物,並將捕獲的碳封存在地球中。TerraFixing透過這樣的方法,有效去除大氣中的碳,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幫助「扭轉氣候變遷的時鐘」。 ·為技術申請專利的時間點TerraFixing 團隊將重點放在較冷的氣候上,因此能夠重新設計在這些環境中,直接捕獲空氣碳的過程。取得的這一突破,讓TerraFixing為其技術申請了專利。創辦人之一的Gabriel博士表示,當TerraFixing確認他們這個技術是可行的,他們就打算透過專利合作條約(PCT) 向多個國家提交專利申請。 ·專利技術資源報導指出,起初團隊是依靠專利技術教科書來了解專利流程的技術面,他們也學習法律程序以及了解到熟悉現有文獻、專利和先前技術的重要性。為了降低成本,他們當時自己起草申請書,只尋求律師事務所的法律專業來審查專業法律語言。提交PCT申請後,他們在向第三方揭露和討論其技術的時候,更有信心。接著,他們轉向制定要在哪些司法管轄區,為他們的技術申請專利的策略。他們主要針對氣候較冷的國家,如加拿大、美國、挪威和其他類似地區。 ·Gabriel博士在訪談中,分享了利用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優勢(一)在尋求IP保護的過程中,讓他們對PCT有全面的瞭解,包括必要的法律服務。(二)專利申請過程使團隊能夠做出更具戰略性的決策,決定哪些工作應該做,哪些工作應該委託他人做。(三)擁有IP是一個強大的賣點。 二、ALLELES公司經驗分享ALLELES由工業設計師McCauley Wanner和建築師Ryan Palibroda於2013年創立,這間加拿大設計工作室專門設計和製造時尚義肢套。 ALLELES產品現已銷售於加拿大和國際各地,為失去上肢或下肢的人們提供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風格。他們根據客戶的個人風格,從顏色、設計、合身性量身訂做,創新外殼是採用FDA級ABS塑膠製成。 兩位創新者在完成學業並在其領域工作幾年後,他們決定將想法從藝術擴展為可行的商業生意。他們是從一開始就知道需要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IP),因而對現有的IP展開積極的檢索,以確保他們沒有侵犯別人的創意。他們與一家律師事務所密切合作,協助他們進行智慧財產檢索和訂定IP策略。當時,亞伯達省政府提供的一筆補助金,幫助他們獲得了保護IP的資金。 智慧財產專業人士可以幫助制定策略,還可以就智慧財產註冊、授權和對於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公司智慧財產價值的策略提出建議。 ·保護智慧財產權2014年Wanner和Palibroda開始在加拿大尋求其工業設計的保護,然後尋求商標的保護。據Wanner的說法,商標保護比他們想像的要全面得多。註冊商標依法可保護他們的商標免於遭他人濫用,並提供該商標在加拿大全境使用,10年專用權期間(可延展)。 當談及產品在加拿大的生產製造過程時,他們選擇將其保留為營業秘密,而不是使用專利保護。目的是為對流程予以保密,不想要被其他人知道,也擔心遭更大的公司竊取營業秘密。 在加拿大,沒有保護營業秘密的正式申請或註冊程序。如果營業秘密確實進行保密,那麼這個營業秘密會永遠存在。但一旦洩露,其商業價值通常就會喪失。 ·ALLELES公司提出的一些建議1.為了避免被起訴或避免重新想一個品牌,開始時一定要深入搜尋跟調查。2.諮詢智慧財產專業人士,可以付出很小的成本來避免代價高昂的錯誤。3.考慮保護您的商標。4.尋求聯邦和省政府支持企業所提供的資源和計劃。 - 53
IPOPHL:「口香糖堵屋頂漏水」發想創估值達14億美元Pili Seal專利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菲律賓智慧財產局(IPOPHL)於其網站上分享關於Pili Seal專利故事,以下節錄分享經驗: Pili Seal的創始人Mark Kennedy Bantugon(下簡稱Bantugon)有個特別的童年回憶,就是在他小的時候,每當暴風雨襲擊他們的家,他和兄弟姐妹們就開始嚼口香糖,用嚼過的口香糖來堵住屋頂漏水,這是Bantugon父母發想出來的節儉又簡單的方法。因為有這樣的童年回憶,促使他在高中時專注於發明密封膠,成為他的第一項發明。Bantugon表示,他未曾想過自己會與全球投資者分享這個故事、Pili Seal的起源,且這個密封膠最近獲得了美國投資人1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報導中提及Bantugon發明的Pili Seal密封膠,是工業密封膠的替代品,這些工業用密封膠含有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害的毒素,但因為缺乏其他替代選擇,這些有害的密封膠仍在廣泛使用,Pili密封膠目前估值已達14億美元。Pili Seal希望推動密封膠產業朝向更安全、可永續的方向,其在20項不同的耐用性、防火性、抗燃料洩漏、抗水洩漏、耐撕裂和耐風化性等測試,均超過了標準水準,展現了其永續發展性、耐久性和經濟性,它的價格比同類產品低14倍。 今年年初,Pili Seal開始接受航空監管機構的審查(約需兩年的時間),這項審查將為Pili Seal進軍美國和歐洲市場開啟道路,並可獲得資金,從而為該國15,000多名Pili種植者增加新的收入來源,並且對於循環性密封膠經濟提供基石。 Pili Seal在2021年贏得了菲律賓智慧財產局社會相關技術競賽,之後獲得James Dyson Award受到國際關注,也在一些競賽中獲獎受到許多的肯定,例如2020年Ambassador Alfredo M.Yao Intellectual Property Awards的學院大贏家獎,以及202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OCBC Sustainability Innovation Challenge 2023的大贏家稱號。 環境的永續未來Pili Seal推出的時間,正好是各國政府和公司正開始權衡經濟和商業營利與其對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影響,連價值683.7億美元的全球粘合劑和密封膠市場也開始注重具可永續性的戰略,好為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Bantugon說,雖然Pili Seal並不是唯一一個響應環境友善的企業,但是市場上許多號稱綠色環保的產品,在配方中真正使用的生物基材料僅占30%至50%,這就為Pili Seal帶來一個優勢,因為它有90%以上的混合物都來自Pili樹脂的廢料。 Pili Seal從不同競賽中獲得的資助和現金獎勵累計達1,500萬菲律賓批索,因此正投資於提高其產品生命週期的可持續性。發明者於2023年開始實驗,發現Pili Seal可以做為肥料,實驗將3克未使用的Pili Seal倒入兩周後,茄子苗長了半英寸。Bantugon表示這帶來了一個新的機會,這可鼓勵未來的消費者和企業用戶回收他們的密封膠管,刮掉管端收集的殘留物,利用它們重回大自然,並在下一批產品時,重複使用這些管子。 Bantugon也重新設計他的產品,發明另一環境友善的粘合劑。他說明密封膠是用來填補破壞結構的縫隙,而粘合劑則是把材料粘在一起,兩者不同,在此他補充說明,由於他的Pili Seal獲得了專利保護,這使他擁有了將密封劑重新設計成為其他技術和應用用途的專有權,他打算再申請另一項單獨的專利。 國際IP保護Pili Seal也吸引了航空航太和建築等其他行業的興趣,今年Bantugon 將與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投資者會面,測試他的產品是否能承受極端的溫度和不同的壓力及是否具備成為太空級密封膠的條件。 在全球廣泛關注其技術的同時,Bantugon認為最好在對其產品有高度興趣投資者的國家,保護其智慧財產權。在多方協助下,他透過PCT在美國、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和印度提交了專利申請,從而使Pili Seal符合各智慧財產局的專利要求。 此外,Bantugon認為其受益於IPOPHL的快速審查,Pili Seal在IPOPHL 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獲得核准。Bantugon也分享到,他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批准,要歸功於雅典耀大學智慧財產辦公室(AIPO)的幫助,該辦公室在撰寫其專利申請時簡明扼要、錯誤極少,使他的申請得以通過IPOPHL的早期公開。 - 54
IP Australia:TM Checker人工智慧工具很成功!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澳洲智慧財產局(IP Australia)在2022年10月推出TM Checker,提供簡單且使用者友善的人工智慧(AI)工具,幫助使用者檢視其商標是否能夠註冊,已於2024年4月30日完成試用階段。 據IP Australia報導指出,過去小型企業在商標領域中的參與度不足,藉由此TM Checker工具,可以提高他們對商標的意識及參與度。據2024年的數據顯示,每日平均瀏覽量660次,每週申請量140次,顯示對於創新及品牌保護有正面的影響。 而另一統計數據顯示,自2023年9月以來,有94%的受訪使用者表示自己是小型企業,其中有許多人是商標制度的新手。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期間,透過TM Checker申請商標的6,794名使用者中,有4,250名是新使用者,IP Australia認為這項工具正在擴及之前可能未接觸過商標制度的小型企業使用者。 TM Checker的功能及優點 TM Checker是結合小型企業共同設計的,目標是在提供商標的意識以及確認商標是否可以註冊。這一項工具使用AI技術,幫助使用者評估商標使用的名稱、短語或是圖形,以及其與已註冊商標的相似程度。提供簡短說明影片,幫助使用者更有效、更有信心地完成整個程序。可以估算商標申請流程所需的成本和時間,以幫助企業做出決策。初步檢視只需要花費幾分鐘,而且是免費的。如果使用者選擇使用TM Checker申請註冊其商標,費用可低至330澳幣。 - 55
UKIPO發布英國中小企業IP意識與理解調查報告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英國智慧財產局(UKIPO)於2024年4月18日,發布英國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意識與理解調查報告(IP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UK SMEs),目的在探究和評估英國中小企業的智慧財產(IP)意識、理解和認知使用,以改善與客戶的互動與溝通,同時作為未來政策制定的參考。 調查透過詢問企業對IP的熟悉程度、企業對特定產品及服務應使用何種智慧財產權(IPR)進行保護的理解程度(如:產品的名稱和品牌通常用哪一種IPR保護)、有使用IPR的企業比例,及沒有使用IPR的企業比例等4項指標進行評估,報告重點摘要如下: 79%的企業表示熟悉IP一詞,其中43%的企業表示非常熟悉。中小型企業、有使用IP進行保護的企業、生產型企業和新創公司,對IP一詞的熟悉尤其明顯。 雖然整體熟悉程度很高,但僅有26%的企業對常用於保護特定產品和服務的IPR類型具高度理解(詳表1),顯示中小型企業、有使用IP保護的企業、生產型企業和新創公司,尚不了解如何應用IP加以保護。 表1:企業填答情形_下列各項常用的IPR保護形式 專利商標設計著作權不知道產品的名稱和品牌13%53% #12%17%6%你寫的東西11%14%10%56% #9%標識(Logos)10%44% #23%17%6%藥物44% #20%11%6%19%機器41% #18%21%5%15%照片和音樂10%14%15%54%#7%產品的外觀、圖案、裝飾20%17%43% #11%8%產品的物理形狀23%17%43% #6%10% 註:1. #為正確答案。 2.雖然可能有多種方法適用,但受訪者僅能回答一種最常用的IPR保護形式。 63%的企業表示有使用IPR保護自身創意與創新,37%的企業已註冊IPR(詳表2),中型與新創公司使用IPR的比例最高,與其熟悉程度一致。 表2: 企業使用以下方式保護其想法、創新或創作的比率著作權28%商標21%保密協議19%營業秘密15%設計15%專利14%未註冊商標11%未註冊設計9%不知道6%都不是30%有使用IPR的比率63%已註冊IPR的比率37%未註冊IPR的比率53% 84%的企業認為採取IPR保護措施很重要,獨資及新創企業尤其重視。 41%的企業表示他們擁有IP,但選擇不註冊或不實施,常見的原因為成本、缺乏專業知識和時間。 資金限制、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企業IP保護面臨的主要阻礙。企業沒有使用IPR保護的原因,23%缺乏IP保護知識,18%缺乏資金,13%缺乏該領域的專業知識。 整體而言,企業對UKIPO的服務持正面評價,15%的企業表示有使用過UKIPO提供的資訊與指導,最常用的服務是網站指南和線上工具,81%的企業認為這些服務非常有益,幫助他們做出明智的商業決策。 - 56
DPMA:再生能源的創新活動大幅增長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於2024年4月26日發布再生能源創新活動的分析數據。數據顯示,在再生能源相關的技術領域中,德國2023年公開的有效專利申請達1,289件,比2022年增長18.6%。其中,太陽能技術的專利申請成長特別顯著,達597件,增長32.7%,其次為風力發電,達540件,增長2.3%,該兩項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遠高於水力發電、波浪、潮汐和地熱能、沼氣和其他能源,如圖1。圖1: 德國公開的有效專利數量_再生能源領域 再生能源要能廣泛利用關鍵在於高容量的儲存系統,如電池,因此電池領域同樣充滿創新活力。德國2023年在電池領域公開的專利申請數量為6,192 件,較2022年增加30.8%,幾乎是十年前的3倍,如圖2。圖2: 德國公開的有效專利數量_電池領域 太陽能技術方面,德國和中國大陸並列首位中國大陸強大的創新力是再生能源申請數量大幅增加的主因。特別在太陽能技術領域,中國大陸2023年在德國申請的有效專利共117件(年增108.9%),與德國(年增11.4%)的申請數量相同,並列首位,其次依序為美國、法國和日本。申請人方面,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以24件申請位居榜首。 風力發電領域,丹麥的申請量最多,達197件,年減9.6%,其次為德國105件,微幅增長2.9%。中國大陸為28件,排序第五,雖然中國大陸的申請量仍然偏低,但年增達75%,顯現出具有巨大潛力。申請人方面,丹麥西門子歌美颯公司(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以79件申請位居榜首。 電池技術領域,南韓和中國大陸居領先地位電池技術領域,南韓2023年在德國申請的有效專利共1,638件,年增40.5%,位居第一,中國大陸為1,313件,年增78.8%,位居第二,該兩國合計的占比達47.6%,將近是所有電池技術專利申請的一半。其次依序為德國為1,091 件(年增15.6%)、日本1,043 件(年增8.4%)和美國637 件(年增22.4%)。 申請人方面,南韓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以1,011件申請位居榜首,其次為中國大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565件)、南韓三星SDI(208件)、德國福斯集團(Volkswagen)(203件)和日本松下智慧財產權管理公司(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198件)。 - 57
EPO關於抗癌專利和創新情況的研究報告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癌症是全球健康的一大威脅,根據估計,2020年有1,930萬新發癌症病例和近1000萬癌症死亡病例。抗癌創新發明競賽正進行,以對抗這種毀滅性疾病、減少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最重要的是拯救人們免於死亡。 癌症診斷和治療技術的進步,在降低癌症死亡率發揮了關鍵作用,在1988年至2022年間,在歐盟區域內,與癌症相關的死亡人數減少了12%,挽救超過500萬人的生命。 目前快速的進展,是由生物技術和資訊通訊技術(ICT)的進步以及投資、國際合作、數據資料共享和獎勵措施的增加所推動。基因療法、免疫療法以及標靶治療等技術,正在徹底改變癌症的治療和照護。此外,癌症診斷的進步,如新成像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正在提高早期發現率,並且對於有效的癌症管控相當重要。 歐洲專利局(EPO)這項研究使用全球專利數據作為創新的衡量標準,提供了過去到現在與癌症相關專利申請的最全面調查,涵蓋甚廣,這些技術支援了診斷、預防、治療以及治癒以癌症為總稱所涵蓋的疾病。除了讓人們了解有助於抗癌的最新發明外,它還記錄了技術領域正在進行的變革,點出了全球癌症相關創新領導者各自的貢獻。 1.自2015年以來,抗癌創新激增70% 自1970年代以來,向公眾揭露的抗癌發明已超過14萬件。2015年至2021年期間,國際專利家族(IPFs)件數成長70%以上,相當於年複合增長率(CAGR)9.34%,到2021年已超過13,000個IPFs。這樣的成長是由癌症治療技術(如免疫療法、基因療法和非編碼核酸)以及癌症診斷,特別是液態切片(Liquid Biopsies)和健康資訊學等新技術加速發展所推動的(圖1)。圖 1 1972年至2021年癌症相關技術IPFs趨勢 2.美國在癌症相關創新處於領先地位,遠遠領先歐洲和中國大陸 從2002年到2021年,有近50%的IPFs由美國申請人申請。特別是在2015年至2021年期間,美國申請人在癌症相關創新的加速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歐盟27國則以18%的占比排序第二,緊隨其後的是日本,占比9%。近年癌症相關IPFs的動態增長主要由來自美國和中國大陸的申請人所推動。2021年中國大陸申請人以其超過2000個IPFs超越歐盟27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癌症創新貢獻者(圖2)。圖 2 2002年至2021年癌症相關技術IPFs趨勢(按來源國/地區) 3.德國仍處於歐洲領先地位,英國、法國、瑞士和荷蘭正迅速趕上 在歐洲國家,德國申請人在過去二十年一直保持著癌症相關創新的領導者地位,從2002年到2021年共累積超過9000個IPFs。英國在過去十年中有強勁增長(翻了一倍),近年來成為第二大IPFs貢獻者,緊隨德國之後。此外,法國、瑞士和荷蘭的癌症相關創新,也穩定成長(圖3)。圖 3 2002年至2021年歐洲前五大國家癌症相關技術IPFs趨勢 4.大學和公共研究組織在癌症相關創新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2002年至2021年期間,在全球範圍內,大學和公共研究組織在癌症相關科技領域的IPFs占了幾乎三分之一,占美國所有IPFs的35%。 大學和公共研究組織在頂尖申請者中的占比也很高,2002年至2021年期間,有7個大學和公共研究組織進入全球前20名。2021年,這些頂級科研機構在癌症處置和治療領域的IPFs申請量,占全球前20名申請者的近一半,並且在過去的20年中,IPFs數量穩健成長。 在癌症治療領域中,頂尖企業與頂尖科學機構的趨勢很不同。報告顯示2007年後,企業申請方面,每年IPFs數量大幅下降,並在過去十年中停滯不前。這說明癌症治療創新的組織結構發生轉變,製藥公司越來越依賴來自大學和公共研究組織,以科學為基礎的臨床前試驗。 5.排序在前的申請人雖有不同的地理來源,但癌症治療領域的專利活動主要集中在美國 2017年至2021年期間,全球排序前10的企業申請人名單,包括5家歐洲公司、2家日本公司和3家美國公司。 瑞士公司Roche位居榜首。這些申請人大多數是製藥公司,主要專注於癌症治療。但也有幾家公司,如飛利浦(Philips)、富士(Fujifilm)、西門子(Siemens)和佳能(Canon),特別著重於診斷。 歐洲公司在排名中雖占很大比例,經仔細地分析,Roche(46%)和AstraZeneca(31%)的IPFs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他們美國的子公司。 - 58
2023年歐洲專利成長2.9%,臺灣申請量排序第19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根據《2023年歐洲專利指數》,2023年公司和發明人向歐洲專利局(EPO)提交了19萬9,275件專利申請,申請件數創新高,比前一年增長了2.9%(圖1),延續了2022年的成長率2.6%和2021年的4.7%。 圖 1 EPO受理發明專利申請件數 數位通訊和能源技術正在興起去年於EPO提交之專利申請主要技術領域為:數位通訊(涵蓋行動網路相關技術)、醫療技術和電腦科技。然而,2023年所有技術領域成長最強勁的領域是「電機、儀器、能源」,比2022年成長12.2%,其中包括與清潔能源技術相關的發明,例如電池(+28%)。生物技術領域的專利活動(+5.9%)也繼續進一步上升(圖2)。圖 2 2023年EPO發明專利申請量排序前10大技術領域 全球和歐洲趨勢2023年歐洲專利申請的前五大來源國是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大陸和韓國(圖3)。在所有的申請案中,約43%的申請來自EPO 39個會員國的公司和發明人,而57%來自歐洲以外,我國歐洲專利申請量1,555件,較2022年成長5.9%,排序第19,其次新加坡排序20,香港排序30。圖 3 2023年前50大歐洲專利申請來源國/地區 2023年,來自歐洲專利局39個會員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再次增加(8萬5,748件申請,成長1.8%),且歐洲企業在數位通訊(+10.7%)、生物技術(+6.4%)、電腦科技(+4.2%)和測量(+4.0%)等領域的成長高於平均成長水準。 芬蘭、西班牙、英國和義大利在歐洲增長最為強勁雖然歐洲專利主要來源國-德國,在去年提交的申請量恢復了成長(+1.4%),但法國公司提交的申請略有減少(-1.5%),大多數其他歐洲國家的專利申請量都在上升。 在較大的專利申請國(申請量超過5000件的國家)中,成長最多的是英國(+4.2%)、義大利(+3.8%)、荷蘭(+3.5%)、瑞士(+2.7%)和瑞典(+2.0%)。在申請量超過1000件的歐洲國家中,芬蘭(+9.2%)和西班牙(+6.9%)的成長幅度更大。 更多來自中國大陸和南韓的發明2023年專利申請量的整體成長主要推動來自韓國(+21.0%)和中國大陸(+8.8%)的大幅增長。韓國首次進入排序前五,而中國大陸的專利申請自2018年以來增加了一倍多。 華為在申請人排名居首位華為在2023年再次成為主要申請人,其次是三星(Samsung)、LG、高通(Qualcomm)和愛立信(Ericsson)。前十名包括歐洲4家公司、韓國2家公司、美國2家公司以及中國大陸和日本各1家公司。 近每4件來自歐洲的申請中,就有1件是由小型公司申請2023年來自歐洲的EPO專利申請有23%是由個人發明人或中小型企業(員工人數少於250人)提交的。另有8%來自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 聚焦女性發明家今年的專利指數還著眼於女性對創新的貢獻。2023年向EPO提出申請的所有來自歐洲的專利申請中,有27%的申請件至少將一名女性列為發明人。 在較大的歐洲專利申請國(指每年申請量超過2000件)中,西班牙(46%)、法國(33%)和比利時(32%),是2023年專利申請至少將一名女性列為發明人比例最高的國家。 從技術領域來看,比例從14%的機械工程專利申請到50%的化學領域不等。 單一專利的穩步採用自2023年6月1日起,創新者可以受益於單一專利制度,事實證明,這個新制度在專利權人中很受歡迎:2023年授予的所有歐洲專利中,有17.5%(提交超過1萬8,300件)請求了單一專利保護,2023年下半年授予的專利中有22.3%申請了單一專利保護。 來自歐洲(39個EPO會員國)專利申請人的使用率最高,為25.8%,其次是美國和中國大陸(均為10.9%)、韓國(9.7%)和日本(4.9%)。 2023年最主要的單一專利申請人是嬌生(Johnson&Johnson)、西門子(Siemens)、高通(Qualcomm)、三星(Samsung)和愛立信(Ericsson)。在將歐洲專利轉化為單一專利的專利權人中,約有三分之二是歐洲申請人。 - 59
USPTO和美國著作權局完成關於NFTs聯合研究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和美國著作權局(下合稱為主管當局)發布了關於非同質化代幣(NFTs)的智慧財產(IP)法律和政策影響的聯合研究結果。 在聯合研究期間,兩局透過調查通知徵求公眾意見,舉行了三次公開圓桌會議,並檢視了現有的文獻和判例法。在報告中,主管當局認可評論者的觀點,包含NFTs可以讓藝術家獲得其作品下游再銷售的報酬、幫助商標權人擴大其品牌吸引力,並在智慧財產權的管理、轉讓或授權方面發揮支援作用。他們還認知到,買家和賣家並不知道NFTs在創作、行銷和轉讓,會涉及哪些智慧財產權,以及NFTs可能被用來促發著作權或商標侵權。 然而主管當局得出的結論是,目前的法定執法機制尚足以解決與NFTs申請有關的侵權問題,尚未有必要或建議對智慧財產法或主管當局的註冊和登記做法進行修改。反而是公共教育計劃和產品透明度,對於確保提高大眾對NFTs的認識和理解,發揮著重要作用。 美國商務部智慧財產副部長兼美國專利商標局局長Kathi Vidal表示:「NFTs為創作者提供了利用其智慧財產權的獨特機會,但也為確保其作品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USPTO持續與各產業及政府合作者(如著作權局)並肩合作努力,透過人工智慧和新興技術(AI/ET)夥伴關係等措施,更好地瞭解這些不斷發展的技術對智慧財產的影響。期盼續行這些努力和正進行的工作,以確保USPTO的做法和美國政策能持續發展,以因應新興技術及滿足國家的創造者和創新者的需求」。 - 60
DPMA:人工智慧相關專利申請激增
國際及法律事務室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於2024年3月18日發布人工智慧(AI)創新活動的評估和分析。數據顯示,AI在生活許多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相關創新活動持續增加。 以AI為重點的技術領域中,2023年德國公開的有效專利申請數量比五年前增加40%(如圖1)。AI的核心領域成長趨勢尤其明顯,包括具有特殊處理單元的數位電腦系統、特定計算模型(如神經網路)和相關學習過程的電腦系統,自2019年以來,此類專利申請數量增加了兩倍多。 圖1: 德國AI相關的有效專利公開申請數量 除了AI核心領域外,影像辨識、運算科技、醫療技術及交通和汽車工程領域的創新活動特別活躍。2023年,德國公開的AI相關專利申請中,美國申請人占三分之一(32.4%)居領導地位,其次依序為德國(占17.1%)、日本(占12.4%)、中國大陸(占10.1%)和南韓(占4.7%)。亞洲國家的成長最為明顯,2023年中國大陸在德國公開的專利申請數量,與2022年相比成長15%,南韓成長10.7%,日本成長8%,德國和美國分別成長5.2%和3.7%(如表1)。表1: 主要國家AI相關專利申請概況國家2023年德國公開的專利申請案件數占比成長率美國3,03932.4%+3.7%德國1,60417.1%+5.2%日本1,16612.4%+8%中國大陸94310.1%+15%南韓4404.7%+10.7%其他2,17523.2%+11.7%總和9,366100%+7.7% 前五大申請人中,德國博世(Robert Bosch)公司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華為(Huawei)、Google、微軟(Microsoft)和三星電子(Samsung)(如圖2)。 圖2: 2023年德國公開的AI相關專利申請_前五大申請人